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G/TJ08-2358-2021 人造山工程技术标准(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

DG/TJ08-2358-2021 人造山工程技术标准(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DG/TJ08-2358-2021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61.2 M
标准类别:建筑标准
资源ID:75158
免费资源

DG/TJ08-2358-2021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G/TJ08-2358-2021 人造山工程技术标准(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简介:

"DG/TJ08-2358-2021人造山工程技术标准"是中国的一项工程技术标准,但根据公开的信息,这个标准的具体内容并未在网上公开,因为标准文件通常包含专业技术和详细规定,不适合在公开平台发布。"人造山工程技术标准"可能涉及到人造山体的建设、设计、施工、安全、环保等方面的技术要求和规范,可能适用于如主题公园、景观设计、地质公园等领域的人造山体工程。

这个标准可能是由地方或行业机构制定,用于规范和保证人造山体工程的质量、安全和可持续性。它可能会包括山体的地形设计、土石方施工、结构稳定性、环境保护、游客设施等内容。如果你需要获取这个标准的详细内容,建议直接联系相关标准制定机构或购买官方出版物。

DG/TJ08-2358-2021 人造山工程技术标准(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部分内容预览:

6.3.1山体地基稳定性计算应针对施工期以及运营期各工况,考虑 地质条件、边坡形态和周围环境等条件,选取数个代表性部面通过计 算分析得出最不利滑动剖面。选取的代表性剖面宜考虑下列因素: 1山体最高点。 2山体滑动剖面的平均坡度。

3山体坡脚有河道、湖泊等地表标高降低之处。4 暗浜、软弱土之处。山体边坡局部变陡之处。6周围环境复杂之处。7地基稳定性较低的其他部位。6.3.2山体地基稳定性计算方法应考虑场地地质条件、山体形态以及地基破坏方式,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地基均匀且可简化为平面问题时,可采用圆弧滑动条分法分析。2当天然地基存在软弱夹层或浅层处理地基存在软弱下卧层时,应按照软弱下卧层中可能产生的水平向滑动进行侧向滑动稳定性分析。3不宜简化为平面问题的复杂山体,宜采用基于强度折减法的三维数值分析方法。4有条件时,可采用工程类比法分析。5坡度超过1:0.35的陡峭山体,还应参照相关规范进行地基承载力验算。6.3.3山体地基稳定分析应包括一般工况、暴雨工况和暴雨十地震工况,各工况安全系数F。不应小于表6.3.3的规定。表6.3.3山体地基稳定安全系数F。工况安全系数一般工况暴雨工况暴雨十地震工况安全等级分析方法级二级级二级三级级级二级三级圆弧滑动条分法1.301.251.201.151.101.051.101.051.00非圆弧滑动条分法1.351.301.251.201.151.101.151.101.05(平面滑动法或折线法)强度折减有限元法1.401.351.301.251.201.151.201.151.1022

【法规-浙、粤、冀、蒙二建考生专用】2020年二建考前押题卷三.pdfT, =trLi Li=b:/cosαi

式中:R 圆弧滑动面的半径(m); 第i个土条的滑动面上的剪应力(kN); Tfi 滑动面处第i个土条的抗剪强度(kPa),按照 第6.3.6条确定; 滑动面穿过第i个土条的长度(m); 6; 第i个土条的宽度(m); W一 第i个土条的重力(kN),包括山体填筑体和表层种 植土的自重Wii和地基土自重Wii两部分; α 第i个土条的滑动面与水平面的夹角(°); MR 各种抗滑措施提供的绕O点的抗滑力矩(kN·m)。

图6.3.4山体地基稳定分析圆弧滑动条分法

6.3.5山体沿软弱夹层的侧向滑动分析如图6.3.5所示,地基稳 定安全系数F,按式(6.3.5)计算:

图6.3.5软弱夹层侧向滑动分析

6.3.6地基稳定性计算不宜考虑表层种植土的抗剪强度,地基士 和填筑体的抗剪强度t应符合下列规定: 1饱和砂土、粉土地基采用有效强度参数计算,

式中:c,pi 砂土的有效黏聚力(kPa)和有效内摩擦角(); Ni 有效应力表示的剪切面上的正应力(kPa); u一 一 计算位置的孔隙水压力(kPa)。 2饱和黏性土地基的抗剪强度应采用不排水抗剪强度S

