中建xx局堤防工程施工方案(46P).doc

中建xx局堤防工程施工方案(46P).doc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资源编号:
资源类型:doc
资源大小:1.4 M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ID:83147
免费资源

资源下载简介

中建xx局堤防工程施工方案(46P).doc简介:

中建xx局堤防工程施工方案(46P)是一个详细的工程项目实施方案,由中国建筑xx局(具体局名可能会有所不同)针对堤防工程的建设而制定。这个方案通常包含了以下几个主要内容:

1. 项目概述:对堤防工程的基本情况,如地理位置、工程规模、建设目标等进行介绍。 2. 设计与规划:详述堤防的设计标准、结构形式、材料选择等,以及施工区域的总体布局和分期施工计划。

3. 施工组织:阐述施工队伍的组织结构、管理框架,以及施工流程和工期安排。

4. 工程地质及水文条件:分析施工区域的地质和水文环境,以确保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

5. 施工技术与方法:介绍采用的主要施工技术、机械设备和施工工艺。

6. 质量与安全控制:制定严格的质量保证措施和安全防护措施,确保工程质量和人员安全。

7. 环境保护与文明施工:包含对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策略和文明施工的具体要求。

8. 应急预案:为应对可能发生的工程事故或紧急情况,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

9. 成本预算与进度控制:对整个项目的成本预算和施工进度进行预测和管理。

由于这是一个46页的详细方案,每一页都可能包含上述内容的深入分析和具体执行细节。这个方案是中建xx局进行堤防工程项目建设的重要依据,是确保工程顺利进行的重要文件。

中建xx局堤防工程施工方案(46P).doc部分内容预览:

④机械施工时,分段作业面长度不宜小于100m;人工施工时,段长可适当的减短。

⑤作业面应分层统一铺土、统一碾压,并配备人员或平土机具进行整平作业,不允许出现界沟。

⑥堤基上筑堤,如堤身两侧设计有平台时,堤身与平台应按设计断面同步分层填筑,新堤填筑时,不允许先填筑堤身后筑平台。

⑦相邻施工段作业面宜均衡上升;若段与段之间不可避免出现高差时DB44/T 857-2011标准下载,应以斜坡面相接。

①采用机械摊铺人工辅助的方式,堤身填筑材料的摊铺厚度均为30cm。安排每个断面2~3人负责配合机械进行摊铺,1台推土机及1台挖机负责整平(人员、机具根据现场具体情况进行安排)。

②尽量减少摊铺土和土层碾压之间的时间间隔。若遇到雨水天气,尽量在下雨前提前预知,并将已经完成摊铺的土料进行碾压。

③应将土均匀地摊铺,表面力求平整,并有规定坡度。

④摊料过程中,应将土块、超尺寸颗粒及其他杂物拣除。

⑤土料可采用进占法或后退法卸料,铺料时,应做好宽填作业,宽填不小于30cm。

①如已整平的土含水量过小,应在土层上洒水。洒水应均匀,防止出现局部水分过多的现象。

②严禁洒水车在洒水段内停留和掉头。

③遇到雨水天气,表层土中含水量过大时,应该将已填筑碾压的土层翻开晾晒,待含水率达成设计要求后,再行碾压。施工含水率应控制在最优含水率±3%。

采用推土机初平,采用压路机静压1遍,使其表面平整并有一定的压实度。

黏性土分层填筑前,应对前一层填筑表面进行刨毛,防止层间光面。施工中若发现局部“弹簧土”,层间光面、层间中空、松土层等应及时处理,检验合格后方可填筑新土。

碾压参数应根据碾压试验结果来确定。对于黏土,在不同虚铺厚度的情况下,采用静压 弱振 强振 弱振的顺序进行碾压,可以保证填筑材料达到设计要求的压实度,对于扶壁式挡土墙部分,压路机使用静压的方式进行碾压,禁止振动碾压。压路机的碾压速度,以采用1.5~2.0km/h为宜,采用进退错距法施工。

①对于新老大堤结合部位,在压路机不能完成碾压的情况下,采用人工操作蛙式打夯机采用连环套打法进行局部碾压,并测定压实度合格后方可以进行下一层的填筑工作。

②碾压机械行走方向应平行于堤轴线;严禁压路机或土方车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或急刹车,应保证稳定土层表面不受破坏。

