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13/FJECSA 003-2019 预制桩工程技术规程(福建省工程建设科学技术标准化协会).pdf

T13/FJECSA 003-2019 预制桩工程技术规程(福建省工程建设科学技术标准化协会).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4.2 M
标准类别:建筑标准
资源ID:45796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T13/FJECSA 003-2019 预制桩工程技术规程(福建省工程建设科学技术标准化协会).pdf简介:

,由于我是一个的,我无法直接查看或下载PDF文件,也无法提供具体的文件内容介绍。但我可以告诉您,T13/FJECSA 003-2019《预制桩工程技术规程》是由福建省工程建设科学技术标准化协会发布的,它是一部关于预制桩工程的标准化技术规定。这份规程可能包含了预制桩的设计、施工、检验和验收等方面的规定,目的是为了保证预制桩工程质量,确保工程安全和施工效率。具体内容可能包括桩的尺寸、材料选择、打桩方法、质量控制标准、检测程序等。如果需要详细了解具体内容,建议您查阅该规程的PDF文件。

T13/FJECSA 003-2019 预制桩工程技术规程(福建省工程建设科学技术标准化协会).pdf部分内容预览:

4.6水泥土劲性复合桩

4.6.1水泥土劲性复合桩适用于淤泥、淤泥质土、黏性土、粉土以 及人工填土等地基。若在其他地质条件使用和无工程经验的地区使 用,应通过试验确定其适用性。 4.6.2当水泥土劲性复合桩用于复合地基时,作为芯桩的预制桩桩 身强度不宜小于C60:当水泥土劲性复合桩用于桩基础时,桩身强 度不宜小于C80且应满足桩身承载力的要求。 4.6.3水泥土劲性复合桩的预制桩的桩身构造要求应符合现行行 业标准《劲性复合桩技术规程》JGJ/T327及《水泥土复合管桩基 础技术规程》JGJ/T330相关构造要求。 4.6.4当预制桩作为水泥土劲性复合桩的芯桩用于抗拔桩工程时, 桩身承载力及裂缝控制宜按预制桩桩身进行控制:预制桩作为芯桩 时,桩间距不应小于4.0d,且不应小于2.5D(D为复合桩外芯直 径);预制桩应同承台可靠连接。 4.6.5水泥土劲性复合桩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设计应符合下列规 定: 1水泥土劲性复合桩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应根据单桩 竖向抗压载荷试验确定; 2初步设计时,水泥土劲性复合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应根 据复合破环面分别选择以下的计算方式进行估算: 1)水泥土劲性复合桩桩侧破坏面位于内、外芯界面时,基桩 坚向抗压承裁力特行

长芯桩:R,=q°+u qsjal,+qA 短芯桩和等芯桩:R,=u°+qA

式中 Ra一一 水泥土劲性复合桩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KN): u一一水泥土劲性复合桩内芯桩身周长(m); [℃、l一一分别为水泥土劲性复合桩复合段长度和非复合段第JG∕T 5076.2-1996 振动压路机减振系统检验规范, 土层厚度(m) :

沉桩施工前应完成下列准备工

5.1.1沉桩施工前应完成下列准备工作

5.1.1沉桩施工前应元成下列准备工作: 1调香施工场地及毗邻区域内的上空、地下和地上管线、建(构 筑物及障碍物,判断可能影响施工或受施工影响的范围和程度,作 出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 2场地应满足桩机正常运行的要求; 3各种设施能满足安全文明施工要求。 5.1.2沉桩施工前,应进行试验性施工,确定施工参数,并应具备 下列文件和资料: 1 拟建场地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2 桩基础施工图、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 3主要施工设备的技术性能资料; 4预制桩产品试验报告、合格证及说明书。 5.1.3预制桩沉桩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沉桩前桩位做好标记,桩机就位后对准桩位允许偏差土20mm 2送桩器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送桩器长度应满足送桩深度 的要求;送桩前,桩露出地面高度宜为0.3~0.5m。 3当桩端持力层为黏性土时,应以标高控制为主,贯入度或压 桩力控制为辅;当桩端持力层为密实砂性土时,应以贯入度或压桩 力控制为主,标高控制为辅:当采用植桩法工艺时,桩端持力层为 坚硬岩土层时,应以嵌入持力层深度控制为主。 4首节桩插入时,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0.5%;施工过程中 身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1.0%。

