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智慧城市建设“十三五”规划.pdf

天津市智慧城市建设“十三五”规划.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0.8 M
标准类别:综合标准
资源ID:47187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天津市智慧城市建设“十三五”规划.pdf简介:

天津市智慧城市建设“十三五”规划.pdf部分内容预览:

大战略机遇,统筹物质、信息和智力资源,以宽带天津建设 为基础,以创新驱动为导向,以信息化与城市发展深度融合 为主线,全面实施“互联网+”行动,加快推进城市管理智 能化、惠民服务便捷化、产业体系高端化、网络安全长效化, 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助力天津抢占新一轮城市竞争制高点 打造城市升级版。 (二)基本原则 统筹规划,协同推进。发挥政府引导作用,统筹推进全 市智慧城市建设,避免盲自建设、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充 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调动社会力量参与 凝聚合力,共同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以人为本,需求导向。突出为民、便民、惠民,深化信 息化应用,让民众充分享受智慧城市建设成果。以解决城市 发展的重大问题为导向,充分挖掘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突出 重点,以点带面,分步实施,逐步深入。 创新引领,绿色发展。实施“互联网+”行动,加快培 育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形成大众创业、万众 创新的良好氛围。坚持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深 入推进信息技术应用,支撑美丽天津建设。 开放共享,安全可控。坚持集约、共享、开放的建设理 念,整合信息资源,推进信息共享和数据开放,提升城市运

行效能。坚持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一体两翼协调发展,不断完 善城市网络安全保障体系,确保智慧城市建设可管可控。 (三)建设自标 到2020年,初步建成“智能、融合、惠民、安全”的 “智慧天津”,打造面向未来的智慧城市,为实现中央对天 津定位、全面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提供强力支撑。 一一打造智能管理健康运行的典范城市。建成全市统 的电子政务网络,实现市、区、乡镇街道、村和居委会四级 网络互联互通。建成共享开放的市、区两级政务服务中心和 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全市基础和公共信息资源基本实现 整合共享。构建网上惠民政府,政务融合、信息共享和业务 协同水平显著增强,行政审批事项全部网上办理率达到80% 市政、人口、交通、应急等社会管理领域的信息化体系基本 形成。 一一打造惠民服务便捷贴心的特色城市。基本建成信息 惠民国家试点城市,智慧社保、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 养老助残等专项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形成覆盖城乡的智慧化 会服务体系。建成一批特色鲜明、示范效应明显的智慧城 区、智慧社区、智慧乡村,带动提升智慧城市管理服务水平。 全面建成数学图书馆、数学博物馆和数学文化馆等重点数学 文化工程,提高数字化文化惠民服务效能

一一打造智慧产业融合创新的先行城市。推进“互联网 +”行动实施,加快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重点企业 信息技术综合集成应用达到60%,规模以上企业100%实现 关键业务信息化,打造一批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成为智 能制造的示范区和领航区。云计算、大数据、智能终端等新 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规模达到5000亿元,智慧物流、互联网 金融和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信息消费规模突破 1万亿元。互联网在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方面取得积极成效。 一一打造信息网络泛在互联的感知城市。高速、移动、 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基本建成,互联网城市出 口带宽达到20T,4G网络实现城乡全覆盖,WiFi接入点达 到20万个,主要公共场所无线局域网覆盖率100%,高清 互动电视等三网融合应用全面普及。物联网技术在城市基础 设施、环境监测、交通运输等领域得到深入应用,全面覆盖、 动态监控、快速响应的城市感知体系基本建成。 一一打造全域覆盖可管可控的安全城市。社会治安防控 安全生产、食品药品监管等公共安全领域信息网络体系不断 完善,全市安全监控“一张网”基本建成,重点公共区域视 频监控覆盖率、联网率达到100%,重大危险源在线监管覆 盖率达到100%。重要领域信息系统整体安全可控,与城市 发展相适应的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基本形成。 “十三五”智慧城市建设主要指标

加快建设智慧政务,实现城市智能管理运行

加快建设智慧政务,实现城市智能管理运行

整合政务信息资源,深入推进电子政务一体化建设,加 快互联网与政府公共服务体系的深度融合,构建面向公众的 体化在线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城市基础设施智能感知体系 建设,引导公众积极参与网络化社会管理服务,提升城市精 细化管理水平。 1.深入推进在线服务政府建设 推进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 整体性能和带宽,进一步拓展覆盖范围,实现全市各级政府 系统电子政务网络横向互联、纵向互通。建设全市政务云计 算中心,逐步实现全市各领域政务信息系统整体部署和共建 共用。建设政务云灾备中心,为政务系统备份提供支撑,逐 步实现全币各部门、各区数据安全备份。 促进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建立全市统一的数据共享标准 本系,搭建信息资源共享交换服务平台,完善共享交换基础 设施,支撑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的数据资源共享。全面 建成全市统一的人口、法人、空间地理等基础信息资源库 以数学天津地理空间框架为基础,集成整合全市各类地理空 间数据资源,实现地理信息数据体系的业务协同和共享应用 构建“零距离”政务服务。统一行政许可服务系统数据 规范,优化行政许可服务信息平台,推进行政许可服务系统 与各部门系统业务协同,实现“一口受理、分类审批、一口 出件”功能。深化全市统一的行政许可服务网上办事大厅建

