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T 2009-2010 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

CHT 2009-2010 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500.2K
标准类别:建筑标准
资源ID:39660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CHT 2009-2010 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简介:

CHT 2009-2010 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Real-Time Kinematic)技术规范,是针对中国测绘技术标准的一项具体规定。RTK是一种高精度的全球定位系统测量技术,它通过接收全球定位系统(GPS)卫星信号,并结合差分技术,实现实时、高精度的位置和姿态测量。

以下是该技术规范的一些关键要点:

1. 精度要求:RTK技术能提供厘米级甚至毫米级的定位精度,这对于地形测量、工程测量、地质勘查、农业精准作业等领域有着重要应用。

2. 实时性:RTK系统能够实时传输数据,进行实时定位和测量,大大提高了测量效率。

3. 数据处理:规范对数据采集、传输、处理和存储等环节有明确的要求,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4. 设备要求:RTK接收机应具备高灵敏度、快速定位和抗干扰能力,同时需要与专用的GPS差分站配合使用。

5. 应用环境:技术规范适用于各种地形条件,包括城市、乡村、山区、海洋等,但可能需要针对不同的环境进行性能调整。

6. 操作标准:详细规定了RTK测量的操作流程、质量控制、数据处理和报告等环节。

总的来说,CHT 2009-2010 RTK技术规范为中国测绘行业提供了统一的测量技术标准,促进了测量技术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推动了相关领域的发展。

CHT 2009-2010 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部分内容预览:

CH/T2009—2010

行实时RTK改正的定位方式。

截止高度角cutoff

某3层百货商场全套设计(含计算书,建筑图,结构图,周记,PKPM)4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和时间系统

RTK测量宜采用协调世界时(UTC)。当来用北京标准时间(BST)时,应考虑时区差与UTC进行换

换参数和高程成果等,进行技术设计。 5.1.2RTK平面控制点按精度划分等级为:一级控制点、二级控制点、三级控制点。RTK高程控制点 按精度划分等级为等外高程控制点。 一级、二级、三级平面控制点及等外高程控制点,适用于布设外业数字测图和摄影测量与遥感的控制 基础,可以作为图根测量、像片控制测量、碎部点数据采集的起算依据。 5.1.3平面控制点可以逐级布设、越级布设或次性全面布设,每个控制点宜保证有一个以上的通视 方向。 5.1.4RTK测量可采用单基准站RTK和网络RTK两种方法进行。在通信条件困难时,也可以采用 后处理动态测量模式进行测量。 5.1.5有条件采用网络RTK测量的地区,宜优先采用网络RTK技术测量。 5.1.6RTK卫星的状态应符合表1规定

CH/T2009—2010

5.1.7经、纬度记录精确至0.00001",平面坐标和高程记录精确至0.001m,天线高量取精确至0.001m。 5.2RTK平面控制测量 5.2.1RTK平面控制点的点位选择要求按照GB/T18314执行。 5.2.2RTK平面控制点的埋石根据技术设计要求确定。 5.2.3RTK平面控制点测量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2规定

5. 2 RTK 平面控制测量

4执行。 .2.2RTK平面控制点的理石根据技术设计要求确定

:2.2尺K平控市制息的理石根据技

1:点位中误差指控制点相对于最近基准站的误差。 2:采用单基准站RTK测量一级控制点需至少更换一次基准站进行观测,每站观测次数不少于2次。 3:采用网络RTK测量各级平面控制点可不受流动站到基准站距离的限制,但应在网络有效服务范围内 4:相邻点间距离不宜小于该等级平均边长的1/2