行沉桩: 1当挤土型预制桩的最小间距无法满足桩基技术规范中的相 关规定或挤土效应对周边影响较大时; 2当遇到密实的砂土、碎(卵)石土等硬土夹层,桩端难于沉 到设计标高时; 3当遇到坚硬岩、较硬岩层或遇有飘石、孤石时。 5.1.5遇下列特殊情况之一时,应暂停沉桩,研究处理后方可继续 施工: 1压桩力或沉桩贯入度异常突变;压桩不到位,或总锤击数超 过规定值。沉桩过程出现异常声响: 2沉桩入土深度与设计要求差异大;地层条件与岩土工程勘察 报告明显不符: 3桩头混凝土剥落、破碎,或桩身出现裂缝或破碎; 4地面明显隆起、邻桩上浮或水平位移过大。 5.1.6施工过程中应观测桩身的垂直度及桩顶水平偏位值。 1应检查第一节桩定位时的垂直度;当垂直度偏差不大于0.5% 时,方可施工; 2在施工过程中,应及时抽检桩身垂直度; 3送桩前,应对桩身垂直度进行检查。 5.1.7施工过程中,应监测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监测应符合下 列规定: 1应根据施工组织方案检查工程桩的施工顺序: 2当施工振动或挤土可能危及周边的建筑物、道路、市政设施 时,应对周边建(构)筑物的变形及裂缝情况进行监测: 3对挤土效应明显或大面积群桩基础,应抽样监测已施工工程 桩的上浮量及桩顶偏位值,工程桩的监测数量不应少于1%且不得 少于10根。

0.1L 0.23L 0.34L 0.23L 0.1L

3)当长度大于30m,应采用多点吊,吊点位置应另行验 算。 5.2.2预制桩运输宜采用平板车或驳船,装卸及运输时应采取防止 桩滑移与损伤的措施,避免多次倒运。 5.2.3预制桩的现场堆放应符合下列规定:

3)当长度大于30m,应采用多点吊,吊点位置应另行验 算。

1堆放场地应平整坚实,排水条件良好: 2堆放时应采取支垫措施,支垫材料宜选用长方未或枕木,不 得使用有棱角的金属构件: 3应按不同规格、长度及施工流水顺序分类堆放;堆叠的层数

应满足地基承载力的要求。

5.3.1静压沉桩可选用顶压式或抱压式沉桩工法。压桩机型号和配 重选择可参考附录N进行选取。 5.3.2场地承载力应满足压桩机接地压力的要求以保证压桩机的 稳定。

5.3.3压桩过程中应记录沉桩过

桩位编号、桩身表观情况、入土深度和对应的压桩力、终压推 间等。

5.3.4沉桩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压桩机应保持水平;稳压压桩力不得小于终压力,稳定压桩 的时间宜为5~10s: 2宜连续将桩沉到设计标高,尽量缩短中间停顿时间,避免在 接近持力层时接桩; 3斜桩下桩过程中,桩架宜与桩的设计倾斜度保持一致。 5.3.5静压法施工过程应根据设计要求的终压力、试压桩结果,确 定终压控制标准。

5.4.1桩机的选择应满足沉桩施工的设计技术要求,并具有 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5.4.1桩机的选择应满足沉桩施工的设计技术要求,并具有足够的

5.4.3桩帽及锤垫、桩垫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1桩帽应与截面相匹配,具有足够的刚度、强度和耐打性, 桩帽与桩头之间应设置弹性桩垫,出现破损时应及时更换;桩帽与 桩周围的间隙宜为5~10mm; 2桩帽的上部与桩锤之间需设置锤垫,压实厚度宜为

20mm~150mm,并设置排气孔:打桩前应进行检查、校正或更换

5.4.4锤击法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1施工应设置机械臂导向架并及时调整机座和桩架,使桩锤上 下运动轨迹与桩身横截面形心重合: 2宜采用重锤低击施工工艺,应控制锤击数,防止桩身疲劳破 坏; 3根据现场环境要求采取防挤土、噪声措施: 4斜桩下桩过程中,桩架宜与桩的设计倾斜度保持一致。 5.4.5收锤标准可按类似场地工程经验初定,无类似经验时,可参 考附录P初定,最终根据现场试桩情况综合确定

