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GTJ 08-2326-2020 建筑消能减震及隔震技术标准.pdf

DGTJ 08-2326-2020 建筑消能减震及隔震技术标准.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7.4 M
标准类别:建筑标准
资源ID:53815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GTJ 08-2326-2020 建筑消能减震及隔震技术标准.pdf简介:

,我无法直接提供PDF文件的简介,因为作为文本型,我无法查看或分析文件内容。但是,根据你提供的文件名"DGTJ 08-2326-2020 建筑消能减震及隔震技术标准.pdf",这可能是中国的一份技术标准或者规范,其全称可能是《建筑消能减震及隔震工程技术规程》。这份标准可能包含了关于建筑设计中如何应用消能减震和隔震技术的详细规定,目的是为了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减少地震对建筑物的影响。它可能会涉及到材料选择、设计方法、施工工艺等方面的技术要求和指导。如果你需要了解具体内容,建议你查阅或咨询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

DGTJ 08-2326-2020 建筑消能减震及隔震技术标准.pdf部分内容预览:

ajyuriojG;(i=l,2,,n,j=l,2

ji,Fu 一分别为i振型i层的x、y方向和转角方 向的地震作用标准值(kN); Xi, Yi 分别为i振型层质心在、y方向的水

DGJ32∕J 157-2017 江苏省居住建筑标准化外窗系统应用技术规程当仅取?方向地震作用时:

Yt,=xi cos+yi sin 6

LpaS,s (3. i=1 = 8/SS(S+AS)15

式中:SEk地震作用标准值的扭转效应; S;,S—分别为i、k振型地震作用标准值的效应,可取前 9~15个振型;

,一分别为、振型的阻尼比; Q%i振型与k振型的耦联系数; 入T—k振型与j振型的自振周期比。 3)双向水平地震作用的扭转耦联效应,可按下列公式中的 较大值确定:

SEk=VS+(0.85S)2 SEk=VS+(0.85Sx)2

3.2.3抗震验算时,结构任一楼层的水平地震剪力应符合式 (3.2.3)要求:

VEki >^ZG,

式中:VEki 第讠层对应于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的楼层剪力; 入剪力系数,不应小于表3.2.3规定的楼层最小地震 剪力系数值,对竖向不规则结构的薄弱层,尚应乘 以1.15的增大系数; G;一第i层的重力荷载代表值(kN)

表3.2.3楼层最小地震剪力系数值

注:(1)基本周期介于3.5s和5s之间的结构,按插入法取值。 。(2)表中数值 于阻尼比不超过0.05的结构,对于总阻尼比超过5%的情况,表中数值宜乘以阻斤 整系数。

(2)表中数值适用 于阻尼比不超过0.05的结构,对于总阻尼比超过5%的情况,表中数值宜乘以阻尼调 整系数。

楼层水平地震剪力,应按下列原则分配: 现浇和装配整体式楼(屋)盖等刚性楼(屋)盖建筑,宜按

1现浇和装配整体式楼(屋)盖等刚性楼(屋)盖建筑,宜按

F Evk =α umaxGe G,H;FEk ZG,H;

3.3.2平板型网架屋盖和跨度大于24m屋架结构的竖向多遇地 震作用标准值,宜取其重力荷载代表值和竖向地震作用系数的乘 积;竖向地震作用系数可按表3.3.2采用

3.3.3长悬臂和其他大跨度结构的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8度时 可分别取该结构、构件重力荷载代表值的10% 3.3.4大跨度空间结构的竖向地震作用,尚可按竖向振型分解反 应谱方法计算。其竖向地震影响系数可取本标准第3.1.6~3.1.8条 规定的水平地震影响系数的65%。

3.4.1结构构件的地震作用效应和其他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应 按式(3.4.1)计算:

