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D/T 2893-2015 固定宽带接入网体系架构

YD/T 2893-2015 固定宽带接入网体系架构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7.7M
标准类别:电力标准
资源ID:42448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YD/T 2893-2015 固定宽带接入网体系架构简介:

"YD/T 2893-2015 固定宽带接入网体系架构"是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YD)发布的一项关于宽带接入网的行业标准。这个标准主要定义了固定宽带接入网(Fixed Broadband Access Network, F-BAN)的架构,它涵盖了从接入层、汇聚层到核心层的整个网络结构,包括了网络的物理拓扑、逻辑功能、服务以及接口规范等。

该标准旨在提供一个全面的框架,以便于宽带接入网络的设计、建设和运维,旨在提高网络的可靠性、效率和灵活性,支持各种宽带业务的部署,如互联网接入、VoIP、数字电视等。它还强调了网络的安全性、服务质量保证(QoS)和网络管理等关键要素。

具体来说,它可能包括以下部分:

1. 接入层:负责用户到网络的接入,包括DSL、HFC(混合光纤同轴电缆)、FTTH(光纤到户)等接入技术。 2. 汇聚层:负责将多个接入点的信号汇总并转发到核心网络,可能使用路由器、交换机等设备。 3. 核心层:连接汇聚层,提供高速的带宽传输,通常采用IP/MPLS网络。 4. 网络管理:包括网络监控、故障检测、性能管理、配置管理等功能,确保网络的稳定运行。

总的来说,这个标准是指导宽带接入网络建设的重要技术依据,对于电信运营商和网络服务提供商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YD/T 2893-2015 固定宽带接入网体系架构部分内容预览: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固定宽带接入网FixedBroadbandAccessNetwork 在业务节点接口(SNI)与用户网络接口(UNI)之间通过光纤、铜线或无线等媒质以及应用于其上 的传输技术向位置固定的用户提供信息的宽带传输、汇聚和适配功能的网络设备和设施

定宽带接入网业务支持能

利用以太网业务的3G移动网络回传; 利用以太网或IP业务的4G移动网络回传; 利用公众宽带接入的Femeto回传; 远端射频单元与基带单元之间的基带信号传输。

GB 51076-2015 电子工业防微振工程技术规范5.2固定宽带接入网支持的接入技术

固定宽带接入网支持的接入 xDSL技术; 以太网技术; xPON技术; 点到多点固定微波技术: 传统语音接入技术; TDM电路接入技术; 同轴电缆接入技术等。

固定宽带接入网支持的接入技术有: xDSL技术; 以太网技术; xPON技术; 点到多点固定微波技术; 传统语音接入技术; TDM电路接入技术; 同轴电缆接入技术等,

5.3固定宽带接入网的拓扑

为满足不断增长的带宽需求,接入节点比过去更靠近用户,接入节点本身也变得更为分布式, 点之间需要支持下列的连接拓扑及其组合

6.1宽带网络总体架构和参考点

图1所示给出了固定多业务宽带网络的总体架构以及本标准的范围。 宽带网络的总体范围包括从用户设备或用户驻地设备到业务提供点之间的接入和汇聚网络(T参考 点到A10参考点)。其中宽带网络与用户设备或网络之间的接口(UNI接口)对应U1或T参考点,宽带网 络与业务提供点之间对应A10参考点。在A10参考点,宽带网络通过层1、层2或层3的网络网络接口(NNI) 与不同的POP点相连(如互联网业务、IPTV业务、以太网业务等业务提供点)。

图1所示给出了固定多业务宽带网络的总体架构以及本标准的范围。 宽带网络的总体范围包括从用户设备或用户驻地设备到业务提供点之间的接入和汇聚网络(T参考 点到A10参考点)。其中宽带网络与用户设备或网络之间的接口(UNI接口)对应U1或T参考点,宽带网 络与业务提供点之间对应A10参考点。在A10参考点,宽带网络通过层1、层2或层3的网络网络接口(NNI) 与不同的POP点相连(如互联网业务、IPTV业务、以太网业务等业务提供点)。

6.1.2 T 参考点

图1固定宽带网络架构

6.1.3Vc 参考点

Vc参考点是接入技术的线路终端(LT)功能与第一级汇聚功能相连的参考点。该参考点一 人节点设备的内部。

6.1.4Va 参考点

Va参考点是第一级以太网汇聚后与上联网络相连的参考点。Va参考点一般表现为接入节点设备白

6.1.6A10参考点

6.2技术无关的宽带接入网功能

述了固定宽带接入网中与接入技术无关的功能

6.2.2功能分层

对于固定宽带接入网的功能分层而言,每一层所包含的功能都可以分为两类,分别是: 一适配和终接功能:指对客户信号与本层之间的映射和该层的终接处理功能,例如封装、解封装 功能、OAM流的终接功能。 一转发功能:指对该层信息的转发,和相关的OAM中继点处理。 按照OSI7层的命名方式,接入网功能分层中包括层1到层3的相关适配和终接以及转发功能 模块,各模块的定义如下: 一层1适配(L1A)功能:该功能将客户信号与物理层技术进行适配,并提供相应的物理层终接功能。 一层1转发(L1F)功能:该功能指在层1实现的中继和转发功能,例如SDH。L1F功能通常也可称为 数字交叉连接。 一层2适配(L2A)功能:指客户信号与层2之间的适配和映射功能,包括为获得抵达对等的L2A功能 所需的转发信息的解析功能、封装/解封装、相关的层2终接功能。例如通过ARP/ND协议进行IP地址到 MAC地址的解析以及属于L2A的功能。 一一层2转发(L2F)功能:指在层2技术中实现的顿交换的功能,该功能应通过交换或复用机制提供点 到点、点到多点、多点到多点的层2连接性。L2F功能定义中包含组播复制功能,允许将顿复制到组播组 内的层2端口。 一层3转发(L3F)功能:指采用最长前缀匹配路由查找的IP包的转发功能,也包括层3的相关协议中 继点处理(例如IPv4中的ICMP协议)。L3F功能定义中包含组播复制功能,允许将包复制到组播组内的 层3端口。 一一传统适配功能(LAF):指将传统的网络技术适配到分组技术的功能,例如将POTS或TDM信号 适配到IP包中