推进城建监管信息化。搭建统一的城市建设管理网络监 管平台,对城市建设项目立项、规划审批、土地供应、建设 施工、竣工验收以及运行管理进行全生命周期监管,实现城 建领域基础信息资源全面整合共享,拓展大数据分析应用: 提供综合信息辅助决策。拓展地下信息空间管理平台功能 完善地下空间管线和建筑信息,升展地质环境信息数据采集 管理,形成全市域立体化地下空间信息库,为城市规划、建 设和管理提供全面支撑。 建设“互联网+”生态环境。整合优化环境质量监测点 位,建设涵盖大气、水、土壤、噪声、辐射等要素,布局合 理、功能完善的环境质量监测网络,提升环境预警和风险监 则能力。完善污染物排放在线监测系统,扩大监测范围,形 成全天候、多层次的智能多源感知体系。推动水务智能监控 提升水资源管理保障能力,推进区域污染物排放、空气环境 质量、水环境质量等信息公开。加强对企业环保信用数据的 采集整理,将企业环保信用记录纳入全市统一的信用信息共 享交换平台。推进建立京津冀环境监测数据及空气质量预测 预警信息共享机制,促进京津冀环境污染联防联控 建设“互联网+”便捷交通。进一步加强交通流数据、 车辆及驾驶员信息和视频监控图像等基础信息的采集,建设 币综合交通信息指挥中心,形成覆盖交通基础设施、运载装 备的智能交通管制网络。推动跨地域、跨类型交通运输信息

互联互通,推厂车联网、船联网等智能化技术应用,形成更 加完善的智能交通感知体系。推动交通服务性数据资源向社 会开放,鼓励互联网平台为公众提供交通运行状态查询、出 行路线规划、智能停车等“一站式”交通信息服务,实施京 建冀公交“一卡通”互联互通工程,打造“掌上公交”,交 通信息服务满意率达到80%以上。 建设“互联网+”智慧能源。深入推进智能电网建设, 沟建智能化电力运行监测、管理技术平台,推动电力设备和 用电终端双向通信和智能调控,优化电力资源配置效率,实 现配电自动化和智能电表全覆盖。建设包含太阳能、风能等 可再生能源、多能源协调互补的能源互联网,实现分布式能 源及时有效接入。建设新能源汽车公共充电设施网络,在学 校、医院、体育场馆、旅游景区等公共设施停车场开展试点 建设,鼓励企业率先在试点区域部署充电设施,带动全市充 电设施建设。引导重点耗能企业开展信息节能建设,对用电 负荷等数据进行分析挖掘与预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3.全面支撑保障城市安全运行 完善信用支撑体系。以全市统一的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 示平台为基础,加快社会征信体系建设,推进各类信用信息 平台无缝对接JTG H10-2009 公路养护技术规范,实现“一个平台管信用”。加强信用记录、 联合惩戒、风险预警、违法失信行为等信息资源在线披露和 共享,为经营者提供信用信息查询、企业网上身份认证等服

力资源市场供求分析、失业监测及失业预警机制。积极构建 原津冀人力资源信息共享与服务对接平台,推动资质互认。 2.加快发展贴心化生活服务 加快建设智慧社区。完善社区管理服务平台与社区综合 数据库,加强对社区内人、事、物的动态采集与网格化管理: 进一步完善社区服务功能,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整合各类社 区公共服务资源,推动各项公共服务在街道实现“一口式” 受理,优化办事流程。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积极引入第三方 商业服务,发展社区经济、共享经济,在餐饮、娱乐、家政 等领域培育线上线下结合的社区服务新模式。 深化智慧旅游建设。进一步整合旅游行业信息资源,接 入旅游相关领域图像及视频信息,形成旅游云数据中心。搭 建旅游行业运行监管平台,全面监测旅游行业运行状况,实 现动态监控、统计分析、预警提示、诚信评价等功能。加强 旅游信息服务功能建设,提升移动公共服务能力,及时发布 景区景点、酒店食宿、交通气象等实时信息,方便游客出行、 提升旅游服务水平。 加强智慧气象服务。拓展建设城市综合气象体征信息采 集网,建设市、区两级集中部署、分级应用的气象数据中心 建立基于影响的气象风险预报预警系统和多灾种早期预警 系统。构建行业气象服务平台,针对交通、农业、海洋等不 同领域,开展气象研判、预测分析,为重点行业提供智能化

服务。拓展气象信息发布渠道,为不同人群提供多样化、个 生化、互动式气象服务和生活引导。 推动智慧养老助残建设。推进社会养老助残信息服务体 系建设,以社区为基础,搭建养老信息服务网络平台,提供 护理着护、健康管理、康复照料等居家养老服务。鼓励养老 助残服务机构应用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便携式体检、紧急呼叫 监控等设备,提高养老助残服务水平。通过市场化手段搭建 智慧助残平台,完善残疾人信息管理,为残疾人提供康复 出行、就业培训等个性化定制服务。 实施数学化文化惠民工程。加快数学图书馆、数学博物 馆和数字文化馆等公益性文化基础设施集中建设,构建民间 美术、舞蹈、传统戏剧、手工技艺、民俗等津民间非物质 文化遗产的数学资源库,实现对文化遗产的数学化保存与传 承。加快实施社区电子阅览室云端化改造工程和虚拟文化信 息共享工程,向市民提供便捷文化信息服务。推动文化服务 产品与网络相结合,鼓励互联网企业积极探索网络文化消费 新模式,推出适合不同市场文化的产品和服务。 3.着力打造特色智慧样板 建设智慧城区。支持各区开展智慧城区建设,以区域内 言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资源和知识资源管理为基础,加强 信息资源整合共享,推进各区与市级信息业务平台间的数据 交换共享,促进区域治理能力提升。充分发挥各区特色优势,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