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38031-2020 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

GB 38031-2020 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GB 38031-2020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20.5M
标准类别:电力标准
资源ID:40927
免费资源

GB 38031-2020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GB 38031-2020 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简介:

GB 38031-2020是中国关于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的一项国家标准,全称是《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该标准于2020年发布,主要目的是为了规范和提升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包括锂离子电池、镍氢电池等)的设计、制造、使用和处理过程中的安全性,以确保电动汽车的安全运行和使用者的生命财产安全。

GB 38031-2020规定了动力蓄电池在热失控、短路、过充、过放、机械冲击、火烧、泄漏、热管理、电化学稳定性、环境适应性等方面的安全性能要求。它涵盖了电池的整个生命周期,包括设计、生产、储存、使用、回收和处置等各个环节,对电池的性能参数、测试方法、安全标志等都做了详细的规定。

实施这个标准有助于提高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安全水平,防止电池安全事故的发生,促进电动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同时,对于消费者来说,也能提供更安全、可靠的电动车产品。

GB 38031-2020 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部分内容预览:

8.2.15过放电保护

8.2.15.1试验对象为电池系统

【赤峰市】《城镇社区消防安全管理规定》8.2.15.2试验条件如下

8.2.15.2试验条件如下: a 试验应在20℃士10℃的环境温度或更高温度(如果电池系统制造商要求)下进行。 b) 按照电池系统制造商推荐的正常操作(如使用外部充放电设备),调整试验对象的SOC到较低 水平,但应在正常的工作范围内。只要试验对象能够正常运行,可不需要精确的调整。 C) 在试验开始时,影响试验对象功能并与试验结果相关的所有保护设备都应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用于放电的所有相关的主要接触器都应闭合(如电池系统回路中包含相关继电器)。 8.2.15.3 放电过程如下: a) 外部放电设备应连接到试验对象的主端子; 应与电池系统制造商协商,在规定的正常工作范围内以稳定的电流进行放电。 8.2.15.4 放电应持续进行,直至符合以下任一条件时,结束试验: a) 试验对象自动终止放电电流; h)试验对免发出终止放由由流的信号

c)当试验对象的自动中断功能未起作用,或者没有8.2.15.4中a)所述的功能,则应继续放电,使 得试验对象放电到其额定电压的25%为止: d)试验对象的温度稳定,温度变化在2h内小于4℃ 8.2.15.5完成以上试验步骤后,在试验环境温度下观察1h

当试验对象的自动中断功能未起作用 得试验对象放电到其额定电压的25%为止; d)试验对象的温度稳定,温度变化在2h内小于4℃ 8.2.15.5完成以上试验步骤后.在试验环境温度下观察1h

新申请型式批准的车型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开始执行,已获得型式批准的车型自本标准实施之日 起第13个月开始执行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电池包或系统的典型结构

电池包是能量存储装置,通常包括电池单体、部件、高压电路、过流保护装置及与其他外部系统的接 口(如冷却、高压、辅助低压和通信等)。图A.1是 个电池包的典型结构

电池包是能量存储装置,通常包括电池单体、部件、高压电路、过流保护装置及与其他外部系统的接 口(如冷却、高压、辅助低压和通信等)。图A.1是 个电池包的典型结构

图A.1电池包典型结构

电池系统是能量存储装置,包括电池单体或电池包、电路和电控单元(如电池控制单元、电流接触 器)。电池系统的典型结构有两种,分别是集成了电池控制单元的电池系统和带外置电池控制单元的电 也系统.分别如图A.2和图A.3所示

图A.2含集成电池控制单元的电池系统典型结构

图A.3外置集成电池控制单元的电池系统典型结构

明确电池包或系统的绝缘电阻测试方法。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电池包或系统绝缘电阻测试方法

电池包或系统均以制造商规定的完全充电状态进行,试验环境温度为22℃土5℃,湿度为 15%~90%。 电压检测工具的内阻不小于10MQ。在测量时若绝缘监测功能会对电池包或系统绝缘电阻的测 式产生影响,则应将绝缘监测功能关闭或者将绝缘电阻监测单元从B级电压电路中断开,以免影响测 量值,否则制造商可选择是否关闭绝缘监测功能或者将绝缘监测单元从B级电压电路中断开

B.3绝缘电阻测试方法

3.3.1.1使电池包或系统内的电力、电子 B.3.1.2用相同的两个电压检测工具同时测量电池包或系统的两个端子和电平台之间的电压,如图B 所示。待读数稳定,较高的一个为U,较低的一个为U,。

图B.1绝缘电阻测量步骤1

3.3.1.3添加一个已知电阻R,阻值推荐1MQ。如图B.2所示并联在电池包或系统的U,侧端子与电 平台之间。再用B.3.1.2中的两个电压检测工具同时测量电池包或系统的两个端子和电平台之间的电 玉,待读数稳定,测量值为U,和U。

B.3.1.4计算绝缘电阻R:方法如下

图B.2绝缘电阻测量步骤2

B.3.1.4计算绝缘电阻R:方法如下:

计算绝缘电阻R·方法如

R:可以使用R。和四个电压值UI、U、U。和U。以及电压检测设备内阻r,代人式(B.1)或式(B.2

B.3.2.1使电池包或系统处于接通的状态

U1 R +r (U, U, 1 R: : U. IU.