在系统内组成差分观测值进行实时处理,通过坐标转换方法将观测得到的地心坐标转换为指定 的平面坐标,

5.2.5测区坐标系统转换参数的获取:

a)在获取测区坐标系统转换参数时,可以直接利用已知的参数; b)在没有已知转换参数时,可以自行求解; c)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与参心坐标系(如1954北京坐标系、1980西安坐标系或地方独立坐标系) 转换参数的求解,应采用不少于3点的高等级起算点两套坐标系成果,所选起算点应分布均匀, 且能控制整个测区; d)转换时应根据测区范围及具体情况,对起算点进行可靠性检验,采用合理的数学,进行多种 点组合方式分别计算和优选; e)RTK控制点测量转换参数的求解,不能采用现场点校正的方法进行。 2.6RTK平面控制点测量基准站的技术要求应满足: a)来用网络RTK时,基准站网点的设立应符合CH/T2008的要求;

d)用电台进行数据传输时,基准站宜选择在测区相对较高的位置; e)用移动通信进行数据传输时,基准站必须选择在测区有移动通信接收信号的位置; f)选择无线电台通信方法时,应按约定的工作频率进行数据链设置,以避免串频; g)应正确设置随机软件中对应的仪器类型、电台类型、电台频率、天线类型、数据端口、蓝牙端口等 h)应正确设置基准站坐标、数据单位、尺度因子、投影参数和接收机天线高等参数。

5.2.7RTK平面控制点测量流动站的技术要求应满足

5. 3RTK 高程控制测量

1RTK高程控制点的埋设一般与RTK平面控制点同步进行,标石可以重合,重合时应采用 的标志。

3.2RTK高程控制点测量主要技术要求应符

5.3.3RTK高程控制点测量基准站的技术要求,按照5.2.6执行。 5.3.4RTK高程控制点测量流动站的技术要求,按照5.2.7中a)至h)款执行。 5.3.5RTK高程控制点测量设置高程收敛精度不应大于3cm。 5.3.6RTK高程控制点测量流动站观测时应采用三角架对中、整平,每次观测历元数应不少于20个, 采样间隔2s~5s,各次测量的大地高较差应不大于4cm。 5.3.7 应取各次测量的大地高中数作为最终结果。 5.3.8RTK控制点高程的测定,通过流动站测得的大地高减去流动站的高程异常获得。 5.3.9流动站的高程异常可以采用数学拟合方法、似大地水准面精化内插等方法获取,拟合及 似大地水准面的精度根据实际生产需要确定。

5.4成果数据处理与检查

CH/T 2009—2010

5.4.1RTK控制测量外业采集的数据应及时进行备份和内外业检查。

5.4.1RTK控制测量外业采集的数据应及时进行备份和内外业检查。 5.4.2RTK控制测量外业观测记录采用仪器自带内存卡或数据采集器,记录项目及成果输出包括下列 内容

a)转换参考点的点名(号)、残差、转换参数(参见附录A); b)基准站点名(号)、天线高、观测时间(参见附录B); c)流动站点名(号)、天线高、观测时间; d)基准站发送给流动站的基准站地心坐标、地心坐标的增量; e)流动站的平面、高程收敛精度; f)流动站的地心坐标、平面和高程成果(参见附录C、附录D); g)测区转换参考点、观测点网图。 在进行网络RTK时,a)至d)项可根据项目要求部分提供

5.4.3用RTK技术施测的控制点成果应进行100%的内业检查和不少于总点数10%的外业检测,平面 控制点外业检测可采用相应等级的卫星定位静态(快速静态)技术测定坐标,全站仪测量边长和角度等方 法,高程控制点外业检测可采用相应等级的三角高程、几何水准测量等方法,检测点应均匀分布测区。检 测结果应满足表4和表5的要求

6.1.1RTK地形测量适用于外业数字测图,内容分为图根点测量和碎部点测量。

6.1.1RTK地形测量适用于外业数字测图,内容分为图根点测量和碎部点测量。 6.1.2地形测量其他一般规定见5.1.1、5.1.4、5.1.5、5.1.6、5.1.7。 6.1.3摄影测量与遥感中RTK技术施测像片控制点的要求,参照相应比例尺地形图测量规范执行 6.2主要技术指标

