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GJ_T490-2021 钢框架内填墙板结构技术标准

JGJ_T490-2021 钢框架内填墙板结构技术标准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8.5 M
标准类别:建筑标准
资源ID:63851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JGJ_T490-2021 钢框架内填墙板结构技术标准简介:

JGJ_T490-2021,全称为《钢框架内填墙板结构技术规程》,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发布的一项工程技术标准。该标准主要针对钢框架结构中,填充墙板(如GRC墙板、轻质隔墙板等)的施工、设计、验收和维护等方面的规定和指南。

主要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 建筑结构的基本要求:规定了钢框架内填墙板结构的适用范围、设计原则,以及对结构安全性、耐久性、抗震性能等方面的要求。

2. 墙板材料的选择和性能:对墙板的材料性能、尺寸、制作工艺、安装方法等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强调了材料的质量控制。

3. 结构设计:给出了钢框架与墙板的连接方式、承载力计算、防震设计等方面的设计方法和计算规则。

4. 施工过程管理:明确了施工工艺流程、质量控制要点、验收标准等,以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5. 安全与维护:对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防护措施、墙板的使用和维护提出了建议。

该标准的发布,旨在规范钢框架内填墙板结构的施工行为,提升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JGJ_T490-2021 钢框架内填墙板结构技术标准部分内容预览:

6.1.8采用抗剪连接件时,现浇或预制的钢筋混凝土墙板的两 则及上边,应设置边缘加强带(图6.1.8)。边缘加强带内配筋 不小于4910,边缘加强宽度覆盖栓钉高度,加强带内的纵筋垂直 方向的分布筋的所有交点处都应拉结,分布筋之间的间距如大于 100mm,则应增加封闭箍,使封闭箍与封闭箍或封闭箍与分布 筋的间距小于100mm。纵筋和横向钢筋在端部应采用U形钢筋 配筋或U形弯头。

图6.1.8边缘加强带构造示意 拉结筋; ×4一栓钉;5一水平和竖向分布筋在端部

6.1.9混凝土墙板竖向和水平分布钢筋宜采用双层钢筋,水平 和竖向分布钢筋的配筋率,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时分别不应 小于0.35%、0.3%、0.25%和0.2%;分布筋的间距分别不应 大于100mm、150mm、200mm和250mm,直径不应小于8mm 且不宜大于墙厚的1/10。双层钢筋间拉筋的间距不应大于 400mm,直径不应小于6mm。水平和竖向分布筋配筋率均不宜 大于1. 0%。 6.1.10墙板开洞时,应在洞口边缘设置暗柱、暗梁,构造配筋 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要求 当设有门洞等较大的洞口时,洞口宜布置钢构件或钢管混凝土构 件作为边缘构件。 6.1.11内填钢筋混凝土墙板进行非线性推覆分析时,采用层间

注:θ为层间侧移角;A为转折点,对应侧移角A ;B、C分别为 1500 屈服点和强度开始劣化点,纵标为WVk=1.0;,为屈服侧移角,6,= 三、四级抗震等级的分别取0.8, 0.7,0.6QB∕T 1951.1-1994 木家具 质量检验及质量评定,0.5;Vk为墙板剪切承载力标准值(kN)

6.1.12墙板剪切承载力标准值,应按下式计算

(6. 1. 12)

(6.1.12) 式中:V 墙板剪切承载力标准值(kN); 配置在同一水平截面内的水平分布钢筋的全部截 面面积(mm²); Sv 水平分布钢筋的竖向间距(mm): fyk 水平钢筋抗拉强度标准值(kN/mm): fk 混凝土抗拉强度标准值(kN/mm²); t 混凝土墙厚度(mm); Lw 墙截面净宽(mm)。 6.1.13墙板的推覆分析采用膜单元时,拉压弹性模量应折减至 0.1倍,剪切应力与剪切应变的关系见图6.1.13并按下列公式 确定:

当 ≤ 0. 5tk时

图6.1.13墙板剪应力与剪应变的关系

Elb K。≥13: Lb Mpr ≥ 0. 5Wpb fyl

式中: K。 半刚性连接的初始转动刚度(kN·mm);

