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绿道工程技术标准CJJT304-2019.pdf

城镇绿道工程技术标准CJJT304-2019.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5.7 M
标准类别:建筑标准
资源ID:46900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城镇绿道工程技术标准CJJT304-2019.pdf简介:

"城镇绿道工程技术标准CJJT304-2019.pdf"是中国城市工程标准委员会制定的一份关于城镇绿道工程的技术标准。这份标准主要针对城镇绿道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和维护等方面,提供了详细的工程技术规定和指导。

CJJT304-2019涵盖了绿道的设施布局、道路设计、景观营造、生态保护、安全防护、施工质量控制、运营管理等方面的要求,旨在推动城镇绿道建设的规范化、科学化,提升城镇绿道的功能性、美观性和可持续性,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标准内容涵盖了绿道的规划原则、设计要素、施工技术、验收标准和维护管理等内容,适用于城镇绿道的新建、改造和运营管理,是绿道建设的重要参考和依据。

城镇绿道工程技术标准CJJT304-2019.pdf部分内容预览:

3标识牌位置应醒自,且不应对行人交通及景观环境造成 防碍和破坏; 4应与交通、旅游等标识牌的布局合理衔接。 9.2。2 绿道标识牌信息登载位置垂直高度宜为1m~4m。 9.2.3绿道导向牌宜设置在指示场地或设施前200m~500m的 立置,安全警示牌应设置在提醒使用者注意事项前大于5m的 位置。

9.2.5同一地点设置两种及以上标识,标识牌可合并设

10.1.1绿道工程应依据总平面图,结合现场高程控制点及坐标 控制点,建立工程测量控制网。 10.1.2绿道工程施工前应进行相关核查,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复核基址现状地形地貌; 2应合理组织施工通道; 3应减少施工过程中对原有立地现状的扰动; 4应核查地下隐蔽工程现状。 10.1.3市政工程管线施工时应与游径工程、绿化与环境工程 驿站工程等密切配合,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给水排水管道工 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通信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标 准》GB/T50374、《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标 准》GB50168的有关规定。 10.1。4城镇型绿道养护宜执行当地游园养护标准,郊野型绿道 可视情况情降低,并应符合表1014的规定

表10.1.4绿道分类养护

10.2.1绿道游径施工前应复核图纸基准点、基准线、特征线所 在坐标与施工现场实际坐标的一致性。 10.2.2路基应做好清表工作,路基整平压实后应检测,达不到 设计要求的路基应进行处理;利用现状路面作为基层的,应采取 修补及清理措施。 10.2.3面层与基层的结合(粘结)应牢固,不应空鼓、松动GTCC-065-2019标准下载, 面层不应积水。绿道游径的弧度应顺畅自然

10.2.3面层与基层的结合(粘结)应牢固,不应空鼓

10.3绿化与环境工程

10.3.1 现状植被应保护利用,新植植物应与周边环境相协调。 10.3.2 在施工前应合理备苗,运到现场的苗木应确保当大栽植 完毕。 10.3.3植物材料外观质量要求和检验方法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

10.3.2在施工前应合理备苗,运到现场的苗木应确保当大栽植 完毕。 10.3.3植物材料外观质量要求和检验方法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82的有关规定。 10.3.4绿化栽植前应进行场地清理,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0.3.3植物材料外观质量要求和检验方法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

消纳与溢排需求; 2回填土应分层适度夯实,或自然沉降达到基本稳定,不 得用机械反复碾压;应根据回填土的自然沉降系数进行自然沉降 的复核,并处理好与周边场地的衔接,填垫范围内不应有坑洼 积水; 3应清除渣土、杂草、树根、有害污染物等。 10.3.5场地原土和回填土应进行壤检测,检测方法应符合现 行行业标准《绿化种植土壤》CJ/T340的有关规定。 10.3.6原土和回填土质量应满足植物栽植及健康生长的基本要 求,种植土厚度及理化性质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绿化种植土 镶》CI/T340的有关规定,不合格场地应进行土壤改良。 10.3.7竖向施工应确保设计保留的原有树木稳定及生长安全 理深不宜超过根茎或挖方不得使土球裸露,不应产生倒伏。 10.3.8栽植施工应保证植物根系舒展,注意植物观赏面的合理 朝向。

10.4.1新建建筑开挖前应复核土方开挖边线与原有建(构)筑 物的距离。当距离不满足设计要求时,应及时与设计人员沟通、 调整,保障建(构)筑物安全 10.4.2新建及改扩建驿站建筑工程应进行全过程质量控制,当 工程质量验收不满足要求时,不应投入使用。 10.4。3标识牌的指示方向应准确无误,安装方法应按照产品说 明或设计要求进行。 10.4.4护栏高度、形式、色彩、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栏 杆之间、栏杆与基础之间的连接应紧实牢固,栏杆空隙宜小 于150mm。

1为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 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 “可”。 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按. 执行”或“应符合规定”

1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 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标 GB 50168 3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 4《通信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GB/T50374 5《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 6《公园设计规范》GB51192 7《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 8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82 9 《绿化种植土壤》CJ/T34C