TK地形测量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6规

6.3RTK图根点测量

6.4RTK碎部点测量

现场通过点校正的方法获取。当测区面积较大,采用分区求解转换参数时,相邻分区应不少于2个重 合点。 6.4.2F RTK碎部点高程的获得按照6.3.3、6.3.4、6.3.5执行。 6.4.3RTK碎部点测量平面坐标转换残差不应大于图上土0.1mm。RTK碎部点测量高程拟合残差不 应大于1/10基本等高距。 6.4.4RTK碎部点测量流动站观测时可采用固定高度对中杆对中、整平,观测历元数应大于5个。 6.4.5连续采集一组地形碎部点数据超过50点,应重新进行初始化,并检核一个重合点。当检核点位 坐标较差不大于图上0.5mm时,方可继续测量

5.5.1RTK地形测量外业采集的数据应及时从数据采集器中导出,并进行数据备份,同时对数据记录 器内存进行整理。 6.5.2RTK地形测量外业观测记录采用仪器自带内存卡和数据采集器,记录项目及成果输出包括下列 内容:

5.5.1RTK地形测量外业采集的数据应及时从数据采集器中导出,并进行数据备份

a)转换参考点的点名(号)、残差、转换参数 b)基准站、流动站的天线高、观测时间;

CH/T2009—2010

c)流动站的平面、高程收敛精度; d)流动站的地心坐标、平面和高程成果数据。 5.5.3导出的成果数据在计算机中用相应的成图软件编辑成图。 6.5.4用RTK方法施测的图根点平面成果应进行100%的内业检查和不少于总点数10%的外业检测, 外业检测采用相应等级的全站仪测量边长和角度等方法进行,其检测点应均匀分布测区。 检测结果应满足表的要求

5.5.5用RTK技术施测的图根点高程成果应进行100%的内业检查和不少于总点数10%的外业检测,

RTK技术施测的图根点高程成果应进行100%的内业检查和不少于总点数10%的外业检涉 用相应等级的三角高程、几何水准测量等方法进行,其检测点应均匀分布测区。 果应满足表8的要求。

RTK接收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a)接收设备应包括接收机、天线和天线电缆、数据链套件(调制解调器、电台或移动通讯设 采集器等; b)基准站接收设备应具有发送标准差分数据的功能; c)流动站接收设备应具有接收并处理标准差分数据功能; d)接收设备应操作方便、性能稳定、故障率低、可靠性高; )接收机标称精度公式为

RTK接收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a)接收设备应包括接收机、天线和天线电缆、数据链套件(调制解调器、电台或移动 来集器等; b)基准站接收设备应具有发送标准差分数据的功能; c)流动站接收设备应具有接收并处理标准差分数据功能; d)接收设备应操作方便、性能稳定、故障率低、可靠性高; e)接收机标称精度公式为: =α+bXd 式中: a一 固定误差,单位为毫米(mm); b一比例误差系数,单位为毫米每千米(mm/km); d一一流动站至基准站的距离,单位为干米(km)。 RTK控制测量宜选用优于下列测量精度指标的双频接收机: 1)平面:

式中: a 固定误差钢筋冷挤压连接施工工艺标准,单位为毫米(mm); b一比例误差系数,单位为毫米每千米(mm/km); d一一流动站至基准站的距离,单位为干米(km)。 RTK控制测量宜选用优于下列测量精度指标的双频接收机 1)平面

中: d—流动站至基准站的距离,以km为单位。 2)高程

CH/T2009—2010

d——流动站至基准站的距离、以于米(km)

a)接收机及大线型号应与标称一致,外观良好; b)各种部件及其附件应匹配、齐全和完好,紧固的部件应不得松动或脱落; c)设备使用手册和后处理软件操作手册及磁(光)盘应齐全; d)接收机的检定按CH8016执行JC∕T 2367-2016 绝热用硅酸镁纤维毯,并应在有效的使用周期内

)基准站与流动站的数据链联通检验; b)数据采集器与接收机的通信联通检验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