6.2.3调度和过滤功能(STF)

调度功能应用于层2或层3,可以包括排队(queuing)、整形(shaping)和策略(policing)等。调 度功能提供根据Qos的类型对进入和发出的流量进行相应的处理,既包括数据平面流量,也包括控制平 面和管理平面。流量分类功能也可认为是调度功能的一部分。 过滤功能指有条件的访问控制(例如:ACL过滤)。对于组播,过滤功能实现了组播组的加入和离 开,完成组播组控制的功能。该功能可以通过本地的黑/白名单列表或基于远程的服务器进行交互控制。

图2所示给出了固定宽带接入网的功能分解以及该与DSL多业务承载和PON多业务 型的对应关系。

图2固定宽带接入网参考

本章描述了对接入节点(AN)的要求,包括接入功能集和第一级汇聚功能集的功能。这些功能涉及 U1,Vc和Va等参考点,如图3所示。

7.2接入节点功能模块

接入节点可以分解为几个功能模块,如图4所示

图3接入节点和相关参考点

图4接入节点的功能分解

接入节点的QoS分类能力既应支持基于IP的三重播放业务,也应支持MEF类型的业务。可以用于 行流分类的分组所携带的流标记信息包括: 一802.1p优先级标记,包括DEI比特; DSCP值; 一以太网类型域; 一IP协议号。 使用IEEE802.1p优先级标记域进行分类的操作应在任何VLAN标签操作之前。 流分类操作应基于每端口或每端口每VLAN。 作为分类的结果,流量可以被分配一个流量类的编号。接入节点应支持至少8个流量类。 在发出的端口,将对分类后的流量放入不同的队列,并采用不同的调度方式。 多个流量类可以分配到统一个输出队列,但可以根据不同的流量类(例如根据DEI的值)采用不同

从转发的角度看,接入节点是一个2层节点,因此接入节点主要基于IGMP/MLD协议进行组播控制。 接入节点应支持IGMP/MLD透明代理或IGMP/MLD代理。 对于家庭宽带的组播业务,接入节点使用组播VLAN作为独立的广播域传送组播业务,并应支持跨 LAN组播机制。跨VLAN组播机制在下行方向将组播数据和控制报文转发到用户VLAN。 接入节点应支持如下三种组播VLAN的部署方式: 单一组播VLAN; 一多个组播VLAN; 组播VLAN与N:1单播VLAN共享

从转发的角度看,接入节点是一个2层节点JC∕T 1014-2006 腰果壳油摩擦粉,因此接入节点主要基于IGMP/MLD协议进行组播控制。 接入节点应支持IGMP/MLD透明代理或IGMP/MLD代理。 对于家庭宽带的组播业务,接入节点使用组播VLAN作为独立的广播域传送组播业务,并应支持跨 VLAN组播机制。跨VLAN组播机制在下行方向将组播数据和控制报文转发到用户VLAN。 接入节点应支持如下三种组播VLAN的部署方式: 单一组播VLAN; 一多个组播VLAN; 组爆VLAN上N单操VAN#直

8.7DHCP/PPPoE处理

接入节点的安全功能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实施: 用户保护:防范用户信息的泄露: 一网络保护:防止网络受到(故意或非故意)异常报文的攻击和影响; 一设备保护:防止接入节点自身受到异常报文或流量的攻击。 接入节点应支持的安全功能包括:用户隔离,防ARP欺骗、防DHCP欺骗、防IP仿冒、防MAC仿冒 禁止洪泛、广播报文限速、限制每端口每VLAN的MAC地址数量、限制控制平面报文速率、ACL等。

接入节点同步功能的实现可以来用不同的方式。根据同步提取和同步分配的的方法的不同,包括: 一物理层同步,例如E1、SDH、xDSL、xPON和以太网等均可提供物理层同步,不同的技术提供 的同步能力不同,有的仅提供频率同步,有的可以提供频率、时间同步; 一基于包的同步,通过支持不同的基于包的同步协议,例如IEEE1588、NTP、差分时钟提取的CES 业务或自适应时钟提取的CES业务,可以获得不同的同步性能; 一一外部同步,通过独立同步接口接收来自外部同步系统(例如卫星定位系统)提供的频率和时间 同步。

现浇框架结构胶合板大模板施工工艺标准8.10线路诊断和测试

通过接入节点的UNI接口可以提供向用户设备供电的功能,例如: 通过以太网接口的PoE功能可以向接入的AP设备供电; 通过UNI接口,接入节点远端设备可以获得从用户侧的供电,例如: 通过以太网接口获得用户侧供电: 通过双绞线接口获得用户侧供电。

入节点通过网络上联接口实现V参考点功能与汇聚节点连接。上联接口的类型应包括但不限于 口、支持无源WDM接口和波长接口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