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CMA 0075-2019 装载机载荷谱试验方法.pdf

T/CCMA 0075-2019 装载机载荷谱试验方法.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3.6 M
标准类别:建筑标准
资源ID:49661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T/CCMA 0075-2019 装载机载荷谱试验方法.pdf简介:

"T/CCMA 0075-2019 装载机载荷谱试验方法.pdf"这份文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与交通工程学会(CCMA)发布的一项技术标准。该标准详细规定了装载机载荷谱的试验方法,主要是针对装载机这类机械设备在实际工作中的操作和负载情况进行的标准化试验规程。

在装载机的工作过程中,载荷谱试验是一种评估其性能、耐用性和可靠性的重要手段。它通过对装载机在不同工况下(如挖掘、运输、卸载等)承受的载荷进行记录和分析,来模拟并预测设备在长期使用中的性能变化,以便于设备的设计优化、维护管理和故障预防。

这份标准可能包括了试验设备的选择、试验程序、数据采集与分析、试验结果的评价和报告编写等具体内容,为装载机的制造商、使用者和检验机构提供了一套科学、规范的试验方法。

T/CCMA 0075-2019 装载机载荷谱试验方法.pdf部分内容预览:

T/CCMA0075—2019对铲斗与动臂的铰点处的结构进行技术改造,在铲斗左右两侧耳板外侧设置销轴传感器安装座,安装座上的安装孔与铰接孔同轴;销轴传感器安装时,销轴传感器设计时的。与少。方向与铲斗上工。与y。方向保持一致。5.2.1.4销轴传感器的标定:在拉压试验机上沿。与y。方向进行标定,按照设计量程平均分为5级,重复加载5次,取标定平均值。5.2.2连杆力测试5.2.2.1连杆传感器应变片布置连杆传感器采用测量连杆应力的方法测得连杆力FB。其结构示意图如图6。Rc2Ret图6连杆传感器应变片布置及接线图全桥电路的输出电压按式(3)计算。Uc: (ARcl△Rc2 +ARc3△Rca)kUciUcoRc2Rc3(eCI—EC2EC3EC).......(3)4(RclRc)4式中:Uco全桥电路的输出电压,单位为伏(V);Uci全桥电路的输人电压,单位为伏(V);RcRc2Rc3Rc单片电阻,单位为欧(Q);ARcl、△Rc2、△Rcs、△Rc——单片电阻值的变化量,单位为欧(Q);k灵敏度系数;ECIECECECA一应变值。5.2.2.2连杆传感器的标定在拉压试验机上沿连杆轴向进行标定,按照设计量程平均分为5级,重复加载5次,取标定平均值。5.2.3转斗油缸和动臂油缸压力及行程测试用压力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测量油缸压力和油缸行程。5.3传动系载荷谱测试5.3.1传动轴扭矩测试5.3.1.1应变片布置方案应变片贴片方式如图7所示。6

T/CCMA0075—2019Ri(Rg)R(RS)R2 i(R)R2(R)图7轴扭矩测试贴片示意图及其组桥方式5.3.1.2传感器标定扭矩传感器标定方法如下:a)采用力臂法标定,力臂长1m;b)加载至全量程;c)重复加载5次;通过建立扭矩与测量电路的输出电压之间的关系对传动轴扭矩进行标定。5.3.2驱动半轴转矩测试应变片布置方案及轴扭矩测试传感器的标定同5.3.1。5.4试验方法测试试验方法如下:a)试验样机进入试验初始状态,初始状态的条件为:机身保持直线运行状态,清空铲斗,将动臂油缸伸到最长;试验样机的转斗机构为反转连杆机构,将转斗油缸伸到最长;试验样机的转斗机构为正转连杆机构,将转斗油缸缩到最短;b)发动机熄火,油门踏板松开,松开刹车,所有仪器调零,记录起始零线;c)启动发动机,在急速状态记录信号;每种介质先进行1个~5个作业循环,查看记录信号是否正常,确定试验正常后,进行作业试验,记录信号:e)本轮试验结束时发动机熄火,油门踏板松开,不要调零,记录零线。6载荷谱信号的数据处理6.1确定采样频率采样频率f,≥20Hz。6.22试验数据的整理6.2.1试验数据的预处理试验数据预处理应:a)去除零点漂移;b)去除奇异点;c)滤波处理:去除相对于装载机工作频率的高频信号对测试信号的干扰。7

6.2.2试验数据分段

CJ 13-1986 危险房屋鉴定标准工作装置载荷分段依据见表2。

表2工作装置载荷分段判别准则

系载荷谱分段依据见表3

表3传动系载荷谱分段依据

测得载荷信号后,应检验其平稳性和各态历经性

载荷谱编制主要包括统计计数 工况合成、载荷外推和合成载荷谱等步骤

6.4.3工况合成与外推

7工作装置载荷谱推导方法

7.1动臂局部坐标系下求解铰点力

动臂局部坐标系下求解铰点力的方法见附录A。

T/CCMA0075—2019

h 当量载荷F作用方向与铲斗底板的交点与铰点A之间的距离在Y,方向的投影,单位 为米(m); u 当量载荷F作用方向与X,方向的夹角,单位为度(°); F1 一一动臂油缸的支反力,单位为牛(N); Fe 摇臂油缸的支反力,单位为牛(N)。

