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5T 3931-2016 风力发电场防雷技术规范.pdf

DB65T 3931-2016 风力发电场防雷技术规范.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8.3 M
标准类别:电力标准
资源ID:57425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65T 3931-2016 风力发电场防雷技术规范.pdf简介:

"DB65T 3931-2016 风力发电场防雷技术规范.pdf" 是一份关于风力发电场防雷技术的专业标准。"DB"通常代表地方标准(Dutibluebook),"65T"可能代表行业的特定编号,"3931-2016"是标准的颁布年份,即2016年。这份规范详细规定了风力发电场在建设、运行过程中如何预防和管理雷电灾害,内容可能包括雷电防护设计、设备选型、安装要求、防雷测试和维护等方面的规定。

它涵盖了风力发电系统的电气安全,旨在确保在雷电环境下风力发电设施的稳定运行,减少雷击对风电机组和相关设施的损害,保障人员安全,以及保证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对于从事风力发电行业、工程师、技术人员以及相关监管部门来说,这是必须遵守的重要技术文件。

DB65T 3931-2016 风力发电场防雷技术规范.pdf部分内容预览:

风力发电机组windturbine

风力发电机组是将风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包括风轮、发电机、电气和控制系统等,其中风轮 、轮毂、风轮轴、加固件等组成。

DB65/T39312016

I级实验classItest

GB/T 51358-2019标准下载电气系统中采用I级实验的电涌保护器要用标称放电电流In、1.2/50Hs冲击电压和最大冲击电

DB65/T39312016

4.1在进行风力发电场防雷设计时,应依据当地的地理、地质、土壤、气象、环境等因素和雷电活动 现律,结合风力发电场的性能特点进行系统设计,综合防护。 4.2在进行风力发电场防雷设计之前应进行雷电灾害风险评估,风力发电机组年预计雷击次数的确定 和计算参照附录A,雷电防护区的划分参照附录B。风力发电场的防雷设计、施工应与风力发电场的建 设同步进行。 4.3升压站的防雷类别划分: a)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5次/a的升压站划为第二类防雷建筑物: b)预计雷击次数小于0.05次/a的升压站划为第三类防雷建筑物。 4.4风力发电机组的防雷类别划分: a)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5次/a的风力发电机组,其电气电子系统防雷可参照按第二类防雷 建筑物的要求进行; b)预计雷击次数小于0.05次/a的风力发电机组,其电气电子系统防雷可参照按第三类防雷建筑物 的要求进行。

4.3升压站的防雷类别划分

5.1.1风机塔架处在叶片的保护范围之内,风机箱式变压器处在风机的直击雷保护范围之内。 5.1.2非金属的叶片应在其表面布设接闪器和引下导体,用于接闪器和引下导体的材料应能承受雷电 流引起的电应力、热应力和电动力。一般情况下,在桨叶表面镶嵌一条金属带作为接闪器,这种金属带 可以通过在桨叶表面上喷涂金属层或嵌装金属纤维编织网来设置;或者将接闪器做成片状,嵌入奖叶内 部。所用接闪器和引下导体的最小材料尺寸应符合GB50057的要求,不小于表1给出的数据

DB65/T39312016

表1用于接闪器和引下导体的最小材料尺寸

1.4固定在叶片上或叶片内部的传感器导线应采用屏蔽电缆或敷设在金属管内,其电缆屏蔽层 管与引下导体作等电位连接。

2.1用作传导跨过轴承的雷电流的铜质软导线、铜质滑动触点或相似的措施,其使用截面不小 2.2为了减少通过轴承的雷电流,宜在所有轴承、齿轮箱和高速轴与机舱底板之间加装绝缘层 齿轮箱与发电机之间加装绝缘联轴器。

5.3.1机舱罩和安装在机舱罩上的风向风速仪应在架叶上的接闪内器 下导体及机舱尾部的接闪杆共同 组成的接闪器的保护范围之内。 5.3.2应专设引下线连接机舱和塔架,机舱内除了需要绝缘隔离的设备外,其余所有设备均应与机舱底 板做电气连接。 5.3.3如机舱为非金属壳体,机舱内设备宜安装在金属框架内。

