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3/T 3082-2022 黑龙江省城镇道路设计规程.pdf

DB23/T 3082-2022 黑龙江省城镇道路设计规程.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8 M
标准类别:建筑标准
资源ID:69931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23/T 3082-2022 黑龙江省城镇道路设计规程.pdf简介:

DB23/T 3082-2022 是黑龙江省地方标准,其全称为《黑龙江省城镇道路设计规程》。这个标准主要规定了黑龙江省城镇道路的设计原则、设计内容、设计方法、技术要求和施工质量控制等方面,旨在指导城镇道路的规划、设计和建设工作,以确保道路的安全性、适用性、经济性和环保性。

该规程涵盖了道路等级划分、道路横断面设计、路基与路面设计、排水设计、照明设计、交通工程设施设计、绿化与景观设计等方面,对于道路的使用寿命、行车舒适度、交通效率和环境保护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规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这个标准对于推动黑龙江省城镇道路建设的标准化、规范化具有重要意义。

2022版的规程可能包括了最新的技术进步和行业标准,旨在提高道路建设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的出行安全和便利。

DB23/T 3082-2022 黑龙江省城镇道路设计规程.pdf部分内容预览:

4刚性基层应设置横缝和纵缝,并应灌入填缝料,其上应设置 粘结层。

1热拌沥青碎石宜用于重交通及以下道路的基层;级配碎石可 用于中、轻交通道路的下基层及轻交通道路的基层:级配砾石可用 于轻交通道路的下基层; 2密级配沥青稳定碎石(ATB)、半开级配沥青碎石(AM)和 开级配沥青稳定碎石(ATPB),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技术要求符合现 行行业标准《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169的规定,

.7旧路面再生混合料应符合下

1应在对旧路面材料充分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工程要求、 道路等级、气候条件、交通情况,充分借鉴成功经验,进行再生混 合料设计; 2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技术要求应符合热拌沥青混合料技术要 求的规定; 3用作道路基层时,使用乳化沥青、泡沫沥青的冷再生沥青混 合料,以及使用无机结合料稳定旧路面沥青混合料,其技术要求应 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169中的规定。

3.5.1道路路面可分为面层、基层和垫层。路面结构层所选材料应 满足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要求SLT 794-2020标准下载,并符合下列规定: 1面层应满足结构强度、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抗疲劳、 抗水损害及耐磨、平整抗滑、低噪音等表面特性的要求; 2基层应满足强度、扩散荷载的能力以及水稳定性和抗冻性 要求;

要求; 3垫层应满足强度和水稳定性的要求。 3.5.2道路路面按照面层材料不同,可分为沥青路面、水泥混凝士 路面和砌块路面三大类。各面层类型及适用范围宜符合下列规定: 1沥青路面面层材料包括沥青混合料、沥青贯入式和沥青表面 处置。沥青混合料适用于各交通等级道路;沥青贯入式和沥青表面 处置适用于中、轻交通道路: 2水泥混凝土路面面层材料包括普通混凝土、钢筋混凝土、连 续配筋混凝土和钢纤维混凝土,适用于各交通等级道路: 3砌块路面适用于支路、广场、停车场、人行道与步行街; 4道路经过景观要求较高的区域或突出显示道路线形的路段 面层宜采用彩色: 5道路经过噪声敏感区域时,宜采用降噪路面; 6对环保要求较高的路段或隧道内的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宜 采用温拌沥青混合料或低温沥青混合料: 7对冬李易产生凝的路面,特别是靠湖临河、背阴路段、隧 道进出口、桥梁涵洞、长大纵坡、超高急转弯的路面,面层宜采用 抗凝冰沥青混合料或抗凝冰涂层。 3.5.3综合考虑雨水收集利用的道路,路面结构设计应满足透水性 的要求,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透水砖路面技术规程》CJJ/T188 《透水沥青路面技术规程》CJJ/T190和《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 规程》CJJ/T135的有关规定。

3.5.4路面设计基准期应符合表3.5.4的规定:

3.5.4路面设计基准期应符合表3.5.4的规定:

