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J/T 1214-2016 地浸砂岩型铀矿资源储量估算指南

EJ/T 1214-2016 地浸砂岩型铀矿资源储量估算指南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EJ/T 1214-2016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21.9M
标准类别:综合标准
资源ID:41871
免费资源

EJ/T 1214-2016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EJ/T 1214-2016 地浸砂岩型铀矿资源储量估算指南简介:

"EJ/T 1214-2016 地浸砂岩型铀矿资源储量估算指南"是中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中的一项,它主要针对地浸砂岩型铀矿的资源储量估算提供了一套详细的方法和规范。地浸砂岩型铀矿是指铀在砂岩中通过地浸作用富集的一种铀矿类型,这种矿床通常在砂岩中含有一定量的铀矿物,通过地下水的长期溶解和搬运,铀会逐渐富集在特定区域。

该指南的主要内容可能包括矿产资源储量的定义和分类,地质勘查和采样方法,铀矿物的化学分析方法,铀的地球化学行为和地浸过程的理解,资源储量估算的建立,以及储量计算的精度评估等。它为铀矿勘查、开发和管理提供了科学的依据,有助于提高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保护环境,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请注意,具体的指南内容可能会根据地质条件、科技发展和环保要求等因素有所更新,建议查阅最新的标准文本以获取最准确的信息。

EJ/T 1214-2016 地浸砂岩型铀矿资源储量估算指南部分内容预览: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推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含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7766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 GB/T25283矿产资源综合勘查评价规范 DZ/T0130.3地质矿产实验室测试质量管理规范岩石矿物样品化学成分分析 EJ/T611测井规范 EJ/T751 放射性矿产地质分析测试实验室质量保证规范 EJ/T1031 铀矿床密度和湿度测量规程 EJ/T1094 铀镭平衡系数测量规程 EJ/T1140 地浸砂岩型铀矿钻探规范 EJ/T1157 地浸砂岩型铀矿地质勘查规范 ET/T1158 地浸砂岩型铀矿取样规范

3各劫查阶段资滤/储量估算要求

3.1调查评价和预查阶段

依据调查评价和预查阶段所获 采用·一般工业指标,估算预测的资源量(334)。资源 量估算时,不作特高品位处理和物探参数的修正。应按照GB/T25283、EJ/T1157的要求,对与铀共(伴) 生的元素大致评价有无综合利用的可能性《城市公共汽电车驾驶员操作规范 JT/T934-2014》,可不估算其资源量。

依据普查及之前阶段所获数据和参数进行概略研究,并采用一般工业指标估算资源量。资源最估算 时,应对特高品位进行处理。当测定的铀镭和镭氢平衡系数满足普查阶段的要求时,应进行修正,否则, 可不作修正。应按照GB/T25283、EJ/T1157的要求,对与铀共(伴)生的、达到综合利用标准的矿产 进行资源量估算。

依据详查及之前阶段所获得的资料和数据进行预可行性研究,论证并确定矿床的工业指标,估 诸量。资源/储量估算时,应对特高品位进行处理,并按要求进行铀镭平衡修正和用物探参数孔 进行镭氢平衡修正。应按照GB/T25283、EJ/T1157的要求,对与铀共(伴)生的、达到综合 隹的矿产进行资源/储量估算。

依据系统的岩(矿)心取样资来 性研究,论证并确定矿床的工 算时,应对特高品位进行处

开按要求进行轴镭平 、应按照GB/T25283、EJ/T1157 的要求,对与铀共(伴)

