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50755-2012 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

GB 50755-2012 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5.4 M
标准类别:建筑标准
资源ID:55625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GB 50755-2012 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简介:

GB 50755-2012《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是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一份国家标准。这份规范详细规定了钢结构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和维护的全过程,涵盖了钢结构工程的各个方面,包括设计原则、材料选用、施工工艺、质量控制、安全规定等。它是中国钢结构工程领域的权威指导性文件,对于保证钢结构工程的质量、安全和耐久性具有重要作用。

PDF文件格式意味着它是一个电子文档,包含该规范的所有内容,清晰易读,可以方便地在电脑、平板或移动设备上查阅。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版本意味着文档内容完整且排版清晰,没有影响阅读的水印或其他干扰元素,适合专业人士使用和学习。

总的来说,GB 50755-2012《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PDF版是钢结构施工人员、设计者、监理和检验人员等必备的学习和参考工具。

GB 50755-2012 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部分内容预览:

6.3.3焊接时,作业区环境温度、相对湿度和风速等应符合下 列规定,当超出本条规定且必须进行焊接时,应编制专项方案: 1作业环境温度不应低于一10℃: 2焊接作业区的相对湿度不应大于90%;

3当手工电弧焊和自保护药芯焊丝电弧焊时,焊接作业区 最大风速不应超过8m/s,当气体保护电弧焊时,焊接作业区最 大风速不应超过2m/s.

6.3.6焊接作业应按工艺评定的焊接工艺参数进行。

6.3.6焊接作业应按工艺评定的焊接工艺参数进行。 6.3.7当焊接作业环境温度低于0℃且不低于一10℃时,应采 取加热或防护措施,应将焊接接头和焊接表面各方向大于或等于 钢板厚度的2倍且不小于100mm范围内的母材,加热到规定的 最低预热温度自不低于20C后再施焊:

6.3.8定位焊焊缝的厚度不应小于3mm【10层】9201平米10层医学院公寓(计算书、计价、施组、部分结构图),不宜超过设计焊缝厚 度的2/3:长度不宜小于40mm和接头中较薄部件厚度的4倍; 间距宜为300mm~600mm。 6.3.9定位焊缝与正式焊缝应具有相同的焊接工艺和焊接质量 腰求。多道定位焊焊缝的端部应为阶梯状。采用钢衬垫板的焊接 接头,定位焊宜在接头坡口内进行。定位焊焊接时预热温度宜 于正式施焊预热温度20℃~50℃。

IV引弧板、引出板和衬垫板

6.3.10当引孤板、引出板和衬垫板为钢材时,应选用屈服强度 不大于被焊钢材标称强度的钢材,且焊接性应相近。 6.3.11焊接接头的端部应设置焊缝引弧板、引出板。焊条电弧 焊和气体保护电弧焊焊缝引出长度应大于25mm:理弧焊缝引出 长度应大于80mm。焊接完成并完全冷却后,可采用火焰切割、 碳弧气刨或机械等方法除去引弧板、引出板,并应修磨平整,严 禁用锤击落。

3.12钢衬垫板应与接头母材密贴连接,其间隙不应大于 5mm,并应与焊缝充分熔合。手工电弧焊和气体保护电弧焊 ,钢衬垫板厚度不应小于4mm;埋弧焊接时,钢衬垫板厚度 应小于6mm:电渣焊时钢衬垫板厚度不应小于25mm

6.3.13预热和道间温度控制宜采用电加热、火焰加热和红外线 加热等加热方法,并应采用专用的测温仪器测量。预热的加热区 域应在焊接坡口两侧,宽度应为焊件施焊处板厚的1.5倍以上, 且不应小于100mm。温度测量点,当为非封闭空间构件时,宜 在焊件受热面的背面离焊接坡口两侧不小于75mm处,当为封 团空间构件时,宜在正面离焊接坡口两侧不小于100mm处。 6.3.14焊接接头的预热温度和道间温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钢结构焊接规范》GB50661的有关规定;当工艺选用的预热温 度低手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焊接规范》GB50661的有关规定 时,应通过工艺评定试验确定

