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交通工程项目规范.pdf

城市道路交通工程项目规范.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4.7 M
标准类别:综合标准
资源ID:74765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城市道路交通工程项目规范.pdf简介:

城市道路交通工程项目规范,通常是指在城市规划、设计和建设交通设施时所遵循的一系列标准、规程和指南,它涵盖了道路、桥梁、隧道、公共交通、停车设施、交通信号系统等多个方面。这些规范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城市道路交通系统的安全、高效、舒适和环保。

一般来说,城市道路交通工程项目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规划设计规范:规定了道路的布局、宽度、坡度、转弯半径等基本参数,以及交通节点的设计,如交叉口、立交桥等。

2. 施工与质量控制规范:详细规定了施工工艺、材料选择、质量检验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和耐久性。

3. 环保与可持续性规范:强调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如噪声、空气污染、能源消耗等,以及如何采取措施减少这些影响。

4. 交通管理与安全规范:包括交通信号设置、交通标志标线、交通流线设计、行人和非机动车设施等,旨在保障行人、车辆和非机动车的安全。

5. 运营与维护规范:规定了道路设施的使用、维护和更新周期,以及突发事件的处理流程。

城市道路交通工程项目规范的制定和实施,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市民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城市道路交通工程项目规范.pdf部分内容预览:

运营状态和紧急运营状态下安全运营的要求。

8.3.2有轨电车专用车道应设置专用车道标志、标线或

在有轨电车通行的平面交叉路口,应设置有轨电车专用的信号 灯、停车线、车道线

电网检修工程预算编制与计算规定(2015年版)使用指南 8.3.3交又口智能控制系统应提供有轨电车的信号优先服务

8.4公共交通专用车道

8.4.1公共交通专用车道应按客流需求及高峰小时特征分为分 时段和全时段公共交通专用车道两个等级。 8.4.2应依据道路沿线用地性质、交通负荷、路段高峰小时公 交客运量及客流分布特征等,确定公共交通专用车道、车站设置 方式及路口优先模式。

8.5公共交通站(场、

8.5.1公共交通首末站的规模应按线路所配的营运车辆总数确 定,同时应考虑线路发展的需要 8.5.2应结合道路条件合理组织公共交通首未站车辆行驶流线 并制定交通控制方案。 8.5.3位于建成区的公交场站应根据客流需求设置站内乘客上 下车、候车及站牌等设施

8.5.4停靠站设置的运营线路数或最大停靠车辆数不应大于

站的车道通行能力。当主要集散站运营线路或最大停靠车辆数 超标时,应分设车站

8.5.5应根据线路特征、运营要求、周边环境及车辆等条件确 定停靠站站台形式、车站布局与位置;停靠站规模应根据客流规 模确定,并应满足乘客上下车、候车及设置站牌、候车亭等设施 需求:公交站台最小长度近端站和中途站不应小于停靠车辆车身 总长度,远端站在此基础上应增加3m5m。 8.5.6停车场应能为线路营运车辆下线后提供合理的停放空间 和必要设施,并应按规定对车辆进行低级保养和重点小修作业。 8.5.7停车场应同步建设充电桩等充电设施;充电设施规模应 根据停放电动公交车辆规模确定。 8.5.8保养应能承担营运车辆的高级保养任务及相应的配件 加工、修制和修车材料、燃料的储存、发放等。 8.5.9公共交通站(场、厂)的建筑及设备设计应满足建筑防 火的要求。

8.6.1枢纽总平面布置应符合

8.6.1 枢纽总平面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航空、铁路、客运港口枢纽的总平面应以其专属区为核 心进行布置,其他枢纽总平面应以主客流优先进行布置; 2当枢纽设有维修、加油加气、充电等附属设施时,其布 设应与公共区适度分离。

心进行布置,其他枢纽总平面应以主客流优先进行布置; 2当枢纽设有维修、加油加气、充电等附属设施时,其布 没应与公共区适度分离。 8.6.2枢纽的机动车和行人出入口应分别设置,其个数应根据 并出车辆及人员的数量进行设置;同时应满足道路开口要求和防 家要求

进出车辆及人员的数量进行设置;同时应满足道路开口要求和 灾要求

8.6.3枢纽交通组织设计应包括高峰期间应急出入口设计及

急交通组织方案设计。

急交通组织方案设计。

9.1排水、照明及绿化设施

9.1.1城市道路应建设满足雨水设计重现期的排水系统。有积 水风险的道路低洼点和下穿道路应按内涝防治标准建设道路雨水 系统,自流排放时出水口必须安全可靠。 9.1.2城市道路应配套建设满足道路安全使用和节能环保要求 的照明系统