4资源/储量估算原则、工业指标和参数的确

4.1资源/储量估算原则

4.1.1按矿体(层)、品级、块段、资源/储量类型等分别定和估算资源/储量。 4.1.2资源/储量估算时应扣除截至野外施工结束时已提交或已开采的资源/储量。扣除的方法为:先 估算包括已提交或已开采部分工程在内的矿体(块段)的资源/储量,然后再扣除已提交或已开采部分 的资源/储量。 4.1.3共(伴)生矿产资源/储量可利用相应铀矿体(块段)的厚度、面积及密度进行估算。对其它层 位可利用的矿产应单独估算其资源/储量。 4.1.4参与资源/储量估算的工程质量和原始资料质量,应符合有关标准和规定的要求。 4.1.5发现煤岩型、泥岩型等硬岩型铀矿及煤等其它矿产,应估算其资源量。 4.2工业指标 4.2.1地浸砂岩型铀矿的一般工业指标主要有:边界品位、边界平米铀量、允许最大可渗透夹层厚度。 其具体指标如下: a)边界品位:0.01%: b)边界平米量:埋深小于等于500m:1kg/m;埋深大于500m:2kg/m²; c)允许最大可渗透夹层厚度:7m。 4.2.2各勘查阶段都应估算低品位、低平米量的资源量,即: a)埋深小于等于500m时,应估算品位0.005%~0.01%、平米铀量大于等于0.5kg/m²的资源量和品 位大于等于0.01%、平米铀量大于等于0.5kg/m、小于1kg/m的资源量; 6 埋深大于500m时,应估算品位0.005%~0.01%、平米铀量大于等于1kg/m²的资源量和品位大 于等于0.01%、平米铀量大于等于1kg/m²、小于2kg/m的资源量。

4.3资源/储量估算参数的确定

4.3.1物探参数的确定

4.3.1.1矿石密度和湿周

4.3.1.1.1参加资源/储量估算的矿石密度、湿度样品的采集要求、采集方法和数量等应符合EJ/T1031 和EJ/T1158的规定。主要含矿层密度样数最应不少于30个。渗透性矿石的密度和湿度样品的测定结 果登记表格式见附录A中A.1。 4.3.1.1.2对密度和湿度的测定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若样品效量不少于30个,则采用“偏度、峰度检 验法”检查测定数据符合何种正态分布,根据分布形态确定采用相应的方法求取其平均值和均方差值: 若样品数量少于30个,则可直接计算其算术平均值作为矿石的密度和湿度,计算时应剔除密度和湿度 值不小于平均值加减三倍均方差的样品。

4.3.1.1.3矿右凝度修正按EI/

EJ/T1214—2016

CR—一单样段分析的镭的平衡铀单位的数值,用百分数表示; ci单样段分析的铀含量的数值,用百分数表示。 4.3.1.2.4按公式(2)计算单矿段铀镭平衡系数,计算结果登记表格式见附录A中A.3。

dh.CRa W.cu

4.3.1.2.6按公式(4)计算矿床的铺

1.2.6按公式(4)计算矿床的铀镭平衡系数:

Z(h .cke·kg) Z(h' .ck)

kp一铀矿床的铀镭平衡系数。 4.3.1.2.7根据不同矿石类型、深度、品级、矿体或同一矿体的不同部位,如卷头和翼部,研究矿体 沿走向、倾向的放射性平衡规律,并分别计算铀镭平衡系数。

4.3.13籍罚平衡系数

单矿段渗透性矿石镭氢平衡系数按公式(6)

P二单矿段镭氛平衡系数: h测井解释的单矿段厚度,单位为米(m); CRa—经湿度修正后单矿段测井解释的镭的含量,以百分数表示; h,矿心样品分析确定并经采取率修正后的单矿段厚度,单位为米(m); cka单矿段矿心样品分析的镭的含量,以百分数表示。 3.1.3.2.3矿床镭氢平衡系数按公式(7)计算:

4.3.1.4矿石有效原子序数

Z(hy·cRai) (h ·cka)

Z(hy ·cRai) Rn E(h .cka)

4.3.1.5.1用于钮、钟含量测足的样品,每个矿层不应少于30个。 4.3.1.5.2将针、钾样品的金部分析、测试结果造册登记,登记表格式见附录A中A.5。 4.3.1.5.3对剔除异常值后的针、钾分析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采用“偏度、峰度检验法 检验法”检查分析数据符合何种正态分布。根据分布形态确定相应的计算方法,求取针、钾的 和均方差值。 4.3.1.5.4针、钾元素干扰的修正原则和方法按EJ/T611的规定执行。