5.4.1组成钢制管状塔架的塔筒的每两段之间应可靠电气连接,在筒段圆周上应等距离布置多个跨接导 体,其数量不得少于4处。跨接导体宜采用的截面不小于50mm²铜或热镀锌钢。 5.4.2钢制管状塔架的底层塔筒与接地体的电气连接应采用专用连接导体,设置数量应大于4处,连接 导体宜采用截面积不小于50mm的铜或热镀锌钢。

5.5.1风力发电机组内的电力线路和信号线路应分开布置,其信号线缆与电力线缆的净距参照GB 50343的规定,按照类别最接近的要求进行布设,如表2。

DB65/T39312016

表2信号电缆与电力电缆的间距

5.5.2风力发电机组内的信号线路应设置在金属线槽或钢管内,或采用屏蔽电缆。整个线路的屏蔽层应 保持电气连通,并在首尾两端接地或等电位连接。 5.5.3为了防止变桨系统、电控系统及控制箱遭受电磁干扰,机舱内所有输入接地电缆和屏蔽层在进入 控制箱内直接和接地端子连接。机舱控制器与轮教变架系统控制箱、塔筒控制箱之间的所有电缆都做屏 蔽,屏蔽装置与接地端子条和滑环外壳做电气连接。 5.5.4由外部市电引入的风力发电机组的控制电源,在进入塔筒的配电柜前端应设置I级实验或II级实 验电涌保护器,其电压保护水平应不大于2.5kV,计算每一保护模式的冲击电流时,雷电流值参照风机 机组预计雷击次数进行。当无法确定时,每一保护模式冲击电流应不小于12.5kA。塔筒内的就地控制 屏配电前端应设置I级实验电涌保护器,其电压保护水平不大于2.0kV。在控制电路中对输入和输出信 号加装电涌保护器,应设置I级实验电涌保护器,其电压保护水平不大于1.5kV。 5.5.5塔筒机舱内的电源控制柜内应安装I级实验电涌保护器,对变频器、控制设备进行保护,其电压 保护水平不大于2.0kV,计算每一保护模式的冲击电流时,雷电流值参照风机机组预计雷击次数进行, 当无法确定时,每一保护模式冲击电流应选不小于12.5kA。在变桨控制电路中对输入和输出信号采用 SPD进行保护,应设置III级实验电涌保护器,其电压保护水平不大于1.5kV。 5.5.6风电场箱式变压器高压侧应设置在高压线路上的与之相适配的电涌保护器。低压侧应设I级实验 电涌保护器,其电压保护水平不大于2.5kV,计算每一保护模式的冲击电流时,雷电流值参照风机机组 预计雷击次数进行,当无法确定时,每一保护模式冲击电流应选不小于12.5kA。 5.5.7监控信号线路应采(改)用无金属光缆。当采用金属导线时,在电子信息设备前端应设置复合波III 类试验SPD,开路电压Uoc不小于6kV和8/20μs短路电流Isc不大于3kA。 5.5.8风力发电机中上下两层的控制柜和同一层的控制柜之间应进行等电位连接

6.1应按照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给出的要求敷设或架设集电线路的电力线路。送电线路的雷电 方式,应根据线路的电压等级、负荷性质、系统运行方式、当地原有线路的运行经验、雷电活动的强弱、 地形地貌的特点和土壤电阻率的高低等条件,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6.2集电线路中的电力线路采用电缆接线方式时,电缆宜敷设在地下,并符合GB50217的相关规定。 6.3集电线路中的电力线路采用架空线方式连接时,其线路架设应符合GB/T50064的要求。35kV以下 线路,一般不全线架设接闪线。35kV的集电线路一般采取架设接闪线的直击雷保护方式,且其耐压水 平,每基杆塔不连接闪线的工频接地电阻不宜大于102,土壤电阻率高时,可适当放宽接地电阻值,不 宜超过表3所列数值。

DB65/T39312016

表3有接闪线的线路杆塔的工频接地电阻表

可采用6根‘8根总长不超过500m的放射形接地体,或采 用连续伸长接地体,接地电阻不受限制。雷电活动强烈的地方和经常发生雷击故障的杆塔和线段,应改善接地 装置、适当加强绝缘或架设耦合电线。

