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 给水排水》(2009).pdf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 给水排水》(2009).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9.4 M
标准类别:综合标准
资源ID:62855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 给水排水》(2009).pdf简介: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 给水排水》(2009)是由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主编,于2009年发布的一部给水排水工程设计的专业指导性书籍。该技术措施是根据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结合我国民用建筑工程的实际需要,编撰而成的一部权威的设计指南。

该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 给排水工程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要求:详细阐述了给排水系统的设计理念、设计原则,以及与建筑整体设计的协调性。

2. 给水系统设计:包括水源选择、给水设备、供水方式、水质处理、防冻、防污染等技术内容。

3. 排水系统设计:涵盖了雨排水、生活排水、工业废水处理、雨水收集利用、排水管道布置等方面的设计方法和规范。

4. 给排水系统的节能与环保:强调了绿色建筑理念,提出了节水、节材、环保的设计策略。

5. 给排水系统的施工与维护:对施工工艺和维护管理提出了具体建议。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 给水排水》(2009)是建筑师、工程师在进行民用建筑工程设计中不可或缺的参考书籍,对于保证给排水工程的科学性、合理性、经济性具有重要作用。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 给水排水》(2009).pdf部分内容预览:

注:1表中数值只适用于室内生活给水的配水管,不适用于给水干管(如由泵提升至水箱等输水管应按管道的实 际布置状况经计算确定)。 2小区埋地输水管的局部水头损失值:埋地聚乙烯给水管按沿程水头损失的12%~18%计。埋地聚氟乙烯给 水管的局部水头损失值应由制造厂提供或查相关技术规程。埋地金属管道宜按相关公式计算,当资料不足 时除水表和止回阀等需单独计算外,可按管网沿程水头损失的15%~20%计算。 2.4.14给水系统中采用设备、装置其水头损失可按下表取用。

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给水排水(2009年

表2. 4. 14设备、装置的水头损失表

2.4.15应充分利用城镇管网水压,直接向用户供水,满足供水要求。 1确定最不利的配水管路,一般按距引人管最远,所需水量最大的配水点为最不利配水点,该输 水管段为最不利管路(当管路多、条件又相似时GBT 4340.2-2012标准下载,需计算比较,取其所需压力最大的为最不利管路)。 2所需水压可根据下式计算

H≥0.01H, +0.001H, +H, (2.4.15) 式中H一一引人管与外网接点处的水压(MPa); H,一一最不利配水点与引人管的高程差(m); H2一一由引人管与外网接点至最不利配水点的管路的沿程、局部水头损失之和(kPa); H3一一建筑物内最不利配水点满足工作要求的最低工作压力(MPa)。 注:本公式按1MPa~100m水柱计(若精确计算,应按102m水柱计)。下同 3当室外管网能保证的水压H。≥H时,则表示直供方案成立,若两者相差过大时,还可在允许流 速范围内,缩小某些管段管径(一般为原较大的管径);当H。

[2. 4. 15]

表2.4.15住宅所需最小水压(自室外地)

2.4.16单幢建筑物的引!人管其设计流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2.4.16单幢建筑物的引人管其设计流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1当建筑物内的生活用水全部由室外管网直接供水时,应按其负担的卫生器具的全部给水当量数

单幢建筑物的弓!人管具设计流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1当建筑物内的生活用水全部由室外管网直接供水时,应按其负担的卫生器具的全部给水当量数 算得的设计秒流量为引人管的设计流量。 2当采用水箱供水,但不设提升泵,由外网供至高位水箱,再从水箱向用水点供水时,引人管流 量应按水箱贮水容积和用水量变化等因素确定。当利用晚间压力高时进水充满水箱,由水箱供全天用水 时,其引人管的设计流量应按式(2.4.16)计算。

[2. 4. 16]

式中Qr一一引人管的设计流量(m/h); T一晚间水箱进水时间(h)。 3设置提升泵,但不设贮水调节池,从外网或吸水井中抽水时,其引人管流量应不小于提升泵的 设计流量【见第2.4.17条第2款第1项~第3项];从外网直接抽水的设备进水管管径与外网供水干管 管径的关系应符合第2.7.15条。 4当建筑物内的全部用水均经贮水池调节后用泵升压供给时,引人管的设计流量应为贮水调节池