4.3.2平均厚度计算

一般采用算术平均法计算矿体(块段)的厚度。当厚度变化系数大于等于180%、且工程分布不 应采用面积加权平均法计算。若矿体倾角小于等于15°时,可直接采用工程的见矿厚度计算矿 厚度;若矿体倾角大于15°或钻孔偏斜距超过EJ/T1140要求时,应采用工程见矿的铅直厚度计 平均厚度。

4.3.3平均品位让算

4.3.3.1根据测井资料的解释结果并经过各种物探参(系)数修正后确定铀矿段(层)的平 4.3.3.2单工程平均品位和矿体(块段)平均品位采用厚度加权平均法计算。矿床的平均品位 床的总金属量除以矿体(块段)面积、矿体(块段)厚度以及矿石密度三者的乘积而获得。 4.3.3.3计算矿体(块段)平均品位之.前,应进行特高品位处理。 4.3.4平米铀量计算 平米铀量按EJ/T1157的规定进行计算。

4.3.5特高品位的确定和处理方法

.3.5.1特高品位值一般采用矿 0.01%的渗透性的样段,按其加权平均品位 的6倍~8倍来衡量,最大不超过10倍。 当品位 变化系数小于60%时,取6倍:品位变化系数大于等 于60%、小于100%时,取6倍~8倍; 当品位变化系数大于等于100%时,取8倍~10倍。 4.3.5.2特高品位的处理:采用包含 品(矿段)的工程平均品位代替,经计算,如仍然超 过特高品位下限,则可依次用矿体(块段)平均品位、矿带(地段)平均品位以及矿床平均品位代替, 直到低于特高品位下限为止,处理结果一览表格式见附录B中B.1。特高品位处理时,应结合测井解 释曲线的形态,对矿层厚度不大于0.2m的特高品位峰值一般可不作处理,若其峰值大于矿床(地段) 平均品位的10倍,则应作相应处理 13人矿体(块段)面和计算及其燃麻要成

若矿体倾角小子等于15 前积不作修正:若设体倾用大S 时,应作面积修正。面积测量 1157的规定执行

WST 511-2016标准下载5资源/储量估算方法选择及矿体圈定原则

5.1资源/储量估算方法的选择原则

5.1.1应根据矿床地质特点、矿体形态、产状和勘查工程分布情况,选择合理的资源/储量估算方法。 估算资源/储量的方法主要有几何图形法、地质统计学法和SD法等。 5.1.2对于矿体空间几何形态简单、产状稳定、有用组分分布较均匀时,可采用几何图形法中的地质 块段法。 5.1.3当矿体的空间几何形态和矿化均一性变化较大,且具有较多的样本个体时,可采用地质统计学 法或SD法估算

5.2.1矿体圈定的一般原则

5.2.2.1矿体在部面图上的连摄

5.2.2.1.1矿体在部面图上的连接应充分考虑层间氧化带、砂体特征、地层结构等控矿因素。在与资 源/储量类型相对应的工程间距下,见矿工程与矿化工程之间矿体可直接相连,但工业矿体只外推相应 基本工程间距的1/2;若见矿工程相邻的为无矿工程,则工业矿体的延伸长度按相应基本工程间距的1/2 自然尖灭。矿体相连采用自然曲线连接,并与层间氧化带的空间展布特征相吻合。

5.2.2.1.2矿体在剖面图上以平推定的矿体长度用于资源/储量估算,以尖推离定的矿体长度反映矿 体的延伸规模。

5.2.2.2矿体(块段)在水平投影图上的连摇

水平投影图上的必矿位置是钻孔切 工程的外推点即走向点或倾向点直接相连而成,连接时,一般采用走向点与走向点相连、倾向点与倾向 点相连:若两见矿投影点在空间上相互呈走倾向控制关系,则可采用走向点与倾向点相连。当矿体(块 段)内部出现矿化或无矿工程时,矿体(块段)的边界按5.2.1.3确定GBT 2828.1-2012标准下载,其余部分閣连后予以剔除。当层 间氧化带的形态变异较大,尤其是矿体的卷头部位,应充分研究层间氧化带的空间展布特征,视具体情 况确定矿体的连接方向和外推距离。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