注:电池包或系统的电平台可以是其与整车电平台连接的可导电外壳 B.3.2.3测量电压:使用的测量电压应为电池包或系统标称电压的1.5倍或500V(d.c.)的电压,两者 取较高值。测量时间:施加的电压应该足够长,以便获得稳定的读数,推荐值为30S

附录C (规范性附录) 热扩散乘员保护分析与验证报告

C.3说明电池包或系统安全性文件

C.4验证与资料提供说明

C.4.1检测机构依据制造商提供的技术文书、试验程序进行结果验证,并提供试验报告。

C.4.1检测机构依据制造商提供的技术文书、试验程序进行结果验证,并提供试验报告。 C.4.2热扩散乘员保护分析与验证报告应包含表C.1所列3项报告,其中第1项和第2项由制造商提 24

3项由检测机构出具。 注:C.3.5d)与C.4所述的验证试验可为在相间检测机构进行

表C.1热扩散乘员保护分析与验证报告详细内容

C.5热扩散乘员保护验证试验程序

试验应在以下条件进行: 本试验在温度为0℃以上,相对湿度为10%~90%,大气压力为86kPa~106kPa的环境中 进行。 b 试验开始前,对试验对象的SOC进行调整。对于设计为外部充电的电池包或系统,SOC调至 不低于制造商规定的正常SOC工作范围的95%;对于设计为仅通过车辆能源进行充电的电 池包或系统,SOC调至不低于制造商工作范围的90% 热扩散试验可能需要在测试开始前对电池包或系统进行一定程度的改动,导致可能无法进行 充电,需在试验开始前确认试验对象的SOC满足要求。 d) 试验开始前,所有的试验装置正常运行。 e 试验尽可能少地对测试样品进行改动,制造商需提交所做改动的清单 ) 试验在室内环境或者风速不大于2.5km/h的环境下进行

C.5.3.1推荐C.5.3.3或C.5.3.4作为热扩散试验的可选方法,制造商可以选择其中一种方法,也可自 行选择其他方法来触发热失控。 C.5.3.2热失控触发对象:试验对象中的电池单体。选择电池包内靠近中心位置,或者被其他电池单 体包围的电池单体。

C.5.3.3推荐的针刺触发热失控方法如下:

C.5.3.3 推荐的针刺触发热失控方法如下: a 刺针材料:钢; b) 刺针直径:3mm~8mm; C) 针尖形状:圆锥形,角度为20°~60°; 针刺速度:0.1mm/s~10mm/s; e) 针刺位置及方向:选择能触发电池单体发生热失控的位置和方向(例如,垂直于极片的方向) C.5.3.4 推荐的加热触发热失控方法:使用平面状或者棒状加热装置,并且其表面应覆盖陶瓷、金属或 绝缘层。对于尺寸与电池单体相同的块状加热装置,可用该加热装置代替其中一个电池单体,与触发对 象的表面直接接触;对于薄膜加热装置,则应将其始终附着在触发对象的表面;加热装置的加热面积都

应不大于电池单体的表面积;将加热装置的加热面与电池单体表面直接接触,加热装置的位置应与C.5.3.5 中规定的温度传感器的位置相对应;安装完成后,应在24h内启动加热装置,以加热装置的最大功率对 触发对象进行加热;加热装置的功率要求见表C.2;当发生热失控或者C.5.3.5定义的监测点温度达到 300℃时,停止触发。

湿陷性土地区人工地基工程勘察、设计、施工与检测指南表C.2加热装置功率选择

C.5.3.5推荐的监控点布置方案如下

a) 监测电压或温度,应使用原始的电路或追加新增的测试用电路。监测温度定义为温度A(测试 过程中触发对象的最高表面温度)。温度数据的采样间隔应小于1S,准确度要求为土2℃。 b) 针刺触发时,温度传感器的位置应尽可能接近短路点,也可使用针的温度(如图C.1所示)。 C 加热触发时,温度传感器布置在远离热传导的一侧,即安装在加热装置的对侧(如图C.2所 示)。

图C.1针刺触发时温度传感器的布置位置示意图

图C.2加热触发时温度传感器的布置位置示意图

C.5.3.6推荐的热失控触发判定条件: a 触发对象产生电压降,且下降值超过初始电压的25%; b)监测点温度达到制造商规定的最高工作温度; 监测点的温升速率dT/dt≥1℃/s,且持续3s以上。 当a)和c)或者b)和c)发生时,判定发生热失控。如果采用推荐的方法作为热失控触发方法,且未 发生热失控,为了确保热扩散不会导致车辆乘员危险,需证明采用如上两种推荐方法均不会发生热 控

GB 5845.3-1986 城市公共交通标志 无轨电车标志.6推荐的热失控触发判

C.5.3.6推荐的热失控触发判定条件: a) 触发对象产生电压降,且下降值超过初始电压的25%; b)监测点温度达到制造商规定的最高工作温度; 监测点的温升速率dT/dt≥1℃/s,且持续3s以上。 当a)和c)或者b)和c)发生时,判定发生热失控。如果采用推荐的方法作为热失控触发方法,且未 发生热失控,为了确保热扩散不会导致车辆乘员危险,需证明采用如上两种推荐方法均不会发生热 失控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