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B/T 4597-2019 冶金矿排岩渣堆放安全指南.pdf

YB/T 4597-2019 冶金矿排岩渣堆放安全指南.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6.5 M
标准类别:工业标准
资源ID:70296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YB/T 4597-2019 冶金矿排岩渣堆放安全指南.pdf简介:

"YB/T 4597-2019 冶金矿排岩渣堆放安全指南" 是中国冶金工业协会发布的关于冶金矿山排岩渣堆放安全管理的一项标准。该指南的全称为《冶金矿山排岩渣堆放安全技术规范》,主要针对冶金矿山在开采过程中产生的排岩渣(包括尾矿、废石等)的堆放、存储和管理制定了一系列的安全规定和操作指南。

该标准的主要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排岩渣堆放场的选择和设计要求,排岩渣的分类、储存和运输方法,排岩渣堆放的安全距离、防洪、防滑、防风、防尘等措施,以及排岩渣堆放过程中的环境影响评估和监测,以及应急处理措施等。

实施此标准的目的是为了预防和控制排岩渣堆放过程中的安全事故,保障工作人员和周围环境的安全,同时也是对矿山企业环保责任的一种规范。遵循该标准,可以有效地降低排岩渣堆放对环境和人员安全的风险,实现可持续发展。

YB/T 4597-2019 冶金矿排岩渣堆放安全指南.pdf部分内容预览:

4.1企业主要负责人是排土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

企业主要负责人是排土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

CJJ 13-1987 供水水文地质钻探与凿井操作规程4.11制定排土场安全生产应急预案。

矿山排土场应由有资质的中介机构进行

山排土场应由有资质的中介机构进行设计。

5.2排士场位置选择原则

5.2.1排土场位置的选择,应保证排弃土岩时不致因滚石、滑坡、塌方等威胁采矿场、工业场地(厂区)、 居民点、铁路、道路、输电网线和通讯干线、耕种区、水域、尾矿库、隧道涵洞、旅游景区、固定标志及永久性 建筑等的安全,其安全距离应在设计中规定。 5.2.2依山而建的排土场,坡度大于1:5且山坡有植被或第四系软弱层时,最终境界100m内的植被 或第四系软弱层应全部清除,削成阶梯状,增强基地的摩擦力,提高排土场稳定性。 5.2.3依据的工程地质资料可靠,不宜设在工程地质或水文地质条件不良的地带,若因地基不良而影响 安全,应采取有效措施。 5.2.4排土场选址时不应截断泄洪道和河流,应避免成为矿山泥石流重大危险源,无法避开时要采取切 实有效的措施,防止泥石流灾害的发生。 5.2.5排土场位置要符合相应的环保要求。排土场场址不应设在居民区或工业建筑的主导风向的上风

YB/T4597—2019

0.3.1排土场位置选定后,应进行专 5.3.2排土场应按照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阶段进行相应的勘查、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勘察 工作。 5.3.3可行性研究阶段应以地质勘查报告等资料为基础,根据矿区地形地貌、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特 征,通过现场地质勘查工作进行。 5.3.4初步设计阶段勘察应以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测绘为基础,并应针对场地特征选用物探、钻探、槽 (井)探等方法进行

注1:表中H值为排土场设计最终堆置高度。

注2:安全防护距离,航道应由设计水位的水位线算起;铁路、公路由其设施边缘算起;建、构筑物应由 工业场地应由其边缘或围墙算起

7在矿山建设过程中,修建公路和工业场地的废石应选择地点集中排放,不能就近排弃在公路边 场地边,以避免形成泥石流。 8对魔植表土,风化岩土等可利用的部分应单独设计集中堆放,以便后期二次回收利用

5.8对腐植表土、风化岩土等可利用的部分应单独设计、集中堆放,以便后期二次回收利用

应根据矿山开拓运输方式、岩土性质、运输量、运输距离,并结合排土场地形、地质条件等因素比较后 确定,且排土方式应符合表2的要求。

c)线路尽买的一个列车长度内应有2.5%~5%的上升坡度,并设有相应的列车防失控措施 d)卸车线钢轨轨顶外侧至台阶坡顶线的距离,应不小于表4的规定:

表4轨顶外侧至台阶坡顶线的距离

牵引网路应符合GB50070规定。网路始端,应设电源开关,做到先停电后移动网路; f 在独头卸载线端部,应设置车挡。车挡应有完好的拦挡指示和红色夜光警示牌。独头线的起点 和终点,应设置铁路障碍指示器。 3.2列车在卸车线上运行和卸载时,应遵守下列规定

6.3.3排土型排土时,应

6.4胶带运输排土机排土作

6.4.2工作场地和行走道路的坡度应符合排土机的技术要求。 6.4.3排土机长距离行走时,受料臂、排料臂应与行走方向成一直线,并将其吊起、固定;配重小车在靠 近回转中心的前端,到位后用销子固定;严禁上坡转弯。 6.4.4排土机应在气温和风速适宜条件下以下进行工作。建议温度为一25℃~十35℃、风速为20m/ 以下。

6.5.1铲运机装载运输排土场的设计、生产作业、管理和关闭应按GB51119规定执行。 6.5.2小型机具运输排土场的设计、生产作业、管理和关闭应按GB51119规定执行。 6.5.3水力运输排土场的设计、生产作业、管理和关闭应按尾矿库有关规定执行

7.1.1山坡排土场周围应修筑可靠的截洪和排水设施拦截山坡汇水。 7.1.2排土场内平台应实施2%~5%的反坡,并在排土场平台上修筑排水沟拦截平台表面及坡面 汇水。

