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50736-2012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pdf

GB.50736-2012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1.5 M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
资源ID:62994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GB.50736-2012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pdf简介:

GB 50736-2012《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一部重要的工程技术规范,它为中国民用建筑的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系统设计提供了详*的指导和规定。该规范主要针对的是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民用建筑,包括住宅、公共建筑、商业建筑、办公建筑等。

该规范内容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

1. 建筑供暖:规定了不同气候条件下建筑的供暖方式、供暖设备的选择、供暖系统的运行管理等,以保证建筑内部的舒适温度。

2. 通风:规定了室内空气的新鲜度、气流组织、排风系统设计等,以保证室内空气质量。

3. 空气调节:包括空调系统设计、冷热源选择、空调控制策略等,以满足特定环境下的温度、湿度和洁净度要求。

4. 能源效率:强调了节能减排,规定了系统的能效标准和节能措施,以降低建筑运营的能源消耗。

5. 环境保护:对建筑的声学、光环境、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提出了要求。

该规范对于保障民用建筑的健康、舒适和节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是中国建筑行业设计和施工的重要依据。

GB.50736-2012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pdf部分内容预览:

表5.2.4温差修正系数α

5.2.5与相房间的温差大于或等于5℃,或通过隔墙和楼板 等的传热量大于该房间热负荷的10%时,应计算通过隔墙或楼 板等的传热量。

定。各项附加百分率宜按下列规定的数值选用: 1朝向修正率: 1)北、东北、西北按0~10%; 2)东、西按一5% ; 3)东南、西南按-10%~15%; 4) 南按一15%~一30%。 注:1应根据当地冬季日照率、辐射照度、建筑物使用和被遮挡等情 况选用修正率。 2冬季日照率小于35%的地区,东南、西南和南向的修正率,宜采 用一10%~0,东、西向可不修正。 2风力附加率:设在不避风的高地、河边、海岸、旷野上 的建筑物,以及城镇中明显高出周围其他建筑物的建筑物,其垂 直外围护结构宜附加5%~10%; 3当建筑物的楼层数为n时,外门附加率: 1) 一道门按 65%Xn; 2)两道门(有门斗)按80%X×n; 3)三道门(有两个门斗)按60%×n; 4)公共建筑的主要出入口按500%。 5.2.7建筑(除楼梯间外)的围护结构耗热量高度附加率,散 热器供暖房间高度大于4m时,每高出1m应附加2%,但总附 加率不应大于15%;地面辐射供暖的房间高度大于4m时,每高 出1m宜附加1%,但总附加率不宜大于8%。 5.2.8对于只要求在使用时间保持室内温度,而其他时间可以 自然降温的供暖间歇使用建筑物,可按间款供暖系统设计。其供 暖热负荷应对围护结构耗热量进行间歇附加,附加率应根据保证 室温的时间和预热时间等因素通过计算确定。间歇附加率可按下 列数值选取: 1仅白天使用的建筑物,间歇附加率可取20%: 2对不经常使用的建筑物,间歇附加率可取30%。

5.2.9加热由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DB2102/T 0019-2021标准下载,应

筑物的内部隔断、门窗构造、门窗朝向、室内外温度和室外风速 等因素确定,宜按本规范附录F进行计算。

巩物的内邮筛断、门图构适、门窗钥问、全内外检度和至外风述 等因素确定,宜按本规范附录F进行计算。 5.2.10在确定分户热计量供暖系统的户内供暖设备容量和户内 管道时,应考虑户间传热对供暖负荷的附加,但附加量不应超过 50%,且不应统计在供暖系统的总热负荷内。 5.2.11全面辐射供暖系统的热负荷计算时,室内设计温度应符 合本规范第3.0.5条的规定。局部辐射供暖系统的热负荷按全面 辐射供暖的热负荷乘以表5.2.11的计算系数

