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工程监控量测技术规程]___北京DB

[地铁工程监控量测技术规程]___北京DB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2.8M
标准类别:综合标准
资源ID:41794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地铁工程监控量测技术规程]___北京DB简介:

"地铁工程监控量测技术规程"(简称"DB")通常是指北京市的地方标准,全称为《北京市地铁工程监控量测技术规程》。这个规程是根据国家的相关规范和北京市地铁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的,主要用于指导地铁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监控量测工作,包括对地基、隧道、桥梁等结构物的变形、应力、渗流等进行监测,以确保工程的安全稳定,防止因施工引起的地质灾害,保障地铁工程的质量和施工效率。

"DB"标识通常代表北京市地方标准,即"DBJ",全称为"北京市建设行业标准"。DBJXX-XX-XX形式的编号,XX是具体的年份,XX代表标准顺序号,XX则可能代表专业领域或子类别。例如,DBJ01-2020/T 100-2020《地铁工程监控量测技术规程》中的"DBJ01"代表北京市建设行业标准,"2020/T 100"则是标准的发布年份和顺序号。

这个规程对于地铁工程的设计、施工、监理和监管部门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旨在确保地铁工程的安全和质量,是地铁建设中必不可少的技术指导文件。

[地铁工程监控量测技术规程]___北京DB部分内容预览:

控量测工作必须采取有力的质量保证措施,以确保

项工简质量的元成 8.3监控量测的信息处理与反馈 8.3.1取得监测数据后,应及时进行整理和校对。施工监控量 测的各类数据均应及时绘制成时态曲线,同时应注明开挖方法和 施工工序及开挖面距蓝测断面的距离等信息 8.3.2监控量测数据的计算分析工作中除应对每个项目进行单 项分析外,还应进行多项目的综合分析。 8.3.3当蓝测时态曲线呈现收敛趋势时,应根据曲线形态选择 合适的函数,对监测结果进行回归分析,以预测该测点可能出现 的最终位移值和预测结构和建(构)筑物的安全性,据此确定施 工方法及问定施工法的适应性。 8.3.4监测项目应按“分区分级、分阶段”的原则制定监控 量测控制标准,并按黄色、橙色和红色三级预警进行反馈和控 制。 8.3.5当实测数据出现任何一种预警状态时,监测组应立即向 施工主管、监理、建设和其他相关单位报告,获得确认后应立即 提交预警报告。

地铁结构多修建在繁华的街区根据基坑的开 环境保护要求将基坑的安全等级划分为三级CJT524-2018 加臭剂浓度监测仪,如表

附录B地铁浅理暗挖法施工围岩 及支护状态观察记录表

附录D 地铁明(盖)挖法施工围岩 及支护状态观察记录表

DB11/4902007

1.0.1《地铁工程监控量测技术规程》(以下简称本规程)编制 的依据条件及其针对性。按照北京地铁建设规划,其近期建设的 地铁线路以地下线路为主,并主要通过交通繁忙和建(构)筑物 较集中的城区或近郊区;同时,以上地铁线路通过的地层除近地 表均有一层厚度约1~6m的杂填十外,大致包含厚度不等的: 粉土、粉质粘土、粘土、粉细砂、中粗砂、砂夹卵石等;地层中 通常有地下水,其水位标高因地区而异,较典型的分布为:第 层为上层滞水,第二层为潜水、最下层为承压水。本规程主要依 据上述环境和地质条件编制 目前·北京地铁工程主要采用以下工法:浅埋暗挖法、盾构 法、明挖法及盖挖法。本规程针对这四种工法中的主要监控量测 内容和要求做出相应的规定。 1.0.2本规程的宗旨。北京地铁所处地层和四周环境条件极为 复杂,工程设计和施工措施不仅必须保证地铁工程本身的安全, 还必须确保邻近建(构)筑物安全,其中包括邻近或穿越的建筑 物、地铁既有线结构、桥梁及地下管线等等。而能保证安全施工 和安全运营的一个重要措施乃是现场监控量测及其相应的信息反 馈和管理工作。鉴于地层、地表环境的复杂性,以及地铁运营线 的重要性,在地铁控量测中,应在确保运营安全的前提下在必 要的部位设置先进的监测仪器设备,以保证其实时监控和自动反 遗。同时,在设计中还应在保证安全的原则下,尽可能地达到优 化监测项目和经济合理的目的。 按照本条规定,北京地铁设计和施工中的监控量测工作应按 本规程的相应条款执行,从而使该项工作开始有章可循 1.0.3本规程的适用范围。长期以来,铁路隧道、公路隧道