4集电线路中的电力线路采用架空线方式连接时,应使接闪线受雷击后线路绝缘不发生闪络,必 降低线路杆塔的接地电阻,或适当加强线路绝缘,对个别杆塔可使用电涌保护器,

7.1.1建筑物防直击雷装置应符合GB50057的要求。综合办公楼、高压SVG室应采取第二类防雷建 筑物外部防护措施,宜采用装设在建筑物上的接闪网(线、杆),或混合组成的接闪器。110kV及以上 升压站户外设立独立接闪杆若干,应通过计算,使室外所有电气设备均在接闪杆保护范围之内。 7.1.2110kV以及以上的升压站,宜将接闪杆(线)架设在配电装置的架构上,装设接闪杆(线)的配电架 构应设辅助接地装置,此接地装置与升压站接地网的连接点离变压器接地装置与升压站接地网的连接点 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15m。但在土壤电阻率大于1000Q·m的地区,宜装设独立接闪杆。 7.1.3独立接闪杆(线)设置应符合GB/T50064中的要求。独立接闪杆(线)宜设独立接地装置,在非 高土壤电阻率地区,其接地电阻不宜超过10Q。当有困难时,该接地装置可与主接地网连接,但接闪 杆与主接地网的地下连接点至35kV及以下设备与这接地网的地下连接点之间,沿接地体的长度不得小 于15m。独立接闪杆不应设在人经常通行的地方,接闪杆及其接地装置与道路或出入口等的距离不宜 小于3m,否则应采取均压措施,或铺设砾石或沥青地面,也可铺设混凝土地面。 7.1.4独立接闪杆(线)与配电装置在空气中距离以及独立接闪杆(线)的接地装置与升压站接地网间的地 中距离应符合GB/T50064的要求。 7.1.4.1独立接闪杆与配电装置带电部分、发电厂和变电站电气设备接地部分、架构接地部分之间的空 气中距离,应符合式(1)的要求:

【马鞍山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暂行规定 》(2011年)Sa≥0.2Ri+0.1hj..

式中:Sa一空气中距离(m): Ri一接闪杆的冲击接地电阻(Q); hj一接闪杆校验点的高度(m)。 7.1.4.2独立接闪杆的接地装置与发电厂或变电站接地网间的地中距离,应符合式(2)的要求: Se≥0.3Ri (2) 式中:Se一地中距离(m); Ri一接闪杆的冲击接地电阻(Q)

7.2雷击电磁脉冲防护

DB65/T39312016

7.2.1220kV及以下的电压等级升压站应在单独运行的母线上都应安装电涌保护器,采用GIS的升压 站应在每回线路的入口安装电涌保护器。 7.2.235kV及以上电压等级升压站进线段采用电缆线路时,在电缆线与架空线连接处,应装设一组电 通保护器保护,并且使电涌保护器的接地端与电缆的金属外皮连接。 7.2.3升压站的变压器防雷保护应符合GB/T50064的要求。根据GB/T50065和GB/T50064的规定, 分别在升压站的110kV、35kV母线上装设一组金属氧化锌电涌保护器对雷电波侵入和其他过电压进行 保护;每一台箱式变电站高压侧装设一组金属氧化锌电涌保护器;主变中性点装设金属氧化锌电涌保护 器一只,与隔离开关和放电间隙配合使用。

8.1接地装置除利用基础钢筋接地外,另敷设水平接地极和垂直接地极组成的人工接地体,并回填黄土 来降低接地电阻,必要时应设置接地模块。人工接地体的外缘应闭合成环形,人工环形接地装置的水平 接地体的埋设深度不应小于0.5m,敷设深度不小于冻土层深度;垂直接地体应沿水平接地体均匀埋设, 其长度宜为2.5m,垂直接地体的间距宜大于其长度的两倍, 8.2风力发电机组的接地电阻值按R≤4Q设计。升压站接地网的设置应符合GB/T50065的要求,其 接地电阻值应符合GB/T50065的要求。 8.2.1一般情况下,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应符合式(3):

DB65/T39312016

DB63∕T 1625-2018 青海城市设计技术规程(试行)表4接地体的材料、结构和最小尺寸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