即tfi=Sui。饱和黏性土的原位不排水抗剪强度su可采用十字板试 验或其他原位测试方法确定。固结造成的软黏土强度增长计算应 符合现行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地基处理技术规范》DG/TJ 08一40中的有关规定。 3山体填料的抗剪强度t根据总强度参数计算:

Tf=C;+oNitanp onr = W,cos α; /L

式中:c,一 山体填料的内黏聚力(kPa)和内摩擦角(),根据 填料类型、施工方法和设计工况,按本标准 第6.3.7条确定; 4复合地基的抗剪强度采用桩土复合抗剪强度tsp,按现行 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地基处理技术规范》DG/TJ08一40确定。 6.3.7山体填料的抗剪强度参数应根据填料类型、施工方法和设 计工况按下列原则确定: 1施工期宜采用直接快剪或三轴不排水剪强度参数,试验 土样的含水率为击实曲线上施工压实度所对应的含水率。 2粗粒土料宜采用现场大型剪切试验或室内大型三轴试验 获得的抗剪强度参数,试验土样应与现场具有相同的级配、干密 度和固体体积率。 3地下水位以下粗粒土料、毛细水上升高度以下的细粒土 料或暴雨工况下可能处于浸润线以下的填料,应采用饱水试件的 直接快剪和三轴不排水剪强度参数。 4填料内部排水不畅或填料与原场地地基结合部排水不畅 时,应采用饱水试件的直接快剪和三轴不排水剪强度参数。 6.3.8场地表层的淤泥和淤泥质土,应挖除或依据本标准 第6.5节进行浅层处理

第6.5节进行浅层处理

6.4.1排水固结法适用于施工工期较长、山体地基变形与周边环 境变形要求不高的山体。 6.4.2排水固结设计内容应包括下列内容: 1水平向排水垫层以及竖向排水体的排水系统设计。 2 山体分层填筑设计。 3地基固结度分析和沉降计算。 4地基强度增长计算和地基稳定性计算。 6.4.3应根据场地地质条件、山体荷载大小以及施工工期设计排 水系统。 6.4.4应进行地基固结度计算,有条件时宜根据现场沉降和孔压 监测结果确定固结分析计算参数。 6.4.5分级填筑过程中的地基稳定性计算应按本标准第6.3.4条 规定进行,并应考虑固结过程中软黏土的强度增长。 6.4.6地基的最终沉降sf、固结沉降sc、任一时刻t的沉降s(t)应 按本标准第6.2.4条计算。可结合施工期的地基沉降监测数据, 采用指数曲线法、三点法或双曲线法推测山体地基的最终沉降Sf 和工后沉降Sp。 6.4.7应根据山体填筑施工监测数据分析地基土的实际固结度 和地基稳定性,动态调整山体填筑进度

6.4.1排水固结法适用于施工工期较长、山体地基变形与月 境变形要求不高的山体

6.4.7应根据山体填筑施工监测数据分析地基土的实际固结度

6.5.1浅层处理方法包括加筋垫层法、换填法和固化法,适用于 以下情况: 1地基浅部存在明暗浜、松散填土、软黏土等软弱土层。 2大然地基强度不足,通过浅层处理提高地基稳定性。

