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50592-2010 煤矿矿井建筑结构设计规范.pdf

GB50592-2010 煤矿矿井建筑结构设计规范.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26.8 M
标准类别:建筑标准
资源ID:45600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GB50592-2010 煤矿矿井建筑结构设计规范.pdf简介:

"GB50592-2010 煤矿矿井建筑结构设计规范"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一部关于煤矿矿井建筑结构设计的国家标准。这部规范详细规定了煤矿井下各类建筑物(如巷道、井筒、硐室等)的设计原则、设计方法、材料选用、结构计算、施工要求等,旨在确保煤矿井下建筑物的安全性、耐久性和经济合理性。

该规范适用于我国煤矿的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对于保障煤矿井下的生产安全,防止因矿井建筑结构问题引发的事故,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它包括了对井巷结构、井筒结构、硐室结构、井下设施结构等多个方面的设计规定,是煤矿工程设计和施工的重要参考依据。

由于此规范是技术性很强的专业书籍,非专业人士可能需要借助相关专业人员的解读才能全面理解其内容。

GB50592-2010 煤矿矿井建筑结构设计规范.pdf部分内容预览:

6.5.11垫层底面处的附加压力值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于1m且不应小于垫层厚度;反包回折的端部应先设置 土工编织袋,然后再回折; 6)土工筋带的连接宜采用搭接法,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 2垫层材料应按设计承载力要求选用粗砂、砾砂、砾、卵 石、碎石或级配砂卵(碎)石或灰土,砂石垫层的压实系数应符合本 规范第6.5.6条的规定。 6.5.14加筋垫层铺设应符合下列要求: 1高灵敏度软弱土层,宜在基底先铺一层土工编织袋;袋内 装砂石,其材质、规格、密实度应与垫层要求相同;编织袋上应用 中、粗砂填缝补平,并应用震动板震实; 2在软土上宜先铺砂石垫层,再覆盖筋带;砂石垫层厚度在 陆上施工时不应小于200mm,水下施工时不应小于500mm;筋带 上覆盖土层厚度不应小于200mm; 3铺设土工筋带时,应平顺、拉紧、铺平,应避免长时间暴晒 或暴露,并应将筋带即时定位或压重。 6.5.15建在复杂软弱岩土上的矿井地面建(构)筑物,当采用浅 地基处理且不能满足上部结构荷载和变形限值要求,或经技术和 经济比较更合理时,可采用桩基础。 桩基础可采用混凝土预制桩和混凝土灌注桩低桩承台基础。 6.5.16桩端全断面进人持力层的深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1黏性土、粉土不宜小于桩径或边宽的2倍: 2当存在强度相对较低的下卧土层时,桩端下硬持力层厚度 不宜小于桩径或边宽的4倍,砂土不宜小于桩径或边宽的1.5倍, 碎石类土不宜小于桩径或边宽的4倍。 6.5.17当采用挤土桩时,应采取减小成桩产生的挤土效应对邻 近桩、建(构)筑物、地下管线的不利影响的措施。 6.5.18采用桩端后注浆灌注桩的单桩极限承载力应通过静荷载 试验确定。当符合本规范附录A柔性胶腔式桩端后注浆技术工 法的条件时,后注浆单桩极限承载力特征值可按下式计算:

于1m且不应小于垫层厚度;反包回折的端部应先设置 土工编织袋,然后再回折; 6)土工筋带的连接宜采用搭接法,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 2垫层材料应按设计承载力要求选用粗砂、砾砂、圆砾、卵 石、碎石或级配砂卵(碎)石或灰土【天津市】《建筑幕墙工程技术规范DB 29-221-2013》,砂石垫层的压实系数应符合本 规范第6.5.6条的规定。

6.5.14加筋势层铺设应符合下列要求

Q=uZβu' Q· L, +β · Q· A, (6. 5. 18)

式中: q 常规工法灌注桩单桩极限侧阻力特征值(kPa); qpk 极限端阻力特征值(kPa); 桩身周长(m); 桩周第i层土的厚度(m); 第i层土侧阻力增强系数,可按表6,5.18取值,对 桩端以上8.0m10.0m的桩侧阻力应进行增加修 正;对于非增强影响范围,可取1; 3 端阻力增强系数,可按表6.5.18取值