S=YGSGE+YEhSEhk+YESEvk+ywwS

式中:S 荷载和地震作用组合的效应设计值; SGE 重力荷载代表值的效应; SEhk 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的效应,尚应乘以相应的增大 系数、调整系数; SEvk 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的效应,尚应乘以相应的增大 系数、调整系数; SwK 风荷载标准值的效应; 重力荷载分项系数,一般情况应采用1.3,当重力荷 载效应对构件承载能力有利时,不应大于1.0; YEhYEv 分别为水平、竖向地震作用分项系数,应按表3.4.1 采用; 风荷载分项系数,应采用1.5; 风荷载组合值系数,一般结构取0.0,风荷载起控制 作用的高层建筑应采用0.2。 注:本标准一般略去表示水平方向的下标

表3.4.1地震作用分项系数

3.4.2消能减震结构中的非消能子结构构件的截面抗震验算,应 采用式(3.4.2):

式中:RE 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除另有规定外 ,应按表3.4.2 采用; R 非消能子结构构件的承载力设计值

验算,其楼层内最大的弹性层间位移应符合式(3.5.1)要求:

式中:△ue 多遇地震作用标准值产生的楼层内最大的弹性层 间位移;计算时,除以弯曲变形为主的高层建筑 外,可不扣除结构整体弯曲变形;应计入扭转变 形,各作用分项系数均应采用1.0;钢筋混凝土结构 构件的截面刚度可采用弹性刚度。 L。」弹性层间位移角限值。 h计算楼层层高。 消能减震结构和考虑隔震效果降度后的隔震层上部结构,在 多遇地震作用下的弹性层间位移角限值,宜符合以下规定: 1高度不大于150m的建筑,宜按表3.5.1采用。 2高度不小于250m的建筑,不宜大于1/500。 3高度在150m~250m之间的建筑,可按本条第1款和第 2款的限值线性插入取用。

表3.5.1多遇地震下消能减震结构和隔震层上部结构弹性层间位移角限值

3.5.2消能减震结构和隔震结构隔震层的上部结构最大的弹塑 性层间位移应符合式(3.5.2)要求。

式中:△up 弹塑性层间位移,宜采用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获 得;对规则建筑,也可采用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或 等效线性化方法获得; 弹塑性层间位移角限值

3.5.3消能减震结构和隔震结构隔震层的上部结构设防地震下

3.5.4隔震层下部结构在设防地震作用下的弹性层间位移角限 直,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层间位移角限值,应符合表3.5.4 的要求。

.5.4隔震层下部结构弹性、弹塑性层间位移角限值

3.5.5隔震层在设防地震和罕遇地震作用下,其变形限值应符合 表3.5.5的要求。

表3.5.5设防地震和罕遇地震下隔震层变形限值

3.6.1消能减震结构与隔震结构进行性能化抗震设计时,应结合 建筑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性能水准和性能目标 3.6.2消能减震结构与隔震层上部结构的性能水准可按表3.6.2划分

3.6.1消能减震结构与隔震结构进行性能化抗震设计时,应结合

3.6.2消能减震结构与隔震层上部结构的性能水准可按表3.6.2划

表3.6.2性能水准划分

主:个别指5%以下,部分指30%以下,多数指50%以上

3.6.3消能减震结构与隔震层上部结构的抗震性能目标可按表 3.6.3选用

表3.6.3性能且标划分

3.6.4消能减震结构与隔震层上部结构对应于各抗震性能水准 的最大层间位移角限值可按表3.6.4取用

3.6.4消能减震结构与隔震层上部结构对应于各抗震性能水准 的最大层间位移角限值可按表3.6.4取用

表3.6.4性能水准与层间位移角限值对应关

4消能减震建筑一般要求

4.1.1消能减震结构设计可分为新建建筑结构的消能减震设计 和既有建筑结构消能减震加固设计。 4.1.2消能减震结构采用抗震性能化设计时,性能目标可以根据 需要选定针对整个结构、结构的关健部位、重要构件和消能部件 等的性能目标。 4.1.3大型和高层减震建筑,宜按规定设置建筑结构的地震反应 观测系统,建筑设计应预留观测仪器和线路的位置及空间。

