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H/T 5053-2021 机场数据基础设施技术指南.pdf

MH/T 5053-2021 机场数据基础设施技术指南.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MH/T 5053-2021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0.8 M
标准类别:建筑标准
资源ID:64411
免费资源

MH/T 5053-2021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MH/T 5053-2021 机场数据基础设施技术指南.pdf简介:

MH/T 5053-2021《机场数据基础设施技术指南》是由中国民用航空局颁发的一项技术标准,该指南旨在为中国的机场提供关于数据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的标准化指导。这个标准涵盖了机场数据基础设施的设计、建设、运行、维护以及数据安全等多个方面,重点强调了数据在机场运营管理中的重要性,包括航班调度、安全控制、旅客服务、设备监控等环节。

主要内容可能包括但不限于:

1. 数据采集:规范了机场所需的各种数据类型,如航班信息、气象数据、机场设施状态等的采集方法和设备配置。

2. 数据存储:规定了数据的存储格式、容量需求、备份策略以及数据冗余和恢复机制。

3. 数据处理与分析:要求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实时处理和分析,以支持决策支持系统(DSS)和业务智能(BI)。

4. 数据安全:强调了数据的安全性,包括数据加密、访问控制、网络安全、数据备份恢复等方面的措施。

5. 系统集成:指导如何将各类数据系统有效集成,实现数据的无缝流动和共享。

6. 技术更新与升级:提供了关于数据基础设施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升级策略的建议。

通过遵循MH/T 5053-2021,机场可以确保其数据基础设施的现代化、高效性和安全性,以适应不断发展的航空业需求。

MH/T 5053-2021 机场数据基础设施技术指南.pdf部分内容预览:

主编单位: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参编单位:深圳市机场(集团)有限公司 西部机场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 首都机场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大兴国际机场 主编:王国钰 路海空 参编人员:张立轩 张海林 张立斌 李颖市 高宇峰刘‧冠 黄啸 姜 周倩 王洋 颜昭昊 李娟李强 王 勇 李名杰 魏 伟 潘培根 肖挺莉 李魁于家河 宋兰兰 蓝业顷 刘明冬 张玄弋 温华山 郭志强刘圣哲 王孟 黄敏行 徐金春 主审:张锐 田振才 徐涛 参审人员:郭竞成 陈丰华 刘 一 刘建侯侃张卓剑曾武 郑维清 韩景峰李波 梁晓莹武卫张轶刘晓青 冯晓磊 俞亚璨

11运维及运营技术要求

1.0.1为推进四型机场建设和智慧民航发展,围绕智慧机场数据应用需求,按照《中国民航四 型机场建设行动纲要(2020一2035年)》和《四型机场建设导则》(以下简称《导则》),结 合中国民航机场实际《喷泉水景工程技术规程 CJJ/T222-2015》,制定本指南。 1.0.2本指南为民用机场数据基础设施提出了总体技术要求,以实现民用机场内部、机场和外 部单位间数据的共享、整合与应用,发挥数据对平安、绿色、智慧、人文机场建设的支撑与赋 能作用。 1.0.3本指南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民用机场。运行的民用机场的数据基础设施改造也可 参考本指南。 1.0.4各机场应在本指南内容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现状、发展规划及定位,进一步论证研究具 体建设内容,确保因地制宜、切合实际。

1.0.5机场数据基础设施除应符合本指南的要求外,还应符合国家、行业现行有关标准的 规定。

机场数据基础设施指实现机场数据接人、传输、计算、存储、处理和服务功能的相关软硬 件,用于提供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功能, 提升数据价值, 支撑机场日常运营和业务创新发展

3.0.1机场应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根据目身发展、数字化转型需求和建设规划 适时部署数据基础设施。 3.0.2机场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应和业务系统解耦。宜基于数据基础设施的资源和数据处理能力 开展智慧机场业务系统建设,避免重复建设。 3.0.3机场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应符合安全原则。应遵循国家网络安全相关规定,建立网络安全 保障体系,保证安全技术措施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使用,加强数据保护能力,确保系统 连续、可靠、稳定运行。 3.0.4机场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应符合可靠性原则。应采用设备余、容灾备份、纠错机制和负 载均衡等方式,减少因数据基础设施故障而导致的业务中断和数据丢失等问题。 3.0.5机场数据基础设施应符合开放原则。应采用通用、开放的技术架构,使数据基础设施的 技术可演进。 3.0.6机场数据基础设施应符合易维护性原则。应提供有效的系统监控、调试和诊断工具,保 证系统维护管理简明、方便、有效。数据基础设施的维护管理不应影响目身及其他系统的常 运行。 3.0.7机场数据基础设施接口应符合可扩展性与兼容性原则。应使用标准化接口与内外部相关 Z实

