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2/T 3156-2020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防护林林地化监测技术规程.pdf

DB22/T 3156-2020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防护林林地化监测技术规程.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0.4 M
标准类别:电力标准
资源ID:47228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22/T 3156-2020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防护林林地化监测技术规程.pdf简介:

DB22/T 3156-2020《高分辨率遥感影像防护林林地化监测技术规程》是一份由中国地方标准(DB22/T)发布的技术规范。该规程主要针对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在防护林林地化监测中的应用,提供了一套详细的操作方法和标准。它可能包括了遥感数据处理、林地特征识别、林地变化检测、监测结果分析等方面的内容,旨在确保防护林的健康管理和可持续利用。

这份规程可能适用于林业部门、遥感技术公司、科研机构以及相关政府部门,用于指导在监测和管理过程中如何有效地利用高分辨率遥感技术,准确评估和监测防护林的生态状况,以支持林业决策和生态保护工作。由于是技术规程,它可能包含具体的技术要求、操作流程、数据质量控制等内容,以保证监测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DB22/T 3156-2020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防护林林地化监测技术规程.pdf部分内容预览:

GB/T30115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防护林shelterforest 为了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减少污染所经营的人工林分。 3.2 大气校正atmosphericcorrection 消除或减弱遥感影像在获取时因大气传输中的吸收或散射作用引起的辐射畸变。 3.3 正射校正orthorectification 利用地面控制点和数字高程,对影像进行几何校正和投影差改正的技术。 3.4 植被指数vegetationindex,Vi 种利用遥感影像不同谱段数据的线性或非线性组合而形成的能反映绿色植物生长 特征指数。

GB/T30115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防护林shelterforest 为了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减少污染所经营的人工林分。 3.2 大气校正atmosphericcorrection 消除或减弱遥感影像在获取时因大气传输中的吸收或散射作用引起的辐射畸变。 3.3 正射校正orthorectification 利用地面控制点和数字高程,对影像进行几何校正和投影差改正的技术。 3.4 八 植被指数vegetationindex,Vi 种利用遥感影像不同谱段数据的线性或非线性组合而形成的能反映绿色植物生长状况和分布的 特征指数。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NDVI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DifferenceVegetationIndex) RVI比值植被指数(RatioVegetationIndex)

DB22/T31562020

建标 169-2014 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标准DVI差值植被指数(DifferenceVegetationIndex)

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防护林林地变化监测流程见图1。

图1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防护林林地变化监测流程图

6.1.1.1数据获取

6.1.1.1数据获取

DB22/T31562020

6.1.1.1.1依据监测尺度选择适当的图像分辨率,其中,县域以上尺度空间分辨率应优于5Ⅲ,县域 以下尺度空间分辨率应优于2m。 6.1.1.1.2卫星遥感影像应至少具有近红外和红光2个波段。 6.1.1.1.3根据监测的目的确定遥感数据接收年份,按监测区植被生长季节确定数据接收月份,为最 大程度避免耕地的影响,数据宜选取五月中旬至六月上旬

6.1.1.2数据质量要求

数据质量要求应符合以下要求: 云量覆盖面积少于5%,且不能覆盖主要监测区。 相邻图像之间有不小于图像宽度4%的重叠。 CJ 影像层次丰富、色彩清晰、色调均匀、反差适中 d 数据不存在条带、斑点噪声、行丢失等现象。 el 数据相对辐射精度优于5%。 数据无控定位精度优于100m

6.1.2.1数据收集

收集监测区地形图、DEM数据。

收集监测区地形图、DEM数据。

6. 1. 2. 2 质量要求

6.1.2.2.1对纸质图要求其表面、平整度、符号、线条、图廓点及公里网完

6.1.2.2.1对纸质图要求其表面、平整度、符号、线条、图廓点及公里网完整。 6.1.2.2.2对电子图的要求,应按GB/T18316的规定执行。

6. 1. 3. 1 数据准备

6.1.3.1.1收集监测区已有的土地利用/覆盖图、植被类型图、林业调查资料、统计数据等相关资料。 6.1.3.1.2确定调查路线,准备实地调查。 6.1.3.1.3根据选定的调查路线,选取典型的防护林林地区域,进行样点布设、外业图勾绘、样地描 述、实地拍摄