6.1.18内填墙板钢框架结构的梁柱节点域应按现行行业标准 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99的有关规定进行承载力 和稳定验算。内填墙板跨柱的节点域的抗剪承载力应按下式 计算:

(6. 1. 18)

式中: 7xan 边柱0.85,中柱0.75; Mpl 钢柱非内填跨一侧的钢梁的塑性弯矩标准值(kN· mm); Vp 节点域的体积(mm²); Mpint 内填跨的钢梁的塑性弯矩标准值(kN·mm); f 钢材抗剪强度标准值(kN/mm²):

6.1.19内填墙板钢框架梁柱板件宽厚比限值应按表6.1.19 采用:

5.1.19内填墙板周边梁柱板件宽厚

注表列数值适用于Q235钢,采用其他牌号钢材时,应乘以√235/fy。

6.2带竖缝钢筋混凝土墙板

6.2.1带竖缝钢筋混凝土墙板应按承受水平荷载、不承受竖向 荷载的原则进行设计。墙板的高宽比不宜大于1.0;墙板厚度不 宜小于100mm。 6.2.2 带竖缝混凝土墙板的几何尺寸(图6.2.2)确定应符合 下列规定: 1墙板总尺寸应满足建筑和结构设计要求; 2竖缝的数量及尺寸应满足下列公式要求

武中:ho 每层混凝土墙板的净高度(mm); h1 竖缝的高度(mm); hsol 实体墙部分的高度(mm); 竖缝墙墙肢的宽度,包括缝宽

h≤0.45ho 0.4≤l1/hi≤0.6 hsol ≥li

图6.2.2竖缝墙板结构的外形 1一竖缝墙一个墙肢的宽度(至缝中线)(mm);hso1一墙体内竖缝上/下实体墙部 分的高度(mm);h1一竖缝的高度(mm);ho一混凝土墙高度,包含竖缝部分和 实体墙部分的高度(mm);h一楼层高度,包含墙板高度及上下层梁高的一半 (mm);Lo一墙板的净宽度(mm);L一墙板跨跨间长度,即墙板两侧柱轴线之间 的距离(mm)

墙板厚度t.应满足下列公式要求

式中:ks 竖向约束力对实体墙斜截面抗剪承载力影响系数; v 剪力设计值调整系数,取一1.2; 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kN/mm²); 入 剪应力不均匀修正系数; n1 墙肢的数量 单肢缝间墙板的剪力设计值(kN); 1o 般取10mm; 人 墙肢内受拉钢筋截面形心至缝间墙边缘的距离 a1 (mm)。 6.2.3采用剪切膜单元进行弹性内分析时,其等效的无缝混 凝土墙厚度可按下式计算:

+ 0. 4)h 14

式中:h1 竖缝的高度(mm); ho 混凝土墙高度,包含竖缝部分和实体墙部分的高度 (mm) ; 1一! 竖缝墙一个墙肢的宽度(扣除缝宽)(mm); 6.2.4缝间墙两侧的纵向钢筋应按对称配筋偏心受压构件计算 确定,且应符合下列规定。 1缝根截面内力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6.2.4缝间墙两侧的纵向钢筋应按对称配筋偏心受压

M=Vihi/2 Ni= 0.9Vihi/l A,f

式中: V1 单肢缝间墙剪力设计值(kN):; fy 缝间墙纵向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kN/mm²); As 缝间墙所配纵向受拉钢筋截面积(mm²); 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kN/mm²); P1 缝间墙截面单侧纵筋强度与混凝土强度的比值 应超过计算所需面积的5%

6.2.5缝间墙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应符合

Vi

式中:文 缝间墙缝根截面混凝土受压区高度(mm); Asy 缝间墙所配纵向受拉钢筋截面面积<(mm²); fy 纵向受拉钢筋强度设计值(kMmm²); f。 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kN^mm); Vb 竖缝墙弯曲破坏对应的抗剪承载力(kN)。