6.5.2浅层处理应按本标准第6.2.4条的要求进行地基

6.5.2浅层处理应按本标准第6.2.4条的要求进行地基沉降计 算,按第6.3.4条和第6.3.5条的要求分别进行圆弧滑动和软弱下 卧层的非圆弧滑动稳定计算分析。 6.5.3采用加筋垫层法时,加筋体可采用单层或多层铺设的土工 织物、土工格栅或土工格室。加筋垫层设计应包括加筋垫层构造 设计,筋材抗拉强度和抗拔稳定性验算。 6.5.4采用换填法时,垫层材料宜采用砂(或砂石)、碎石、粉质黏 土、灰土、高炉干渣、粉煤灰以及满足环境要求的弃土和建筑垃 圾。换填设计应给出换填深度和换填范围,明确换填材料以及分 层压实质量控制标准。 6.5.5采用浅层固化法时,应确定固化处理范围与形式、固化施 工工艺、固化剂材料与配比 6.5.6强力搅拌就地固化法可对厚度5m范围内的软土进行整 体式、格栅式或点式处理。当软土厚度小于等于3m时,宜采用 全断面处理,处理深度应穿透软土且不宜小于1.2m。当软土厚度 大于3m、小于等于5m时,宜采用全断面联合格栅式或点式处理,

6.5.5采用浅层固化法时,应确定固化处理范围与形式、固

5.6强力现狂就地回P 本式、格栅式或点式处理。当软土厚度小于等于3m时,宜采月 全断面处理,处理深度应穿透软土且不宜小于1.2m。当软土厚度 于3m、小于等于5m时,宜采用全断面联合格栅式或点式处理 大处理深度应穿透软土且全断面处理深度不宜小于2.5m。

6.6.1柔性桩复合地基可采用碎(砂)石桩、水泥土搅拌桩和旋喷 桩,刚性桩复合地基可采用预制桩和灌注桩。 6.6.2复合地基可用于整体加固和局部加固。局部加固时,加固 范围应扩大1~3排桩。桩径、桩长和桩间距应根据地质条件、山 体形态和高度以及地基变形和稳定性计算分析结果确定,宜采用 变间距、变桩长的设计方案。

6.6.3柔性桩复合地基的设计应包括下列内容:

DB11∕T 849-2021 房屋结构检测与鉴定操作规程加固范围和桩体的设计与布

2褥垫层设计。 3整体稳定性验算。 4 沉降计算。 6.6.4 刚性桩复合地基的设计应包括下列内容: 加固范围和桩体的设计与布置。 桩顶构造设计,包括桩帽、连梁、褥垫层。 3 单桩承载力验算。 4 整体剪切滑动稳定性和绕流滑动稳定性验算。 5 沉降计算。 6.6.5安全等级为一级的山体,设计前宜进行现场试验,以确定 设计参数。 6.6.6柔性桩复合地基褥垫层的设计应符合现行上海市工程建 设规范《地基处理技术规范》DG/TJ08一40的有关规定。褥垫层 厚度宜采用变厚度设计并不应小于50cm。 6.6.7柔性桩复合地基整体稳定性分析可按本标准第6.3节的 规定执行,加固区应采用桩土复合抗剪强度tsp。 6.6.8柔性桩复合地基沉降可按本标准第6.2.4条压缩模量法计 算,其中加固区的压缩模量应采用复合模量Esp。复合模量Esp应 符合现行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地基处理技术规范》DG/TJ 08一40的有关规定。 6.6.9刚性桩复合地基的桩顶构造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桩顶应设置桩帽,桩帽之间可设置连梁。 2桩帽采用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30,可采用柱体或 台体,直径或边长宜为1.0m~1.5m,厚度经过抗冲切验算确定。 桩顶进入桩帽不应小于5cm,桩帽和刚性桩之间应采用钢筋连 接,锚固长度不应小于35倍钢筋直径, 3连梁采用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30,配筋应经过抗 弯和抗剪验算确定。

垫层厚度不宜小于1m。褥垫层内应设置高强度土工格栅等土工 合成材料。

7.1.6应提出山体填筑过程中的坡面防护要求。

山体填筑材料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链合因地制宜经济节能绿色环保的要求优先采用建

7.2.1山体填筑材料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DB11/ 1339-2016标准下载7.2.2采用土料填筑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按照国家现行环境保护的有关规定执行,严禁采用 有有害物质的工业废渣。

2应开展化学成分和矿物成分分析试验,确定其化学成分 广物成分、浸出液内有害物质含量、pH值、烧失量等,评价其对力 本、土壤等的影响程度。试验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固体厌 勿浸出毒性测定方法》GB/T15555的有关规定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