③碾压过程中,应该保持下层土表面湿润,应及时补撒少量的水,但严禁洒大水碾压。

④碾压过程中,如有“弹簧”、松散、起皮等现象,应及时翻开重新拌合使其达到质量要求。

⑤在碾压结束前,用平地机再终平1次,使其纵向顺适,路拱和超高符合要求。终平应仔细进行,必须将局部高处部分刮除并扫除路外。

⑥施工中应做好观测设备安装埋设和堤身填筑施工的协调;已埋设观测设备和测量标志应保护完好。

⑦扶壁式挡土墙处进行填土压实时,使用18t压路机进行静压,严禁使用大型压路机振动碾压。对于扶壁式挡土墙边缘机械碾压不到的部分,使用蛙式打夯机进行人工夯实,直至压实度符合设计要求。

(6)新旧堤防结合部施工

堤防工程桩号S00+000~S0+180、S1+050~S1+262段为新旧堤结合处,新旧堤结合处填筑时,应开挖台阶,台阶高度应根据铺料高度调整,一般600~800mm,台阶开挖应随填筑同步实施,自下而上,台阶宽度不小于1m。台阶开挖采用推土机和挖机结合开挖,细部处理采用人工作业,台阶应设置不小于5%的反坡。一般清表厚度30~50cm,采用机械结合人工清表,若局部土质疏松,应清表至硬土层。极其软弱地质请业主、监理及勘察设计单位共同查看现场,确认方案。

开工前,堤防工程基线、桩号及具有代表性的观测断面桩应布设完成。

护脚方式采用抛石,抛投石料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抛投前应加工好抛投体并运至现场。

②抛投前应对抛投区水深、流速、断面形式等情况进行测量并绘制成图。

③抛投前应通过现场抛投试验掌握抛投物料在水中的沉降规律。

④抛投物料质量和数量应满足设计要求外,应对运送石料船进行抽样检查,并确定合理的扣方率。

⑤抛投宜在枯水期进行。

⑥ 将抛投区按船只大小划分网格,按设计换算各网格内抛投量,并用测量仪器将定位船准确定位。

(3)对于抢险或应急护脚工程,应从最能控制险情的部位抛起,依次向两侧展开。

(4)抛投过程中应及时探测和检查水下的抛投坡度、厚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7.3.1 质量检测取样部位要求

取样部位应有代表性,且应在作业面上均匀分布,不允许随意挑选;特殊情况下取样应加注明记录。

应在压实层厚的下部1/3处取样;若下部1/3的厚度不足环刀高时,以环刀底面达到下层顶面时环刀取满土样为准,并记录相应压实层厚度。

7.3.2 质量检测取样数量要求

(1)每次检测的施工作业面不宜过小,机械筑堤时不宜小于600m2;人工筑堤或老堤加高倍厚时不宜小于300m2。

(2)每层取样数量,自检时可控制在填筑量每100~150m3取样1个,但至少应有3个。

(3)特别狭长的堤防加固作业面,取样时可控制在每20~30米堤段取样一个。

(4)若作业面或局部返工加工部位按填筑量计算的取样数量不足3个时,也应取样3个。

7.3.3 碾压土堤外观检测质量要求

在压实质量可疑和堤身特定部位抽样检测时,取样数视具体情况而定;但检测成果仅作为质量检查参考,不作为碾压质量评定的统计质量。

每填筑30000m3应送检一组。检验项目:击实试验、CBR、液塑限、颗粒分析、含水量。检测方式具体参照《水利水电工程土工试验规程》DL/T 5355。

(2)压实度、宽度检测

每层按厚度压实后,及时进行压实度、宽度等指标的检测,采用环刀法进行压实度检测。当压实度、宽度均合格后,再进行下一层的填筑,凡是不合格的部位应补压或作局部处理。当填筑至坝顶设计标高时,进行检底和边坡修整。试验过程中安排技术人员、检测人员记录压路机的碾压速度、碾压顺序、碾压遍数及压实度检测等情况。