6.2.7竖缝墙与上部钢梁下翼缘的连接边应设边缘加

接构造满足本标准第6.1节的要

6.2.8竖缝墙的截面及配筋应满足

6.2.9墙肢中水平横问钢筋配置应满足下列公式

1. 2V 当 i时, Psh ≤ 0. 65 tlofshyk 1.2V Vu Vyl <1. 2 时, telo f shyk Ash Osh tes

缝间墙一侧的纵向钢筋配筋量(图6.2.10)

图6.2.10实体墙在竖缝端头的横向加强钢筋 实体墙部分;2一此处配筋不应少于竖缝墙一侧配筋 3一竖缝;4一竖缝墙部分

竖缝;4一竖缝墙部分

6.2.11内填带竖缝墙板跨的钢框架梁柱节点应采用刚性连接。

6.2.12内填带竖缝墙板钢框架的梁、柱强度计算应满

6.2.13当柱与墙板留有间隙时,应计算柱在平面内、外的 稳定。

准《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I99的有关规定

6.2.16内填竖缝墙板钢框架的梁柱板件宽厚比限值应符合 准第6.1.19条的规定

6.2.16内填竖缝墙板钢框架的梁柱板件宽厚比限值应符合本标 准第6.1.19条的规定。 6.2.17内填竖缝墙板钢框架的梁腹板在竖缝墙膨胀力挤压下的 急定计算应符合下式规定,当不满足时,应设置梁腹板横向加劲 助,每片缝间墙对应位置至少设置1道加劲肋,其中每两道加劲 肋中设一道腹板全高加劲肋,

6.2.17内填竖缝墙板钢框架的梁腹板在竖缝墙膨胀力挤压下的

6.2.17内填竖缝墙板钢框架的梁腹板在竖缝墙膨胀力

稳定计算应符合下式规定,当不满足时,应设置梁腹板横向加劲 助,每片缝间墙对应位置至少设置1道加劲肋,其中每两道加劲 助中设一道腹板全高加劲肋。

Ni

《雷电防护系统部件(LPSC)第4部分:导体紧固件的要求 GB/T33588.4-2017》(6. 2. 17)

u,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Lo. Asfyk h1 uy = Vy/Ky

式中: As 缝间墙受拉纵筋截面积(mm²); fyk 缝间墙受拉钢筋强度标准值(kN/mm²); 缝间墙纵筋屈服时墙板的整体抗侧移刚度 (kNmm²) ; X) 一一考虑剪切变形影响的刚度修正系数; B1 缝间墙抗弯刚度(kNmm²); 缝间墙受拉纵向钢筋的配筋率; 一墙板厚度(mm); L 截面单侧纵筋强度与混凝土强度的比值; 混凝土墙高度(mm)。 弹塑性分析时,ns片墙肢的抗剪承载力和刚度应叠加。 6.2.22 缝间墙弯曲破坏时的最大抗剪承载力Vul和对应的墙板 侧移uu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缝间墙达到弯曲最大承载力时墙板的整体抗侧刚 度(kN·mm²); 缝间墙缝根截面混凝土的受压区高度(mm); 混凝土抗压强度标准值(kN/mm); V 缝间墙受拉纵筋的截面面积(mm²) 纵向受拉钢筋强度标准值(kN

7.1.1节点应构造简单、整体性好、传力明确、安全可靠、节 约材料和施工方便, 7.1.2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 设计规范》GB50010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的 规定。 7.1.3 内填墙板跨的梁柱连接节点,尚应根据本标准要求进行 抗剪加强验算。 7.1.4混凝土墙板应设置边缘加强带,并满足本标准第6.1.8 条的要求。

7.1.5混凝土墙板与框架相连的抗剪连接键采用圆柱头栓

式中: A 栓钉横截面面积(mm); 栓钉抗拉强度设计值(kN/mm²); 栓钉屈服强度(kN/mm²); Y 抗剪栓钉抗拉强度最小值与屈服强度之比,当栓 钉材料性能为4.6级时,取f=215N/mm²DB37/T 3598-2019标准下载,f,= 240N/mm²,=1.67; 混凝土弹性模量(kN/mm?): f 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kN/mm²);

混凝土抗压强度标准值(kN/mm)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