6.3.15采用的焊接工艺和焊接顺序应使构件的变形和收缩最 小,可采用下列控制变形的焊接顺序: 1对接接头、T形接头和十学接头,在构件放置条件充许 或易于翻转的情况下,算双面对称焊接:有对称截面的构件:官 对称于构件中性轴焊接:有对称连接杆件的节点,宜对称于节点 轴线同时对称焊接; 2非对称双面坡口焊缝,宜先焊深坡口侧部分焊缝,然后 焊满浅坡口侧,最后完成深坡口侧焊缝。特厚板宜增加轮流对称 焊接的循环次数; 3长焊缝宜采用分段退焊法、跳焊法或多人对称焊接法。 6.3.16构件焊接时,宜采用预留焊接收缩余量或预置反变形方 法控制收缩和变形,收缩金量和反变形值宜通过计简试验

6.3.16构件焊接时,宜采用预留焊接收缩余量或预置反变形

6.3.17构件装配焊接时,应先焊收缩量较大的接头、后

6.3.17构件装配焊接时,应先焊收缩量较大的接头、后焊收缩 量较小的接头,接头应在拘束较小的状态下焊接,

6.3.18设计文件或合同文件对焊后消除应力有要求时,需经疲 劳验算的结构中承受拉应力的对接接头或焊缝密集的节点或构 件,宜采用电加热器局部退火和加热炉整体退火等方法进行消除 应力处理:仅为稳定结构尺寸时,可采用振动法消除应力。 6.3.19焊后热处理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碳钢、低合金钢焊接 构件焊后热处理方法》JB/T6046的有关规定。当采用电加热 器对焊接构件进行局部消除应力热处理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使用配有温度自动控制仪的加热设备,其加热、测温, 控温性能应符合使用要求; 2构件焊缝每侧面加热板(带)的宽度应至少为钢板厚度 的3倍,且不应小于200mm; 3加热板(带)以外构件两侧宜用保温材料覆盖。 6.3.20用锤击法消除中间焊层应力时,应使用圆头手锤或小型 振动工具进行,不应对根部焊缝、盖面焊缝或焊缝坡口边缘的母 材进行锤击。

要求,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焊接构件振动时效工艺参数选择 及技术要求》JB/T10375的有关规定

6.4.1T形接头、十字接头、角接接头等要求全熔透的对接和 角接组合焊缝,其加强角焊缝的焊脚尺寸不应小于t/4【图 6.4.1(a)~图6.4.1(c),设计有疲劳验算要求的吊车梁或

6.4.1(a)~图6.4.1(c),设计有疲劳验算要求的品

类似构件的腹板与上翼缘连接焊缝的焊脚尺寸应为t/2,且不应大于10mm[图6.4.1(d)]。焊脚尺寸的允许偏差为0~4mm。4(a)(b)(c)(d)图6.4.1焊脚尺寸6.4.2全熔透坡口焊缝对接接头的焊缝余高,应符合表6.4.2的规定:表6.4.2对接接头的焊缝余高(mm)设计要求焊缝等级焊缝宽度焊缝余高<200~3二级焊缝≥200~4<200~3.5三级焊缝≥200~56.4.3全熔透双面坡口焊缝可采用不等厚的坡口深度,较浅坡口深度不应小于接头厚度的1/4。6.4.4部分熔透焊接应保证设计文件要求的有效焊缝厚度。T形接头和角接接头中部分熔透坡口焊缝与角焊缝构成的组合焊缝,其加强角焊缝的焊脚尺寸应为接头中最薄板厚的1/4,且不应超过10mmⅡ角焊缝接头6.4.5由角焊缝连接的部件应密贴,根部间隙不宜超过2mm;当接头的根部间隙超过2mm时,角焊缝的焊脚尺寸应根据根部间值增加,但最大不应超过5mm。22

6.4.6当角焊缝的端部在构件上时,转角处宜连续包角焊,起弧和熄弧点距焊缝端部宜大子10.0mm;当角焊缝端部不设置弧和引出板的连续焊缝,起熄弧点(图6,4.6)距焊缝端部宜大于10.0mm,弧坑应填满。起熄弧点起熄烈点起炮弧点>10斤>10图6.4.6起熄弧点位置6.4.7间断角焊缝每焊段的最小长度不应小于40mm,焊段之间的最大间距不应超过较薄爆件厚度的24倍,且不应天于300mm。ⅡⅢ塞焊与槽焊6.4.8塞焊和槽焊可采用手工电弧焊、气体保护电弧焊及自保护电弧焊等焊接方法。平焊时,应分层熔敷焊接,每层熔渣应冷却凝固并清除后再重新焊接;立焊和仰焊时,每道焊缝焊完后,应待熔渣冷却并清除后再施焊后续焊道。6.4.9塞焊和槽焊的两块钢板接触面的装配间隙不得超过1.5mm。塞焊和槽焊焊接时严禁使用填充板材。WV电渣焊6.4.10电渣焊应采用专用的焊接设备,可采用熔化嘴和非熔化嘴方式进行焊接。电渣焊采用的衬垫可使用钢衬垫和水冷铜衬垫。6.4.11箱形构件内隔板与面板T形接头的电渣焊焊接宜采取对称方式进行焊接。23