表3.5.4路面设计基准期

表3.5.5标准轴载计算参数

3.5.8沥青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抗滑性能应按照现行行业标准 《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169中的规定执行。

3.6行人和非机动车交通

3.6.1道路应根据使用要求,设置相应的行人和非机动车交通系统, 行人及非机动车交通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 1行人及非机动车交通系统应安全、连续、舒适,不应中断或 缩减人行道及非机动车道的有效宽度; 2行人交通系统应设置无障碍设施,并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 筑与市政工程无障碍通用规范》GB55019的规定。 3.6.2行人交通设施包括人行道、步行街以及人行横道、人行天桥 和人行地道等过街设施,设施的设置应根据行人流量和流线确定。 3.6.3人行道的宽度、净高应符合下列规定: 1人行道最小宽度按照本规程3.1.7要求执行,且有效通行宽 度不应小于1.5m; 2人行道最小净高不应小于2.5m。 3.6.4人行道横坡坡度宜采用1%~2%的单面直线坡度。道路纵坡 较大时,横坡度宜取小值;道路纵坡度较小时,横坡度宜取大值。 3.6.5当穿越机动车道的人行横道长度大于16m时,应在分隔带或 道路中心线附近的人行横道处设置行人二次过街安全岛。安全岛宽 度不应小于2m,困难情况下不应小于1.5m。 3.6.6设计速度大于40km/h的道路,非机动车道与机动车道之间必 须设置安全隔离设施。 3.6.7非机动车道不宜与人行道共平面设置。 3.6.8步行街、人行过街设施及非机动车道的其他要求应符合现行 国家标准《城市道路交通工程项目规范》GB55011、现行行业标准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的规定

4 冻土地区基本资料调查

式中:F一 冻结指数(℃·d); ti一 日平均负温度值(℃·d); n一一计算年日平均温度为负温度值出现的天数 2应根据冻结指数按表4.1.2确定工程所在地冻土分区

4.1.2应根据冻结指数按表4.1 人用 工程所在地冻土分区

表4.1.2季节性冻土区划分表

4.2水文和地质资料调查

4.2.1中冻区、重冻区水文调查及水文地质勘察应查明冻前地表水 的分布及水位变化情况、地下水位及波动范围、涎流冰规模、地下 水出露情况等资料。 4.2.2工程地质勘察应按下列要求确定地基土、路基土的岩土类型 及冻胀特性: 1对地基土和拟用取土场的土进行颗粒分析,试验确定冻前天 然含水率、液限、塑限、天然密度等指标,明确土的类型: 2试验确定土的冻胀特性,对粒径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超 过15%的路基土应测定其冻胀率,试验方法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 《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3430中相关规定。无条件实测时,冻 胀率可按式(4.2.2)计算:

式中:Ⅱ 土的冻胀率(%); W 路基土冻前含水率(%); Wo 起始冻胀含水率(%),可取(0.8~0.84)Wp(Wp为 塑限)或按表4.2.2选用; 系数,黏质土、粉质土及黏土质砂取0.25,细粒土质 砾、粉土质砂取 0.28。

表4.2.2不同土质的起始冻胀含水率

4.3既有道路病害资料调查

4.3.1季节性冻土地区城镇道路工程设计应调查道路所在区域既有道路 的冻害资料,采取冻害防治措施。 4.3.2路基应调查已有路基的冻胀、融沉变形、翻浆、边坡融滑、涎 流冰等常见冻害;调查防护和排水设施的冻害情况。 4.3.3路面应调查沥青路面的冻胀和开裂、松散、沉陷等情况;调查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冻胀、错台、裂缝、表面脱皮等情况

5.1.1各结构层及附属设施设计时应充分考虑道路所在地区气候条件 对使用的原材料及混合料制品提出抗冻性指标要求。 5.1.2设计时应遵循就地取材、经济适用、环保有效的原则 5.1.3设计时宜采用经验证后,适用于本地区的新材料、新技术

