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T 794-2020 堤防工程安全监测技术规程(清晰,附条文说明)

SL/T 794-2020 堤防工程安全监测技术规程(清晰,附条文说明)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SL/T 794-2020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1.6 M
标准类别:水利标准
资源ID:78994
免费资源

SL/T 794-2020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SL/T 794-2020 堤防工程安全监测技术规程(清晰,附条文说明)简介:

"SL/T 794-2020 堤防工程安全监测技术规程"是中国水利水电建设行业协会发布的一项标准,全称为《堤防工程安全监测技术规程》。该规程主要针对堤防工程的安全监测工作,规定了堤防工程在设计、施工、运行和维护过程中,进行安全监测的相关技术要求和方法。

以下是一些主要条文说明:

1. 适用范围:该规程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各类堤防工程的安全监测。

2. 监测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工程位移、沉降、裂缝、渗流、应力应变等关键部位和环节的监测。

3. 监测方法:规定了各种监测方法的选择,如地质雷达、卫星遥感、应变计、裂缝测量仪等,并对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有明确要求。

4. 安全预警:规程强调了监测数据的实时分析和预警机制,当监测数据达到预设的危险阈值时,应及时发出预警,防止发生事故。

5. 人员和设备要求:规定了从事安全监测工作的人员资质和设备的配备要求。

6. 记录与报告:要求建立详细的监测记录和报告制度,以确保监测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总的来说,SL/T 794-2020 堤防工程安全监测技术规程是为了保障堤防工程的安全运行,预防和控制可能的工程事故,提高堤防工程的管理水平和抗风险能力。

SL/T 794-2020 堤防工程安全监测技术规程(清晰,附条文说明)部分内容预览:

总则 27 2 术语: 28 3 监测方式· 30 巡视检查… 33 专项探测 35 常规监测· 37 监测自动化系统. 45 监测资料整编 46

1。0.1为加强堤防工程安全管理,及时掌握其安全状况,弥补 堤防安全评价中数据不足等问题,在高水位下对重点堤段和重要 部位进行常规监测是必要的。GB50286一2013《堤防工程设计 规范》、GB/T51015一2014《海堤工程设计规范》、SL171一96 《堤防工程管理设计规范》、SL725一2016《水利水电工程安全监 测设计规范》均提出了原则性要求。堤防工程具有堤线长、高度 低、结构复杂和临河洪水位变化快等特点,受技术经济等因素制 约,其安全监测工作一直是水利工程的短板,有必要加强并 规范。

底,全国已建成5级及以上江河堤防31.2万km,其中2级及以 上堤防4.2万km。堤线长、差异大,对不同级别、不同类型堤 防实施差异化监测要求符合管理实际。本标准适用于3级及以上 提防,是考虑堤防重要性及与SL/Z679一2015《堤防工程安全 评价导则》、SL595一2013《堤防工程养护修理规程》等防管 理类标准的一致性。4级、5级堤防参照时【河北图集】12S4:消防工程,以巡视检查及水位 (潮位)、堤顶沉降观测为主,有条件的可进行专项探测工作。 1。0。3堤防工程根据所保护对象的重要程度分为不同级别,其 种类多、堤线长,水文气象及地质条件各异,堤身堤基结构复杂 且接合部位多,破坏模式多样,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安全监测项 目应因地、因时选择

2.0.1堤防工程包括堤防和护岸工程,其安全监测的工作重点 是获取信息和常规问题的分析判断,对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应由专 业人员完成。 本条将安全监测的概念进行了扩展,把巡视检查、专项探测 (隐患探测、根石探测)列入安全监测中 2.0.2巡视检查包括日常检查与视频监视内容,是堤防工程安 全监测的重点。 2.0.3将堤身堤基隐患探测、水下根石探测归为专项探测,以 强调堤防工程隐患探测及根石探测对于保证堤防安全的重要性 根石探测又称为护脚石探测,是对护脚抛石分布范围进行测量的 工作。 探测与监测相比,多采用移动设备,测量频次低,手段多 样,精度不高。 2.0.4将堤防设计规范中的一般性监测项目和专门性监测项目 列为常规监测,专门性监测是侧重于科研、设计或其他特殊需要 的监测项目。 2.0.5监测断面即常规监测所选代表性断面,能够代表所监测 堤段的特征,尤其能反映监测堤段在高水位下的安全状态。一个 断面集中布置多支监测仪器,有利于综合分析测值空间分布规 律。监测断面数量及位置的确定是堤段常规监测工作的重点和 难点。 2.0.6破坏模式的确定是常规监测项目和监测方法选择的主要 依据,可提高常规监测的有效性。冲蚀破坏主要是指由风浪、越 浪、暴雨引起的对堤防表面的侵蚀。管涌破坏是对高水位、长历 时条件下,堤身、堤基发生渗透变形破坏的统称。失稳破坏是指 由于水流淘刷堤脚导致的崩岸、滑坡等险情。