6.1.3.2质量要求

选取与某一期遥感影像获取时间相近的时间进行调查,外业调查数据定位采用GNSS设备,误差不超 过5m。

6. 2. 1辐射定标

DB22/T31562020

DB22/T31562020

应按GB/T37151的规定执行。

7.1.1在监测区域内采用目视解译方法均匀选取防护林林地样点。 7.1.2样点应具有代表性,能够反映监测区防护林林地整体光谱特征。 7.1.3每景遥感影像样点数量不少于200个,可根据监测面积实际大小适当增加。

7.2.1植被指数计算

氏中 RNIR 近红外波段反射率; RaGn 红光波段反射率。

7.2.1.2RVI为近红外波段反射率除以红光波段反射率,按公式(2)计

NDVI RNIR =

RVI = RNTR RaEn

RVI = RNIR Rren

式中: 标准 RNIR 近红外波段反射率; RRED 红光波段反射率。

7.2.1.3DVI为近红外波段反射率与红光波段反射率之差,按公式(3)

为近红外波段反射率与红光波段反射率之差,

式中: RNTR——近红外波段反射率;

DB22/T31562020

式中: M——监测区植被指数平均值; N——监测区各地类样点个数; i——监测区第i个样点;

式中: M——监测区植被指数平均值; N——监测区各地类样点个数; i——监测区第i个样点; M.监测区第i个样点的植被指数。

7. 2. 2. 2标准着

式中: 监测区植被指数的标准差; N监测区样点个数; M,——监测区第j个样点的植被指数; M监测区植被指数平均值。

式中: 监测区植被指数的标准差: N一监测区样点个数; M,—监测区第j个样点的植被指数; M监测区植被指数平均值。

7.2.2.3阈值确定

被指数阈值计算可参照以下计算方法,按公式

式中: M植被指数阈值; M——监测区植被指数的平均值; 监测区采样点植被指数的标准差; △—依据实际提取效果调整值

针对建设用地中的林地,参考相关矢量数据及调查数据,用建设用地边界做掩膜,去除建设用 植被干扰信息。

利用已筛选出的最优植被指数提取防护林林地面积。通过阅值对监测区影像做二值化处理,将防护 林林地设为1,其他设为0,最终得到防护林林地面积。

DB22/T31562020

采用上述方法提取后JB∕T 12160-2015 道路施工与养护机械设备 废气加热沥青脱桶设备,仍然存在部分“错分”和“漏分”的像元,需要借助监测区的调查数据、土 地覆盖等其他相关资料对提取结果进行人机交互修正,至满足精度要求为止

8.1.1在有地面调查样点区域,选取地面样本点进行精度验证: 8.1.2对于无地面验证点的监测区,采用与进行防护林林地面积监测的遥感影像获取时间相近、空间 分辨率更高的遥感数据,进行验证点采集,依据监测尺度确定验证点数量。 8.1.3县域以上监测尺度验证点数量不少于100个,县域以下监测尺度验证点数量不少于50个

基于参考样点,统计被止确分类的像元, 计算分类精度,要求精度达到90%以上。若达不到规定精 度,修正植被指数阈值重新提取,直至监测结果达到精度要求。

根据监测区域的社会经济及林业资源情况确定监测周期,推荐每1年~2年开展一次变化监测。

将欲比较的两期防护林林地提取数据进行, 值化处理,设防护林区域为1,其他为0,得到防护材 林地栅格提取结果,通过波段运算得到防护林林地面积变化数据

服务平 式中: △S一一为防护林林地变化总面积; S;一一为监测年防护林林地总面积; S,一为本底年防护林林地总面积。 其中,△S为正值表示防护林林地面积增加,△S为负值表示防护林林地面积减少。

JC∕T 2127-2012 建材工业用不定形耐火材料施工及验收规范9.3防护林林地变化总面积占监测区的比伤

DB22/T31562020

式中: P——防护林林地总面积的比例变化; S,——为监测年防护林林地总面积; S——为本底年防护林林地总面积;· 一为监测区总面积。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