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39656-2020 自航耙吸挖泥船疏浚系统设计技术要求.pdf

GBT 39656-2020 自航耙吸挖泥船疏浚系统设计技术要求.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0.8 M
标准类别:水利标准
资源ID:52363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GBT 39656-2020 自航耙吸挖泥船疏浚系统设计技术要求.pdf简介:

"GBT 39656-2020 自航耙吸挖泥船疏浚系统设计技术要求" 是一项中国国家标准,由全国水运工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制定。这份标准详细规定了自航耙吸挖泥船(也称为耙吸挖泥船或挖掘船)在疏浚系统设计方面的技术要求。耙吸挖泥船是一种广泛用于水下挖泥作业的船只,它通过船上的耙头和吸泥管进行挖掘和吸泥,特别适合于河流、湖泊和港口等大型水域的疏浚作业。

该标准涵盖了设计参数、结构要求、设备配置、操作性能、安全防护措施、环保性能等方面的内容,旨在保证耙吸挖泥船在施工过程中的高效、安全、环保。它为设计、制造、检验、使用和维护这类船只提供了统一的技术依据,有助于提升疏浚工程的质量和效率。

GBT 39656-2020 自航耙吸挖泥船疏浚系统设计技术要求.pdf部分内容预览:

随喷rainbowing

4.1自航耙吸挖泥船疏浚系统应符合设计任务书的要求。设计任务书主要内容见附录A。 .2自航吸挖泥船疏浚系统应满足《钢质海船人级规范》、《钢质内河船舶建造规范》、《国内航行海船 建造规范》、《国内航行海船入级规则》、《国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国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 术规则》、《内河船舶法定检验技术规则》适用条款的要求

5.1.1疏浚系统结构件强度应满足设计作业工况下作业安全的要求。

NB/T 25075-2017标准下载5.1.1疏浚系统结构件强度应满足设计作业工况下作业安全的要求。 5.1.2疏浚系统性能满足船舶生产能力的要求。 5.1.3耙吸挖泥船挖泥航速宜为2knot~4knot

5.2.1.1 粑吸挖泥船应配置适应不同典型土质的粑头, 5.2.1.2 粑吸挖泥船应使用主动粑头。 5.2.1.3 主动粑头液压系统采用独立液压单元。 5.2.1.4 粑头通流面积与粑管通径相匹配。 5.2.1.5 耙头挖掘能力与泥泵性能、船舶推进性能相匹配 5.2.1.6 粑头靠船航侧设置防撞装置。 5.2.1.7 高压冲水喷嘴的规格、数量应与高压冲水泵额定工况下的流量、扬程相匹配。 5.2.1.8 设置保险链。 5.2.1.9 宜设置浮标箱 5.2.1.10 引水窗最大通流面积宜为粑臂通流面积的30%90%。 5.2.1.11 主动粑头宜在固定体或活动罩内设置吸口格栅,格栅尺寸与泥泵通过能力匹配

2.1粑臂通径与泥泵性1

5.2.2.1 耗臂通径与泥录性能箱配。 5.2.2.2 滑块与船体结合部位设有密封装置,密封装置应满足 a) 负压工况滑块与船体接口对接处间隙不大于1mm b) 正压工况采用充气密封。 5.2.2.3 粑臂弯管在滑块内可自由旋转 5.2.2.4 最大挖深时,粑臂与船舶基线夹角不大于60°。 5.2.2.5 高压冲水管在船体接口处设置密封装置。 5.2.2.6 耙头与耙臂连接处结构强度为耙臂强度的最低值。 5.2.2.7 耙臂吊点处在结构上应采取局部加强措施

5.2.2.2滑块与船体结合部位设有密封装置,密封装置应满足: a) 负压工况滑块与船体接口对接处间隙不大于1mm; b) 正压工况采用充气密封。 5.2.2.3 粑臂弯管在滑块内可自由旋转 5.2.2.4 最大挖深时,耙臂与船舶基线夹角不大于60°。 5.2.2.5 高压冲水管在船体接口处设置密封装置。 5.2.2.6 耙头与耙臂连接处结构强度为粑耙臂强度的最低值。 5Z1C 5.2.2.7 耙臂吊点处在结构上应采取局部加强措施