7.3工作装置当量载荷时间历程的确定

7.3.1最大弯矩截面的弯矩时间历程确定

动臂最大弯矩截面的弯矩Mos,按式(9)计算

式中: dAOsxi 铰点A与Os点之间的距离在X,方向的投影,单位为米(m); dAOsY 铰点A与Os点之间的距离在Y方向的投影,单位为米(m); dpOsXi 铰点D与Os点之间的距离在X,方向的投影,单位为米(m); dDsYi 铰点D与Os点之间的距离在Y方向的投影,单位为米(m); FAXi 铰点A受力在X,方向上的分力,单位为牛(N); FAYI 铰点A受力在Y方向上的分力,单位为牛(N); FDXi 铰点D受力在X,方向上的分力,单位为牛(N); FDYI 铰点D受力在Y,方向上的分力,单位为牛(N),

7.3.2当量载荷的载荷时间历程确定

当量载荷F的载荷时间历程由式(10)求得

Os点到力F作用线的垂直距离,单位为米(m); des—Os点到力Fe作用线的垂直距离,单位为米(m)。 在工作装置姿态和当量外力F作用位置参数都确定后,力F与力F之间为确定的倍数关系。

7.4当量垂向载荷编制工作装置疲劳试验程序谱

幅值的概率分布函数!

式中: a 幅值的Weibull分布的尺度参数; b 幅值的Weibull分布的形状参数; c 幅值的Weibull分布的位置参数。 10

式中: 一幅值; a 幅值的Weibull分布的尺度参数; 6 幅值的Weibull分布的形状参数; 幅值的Weibull分布的位置参数。 1

T/CCMA00752019

a;—工况i的均值对数正态分布的标准差。 d)计算各工况合成后的均幅值极值载荷: 工况合成后的幅值极值载荷:

合成后的均值极值载荷

Ymax =max(Yimax) .................................

Xmx =max(Ximx)

X.mr=max(Xim.) ..........................

【最大值小于均幅值外推极值载 雨流计数后的均幅值最大值作为均幅值极值载荷

7.4.7形成均幅值二维程序谱

幅值按以下比值系数:1,0.95,0.85,0.725,0.575,0.425,0.275,0.125分为8级,均值按等间距分为 8级。 计算工况的各级均幅值对应的频次

式中: M, 工况i的第u级均值的积分下限,=1,2,3,,8; Mu+1 工况i的第v级均值的积分上限,U=1,2,3,"",8; R 工况i的第u级幅值的积分下限,u=1,2,3,,8; Ru+1 工况i的第u级幅值的积分上限,u=12,3,,8。 合成后的均幅值二维程序谱的第级均值、第u级幅值对应的频次为

niu (=1,2,3,",8;u=1,2,3,"*,8) ·(24 作装置均幅值二维程序谱,转化为工作装置变均值一维谱。 ,各级幅值不变,第u级幅值对应的均值按式(25)计算

.4.8利用变均值法将工作装 变均值一维谱 均幅值二维程序谱中,各级幅值不 级幅值对应的均值按式(25)计算:

第u级幅值对应的频次按式(26)计算:

7.4.9扩展工作装置变均值一维程序谱。

将变均值一维程序谱扩展到一个载荷块下时,第u级幅值对应的频次为 n=βnu 式中: L扩展系数.=//l

将变均值一维程序谱扩展到一个载荷块下时,第u级幅值对应的频次为: n=pn 式中: β—扩展系数,β=l/p。 I,一扩展前变均值一维程序谱代表的寿命; 一个试验载荷块代表的寿命,l=N/C; N一总寿命;

ZManr M.= (u=1,2,3,*,8) .··(25

n. =n. (u=1,2,3,.,8)

将变均值一维程序谱扩展到一个载荷块下时,第u级幅值对应的频次为: n=Bn

8传动系载荷谱编制方法

8.1装载机各种作业工况的合成

按照装载机作业介质的比例将各种工况测试所得的载荷时间历程予以合成

装载机作业介质的比例将各种工况测试所得的载荷时间历程予以合成。

8.4疲劳试验扭矩加载谱

疲劳试验加载谱通常分为8级,根据8.3.1传动齿轮正反转划分

采用等间隔法将最大值与阅值之间的值进行等间隔划分,每一级扭矩等级采用均值代替GB 50229-2006 英文版 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相应的频 次采用Miner等寿命法将处于这级扭矩范围内的频次当量为这级扭矩均值作用的频次,得到疲劳试验 加载谱各级扭矩大小及其作用频次

8.4.3变速箱输出扭矩载荷谱

变速箱输出转矩M按式(30)计算: M=M, +M2 (30 式中: M—变速箱输出扭矩,单位为牛米(N·m); M,一前传动轴的转矩,单位为牛米(N·m); M2一一后传动轴的转矩,单位为牛米(N·m)。 将前后驱动桥的输人载荷谱进行复合。再参考8.3.5和8.4.1的方法,可得到变速箱输出转矩载荷 强化疲劳试验加载谱。

变速箱输出转矩M按式(30)计算: M=M, +M2 (30) 式中: M一变速箱输出扭矩,单位为牛米(N·m); M,一前传动轴的转矩,单位为牛米(N·m); M2一一后传动轴的转矩,单位为牛米(N·m)。 将前后驱动桥的输入载荷谱进行复合。再参考8.3.5和8.4.1的方法,可得到变速箱输出转矩载荷 谱和强化疲劳试验加载谱。

8.4.4半轴扭矩载荷谱

半轴扭矩载荷谱的编制过程如下, a)对半轴扭矩进行数理统计,工况合成同6.4.2,工况载荷谱选择里程外推方法,将其外推到10°次 循环; b)按半轴材料确定疲劳极限,去掉低于疲劳极限50%扭矩的循环,同8.3.4统计半轴的转速; c)同8.3.5采用Miner等损伤原理和正反转分为正转5级,反转3级,统计疲劳试验载荷谱

2010-2015年一级建造师《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真题及答案T/CCMA00752019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