7.1.3当排土场范围内有出水点时,应在排土之前采取措施将水疏出。排王场底层应排弃天块岩石,以 便形成渗流通道。

7.1.4对于排土场顶部出现的裂缝要采用填

a)明确防汛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应急救援预案; b) 疏浚排土场内外截洪沟,详细检查排洪系统的安全情况; C) 备足抗洪抢险所需物资,落实应急救援措施; d 及时了解和掌握水情和气象预报情况,并对排土场,下游泥石流拦挡坝,通讯、供电及照明线路 进行巡视,发现问题应及时修复 7.1.6汛期应对排土场和下游泥石流拦挡坝进行巡视,发现问题应及时修复,防止连续暴雨后发生泥石 流和垮坝事故。

7.1.7 洪水过后应

a) 抢险组织与职责; b 排土场防震和抗震措施; c) 防震和抗震的物资保障; d) 排土场下游居民的防震应急避险预案; e) 震前值班及巡查制度等。 22挑上忆泥无法均域规应控现抗需坛准进行粹核,低于现行标准时,应进行加固处理

7.2.3地震后,应对排土场及排土场下游的堆石坝进行巡查和检测,及时修复和加固破坏部分,确保排 十场及其设施的运行安全。

7.3排土场泥石流防治

7.3.1排土场的上游区域或周边区域应设置截、排洪沟。 7.3.2排土场区应设置多级坝体控制主沟谷纵坡降。 7.3.3排土场区宜采取排渗盲沟、泄流基底等控制排土场物料含水量的措施。

7.4.1排土场区应清理地表植被层及软弱地基。 7.4.2地形坡度较大的地段应改造成为阶梯状或添加土工格栅。 7.4.3在底部应排弃大块岩石。 7.4.4排土场设计应安排排土顺序和设置排土高度。 7.4.5在排土场区域设置截、排和疏水构筑物。 7.4.6沟谷型排土场应设置压坡脚排土方式。 7.4.7排土场滑坡防止措施应设置重力式挡土墙、中立式抗滑挡土墙、抗滑片石垛或抗滑桩等抗滑支挡 构筑物。 黑羊险诊三和付温

7.5排土场塌与沉陷防治

7.5.1应避免含土量大的岩右同一时间段、同一部位排弃。 7.5.2应增加排土线长度,控制排土强度,并应采用间歇式排土。 7.5.3应进行排土过程的动态和连续性监测,

7.6排士场滚石滑落防治

7.6.1应按预先估算的滚石滑动距离,在排土场下部设置安全警戒线,坡脚设置3m高的柔性拦石网

7.6.1应按预先估算的滚石滑动距离,在排土场下部设置安全警戒线JJF(晋) 45-2020 混凝土快速冻融试验机校准规范.pdf,坡脚设置3m高的柔性兰石网

7.6.2应在排土场滚石多发区域设置防护性挡墙。

YB/T45972019

a 预防在检修、检查、处理隐患时机械处于不安全状态。在电源控制方面,开关应设置明显标 防止误触开关;在作业组织方面,施工现场应有专人监护,使检修有统一指挥; b 预防机械不符合安全要求。应购买正规厂家产品,检修后应检查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杜绝 改造机械; 建立机械安全检查制度。对机械要建立检查登记记录,做到当班有检修检查记录,有机修 人,有检查与维护保养记录;检修期间的检修工具应放在规定位置,机械检修后应对现场检 确认无安全隐惠。

7.7.2矿山应对操作人员的不安全行

DB5301/T 47-2020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环境监测技术规范7.8排土场有毒元素防治

a)排土场资料应包括:排土场设计资料、排土场最终平面图、排土场工程地质、水文地质资料、排土 场安全稳定性评价资料及排土场复垦规划资料等; D 排土场关闭报告应包括:结束时的排土场平面图、结束时的排土场安全稳定性评价报告、结束时 的排土场周围状况及排土场复垦规划等。 8.1.2排土场最终境界应由中介技术服务机构进行安全稳定性评价。不符合安全条件的,评价单位应 提出治理措施,企业应按措施要求进行治理,并须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查。 8.1.3关闭后的排土场安全管理工作由原企业负责。破产企业关闭后的排土场,由当地政府落实负责 管理的单位或企业。关闭后的排土场重新启用或改作他用时,应经过可行性设计论证,并报安全生产监 督管理部门审查批准。 8.1.4关闭后的排士场应定期进行监测.确保排十场的安全

垦。 8.2.2矿山企业在排土场复垦方案编制的过程中,应遵守有关规定。 8.2.3排土场复垦规划要包括场地的整备、表土的采集与铺垫、覆土厚度、适宜生长植物的选择等。 8.2.4关闭后的排土场未完全复垦或未复垦的,矿山企业应留有足够的复垦资金。 8.2.5复垦规划内容应包括复垦的基本原则和目标,并应明确复垦方向、复垦措施、复垦率、复垦工作计 划。 8.2.6 复垦应本着“因地制宜”的方针,宜农则农,宜林则林。条件允许的地方,应优先复垦为耕地, 8.2.7 应根据当地自然环境条件和复垦方向制定工程技术措施和生物化学措施。 8.2.8 排土场复垦应贯穿于矿山开发的全过程,应合理安排岩石、土排放次序。 8.2.9 应根据排土计划合理安排复工作计划。 8.2.10排土场最终坡度、土壤质量、生产力水平和配套设施应与复垦方向相适应。 8.2.11复垦配套设施应包括道路设施、排水设施和控制水土流失措施。 8.2.12对于北方寒区、西部旱区以及南方降水量大的地区等特殊情况,应充分考虑气候、环境等因素 制定并实行符合自身情况的复垦方案。 8.2.13对于不具备复垦条件或复垦不符合条件的排土场,根据相关规定,应当缴纳土地复垦费。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