5.5.1振动锤功率及频率大小应根据地质条件、预制桩型号、入土 深度、场地周边环境和当地工程经验等因素确定。 5.5.2# 振动沉桩采用的桩机机座和桩架应与锤型相匹配。 5.5.3 振动锤夹具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及刚度,夹具应与桩体紧密贴 合; 5.5.4# 振动法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应确保桩身中心线应与激振力中心相重合,防止偏心振动。 2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振动、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3振动锤打宜保持桩体持续贯入,贯入速率应根据地层情况、 周边环境、预制桩规格和工程经验等综合确定: 5.5.5当采用振动法辅助植桩施工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初始沉桩时应采用小动能,以免出现快速下沉现象: 2到达设计标高时应根据持力层情况确定振动力及贯入速率

《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7-2012》5.6.1植桩法指预先用钻机、搅拌(旋喷)桩机或其他各种厅

5.6.1植桩法指预先用钻机、搅拌(旋喷)桩机或其他各种成孔设 备在桩位处成孔并灌注(干法成孔)或置换(泥浆护壁成孔)水泥 浆、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等或形成搅拌(旋喷)桩,随即将预制 桩沉入其中的施工方法,包括冲(钻)成孔植桩、旋挖成孔植桩、 螺旋取土压灌成孔植桩、潜孔锤成孔植桩及水泥土搅拌(旋喷)植 桩等。

备在桩位处成孔并灌注(干法成孔)或置换(泥浆护壁成孔)水泥 浆、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等或形成搅拌(旋喷)桩,随即将预制 桩沉入其中的施工方法,包括冲(钻)成孔植桩、旋挖成孔植桩、 螺旋取土压灌成孔植桩、潜孔锤成孔植桩及水泥土搅拌(旋喷)植 桩等。 5.6.2当采用冲孔、钻孔、挖孔等机械成孔植桩时,应符合下列要 求: 1植桩法成孔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 中相应工艺的施工规定要求: 2成孔直径宜比预制桩直径或截面外接圆直径大200mm或以 上(根据桩长与倾斜度综合控制); 3干法成孔后应及时灌入水泥浆、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灌 入料配合比应符合设计要求,采用导管灌入桩孔。 5.6.3搅拌(旋喷)法沉桩应满足现行行业标准《劲性复合桩技术 规程》JGJ/T327或《水泥土复合管桩基础技术规程》JGJ/T330的 规定。 5.6.4搅拌桩或旋喷桩施工完成后应及时植桩,间隔时间在搅拌桩 完成后不宜超过(6~8)h、旋喷桩完成后不宜超过(3~4)h:冬季 施工时宜取大值、夏李施工时宜取小值。 5.6.5搅拌桩或旋喷桩植桩法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1搅拌或旋喷桩直径应根据土层的工程地质性质确定,成桩 直径宜大于预制桩直径100mm及以上; 2施工前需查明施工区域的地下障碍物,如有障碍物需对其清 理并回填素土; 3搅拌桩或旋喷桩成孔施工及植桩施工应保证连续性;

5.6.2当采用冲孔、钻孔、挖孔等机械成孔植桩时,应符合

规程》JGJ/T327或《水泥土复合管桩基础技术规程》JGJ/T3 规定。

5.6.4搅拌桩或旋喷桩施工完成后应及时植桩,间隔时间在找

JGJ 184-2009 建筑施工作业劳动保护用品配备及使用标准完成后不宜超过(6~8)h、旋喷桩完成后不宜超过(3~4)h;冬季 施工时宜取大值、夏季施工时宜取小值

5.6.5搅拌桩或旋喷桩植桩法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1搅拌桩或旋喷桩直径应根据土层的工程地质性质确定,成桩 直径宜大于预制桩直径100mm及以上; 2施工前需查明施工区域的地下障碍物,如有障碍物需对其清 理并回填素土; 3搅拌桩或旋喷桩成孔施工及植桩施工应保证连续性; 4搅拌桩或旋喷桩成孔深度应达到设计深度: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