5.2水泥混凝土抗冻性要求

5.2.4城镇道路设计时,选用的活性矿物掺合料应满足下列要求:

5.2.5城镇道路设计时,选用的外加剂应符合下列规定:

1引气水泥混凝土中掺加的引气剂或引气减水剂应按现行国家 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8076、《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 GB50119的规定执行。应优先选用三帖皂贰、松香热聚物类或改 性松香皂类引气剂,不得使用烷基苯磺酸钠、烷基磺酸钠类、木质 素磺酸盐及其他不符合使用质量要求的引气剂; 2选用外加剂时,应进行外加剂与胶凝材料的相容性、和易性 强度、耐久性等试验,确定外加剂的品种、复配组成,并用工程所 用原材料进行配合比试验获得外加剂的最佳掺量

5.2.6城镇道路设计时,选用的粗集料应满足下列要求:

5.3水泥混凝土制品抗冻性要求

5.3.1水泥混凝土路面砖抗冻性不应低于D50,抗盐冻性不应低于 ND28。 5.3.2水泥混凝土路缘石抗冻性不应低于D50,抗盐冻性不应低于 ND28。 5.3.3冻融环境下混凝土预制块的抗压强度不宜低于60MPa。 5.3.4透水路面砖和路面板的抗冻性不应低于D50。 5.3.5除泳盐或融雪剂环境下,透水块材路面应增加抗盐冻试验 经25次冻融循环,质量损失不应大于0.50kg/m²,抗压强度损失不 应大于20%。

5.3.1水泥混凝土路面砖抗冻性不应低于D50,抗盐冻性不应低于 ND28。 5.3.2水泥混凝土路缘石抗冻性不应低于D50,抗盐冻性不应低于 ND28。 5.3.3冻融环境下混凝土预制块的抗压强度不宜低于60MPa。 5.3.4透水路面砖和路面板的抗冻性不应低于D50。 5.3.5除泳盐或融雪剂环境下,透水块材路面应增加抗盐冻试验 经25次冻融循环,质量损失不应大于0.50kg/m²,抗压强度损失个 应大于20%。

5.4沥青混合料抗冻性要求

5.5水泥稳定材料基层抗冻性要求

5.5.2水泥稳定类材料混合料组成设计时应按按照现行行业标准 《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GE51的试验方法进 行抗冻耐久性评价,冻融试验应模拟实际使用中的最不利湿度状况 10次冻融循环后残留抗压强度比不小于75%。 5.5.3水泥稳定类材料水泥剂量不宜大于5.5%,集料公称最大粒径 不宜大于31.5mm

6 季节性冻土地区路基设计

6.1.1路基设计应满足强度和稳定性要求,并应满足抗冻性能要求。 6.1.2路基设计应满足路面的容许冻胀变形要求《永磁交流伺服电动机 通用技术条件 GB/T 30549-2014》,采取措施控制路 基冻胀量,进行路基路面综合抗冻设计。 6.1.3路基抗冻应从基底处理、填料选择、路基防护、路基排水等 方面进行综合设计。对水文地质不良路段的路基应进行动态设计。

6.2路基抗冻设计指标

6.2.1季节性冻土地区水泥混凝土路面以平整度控制、沥青路面以 无机结合料稳定类基层材料开裂控制的路基冻胀量应不大于表6.2.1 规定的路基容许冻胀量。

表6.2.1路基容许冻胀量z,(mm)

路基冻深范围内土的冻胀性应根据路基填土的不同土质类型 然含水率、地下水位深度按表6.2.2确定。冻前天然含水率 路基运营期含水率变化,根据试验结果和当地经验确定。

表6.2.2季节性冻土与季节性融化层土的冻胀性分级

2)表中不含盐渍化冻土; 3)土的塑性指数大于22时,冻胀性降低一级; 4)粒径小于0.005mm粒径含量大于60%时为不冻胀土; 5)碎石类土当填充物大于全部质量的40%时[国企]广西土建、安装、钢结构施工组织设计,其冻胀性按填充物土的类别判定 6)隔水层指季节冻结层底部及以上的隔水层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