表6.5.18桩端后注浆侧阻力增强系数、竭阻力增强系数

场地湿陷性黄土的特点、工程地基浸湿可能性的大小和在使用期 间建筑结构对不均匀沉降限制的严格程度,采取地基处理措施、防 水措施、结构措施等综合措施。 6.6.2建在自重陷性黄土场地上的甲类建筑物或地基基础设 计等级为甲、乙级的建(构)筑物,应采取消除基础下土层全部湿陷 性的措施。 在湿陷性黄土层很厚的场地上,当消除地基的全部湿陷量或 穿透全部湿陷性黄土层确有困难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湿陷性黄 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的有关规定同时采取“结构措施”和 “严格防水措施”,地基应采取整片处理,处理范围应大于建(构)筑 物底层平面的面积,其超出外墙基础外缘的宽度,每边不宜小于处 理土层厚度的1/2,且不应小于2m。整片处理的厚度,在非自重

湿陷性黄土场地不应小于4m;在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不应小于 6m,且下部未处理湿陷性黄土层的剩余湿陷量不宜大于200mm。 6.6.3建在湿陷性黄土地基上的主要设备基础,应采用与建(构) 筑物一致的地基处理措施。

(F+G)μ/V,≥1.3

式中; F合力作用点与基础边缘的水平距离(m); 3:—G合力作用点与基础边缘的水平距离(m); y一水平力作用点距基底的距离(m)。 6.7.6当需要提高基础(或承台)的抗滑能力时,可采取下列构造 措施: 1 设置刚性地坪,基础周围的回填土分层夯实; 2 基础底面下换土,换土厚度不应小于500mm 3 加大基础埋置深度或增设基底抗剪键; 4 设置基础联系染。 6.7.7 当采用锚杆基础时,锚杆的受拉承载力应符合下式规定:

式中:N——错杆所承受的拉力设计值(kN)(图6.7.7) R—错杆抗拨承载力特征值,宜由现场试验测定。

(6. 7. 51)

:F按荷载效应标准组合计算的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项面 的竖向力(kN); G 基础自重和基础上的土重标准值(kN); 基础底面与地基土体间的摩擦系数,应按现行国家 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的有关规 定确定; V一 按荷载效应标准组合计算的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项面 的水平力(kN)。 抗倾覆稳定性应按下式验算

(F+G)/(V.)≥1. 6

图6.7.7箱平基础受力示量

6.7.8 面积应按下式确定: A,>kN/f (6.7.8) 式中;A锚杆杆体的截面面积; 铺杆的抗拉安全系数,可取2.0; f<—钢筋、钢绞线的抗拉强度标准值(kPa)。 6.7.9错杆与基础的连接应满足钢筋或钢绞线的铺固和构造要求。 6.7.10·锚杆基础下为较完整的中、微风化岩石时,锚杆基础应与 基岩连成整体,基础应嵌人基岩不小于500mm。

7.1.1井口房宜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排)架结构或钢结构;无桥式 吊车且跨度不大于12m的井口房也可采用翻体结构。 7.1.2井口房不宜与井架、井颈联结。 7.1.3当井筒采用冻结法施工时,井口房宜采用排架、门式刚架 等对沉降不敏感的结构体系。 7.1.4箕斗受煤仓容量较大时宜与井口房脱开。 7.1.5井口房的柱距应根据热风道、安全出口、管井位置、井架基 础等因素综合确定。 7.1.6主斜井强力带式输送机驱动装置与头部设备支承结构应 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并宜与主体结构脱开。带式输送机驱动装 置及头部设备应布置在梁上或钢筋混凝土墙上,带式输送机的拉 力方向应与架或墙的纵轴方向一致。 7.1.7主斜井强力带式输送机驱动装置及头部设备支承结构应 进行倾覆和滑移稳定验算,倾覆稳定安全系数不应小于1.6,滑移 稳定安全系数不应小于1.3。

7.2.1并颈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并颈应采用素混凝土结构或钢筋混凝土结构。混凝土强 度等级不宜低于C25,且不应低于井筒的混凝土强度等级; 2井颈壁厚应按计算确定,其最小厚度不得小于500mm; 3在井口1m2m范围内,壁厚应增大至800mm~ 1200mm 4