2.0.5监测断面即常规监测所选代表性断面,能够代表所监

堤段的特征,尤其能反映监测堤段在高水位下的安全状态。 断面集中布置多支监测仪器,有利于综合分析测值空间分 律。监测断面数量及位置的确定是堤段常规监测工作的重 难点。

依据,可提高常规监测的有效性。冲蚀破坏主要是指由风浪、越 浪、暴雨引起的对堤防表面的侵蚀。管涌破坏是对高水位、长历 时条件下,堤身、堤基发生渗透变形破坏的统称。失稳破坏是指 由于水流淘刷堤脚导致的崩岸、滑坡等险情。

2。0。8鉴于堤防线长、隐患分布随机性大的特点,将风险管理 的理念引入堤防监测管理中是必要的。对堤防进行监测区划,主 要是确定高风险堤段,以便更有效利用有限的监测资源,增强常 规监测工作的针对性和技术经济性

3。1。1鉴于堤防工程堤线长、堤身堤基组成复杂、穿堤建筑多、 临河水情变化大、周围环境复杂,堤防安全监测内容多,需要采 取不同方式进行。堤防隐患分布随机性大的特点,决定了堤防在 高水位下破坏模式和位置都难以准确确定,因此宜将常规仪器监 测作为重要堤段人工拉网式查险的补充手段

3。1.2堤防监测区划是根据不同堤段的运行风险大小确定

风险天小理论上为堤防决口失事概率与单次决口所造成损失的乘 积,具体操作时难度较大,一般需专业机构完成,其步骤 般为: (1)资料收集:包括水文地质资料、规划设计和施工资料 历次险情和处理加固记录、巡视记录和探测(监测)报告、安全 评价最新成果等。 (2)集中讨论:讨论堤防破坏模式并获取更多信息,参加人 员应包括堤防管理人员、养护修理人员,岩土、地质、水文、探 则、监测专家等,堤防运行、巡查、评价等报告的编写人员,其 他有经验或可提供堤防有关信息人员。 (3)风险分析:针对堤防破坏模式和堤防级别,进行堤防决 口后洪水淹没风险及风险管控措施分析。 (4)明确区划:根据堤防决口风险分析成果,综合堤防地质 条件、水情况、历史险情可容忍风险等,明确堤防不同堤段风 险区划。 考虑到监测工作的实际需要,在具体操作时可作简化处理: 单次决口所造成损失大小用堤防重要性(级别)表示,而决口失 事概率用堤防自身安全状况类别反映,并参照SL/Z679一2015 《堤防工程安全评价导则》进行类别判定,对应形成的堤防风险

表1堤防风险区划参照表

3。1。3狭义的安全监测方式只包括常规的仪器监测,在本标准 中指广义的,即将巡视检查、专项探测一并列入(具体解释见 2.0.1~2.0.4条文说明),以体现堤防工程安全监测的特点,也 便于反映不同监测项目的专业性、针对性和监测频次要求。

3。2。1不同监测方式获得的监测信息不同,在具体选择时应根 据风险区划结果,有所侧重、综合考虑。巡视检查侧重堤防工程 表面的缺陷和险情巡查,是各类各级堤防都必须做的。隐患探测 则重堤身内部缺陷的判别,根石探测侧重水下根石走失情况的判 别。常规监测侧重重要堤段、重点部位内部缺陷的实时性监测, 应少而精。