7.4 堤防工程监控量测

7.4.1 堤身挡土墙监控量测

在挡土墙整个施工过程中,为有效监控挡土墙沉降位移,有必要进行工程监控量测,为挡土墙的施工提供参考依据,其监控量测方法如下:

(1)变形监测网,由部分基准点、工作基点和变形观测点构成。监测周期,应根据监测体的变形特征、变形速率、观测精度和工程地质条件等因素综合确定。监测期间,根据变形量的变化情况适当调整。

(2)挡土墙变形监测等级

本工程挡土墙类型为扶壁式挡土墙,墙高为7.2m,此挡土墙工程为一般性的结构物,拟采用监测等级为四等。

(3)变形监测网的设置

变形监测网的网点,宜分为基准点、工作基点和变形观测点。其布设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基准点,应选在变形影响区域外稳固可靠地位置不少于3个基准点,选用挡土墙附近一级控制点作为基准点。

②工作基点,点位选在比较稳定且方便使用的位置,基准点埋石制作,水平位移基准点采用φ12钢筋,在钢筋顶用钢锯锯出十字线,垂直位移基准点采用φ12钢筋,并将钢筋头打磨成圆弧形,造好标石到现场选点埋设。

(4)每期观测前,对所使用的仪器和设备进行检查、校正,并做好记录。

(5)各期的变形监测,应满足下列要求:

①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

②采用相同的观测路线和观测方法。

③使用同一台仪器设备。

⑥采用统一基准处理数据。

(6)为满足监控量测需要,确保监控量测的质量,我部配备测量仪器和设备如下:

(7)每期观测结束后,应及时处理观测数据。当数据处理结果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即可通知项目部总工以及相关人员采取相应措施:

①变形量达到预警值或接近允许值。

②变形量出现异常变化。

根据本挡土墙工程规模,类型以及安全性等指标,选择相应的方法进行监测:

①水平位移监测采用极坐标法。

②垂直位移监测采用水准测量方法。

7.4.2 堤身沉降和侧向位移测量

(1)为了控制沉降和填土速率,堤段每间隔100m布设一组沉降板和侧向位移观测装置,每组观测装置由一个侧向位移观测桩和二个沉降观测板组成。

(2)黏性土堤身经碾压检测合格后,按100m间距在线路上埋设沉降观测桩和位移桩。沉降观测桩由沉降板、螺栓、测杆、套管、套管接头、套管盖板、测杆头组成。沉降板为钢板(500cm×50cm×1cm)。测杆采用Ф40mm钢管制成,下端与沉降板采用双面电弧焊接,每根长为1m,套管采用Ф60mm塑料管。位移桩采用C25水泥混凝土方桩。沉降板大样图如下:

(3)工作原理:埋在地表的沉降底板随地基沉降而下沉,通过连接在上面的测杆的传递测量其高程,测杆高程减去杆长即为沉降板高程,每次沉降差就是地表沉降值。

(4)在填筑过程中应动态观测沉降和侧向位移,加荷速率应严格控制,每填筑一层观测一次。如果堤中线每昼夜沉降差大于10mm或坡脚水平位移每昼夜大于5mm时,应立即停止填土,待堤身稳定后再继续填筑。填筑完成后,前一个月每周观测一次,稳定后,每二周观测一次,连续三个月沉降≤5mm/月时,可进行路面结构施工。

8.1 确定施工进度控制点

8.3周边环境协调措施

9.1工程施工质量分解目标

本工程确保一次性验收通过。

项目质量目标控制包括以下三方面:

(1)工作质量控制目标

机关办公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工作质量是指参与项目建设全过程人员,为保证项目建设质量所表现的工作水平和完善程度.该项质量控制目标可分解为:管理工作质量、技术工作质量和施工工作质量等三项。

(2)工序质量控制目标

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是通过一道道工序来完成的.

每道工序的质量,必须具有满足下道工序相应要求的质量标准,工序质量必然决定工程质量.

工程质量控制目标可分解为:人员、材料、机械、施工方法和施工环境等五项.

GB∕T 50132-2014 工程结构设计通用符号标准(3)工程质量控制目标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