4井颈埋深应满足风道、防火门、安全出口、罐道梁及并架底 梁等布置的要求。 7.2.2并颈计算时除应计算并架、设备等直接荷载作用,尚应计 人车场荷载、地面堆载、地下水和建筑物基础等所产生的附加水平 荷载。附加水平荷载可按现行国家标准《煤矿立井井筒及室设 计规范》GB50384的有关规定计算。 7.2.3井颈内力可按现行国家标准《煤矿立井井简及弱室设计规 范》GB50384的有关规定计算。当井颈壁上开设润口且洞口尺寸 不小于2m时,井颈环向内力可按支承在洞口边框上的开口圆环 计算。 7.2.4位于地下水位以下的混凝土井颈应进行裂缝宽度验算,其 最大裂缝宽度不得大于0.2mm。 7.2.5立架支承梁的支承长度不宜小于400mm,立架支承梁支 座处应进行局部受压验算。 7.2.6井颈壁上开设的洞口宽度和高度均小于2m时,应按下列 要求在洞口四周配置附加构造钢筋: 1洞口每边附加钢筋截面面积不应小于被洞口切断的钢筋 截面面积的0.6倍,且不小于4根直径为18mm的钢筋; 2洞口四角处各配置3根直径不小于16mm的斜向钢 筋。 7.2.7井颈壁上洞口尺寸不小于2m时,洞口的四周应设置钢筋 混凝土边框,边框应按封闭刚架计算。 腔康设计应签合下列要求,

7.2.8钢筋混凝士壁座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壁座型式可选用直角单锥形或直角双维形(图7.2.8 2壁座底面压力可按环型钢筋混凝土墙下条形基础计 算; 3、壁座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 的有关规定进行受变和受剪承载力计算

施工缝构造应符 的有关规定

8.1.1单绳缝绕式提升机房可采用单层 架结构:多绳摩擦式提升机房宜采用两层钢筋混凝土框(排)架结 构。提升机基础与楼层应设缝分开。 8.1.2屋面结构宜采用钢屋架、网架等轻型屋面结构。屋面跨度 不大于15m时,也可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8.1.3提升机房基础与井架基础宜取同一埋置深度且应避免相碰; 当不能满足时,应计人相邻基础引起的地基附加应力和变形的影响。 8.1.4提升机基础与主体结构基础宜分开设置。 8.1.5单绳缠绕式提升机基础可采用素混凝土基础,多绳摩擦式 提升机基础宜采用钢筋混凝土基础。 8.1.6提升机基础下为较完整的中、微风化岩石时,宜采用岩石 锚杆基础。提升机基础嵌人岩石的深度不宜小于500mm。 8.1.7提升机基础的重心宜与钢丝绳合力作用点的平面投影位 置接近,

1,提升机房采用框架、椎( 提升机基础孔洞周边的楼板TB 10305-2009 铁路轨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应按弹性楼板参与结构整体 ,并应计算开洞对其周边柱计算长度的影响。 2提升机钢绳荷载应符合下列要求: 1正常工作时提升机钢绳荷载标准值,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箕斗或罐笼上提时

Q. =S...(1+a/g+ f.)

式中:k。 滑移稳定安全系数,按本规范表8.2.9选用; G一一基础自重和基础上的土重:

图8.2.7多绳提升机基础示意 1提升报:2—型保技剪键:3—螺栓:4钢筋网

8.2.8提升机基础抗倾覆稳定性应按下式验算

式中:k。 倾覆稳定安全系数[国企]装饰装修工程质量标准化系列做法2019,按本规范表8.2.9选用; 工1—G合力作用点与基础边缘的水平距离; 12——Ga合力作用点与基础边缘的水平距离; —R,作用点与基础边缘的水平距离; y—R作用点与基础边缘的竖向距离。 8.2.9提升机基础滑移、倾覆稳定安全系数应按表8.2.9选用

表8.2.9滑移、倾质稳定安全系数

8.2.10当提升机基础抗滑移、抗倾覆稳定系数不满足本规范表 8.2.9的要求时,可采取加大基础自重,设置锚杆、锚桩、抗剪键和 抗滑板等技术措施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