3.2.2本条要求仅是对不同监测方式的基本要求,后面

3。2。2本条要求仅是对不同监测方式的基本要求,后面各章还 有更详细的要求。 巡视检查,整体与SL595一2013中的“堤防工程检查” 章保持一致,但提高了对视频、图像监视的要求,并将隐患探 测、根石探测有关内容纳入专项探测中。 专项探测,鉴于堤防工程堤线长、隐惠分布随机、堤脚冲刷 严重的特点,隐患探测和根石探测对于堤防安全管理更具技术经 济性。单次探测要求仍遵循SL436一2008《防隐患探测规 程》,但可通过探测结果与开挖验证等方法的比较,不断积累经 验,提高探测结果的可靠性。应急探测是指根据查险抢险需要随

机安排的探测。 常规监测,对SL725一2016进行了细化,增强了可操作性。 对水位(潮位)、堤顶沉降监测容易做到,也是安全管理所需水库达标加固整治工程工程量清单, 故对3级及以上堤防均要求监测,只是频率有所不同

4。1。1、4。1。2巡视检查为堤防工程安全监测工作的主要内容 和日常工作,有关规定与SL595一2013的要求基本一致,也应 与堤防日常检查相结合。对检查中发现的一般问题,应及时进行 处理;情况较严重的,除查明原因采取措施外,还应报告上级主 管部门;情况严重的,应对异常和损坏现象做详细记录(包括拍 照或录像),分析原因,提出处理意见,并报上级主管部门。 4.1.3视频监视及图像识别等成熟技术,可用于堤防上下堤路 口等重点部位和区域的日常监视,可根据现场条件和河道堤防管 理的需要设置,一般1km可设置1个,并最好利用附近社会公 网或无线传输。无人机在洪水期可有效辅助常规视觉检查,无人 机红外线监视技术可望用于夜间应急巡查中,图像识别技术可望 用于险工表面块石滑塌监测。 4.2检查分类和频次 4.2.1SL595一2013中的“不定期检查”,即“对堤防险工、 险段及重要堤段应不定期进行堤身、堤基探测检查或护脚探测。” 在本标准中列入专项探测。 4.2.2经常检查,堤防工程的基层管理组织检查一般由水工专

4。3。2汗前检查中,身隐思位查安求免5 汛期检查,应根据各地实际情况,按照原国家防总2011年 6月印发的《国家防总巡堤查险工作规定》(国汛【2011]】14号》 及各地制定的巡堤查险实施办法或细则执行。

凌汛期观测,SL59一2015《河流冰情观测规范》对冰情目 测、冰情图测绘、冰厚测量、冰流量测验、冰塞冰坝观测、水内 冰观测和冰情资料整编的技术原则、方法和要求等都做出了规 定。针对冰凌点观测,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研发了一套“冰凌定 点雷达监测系统”,并于2019年11月安装在内蒙古托克托什四 份弯道,成功实现对环境温度、冰水面温度、水位(含冰下)、 冰厚、流凌密度、流凌速度以及冰凌形成全过程的实时监测,经 历了大风(10级)、暴雪(30cm)、低温(一31℃)等恶劣环境 的考验。

4.4.1巡视检查由堤防工程管理单位负责组织,并列入年 作计划,确保落实。

4.4.2害堤动物的习性不同,适合其生存的地域条件差别

4.4.2害堤动物的习性不同,适合其生存的地域条件差别也大, 有的还是国家保护动物,故对其检查防治要因地制宜。近年来白 蚁活动范围有向北发展趋势,应予重视。其中白蚁检查方法可分 为直接查找法、引诱法、探测法。 (1)直接查找法:查找堤防蚁患区及其蚁源区的泥线、泥 被、分群孔和真菌指示物,寻找白蚁喜食物里有无白蚁在活动或 活动时留下的痕迹。 (2)引诱法:包括引诱坑法、引诱堆法和引诱桩法。引诱坑 法是在背水坡挖长和宽各30cm、深5~10cm的坑,将引诱材料 放置在坑内;引诱堆法是铲除草皮,将引诱材料直接放在土层表 面,盖上草皮或覆盖物;引诱桩法是用白蚁喜食带皮的干木桩, 长50cm、直径5cm左右,插入堤坡内约30cm。 (3)探测法:应用直流电法、探地雷达法等探测白蚁蚁巢的 方法。

4.4.3除常规记录方式外,还可以利用手机“有声照片”或视

频功能提高现场采集信息的效率DBJ∕T 13-101-2017 福建省水泥土配合比设计与试验规程,有条件的也可实时传入 系统,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