5.2.2.8水平铰、十字铰直管内宜设置衬管。 5.2.2.9耙臂可曲折,水平折角宜不小于30°、垂直折角宜不小于15° 5.2.2.10耙臂上设置旋转接头,旋转接头旋转角度宜为士15°。 5.2.2.11耙臂上应设置臂姿态相关传感器

5.2.2.8水平铰、干字铰直管内宜设置衬管。 5.2.2.9粑臂可曲折,水平折角宜不小于30°、垂直折角宜不小于15° 5.2.2.10耙臂上设置旋转接头,旋转接头旋转角度宜为士15°。 5.2.2.11耙臂上应设置耙臂姿态相关传感器

5.2.3耙臂吊放装置

5.2.3.1 在船舶横倾7°的情况下可将耙臂收回至航内预定位置。 5.2.3.2 绞车最大拉力应按臂内充满水的工况确定。 5.2.3.3 吊架额定起重能力不小于绞车最大拉力的1.1倍 5.2.3.4 耙头吊放机构应配有带液压锁定功能的波浪补偿装置。 5.2.3.5 具有粑头快速提升和应急离地控制功能。 5.2.3.6 可使粑臂到达工作范围内的任意位置并保持设定的姿态。 5.2.3.7 可无线遥控和现场手动操控,并可手动切换 5.2.3.8 根据粑臂长度设置2个~4个粑臂吊放装置,可实现单独操作和联动操作。 5.2.3.9 应设置搁墩位置限位传感器。 5.2.3.10 应设置航内、外极限位置传感器。 5.2.3.11 吊架应设置机械锁定装置

5.2.3.1在船舶横倾7的情况下可将靶臂收回至般内预定位置。 5.2.3.2 绞车最大拉力应按粑臂内充满水的工况确定 5.2.3.3 吊架额定起重能力不小于绞车最大拉力的1.1倍 5.2.3.4 耙头吊放机构应配有带液压锁定功能的波浪补偿装置。 5.2.3.5 具有粑头快速提升和应急离地控制功能。 5.2.3.6 可使粑臂到达工作范围内的任意位置并保持设定的姿态。 5.2.3.7 可无线遥控和现场手动操控,并可手动切换 5.2.3.8 根据粑臂长度设置2个~4个粑臂吊放装置,可实现单独操作和联动操作, 5.2.3.9 应设置搁墩位置限位传感器。 5.2.3.10 应设置航内、外极限位置传感器。 5.2.3.11 吊架应设置机械锁定装置

5.2.4.1粑吸挖泥船应设置臂随动架。 5.2.4.2承载物布置宜不多于2层。 5.2.4.3所有承载物工作弯曲半径不应小于其最小弯曲半径的1.25倍

5.3.1用于挖泥装舱时,泥泵流量和扬程应按挖泥设计作业工况下的额定产量确定。 5.3.2 用于排岸时,泥泵流量和扬程应按吹泥设计作业工况下的额定产量确定。 5.3.3 舱内泥泵额定工况汽蚀余量不大于4m。 5.3.4 用于挖泥作业的舱内泥泵吸口应布置在轻载水线以下。 5.3.5 舱内泥泵宜采用双壳泵。 5.3.6 挖深大于45m时宜配置水下泥泵。 5.3.7 泥泵应配置封水系统,封水系统流量和压力应与泥泵相匹配。 5.3.8 泥泵由柴油机直接驱动时,柴油机应具有恒扭矩输出特性, 5.3.9 泥泵由变频电动机直接变频驱动时,电动机在100%额定转速范围内应具有恒扭 100%~120%额定转速范围内应具有恒功率输出特性。 5.3.10应配置盘车机构

5.4.1.1吸挖泥船应设置装载消能箱, 5.4.1.2位置及出口布置应保证装舱效果均匀、高效。 5.4.1.3与装舱总管宜采用法兰连接方式。 5.4.1.4箱体通流面积应不小于其进口通流面积

5.4.1.1粑吸挖泥船应设置装载消能箱, 5.4.1.2位置及出口布置应保证装舱效果均匀、高效。 5.4.1.3与装舱总管宜采用法兰连接方式。 5.4.1.4箱体通流面积应不小于其进口通流面积