6.4.13栓钉应采用专用焊接设备进行施焊。首次栓钉焊接时, 应进行焊接工艺评定试验,井应确定焊接工艺参数。 6.4.14每班焊接作业前,应至少试焊3个栓钉,并应检查合格 后再正式施焊。 6.4.15当受条件限制而不能采用专用设备焊接时,栓钉可采用 焊条电弧焊和气体保护电弧焊焊接,并应按相应的工艺参数施 焊,其焊缝尺寸应通过计算确定。

6.5.1焊缝的尺寸偏差、外观质量和内部质量,应按现行国家 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和《钢结构焊 接规范》GB50661的有关规定进行检验。 5.5.2栓钉焊接后应进行弯曲试验抽查,栓钉弯曲30°后焊缝 和热影响区不得有肉眼可见裂纹

6.6.1焊缝金属或母材的缺欠超过相应的质量验收标准时, 采用砂轮打蘑、碳弧气刨、铲留或机械等方法彻底清除。采用 接修复前,应清洁修复区域的表面

6.6.2焊缝缺陷返修应符合下列规定:

6.2焊缝缺陷返修应符合下列

1焊缝焊瘤、凸起或余高过大DB42∕T 1651-2021 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与治理要求,应采用砂轮或碳弧气刨清 除过量的焊缝金属; 2焊缝凹陷、弧坑,咬边或焊缝尺寸不足等缺陷应进行 补焊; 3焊缝未熔合、焊缝气孔或夹渣等,在完全清除缺陷后应 进行补焊; 4焊缝或母材上裂纹应采用磁粉、渗透或其他无损检测方

法确定裂纹的范围及深度,应用砂轮打磨或碳弧气刨清除裂纹及 其两端各50mm长的完好焊缝或母材,并应用渗透或磁粉探伤 方法确定裂纹完全清除后,再重新进行补焊。对于拘束度较大的 焊接接头上裂纹的返修,碳弧气刨清除裂纹前,宜在裂纹两端钻 正裂孔后再清除裂纹缺陷。焊接裂纹的返修,应通知焊接工程师 对裂纹产生的原因进行调查和分析,应制定专门的返修工艺方案 后按工艺要求进行; 5焊缝缺陷返修的预热温度应高于相同条件下正常焊接的 预热温度30℃~50℃,并应采用低氢焊接方法和焊接材料进行 焊接; 6焊缝返修部位应连续焊成,中断焊接时应采取后热、保 温措施; 7焊缝同一部位的缺陷返修次数不宜超过两次。当超过两 次时,返修前应先对焊接工艺进行工艺评定,并应评定合格后再 进行后续的返修焊接。返修后的焊接接头区域应增加磁粉或着色 检查。

7.1.1本章适用于钢结构制作和安装中的普通螺栓、扭剪型高 强度螺栓、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钢网架螺栓球节点用高强度螺 栓及拉铆钉、自攻钉、射钉等紧固件连接工程的施工 7.1.2构件的紧固件接节点和拼接接头,应在检验合格后进 行紧固施工。 7.1.3经验收合格的紧固件连接节点与拼接接头,应按设计文 件的规定及时进行防腐和防火涂装。接触腐蚀性介质的接头应用 防腐腻子等材料封闭。 7.1.4钢结构制作和安装单位,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 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的有关规定分别进行高强度螺 栓连接摩擦面的抗滑移系数试验,其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当高 强度螺栓连接节点按承压型连接或张拉型连接进行强度设计时, 可不进行摩擦面抗滑移系数的试验

7.1.4钢结构制作和安装单位,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

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的有关规定分别进行高强度 栓连接摩擦面的抗滑移系数试验DB37∕T 5106-2018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其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当 强度螺栓连接节点按承压型连接或张拉型连接进行强度设计时 可不进行摩擦面抗滑移系数的试验

7.2连接件加工及摩摄面处理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