等因素确定,宜按本规范附录F进行计算。

5.2.10在确定分户热计量供暖系统的户内供暖设备

合本规范第3.0.5条的规定。局部辐射供暖系统的热负荷按全 辐射供暖的热负荷乘以表5.2.11的计算系数。

2.11局部辐射供暖热负荷计算系数

5.3.1散热器供暖系统应采用热水作为热媒;散热器集中

5.3.1散热器供暖系统应采用热水作为热媒;散热器集中供暖 系统宜按75℃/50℃连续供暖进行设计,且供水温度不宜大手 85℃,供回水温差不宜小于20℃。

用立管的分户独立循环双管系统,也可采用垂直单管跨越式系 统;公共建筑供暖系统宜采用双管系统,也可采用单管跨越式 系统。

5.3.3既有建筑的室内垂直单管顺流式系统应改成垂直双管

统或垂直单管跨越式系统,不宜改造为分户独立循环系统。 5.3.4垂直单管跨越式系统的楼层层数不宜超过6层,水平单 管跨越式系统的散热器组数不宜超过6组。

统或垂直单管跨越式系统,不宜改造为分户独立循环系统。

5.3.5管道有冻结危险的场所,散热器的供暖立管或支管应单

5.3.6 选择散热器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5.3.6选择散热器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应根据供暖系统的压力要求,确定散热器的工作压力

并符合国家现行有关产品标准的规定; 2相对湿度较大的房间应采用耐腐蚀的散热器; 3采用钢制散热器时,应满足产品对水质的要求,在非供 暖季节供暖系统应充水保养; 4采用铝制散热器时,应选用内防腐*,并满足产品对水 质的要求; 5安装热量表和恒温阀的热水供暖系统不宜采用水流通道 内含有粘砂的铸铁散热器; 6高大空间供暖不宜单独采用对流*散热器。 5.3.7布置散热器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散热器宜安装在外墙窗台下,当安装或布置管道有困难 时,也可靠内墙安装; 2两道外门之间的门斗内,不应设置散热器; 3楼梯间的散热器,应分配在底层或按一定比例分配在下 部各层。

5.3.8铸铁散热器的组装片数,

1粗**(包括*翼*)不宜超过20片; 2***不宜超过25片。 5.3.9除幼儿园、老年人和特殊功能要求的建筑外,散热器应 明装。必须暗装时,装饰罩应有合理的气流通道、足够的通道面 积,并方便维修。散热器的外表面应刷非金属性涂料。 5.3.10幼儿园、老年人和特殊功能要求的建筑的散热器必须暗

明装。必须暗装时,装饰罩应有合理的气流通道、足够的通道面

5.3.10幼儿园、老年人和特殊功能要求的建筑的散热器必须暗

5.3.11确定散热器数量时,应根据其连接方式、安装形式、

..11 确定热器数量时,应根据其连接方式、安装形式、 装片数、热水流量以及表面涂料等对散热量的影响,对散热器类 量进行修正。

5.3.12供暖系统非保温管道明设时,应计算管道的散热量对 热器数量的折减;非保温管道暗设时宜考虑管道的散热量对散费 器数量的影响。

5.3.13 垂直单管和垂直双管供暖系统,同一房间的两组散热

器,可采用异侧连接的水平单管串联的连接方式,也可采用上 接口同侧连接方式。当采用上下接口同侧连接方式时,散热器 间的上下连接管应与散热器接口同径。

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系统地面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5.4.3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系统地面构造,应符合下列规负

1直接与室外空气接触的楼板、与不供暖房间相的地板 为供暖地面时,必须设量绝热层; 2与土壤接触的底层,应设置绝热层;设置绝热层时,绝 热层与土之间应设置防潮层; 3潮湿房间,填充层上或面层下应设置隔离层。 5.4.4毛*管网辐射系统单独供暖时,宜首先考虑地面理置方 式,地面面积不足时再考虑墙面埋置方式;毛*管网同时用于冬 季供暖和夏季供冷时,宜首先考虑顶棚安装方式,顶棚面积不足 时再考虑墙面或地面埋置方式。