DB11/4902007

3.1.1现场监控量测是地铁工程设计文件和施工组织设计文件 中的重要内容。地铁施工无论采用何种施工方法,都将不可避免 地对地层产生扰动,引起的地层变形可能导致既有地表建筑和管 线设施破坏。因此,城市地铁施工要考虑对城市环境的影响。施 工中进行监控量测可及时发现这些不利影响,从而采取应对措施 以减少对城市生活的影响,确保施工及周围环境的安全。因此监 控量测工作是城市地铁建设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3.1.2监控量测计划的编制原则和考虑因素。地下工程的客观 条件复杂多变,要综合考虑工程自身及周边环境条件及状况,对 每一工程均应具体制定与其条件相适应的监控量测计划。 3.1.3隧道施工特别是在地面建筑设施密集、交通繁忙、地下 水丰富的城市中进行隧道施工,不同施工方法引起的地层力学响 立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规律可以通过施工监测实现,并可及时预测 地层变形的发展,反馈施工,控制地铁施工对环境的影响。 1地铁结构设计中采用的设计原理与现场实测的结构受力 变形情况往往有一定的差异,因此,施工中及时的监测信息反馈 对设计方案的完善和修正有很大帮助·可以验证支护结构设计, 指导施工:必要时调整设计和施工参数,减小结构及地层的变 形。 2不同的施工方法都不同程度地对周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 问,因此,通过及时、准确的现场监测结果可以判断隧道结构及 周边环境是否安全,并可预测施工弓起的地表变形,根据其发展 趋势决定是否采取保护措施,以及为确定经济合理的保护措施提 供依据。 3地铁施工中结构及周围地层的受力、变形数据和资料对

设计、施工总结经验有很大帮助,从而可以提高设计和施工技术 水平。 3.1.4应测项自和选测项自的概念和内容区分。保证隧道周边 环境和围岩的稳定以及施工安全,同时反映设计、施工状态而应 进行的日常监测项目,即为应测项目,包括浅埋暗挖法中的围岩 及支护状态观察、地表沉降、邻近建(构)筑物及地下管线沉 降、初期支护结构拱顶(部)沉降、初期支护结构净空收敛,盾 构法中的洞内及洞外观察、地表沉降(或隆起)、建(构)筑物 变形、地下管线沉降、管片衬砌变形,明(盖)挖法中的基坑描 述、地表沉降、周边建(构)筑物变形地下管线沉降、桩 (墙)顶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支撑轴力、地下水位、盖挖法顶 板内力、盖挖法立柱内力及变形、竖井井壁净空收敛二桩体水平 变形等;相对于应测项目而言,为了设计和施工的特殊需要,由 设计文件规定的在局部地段进行的监测项目,如浅埋暗挖法中的 围岩内部位移(土体分层沉降及水平位移)围岩压力及支护间 接触应力、钢筋格栅钢架应力、初期支护(喷射混凝土)、二次 衬砌内应力及表面应力、钢管柱受力,盾构法中土体变形(分层 沉降,水平位移)、管片衬砌和地层间接触应力、管片内力,明 (盖)挖法中的围护桩(墙)内力、孔隙水压力土体变形等。 3.1.5监测范围指结构测代汇通过监测数据得到 施工影响下地层的变形位移情况。根据Peck提出的隧道施工弓 起的地表沉降预测方法,地表沉降横向分布近似为一正态分布曲 线。鉴于北京地铁理深较浅,一般在10m左右,采用浅埋暗挖 法施工的区间隧道断面觉度通常在8m以下,结合北京地层特 点,可大致得到地铁区间隧道开挖影响的地表沉降槽横向范围 两侧均近似取为30m。而对于地铁车站,暗挖车站宽度可达20m 以上,且多采用分部开挖,由于开挖跨度增大及多次开挖的影 响,通常车站开挖对地层的扰动较大,因此造成较大的地层变形