9.1标识分类 9.2标识牌布局 47 施工与维护 48 10.1一般规定 ... 48 10.2游径工程 48 10.3绿化与环境工程 48

10.1一般规定 48 10.2游径工程 48 10.3绿化与环境工程 48

1.0.1本条为标准编制自的。住房城乡建设部2016年9月21 日发布的《绿道规划设计导则》规定:绿道具有休闲健身、绿色 出行、生态环保、社会与文化、旅游与经济五大功能。休闲健身 功能:绿道串联城乡绿色资源,为市民提供亲近自然、游憩健身 的场所和途径,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绿色出行功能:与公交, 步行及自行车交通系统相衔接,为市民绿色出行提供服务,丰富 城市绿色出行方式。生态环保功能:绿道有助于固土保水、净化 空气、缓解热岛效应等,并为生物提供栖息地及迁徙廊道。社会 与文化功能:绿道莲接城乡居民点、公共空间及历史文化节点: 保护和利用文化遗产,促进人际交往、社会和谐与文化传承。旅 游与经济功能:绿道有利于整合旅游资源,加强城乡互动,促进 相关产业发展,提升沿线土地价值。本标准通过规范绿道工程建 设,确保绿道工程质量,实现绿道综合功能。

2.0.1绿道依托自然人文环境资源进行建设,用地属性

..1球求张分八文 境资源进建设,用地属性不强立。 绿道以休闲健身为主,兼顾绿色出行,但不能替代慢行系统、风 景道路等的交通功能。绿道也不能完全替代绿廊的生态功能,在 有条件的情况下,二者可以合并设置,更有利于发挥土地的综合 效能。

行道与综合道。绿道可能是独立的步行道、独立的骑行道,也可 能是兼容步行、自行车骑行的综合道

2.0.5绿道综合道兼容步行与自行车骑行,由于步行、

使用中会有一一定的干扰,为保障使用安全,综合道设计要有一 的功能划分。

2.0.6绿道依托不同城乡用地建设,现实中常常存在不

区域。为保障绿道游径一定长度的连续性,有必要借助一定的 等级道路作为绿道连接线进行绿道连接。在绿道建设中,要又 接线进行必要的设施完善;在绿道使用中,建立必要的管控 施,以保障使用安全。

有利于营造绿道游径良好的自然环境,保障绿道休闲健身等综合 功能的有效发挥。绿化系统是绿道的主要组成部分CJ∕T 5001-1992 无轨电车气压控制开关,与环境景观 相协调。

组成。绿道设置包括服务设施、市政设施以及标识设施在内的绿 道设施系统,是绿道使用者实现高质量活动的重要保障。 2.0.9驿站是绿道服务设施的主要载体,是管理服务、配套商 业、游憩健身、科普教育、安全保障、环境卫生等设施集中设置 场所:同时,驿站也是绿道游径与外部交通衔接的区域

3基本规定 3.0.2根据城市用地分类标准,城市用地分为建设用地和非 建设用地。由于建设用地和非建设用地可开发利用的强度不 司,建设方式也有较大的差异。本标准将依托两类不同用地建 设的绿道进行分类,分为城镇型绿道和郊野型绿道。城镇型绿 道多处于城市中心区,与市民接触紧密,是市民日常使用频度 较高的绿道。野型绿道多远离城市中心区,多为周末或节假 日使用。 3.0.3根据绿道长度、连接资源的条件,以及所属区位,将绿 道分为社区级、市(县)级和区域(省)级、国家级绿道四个等 级,以便根据不同等级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 3.0.4为高效利用土地资源,在不影响生态功能且保障人们使 用安全的情况下,绿道宜与生态廊道合并设置。 3.0.5《绿道规划设计导则》提出系统性、人性化、生态性 协调性、特色性和经济性的绿道规划设计原则,即:绿道规划设 计要统筹考虑城乡发展、衔接相关规划,整合区域各种自然、人 文资源,加强城乡联系,引导形成绿色网络,发挥综合功能;绿 道规划设计应以满足市民保闲健身为重点,注重人性化设计,完 善绿道服务设施,保证城乡居民安全、便捷、舒适地使用;绿道 规划设计应尊重生态基底,顺应自然肌理,对原生环境和自然水 文地质、地形地貌、历史人文资源十扰和影响最小,避免大拆天 建;通过绿道有机连接分散的生态斑块,强化生态连通和“海 绵”功能,构建连通城乡的生态网络体系;绿道规划设计应紧密 结合各地实际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与周边环境相融合,与 道路建设、园林绿化、排水防涝、水系保护与生态修复,以及环 境整治等相关工程相协调;绿道规划设计应充分结合不同的现状

.U.L 低店城 建设用地。由于建设用地和非建设用地可开发利用的强度不 司,建设方式也有较大的差异。本标准将依托两类不同用地建 设的绿道进行分类,分为城镇型绿道和郊野型绿道。城镇型绿 道多处于城市中心区,与市民接触紧密,是市民日常使用频度 校高的绿道。郊野型绿道多远离城市中心区,多为周末或节假 日使用

3.0.3根据绿道长度、连接资源的条件,以及所属区位,将绿

根循长皮、性按货源的杀 道分为社区级、市(县)级和区域(省)级、国家级绿道四个等 级,以便根据不同等级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 3.0.4为高效利用土地资源,在不影响生态功能且保障人们使 用安全的情况下,绿道宜与生态廊道合并设置。 3.0.5《绿道规划设计导则》提出系统性、人性化、生态性 协调性、特色性和经济性的绿道规划设计原则,即:绿道规划设

道分为社区级、市(县)级和区域(省)级、国家级绿道四个 级,以便根据不同等级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

级,以便根据不同等级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 3.0.4为高效利用土地资源,在不影响生态功能且保障人们使 用安全的情况下DB63∕T 1854-2020 高等级公路桥梁伸缩装置维修与更换技术规程,绿道宜与生态廊道合并设置。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