5.4.5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系统的工作压力不宜大于0.8MP

毛*管网辐射系统的工作压力不应大于0.6MPa。当超过上述 力时,应采取相应的措施。

5.4.6热水地面辅射供暖塑料加热管的材质和壁厚的选择,应

5.4.7在居住建筑中,热水辐射供暖系统应按户划分系统,

5.4.7在居住建筑中,热水辐射供暖系统应按户划分系统,并 配置分水器、集水器;户内的各主要房间,宜分环路布置加 热管。

5.4.8加热管的敷设间距,应根据地面散热量、室内设计温

5.4.8加热管的敷设间距,应根据地面散热量、室内设

5.4.9每个环路加热管的进、出水口,应分别与分水器、集水

器相连接。分水器、集水器内径不应小于总供、回水管内径, 分水器、集水器最大断面流速不宜大于0.8m/s。每个分水者 集水器分支环路不宜多于8路。每个分支环路供回水管上均应 置可关断阀门。

5.4.10在分水器的总进水管与集水器的总出水管之间,宜设

旁通管,旁通管上应设置阀门。分水器、集水器上均应设置手 或自动排气阀。

5.4.11热水吊顶辐射板供暖,可用于层高为3m~30m

5.4.12热水吊顶辐射板的供水温度宜采用40℃~95℃的热水, 其水质应满足产品要求。在非供暖季节供暖系统应充水保养。 5.4.13当采用热水吊顶辐射板供暖,屋顶耗热量大于房间总耗 热量的30%时,应加强屋顶保温措施。 5.4.14热水吊顶辐射板的有效散热量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热水吊顶辐射板倾斜安装时,应进行修正。辐射板安 装角度的修正系数,应按表5.4.14进行确定; 2辐射板的管中流体应为系流。当达不到系统所需最小流 量时,辐射板的散热量应乘以1.18的安全系数。

5.4.14热水吊顶辐射板的有效散热量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热水吊顶辐射板倾斜安装时,应进行修正。辐射板 装角度的修正系数,应按表5.4.14进行确定; 2辐射板的管中流体应为紊流。当达不到系统所需最小 量时,辐射板的散热量应乘以1.18的安全系数。

表5.4.14辐射板安装角度修正系数

5.4.15热水吊顶辐射板的安装高度,应根据人体的舒适度确 定。辐射板的最高平均水温应根据辐射板安装高度和其面积占顶 棚面积的比例按表5.4.15确定。

表5.4.15热水吊顶辐射板最高平均水温(℃

注:表中安装高度系指地面到板中心的垂直距离(m)。

5.4.16热水吊顶辐射板与供暖系统供、回水管的连接方式, 采用并联或串联、同侧或异侧连接,并应采取使辐射板表面温 均匀、流体阻力平衡的措施。

5.4.17布置全面供暖的热水吊顶辐射板装置时,应使室内人

其表面工作温度,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产品标准的安全要求。

5.5.5根据不同的使用条件,电供暖系统应设置不同类*的

5.5.6采用发热电缆地面辐射供暖方式时GB∕T 14094-2005 卤钨灯(非机动车辆用)性能要求,发热电缆的线功

不宜大于17W/m,且布置时应考虑家具位置的影响;当面层采 用带龙骨的架空木地板时,必须采取散热措施,且发热电缆的线 功率不应大于10W/m。

5.5.7电热膜辐射供暖安装功率应满足房间所需热负荷

5.5.7电热膜辐射供暖安装功率应满足房间所需热负荷要求。 在顶棚上布置电热膜时,应考虑为灯具、烟感器、喷头、风口、 音响等预留安装位置。

5.5.8安装于距地面高度180cm以下的电供暖元器件,必须采 取接地及剩余电流保护措施,

5.5.8安装于距地面高度180cm以下的电供暖元器件DB32/T 3558-2019标准下载,必须

5.6.1采用燃气红外线辐射供暖时,必须采取相应的防火和通 风换气等安全措施,并符合国家现行有关燃气、防火规范的 要求。

液化石油气等。燃气质量、燃气输配系统应符合现行国家标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的有关规定。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