和地表沉降,这一点通过既有的天量监测结果已得到证明。由于 车站结构工程的高度及埋置深度等的影响,单层和双层地铁车站 弓引起的地表沉降也存在一定差异通常双层车站的地表沉降影响 范围更大。此外,城市地铁车站根据需要多设在城市中心区,工 程周边环境相对复杂,邻近既有城市建筑设施繁多,因此施工中 监测范围须适当加大,以得到更完整的监测资料,确保邻近建 (构)筑物的安全。 3.1.6各点的监测频率应根据工程需要确定,对某一具体工程 (区间或车站,主要考虑施工进度的影响,随施工进行,不同位 置监测点的监测频率灵活调整。对于处在施工主要影响范围内的 监测点,其监测频率要适当加大,严密监测施工现状和影响;对 于处在施工主要影响范围以外的监测点GB∕T 50123-1999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监测频率可适当降低。 车站和区间的监测频率应根据工程自身特点和实际需要分别制 定。 3.1.7监测工作要体现及时性,一方面要对各监测点及时监测, 记录相关数据,另一方面及时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将结果尽快 反馈给相关人员和单位,从而及时判断施工和周边环境的安全状 态,预测施工影响的发展趋势,并最终提出处理意见 3.1.8为确保监测工作安全顺利进行,并保证监测结果的有效 性和可靠性,所有监测仪器和儿件必须符合有关规定和工作需 要。例如,沉降和变形蓝测应提出不同精度的要求;钻孔测斜仪 应对其提出精度和防水的要求;收敛计应对其提出重复性误差的 要求;接触应力和结构应变监测应提出稳定性要求等等。

3. 2 沉降监测基本要求

3.2.1参照JGJ/T8一97《建筑变形测量规程》将垂直位移测量 中测量点分为控制点和观测点(变形点)。控制点包括基准点、 工作基点等工作点。基准点是沉降观测起始数据的基本点,对要

DB11/4902007

DB11/4902007

求精度较高的工程,应布设深埋混凝土结构基准点形成监控网: 其为埋设的永久性标志。基准点设置在地铁施工影响范围外,尽 可能选在路线附近的机关、学校或公园内。埋设深度应达到原状 七层,具体深度以勘察服一成实际露为准。钻孔后灌注混凝 土,中间理设螺纹钢筋,混凝土浇注养护稳定后方能开始引测基 准点标高,并进行首次联测。对于条文中所提出的五种不应设置 地点,是经实战证明这些地点的土层极易受扰动和具有不稳定性 特征。 工作基点为控制点之一。工作基点应设置在相对于施工区域 来说比较稳定的地点。对北京地区而言,其埋置深度一般可控制 到地面3m以下。当基准点和厂作基点之间需要进行连接时应布 置联系点·点位所在处应相对稳定。根据工作区岩土工程条件《电子电气产品的环境意识设计导则 GB/T 23686-2009》, 设置在地表的工作基点应光在选择地点挖孔和设置钢筋,用高标 号水泥砂浆现场浇筑,顶部一般高出地面一定高度,底部夯实。 基点四周砌筑砖石护墙作为保护,用红油漆标注点号一对于设置 在建筑物上的工作基点应采用直径20mm的L形钢筋,测头垂 直向上,开应牢固地设置在所选择建筑物的无裂损混凝土结构 上。竖井壁上设置的工作基点可位于底板以上0.5~1.0m范围 内,并应作好保护措施;当隧道长度大于100m时可将该点延 伸至隧道内的墙脚或拱顶·但必须进行保护并定时与竖井基点进 行校核。 3.2.2地表沉降观测点为变形观测点(测点),理设在变形体上 能够反映变形特征的位置上,可采用标准方法和浅层设点的方 法。道路浅层设点为采用较大直径的水泥钉(直径≥5mm)或 短钢筋(直径≥10mm)在路面设置测点的简易方法。此方法只 应在交通十分繁忙、无法进行钻孔设点的情况下应用。在可能的 情况下,以及在条文中所规定的四种地段均应采用标准方法设 点。标准设点方法如图3一1所示

3.2.5沉降监测的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是参照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