的设计补水量(不宜大于最大时用水量,但不得小于平均时用水量)。 5当建筑物内生活用水既有室外管网直供,又有二次加压供水,二次加压部分的供水是经贮水池 调节的,则需分别计算;直供部分为所担负的卫生器具的设计秒流量,提升部分为调节池的补水量,二 者之和为引入管的设计流量。当二次供水部分从外网直接抽水,应分设引人管,各自按要求计算。 6综合建筑的引人管(向各种类型建筑供水)的设计流量可参照第2.4.11条第2款及上述要求 计算确定。 7引人管不宜小于20mm。 8当建筑物内设有消防设施时,引入管还应满足消防要求。 2.4.17当建筑内设提升泵供水时应满足下列要求: 1应采取分区供水方案,尽量充分利用外网压力。 2提升泵的流量按下列要求确定: 1)建筑物不设高位水箱由提升泵直供时,应按其服务对象的设计秒流量确定,扬程应满足最不利 点的供水要求;当采用水泵串联供水时,各区自成系统,各级提升泵应匹配,并联锁,并应先启动下 区泵才随即启动上一区泵。 2)建筑物内设高位水箱,全部(或部分)由高位水箱供至各用水点。可按不小于服务对象的最大 小时用水量计(当水箱调节容积小于50%的最大小时用水量时,提升泵的流量宜放大)。 3)当提升泵既向用水点直接供水,又向水箱供水(再由水箱供至其余的用水点)时,应分别计算 流量,取大值为泵的流量。但系统中的高位水箱的调节容积不宜小于服务对象最大小时用水量的50%, 而且启泵水位应设在水箱水深的一半处。泵的扬程应满足两者的供水要求。 4)当采用水箱串联供水时,各区按本区所负担供水对象的最大小时用水量确定本区的提升泵流 量,下区还应设与上区提升泵相匹配的转输泵(流量相同,扬程按各区要求确定)。提升泵与下面的转 输泵应自成控制系统。 3提升泵的扬程一般按下列要求确定(按从贮水调节池或吸水并抽水计;直接从外网中抽吸的工 况见叠压供水设备的相关规定,详见第2.7节): 1)向配水点直供

H,≥0.01H,+0.001Hm+H

HB 泵的扬程,(MPa); HBI 最不利配水点与吸水井或贮水池的最低水位的高程差(m); Hs2一最不利配水点与泵的吸水口之间管路的沿程、局部阻力损失之和(kPa)。 H,—见第2.4.15条。 2向高位水箔供水

Z≥Z,+0.1H,+100H

式中Z一一水箱最低水位的标高(m); Z一一最不利配水点的标高(m); H一由水箱出口至最不利配水点的管道沿程、局部阻力损失之和(kPa); H一 一见第2.4. 15条。

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给水排水(2009年版)

JTG∕T B06-01-2007 公路工程概算定额(2. 4. 17 4)

中H一一高位水箱的设置高度(以水箱的最低水位计)(m); Z。一一高位水箱所在处的地面标高(m); 当因水箱高度受建筑高度限制,不能满足最高用水点的使用要求时,可在供水管道设 升压,但该方案对用户带来不便,尤其是高层住宅,故应慎用。 网云

当因水箱高度受建筑高度限制,不能满足最高用水点的使用要求时,可在供水管道设置管道泵等措 施升压,但该方案对用户带来不便,尤其是高层住宅,故应慎用。 2.4.18从城镇供水管网引至小区的引入管的设计流量应根据下列工况分别确定:

GBT27571-2011 输送混凝土用橡胶软管及软管组合件.pdf2.4.18从城镇供水管网引至小区的引人管的设计流量应根据下列工况分别确定:

2.4.18从城镇供水管网引至小区的引人管的设计流量应根据下列工况分别确定:

1应尽量利用城镇管网的压力供水。在条件许可时,应采用压力分区供水方案。 2提升泵的流量按下列要求确定。 1)小区内不设水塔,由提升泵向服务对象直供时,不应小于服务对象的生活给水设计流量。可参 照第2.4.20条或第2.4.21条要求确定。 2)小区内设水塔,全部(或部分)由水塔供水时,可按不小于服务对象的最大小时用水量计。 3)当提升泵既直接向用水点供水,又向水塔供水(再由水塔供至其他用水点)时,应分别计算 取其大值为泵的流量。这时水塔要求启泵的水位宜适当提高。泵的扬程应满足两者的供水要求。 3泵的扬程可参照第2.4.17条第3款要求计算。 4水塔高度可参照第2.4.17条第4款要求计算。当条件所限或最不利点的用水量不大,而压力要 求过高时,可经技术经济比较,求得最佳方案,以确定水塔高度。 5水塔或提升泵直接向用水点供水的宜有不少于两条的管道与小区环网相接, 6负有消防职能时,还应满足消防要求。 2.4.20居住小区的供水管网按下列要求计算确定: 1各建筑物的引人管或各供水支管与小区管网的接管处及干管的汇集点为计算节点,节点之间的 管段为计算管段。 2居住小区的室外给水管道的设计流量根据管段服务人数,用水量定额及卫生器具设置标准等因 素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