3.0.7机场数据基础设施接口应符合可扩展性与兼容性原则。应使用标准化接口与内外部相关 系统实现对接

4.1.1机场数据基础设施技术架构(简称技术架构)以《导则》智慧机场全量化建设参考框架 为依据,涵盖数据接人、传输、计算、存储、处理和服务功能,规范了机场数据基础设施建设 的范围与功能,明确了各个层级的组成及各个层级之间的逻辑关系,为智慧机场建设提供技术 支撑。 4.1.2通过技术架构,实现计算、存储、网络和数据等资源的共享,满足机场内部、机场与外 部单位间数据交互的需求,促进机场数字化转型。 4.1.3机场集团宜统筹推进集团化的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基于技术架构统一规划、统筹建设 确保集团内资源共享及各业务系统的互联互通。 4.1.4大型机场宜立足实际,结合近远期规划,按照技术架构建设与优化数据基础设施,逐步 实现机场数字化转型。 4.1.5中小机场宜因地制宜,选择性建设数据基础设施。中小型机场宜利用机场集团或大型机 场的与大数据、和视频服务等相关的数据基础设施

.2.1技术架构包含数据接人、数据传输、数据计算与存储、数据处理、数据服务、业务应用 个层次和网络安全、运维及运营2个支撑体系,如图4.2.1所示

图4.2.1机场数据基础设施技术架构

4.2.2数据接人应支持机场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等数据接人与适配。 4.2.3数据传输为智慧机场业务应用提供稳定、可靠、安全的数据传输能力,为实现数据的流 通、汇聚和交互提供支撑。 4.2.4数字平台包括数据计算与存储、数据处理和数据服务功能,用于数据价值挖掘,实现业 务协同与创新。 4.2.5数据计算与存储通过云平台按需为数据处理、数据服务以及机场业务应用等提供计算 存储等功能。

4.2.6数据处理提供大数据、、物联网管理等通用能力,并提供视频服务、融 服务、GIS和BIM等其他技术能力,满足接口开放、能力解耦要求,并根据技术演进和应 不断迭代更新,

5.0.1数据接入指接入行业端设备、业务系统的数据。数据接入的数据种类应包括与智慧机 场建设紧密相关的结构化数据与非结构化数据

5.0.2数据接人宜符合以下技术要求:

1支持设备直接接入、边缘网关接入和系统接人等多种接人类型; 2支持多种接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API、Message和SOCKET等。 5.0.3数据接人管理宜符合以下技术要求: 1支持对数据源的管理,包括注册、注销、信息查询、变更管理和群组管理等功能: 2支持接入数据负载均衡,支持根据不同负载均衡策略,将数据转发至后续的数据处理 模块; 3支持数据源的监控告警,包括状态监控、告警管理和故障诊断等; 4支持对数据接入任务的管理、调度、监控和异常恢复等操作; 5支持按照任务触发规则来调度数据接人任务

1支持设备直接接入、边缘网关接入和系统接人等多种接人类型; 2支持多种接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API、Message和SOCKET等。 5.0.3数据接人管理宜符合以下技术要求: 1支持对数据源的管理,包括注册、注销、信息查询、变更管理和群组管理等功能 2支持接入数据负载均衡,支持根据不同负载均衡策略,将数据转发至后续的数据处理 模块; 3支持数据源的监控告警,包括状态监控、告警管理和故障诊断等; 4支持对数据接入任务的管理、调度、监控和异常恢复等操作; 5支持按照任务触发规则来调度数据接人任务。