5.4.1.1粑吸挖泥船应设置装载消能箱。

5.4.1.5单粑臂粑吸挖泥丹 耙臂耙吸挖泥船装载消能箱的进口通流面积宜为泥泵排出口通流面积的0.8倍~1.25倍。 5.4.1.6装载消能箱开口宜为矩形并配置格栅,开口数量应与泥舱容积匹配,总开口面积宜为箱体通流 面积的6倍~10倍。 5.4.1.7装载消能箱主体长度宜为泥舱宽度的0.85倍~0.95倍

5.4.2低浓度排放装置

5.4.2.1粑吸挖泥船应设置低浓度排放装置

5.4.2.1粑吸挖泥船应设置低浓度排放装置, 5.4.2.2低浓度排放装置出口应设置在轻载水线以下。

5.4.3.1溢流简的数量、通流面积和位置根据泥泵排量、泥舱尺度、装载消能箱位置确定。 5.4.3.2升降筒体可连续遥控调节,行程根据设计最大舱容和装载最大密度泥浆时的泥面高度确定。 5.4.3.3液压缸应设置防磨损装置

5.5.2.1抽舱通道上的抽舱泥门和抽舱闸阀应设置开度检测传感器。 5.5.2.2抽舱泥门的形式、数量和开口面积根据泥泵排岸流量和泥舱形式确定

GB/T39656—2020

《水泥基再生材料的环境安全性检测标准 CECS397:2015》5.5.3.2喷喷嘴仰角宜为30°~45°。

5.5.3.2喷喷嘴仰角宜为30°~45°。

耙吸挖泥船应配置疏浚监控系统,并满足GB/T29135的要求

5.7.1耙吸挖泥船应配置泥泵产量和吃水装载产量计量系统。

a)设置施工区域水和原状土密度等数据; 设置流量计、密度计的信号平滑时间; 泥浆流量最大允许误差为士3.0%: d) 泥浆密度平均最大允许误差为士3.0%; e) 泥泵真空、压力最大允许误差为士1.0%。 .7.3吃水装载产量计量应: a) 设置船舶排水量表、泥舱舱容表、压载舱舱容表、空船重量、传感器参数等数据: b) 具备开泥门、关泥门两种状态下进行空船重量校准功能; C) 测量和显示船舶吃水、排水量、装载量、空船重量、船舶纵倾、船舶横倾、泥舱液位高度、原状土 方量、舱内泥浆密度等数据; 存储和输出吃水、排水量、装载量、泥舱液位高度、原状土方量等数据; e) 对船舶吃水超限、传感器故障情况进行报警; f) 船舶吃水最大允许误差为士0.10m; 泥舱液位最大允许误差为士0.05m

铁路架桥机架梁暂行规程 铁建设[2006]181号组厂设直施工区域水和原状主密度等数据: D 设置流量计、密度计的信号平滑时间; 泥浆流量最大允许误差为士3.0%; d) 泥浆密度平均最大允许误差为士3.0%; e) 泥泵真空、压力最大允许误差为士1.0%。 6.7.3吃水装载产量计量应: a) 设置船舶排水量表、泥舱舱容表、压载舱舱容表、空船重量、传感器参数等数据: b) 具备开泥门、关泥门两种状态下进行空船重量校准功能; C) 测量和显示船舶吃水、排水量、装载量、空船重量、船舶纵倾、船舶横倾、泥舱液位高度、原状土 方量、舱内泥浆密度等数据; d) 存储和输出吃水、排水量、装载量、泥舱液位高度、原状土方量等数据; e) 对船舶吃水超限、传感器故障情况进行报警; f) 船舶吃水最大允许误差为士0.10m; 泥舱液位最大允许误差为士0.05m

5.7.3吃水装载产量计量应

5.8.1吸/排泥管的管径根据泥泵排量和设计流速确定。 5.8.2弯管弯曲半径宜不小于管路通径的1.25倍。 5.8.3舱内吸/排泥管线宜采用耐磨材料。 5.8.4通海闸阀应设置应急关闭装置。 5.8.5排泥管系应设置透气阀,透气阀的额定工作压力和透气量分别按管路最高工作压力和泥泵额定 排量确定。 5.8.6排泥管系应设置低浓度排放管系,低浓度排出口应设置在轻载水线以下。 5.8.7泥泵吸入口应配置带人孔的吸口短管。 5.8.8舱内泥泵吸/排管线宜配置膨胀管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