4.2.1消能器的选择应考虑结构类型、使用环境、结构控制参数 等因素,根据消能减震结构在地震作用时预期的结构位移或内力 控制要求、建筑使用要求、方便安装等因素选择合适类型的消 能器。

4.2.2设计文件中应注明消能器的性能参数、检查和维护要求

1消能器应具备良好的变形能力和消耗地震能量的能力, 位移型消能器的极限位移能力应大于消能器设计位移的120%, 速度相关型消能器极限速度能力应大于消能器设计速度 的120%。

工作状态按表4.2.3规定控制。3消能器应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环境适应性。表4.2.3各类消能器在多遇地震及50年一遇标准风荷载作用下工作状态控制消能器类型多遇地震50年一遇标准风荷载金属屈服型A、B、C类可以考虑发挥耗能作用位移不大于初始屈服位移金属屈服型D、E类位移不大于初始屈服位移(含BRB)速度相关型可以考虑发挥耗能作用4.3结构分析4.3.1消能减震结构分析应正确地反映不同荷载工况的传力途径、在不同水准地震动下主体结构和消能器所处的工作状态。4.3.2消能减震结构的分析方法应根据主体结构、消能器的工作状态选择,可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结构弹性(消能器线性或罪线性)时程分析法、静力弹塑性分析法和弹塑性时程分析法。4.3.3消能减震结构的总阻尼比应为主体结构固有阻尼比和消能器工作消能效果附加给主体结构的有效阻尼比的总和,消能器附加给主体结构的有效阻尼比应根据主体结构处于弹性或弹塑性工作状态及不同水准地震动激励状态分别确定。多遇地震下结构抗震验算宜取设防地震下的附加有效阻尼比计算值。4.3.4消能减震结构的总刚度应为主体结构刚度和消能部件附加给主体结构的有效刚度之和。多遇地震下结构验算若取设防地震下消能部件附加有效阻尼比计算值,则消能部件等效刚度也应取设防地震下各消能器曾经达到过的最大变形时对应的等效刚度(割线刚度)。4.3.5消能器恢复力参数的确定按本标准第5章的相关规—30

定取值,应采用成熟的并经过相关试验的验证,

4.3.6大型复杂消能减震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内力、变形分析及 减震效果评价浙S9 室外埋地硬聚氯乙烯排水管道安装图,宜采用不少于两个合适和成熟的不同软件进行对 比分析,计算结果应经分析判断确认其合理、有效后方可用于工 程设计。 4.3.7罕遇地震作用下消能器的设计位移计算,应通过结构整体 通朔性分析确定

4.4.1消能器与支撑、支承构件连接,应符合钢构件连接、钢与钢 膀混凝土构件连接、钢与钢管混凝土构件连接构造的规定。 4.4.2消能器与支撑、连接件之间宜采用高强螺栓连接或销轴连 接,也可采用焊接。 4.4.3在消能器极限位移或极限速度对应的阻尼力作用下,与消 能器连接的支撑、墙、支墩、连梁应处于弹性工作状态;消能部件 与主体结构相连的预埋件、节点板等应处于弹性工作状态,且不 应出现滑移或拔出等破坏。

4.4.2消能器与支撑、连接件之间宜采用高强螺栓连接或销轴连

4.4.4在地震作用下,消能部件及其与结构构件相连的节点不发

4.5消能部件材料与施工

4.5.1支撑及连接件一般采用钢构件,也可采用钢管混凝土或钢 筋混凝土构件。对支撑材料和施工有特殊规定时,应在设计文件 中注明。

4.5.2钢筋混凝土构件作为消能器的支撑构件时,其混凝土强度

4.5.3消能部件的安装宜在

施工时进行,消能器安装完成后不应出现影响消能器正常工作的 变形GB∕T 23828-2009 高速公路LED可变信息标志,消能减震设计中应考虑消能部件安装次序的影响。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