6.1.1数据传输主要通过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实现。 6.1.2应根据机场业务需求满足度、技术成熟度和技术路线可演进性等因素,进行网络技术 选择。 6.1.3应根据实际业务需要,从可靠性、安全性和扩展性等方面选择网络设施。 6.1.4宜采用允余的传输网络架构,避免单点失效,保证网络的稳定运行 6.1.5宜根据业务需求和特点复用网络资源,避免网络重复建设。 6.1.6宜支持消息、文件等多种方式进行传输。消息传输宜支持异步和同步消息传输机制,具 备低延时、高并发的消息传输能力。文件传输宜支持大规模文件传输和数据压缩、解压机制 6.1.7应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机制,包括但不限于断点续传和加密等机制,减少传输数据去 失、泄露风险,保障数据传输前后的一致性。 6.1.8宜支持 IPv6能力、以支持未来新增应用 IPv6的部署需求,

6.2.1有线网络包括但不限于接人网、骨干网和数据中心网络。 【条文说明】数据中心网络是应用于数据中心内,将分布式计算和存储设备连接起来的专有网 络。数据中心内的流量具备数据集中、东西流量多等特征,数据中心网络具备高带宽、高扩展 性、高健壮性和低运维开销等特点。 6.2.2有线网络应考虑机场数字化转型发展所产生的流量需求。宜支持根据网络流量变化灵活 调配负载、灵活调整自身拓扑和链路容量。核心网络设备应预留足够槽位数量,支持端口平滑 扩容。

络级等分别进行可靠性设计

6.2.4机场光纤等传输类资源的规划和使用,应考虑共享性和开放性。

6.2.5骨干网是机场网络的联接中枢,需支持多业务融合承载。可采用隔离技术保证高优先级 业务的高带宽、低时延要求。宜采用被动测量技术对骨干网上业务进行测量,支撑网络性能实 时测量。 【条文说明】网络检测技术可分为主动检测和被动测量。主动检测指通过构造检测报文方式,对 检测报文进行时延、丢包等SLA测量,间接获得网络质量。被动测量指直接对实际业务流进行 测量的检测技术,被动测量基于实际业务流,因此测量精度高。 6.2.6接入网是各类终端接入网络正常开展业务的基础。应根据有线网络建设以及承载业务的 差异选择接入技术,包括但不限于以太网交换技术、无源光局域网技术等,

6.2.7数据中心网络宜满足以下要求:

1支持动态适应业务应用需求变化《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供电系统及所连设备谐波、谐间波的测量和测量仪器导则 GB/T 17626.7-2008》,能够检测和响应虚拟机等资源的创建和释 既定策略调整网络服务; 2能为机场不同业务部门的需求,动态地创建规模可弹性伸缩、满足安全隔离要求的虚拟 网络资源; 3支持10G、25G、40G及以上速率的网络端口,满足数据中心应用及未来发展需求: 4为实现网络高效运维,数据中心网络具备快速定位网络问题的能力; 5网络架构支持跨数据中心网络联接,满足存储和计算资源的跨数据中心统一分配与虚拟 机跨数据中心平滑迁移的要求

6.3.1无线网络包括但不限于集群通信网络(如400M、800M等)、WLAN网络、4G专网、 5G网络、航空频段地空通信等,机场应根据承载业务特点选择适合的网络技术。宜考虑对既有 网络的兼容性,以及对新的网络技术的可扩展性。 6.3.2机场场面无线通信技术应用宜参考民用航空机场场面无线数据通信技术应用相关指导 材料。

6.3.2机场场面无线通信技术应用宜参考民用航空机场场面无线数据通信技术应用相 材料。

6.3.3WLAN网络宜符合下列要求:

1为不同场景的业务提供WLAN无线网络接人服务,包括但不限于航站楼旅客无线接入 办公场所办公人员无线接人等, 2WLAN接人服务满足性能、便捷和安全要求。面向机场公共场所提供WLAN服务 3支持WLAN的Portal页面,支持多种智能终端接人,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和个人电

脑等。面向旅客的WLAN服务宜支持多种验证方式,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号、登机牌、身份证等 信息。 4对WLAN信道进行统一规划,保证信道之间不相互干扰,实现无缝漫游、全覆盖、不 掉线。 5具备智能运维的能力,可对WLAN网络进行用户体验质量评估,并可对评估质量进行区 域和时间维度的对比,

泵站安全鉴定规程(SL 316-2015 代替 SL 316-2004).pdf.pdf6.3.44G专网宜符合下列要求: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