9.1.3道路绿化不得侵人道路建筑限界,不得遮挡标志、信

9.1.3道路绿化不得侵人道路建筑限界,不得遮挡标志、信 号灯。

9.2城市广场、路内停车设施

9.2.1城市广场应与广场周边的人行、车行交通组织相协调, 诚市广场车行出入口必须满足视距通视条件,视距三角形范围内 不得有任何妨碍机动车驾驶员视线的障碍物。 9.2.2在城市救灾和应急疏散功能的道路上不得设置路内停车 应。设置路内停车位时,应保障道路通行功能,并应根据道路交 通运行状况及时动态调整。 9.2.3地铁、公交站点附近的道路设施带应设置自行车停车区, 停车容量根据使用需求确定,自行车停车区的布置不得影响车辆 和行人的正常通行。

9.2.1城市广场应与广场周边的人行、车行交通组织相协

9.3交通安全和管理设施

9.3.1城市道路的交通安全和管理设施应与道路土建工程同步 建设。

和交通组织设计方案进行,应根据道路所处的地形和环境条件采

取相应的措施。临近学校、幼儿园、医院、养老院等路段应结合 人行过街设施设置交通安全设施

9.3.3交通标志和标线应向交通参与者提供交通路权、通行

9.3.3交通标志和标线应向交通参与者提供交通路权、通行规 则及路径指示等信息

不得被其他物体遮挡。防护设施应满足道路建筑限界及停车视距 要求。

辑性、协调性及视认性的要求。隧道内的应急、消防、避险等指 示标志,应采用主动发光标志或照明式标志。

9.3.6交通标志结构应满足强度、变形和稳定性要求。交通 线材料应具备抗滑、耐磨和环保性能

撞护栏;当路基整体式断面中间带宽度小于或等于12m时,快 速路的中央分隔带必须连续设置防撞护栏。各级道路特大桥、大 桥、高架桥、高路堤段、临水临空段、车辆越出路外可能发生二 次事故的路段应设置安全防护设施。

9.3.8快速路主线分流端、匝道出口端部应设置相应的防撞

施;各级道路隧道内主线分流端、匝道出口端部应设置相应的 撞设施。

9.3.9人行道与一侧地面存在高差,行人跌落会发生危险时, 应设置人行护栏。

9.3.9人行道与一侧地面存在高差,行人跌落会发生危险时,

9.3.12防撞设施应根据道路等级、道路设施类型、所处部位和 环境进行设置,并应符合相应的防撞等级和技术指标的要求。邻 近十线铁路、水库、油库、电站等需要特殊防护的路段,应提高 设施防撞等级。

9.3.13交通流交叉及合流处易发生危险或影响交通有序高效通

行时应设置交通信号灯。交通信号灯及其支架不得侵入道路建筑 限界。交通信号灯应能被道路使用者清晰识别,其视认范围内不 应存在盲区。 9.3.14城市中隧道(中、长、特长隧道)、特大桥梁和城市快 速路应建设交通监控系统

9.3.15交通监控系统配置应按道路性质和监控系统特性

级,具备相应的信息采集、分析处理、信息发布和交通控制管 理,以及与其他信息系统进行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的功能

A.0.1道路建巩限界应为道路 用陷购测购净览达 线组成的空间界线(图A.0.1)

DBJ∕T 13-236-2016 福建省铝合金模板体系技术规程线组成的空间界线(图A.0.1)。

图A.0.1道路建筑限界

H。一机动车车行道最小净高;Hb一非机动车车行道最小净高;Hp一人行道最小 净高;E一建筑限界顶角宽度;W。一机动车道或机非混行车道的车行道宽度 Wpe一机动车道或机非混行车道的路面宽度;Wpb一非机动车道的路面宽度; Wmc一机动车道路缘带宽度;Wsc一安全带宽度;W,一侧向净宽,为路缘带宽度 和安全带宽度之和;Wdm一中间分隔带宽度;Wab一两侧分隔带宽度;Wg一绿化 带宽度;W一设施带宽度;W一人行道宽度;W一检修道宽度

A.0.2建筑限界顶角宽度E不应大于机动车道或非机动车道的 侧向净宽W。

A.0.2建筑限界顶角宽度E不应大于机动车道或非机动车道的 侧向净宽Wi。

1)城一A级车道荷载的均布荷载标准值9%k应为10.5kN/m。 集中荷载标准值P的选取:当桥梁计算跨径小于或等 于5m时,Pk=270kN;当桥梁计算跨径大于或等于 50m时,Pk=360kN;当桥梁计算跨径在5m~50m 之间时,P值应采用直线内插求得。当计算剪力效应 时,集中荷载标准值Pk应乘以1.2的系数。 2)城一B级车道荷载的均布荷载标准值9k和集中荷载标 准值Pk应按城一A级车道荷载的75%采用。 3)车道荷载的均布荷载标准值应满布于使结构产生最不 利效应的同号影响线上;集中荷载标准值应只作用于 相应影响线中一个最大影响线峰值处。 车辆荷载的立面、平面布置及标准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B级车辆荷载立面、平面、横桥向

0.2梁、桁架、拱及其他大跨结构的人群荷载W应采用下列 式计算,且W值在任何情况下不得小于2.4kPa: 当加载长度L<20m时:

CJ∕T 351-2010 高位调蓄叠压供水设备当加载长度20m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