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2633-2016 美丽乡村 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

DB34/T 2633-2016 美丽乡村 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364K
标准类别:综合标准
资源ID:39046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DB34/T 2633-2016 美丽乡村 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简介:

DB34/T 2633-2016 是安徽省地方标准,全称为《美丽乡村 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技术导则》。这个标准的出台,是为了指导和规范安徽省范围内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利用工作,以提升美丽乡村建设的质量和水平。

传统村落作为我国乡村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民族风情。DB34/T 2633-2016 从文化遗产保护、村落环境整治、传统技艺传承、乡村旅游开发、社区参与等多个角度,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保护与利用措施。它强调在保护传统村落原始风貌和历史遗迹的同时,注重村落的活态利用,使之成为展示乡村历史、文化与生活的重要窗口。

具体包括:

1. 对村落历史建筑、传统民居、公共设施等进行科学合理的保护和修复,保持其历史风貌。 2. 强调生态环境保护,实施绿色乡村建设,提升村落的生活环境质量。 3. 鼓励和引导村民参与保护与利用,传承和弘扬村落的传统文化,如民俗活动、手工艺等。 4. 通过乡村旅游、民宿经济等方式,推动村落经济的发展,实现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利用。

这一标准的实施,对于推动美丽乡村建设,保护和传承我国农村文化遗产,促进乡村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DB34/T 2633-2016 美丽乡村 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部分内容预览: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传统村落ancientvillage 形成较早的,拥有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文化遗产,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 经济价值,应予以保护的村落。

发展不应急功近利,应保持资源永续利用、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1.1对未被识别的传统村落DB37/T 3470-2018标准下载, 识别是否拥有传统律项 传统玩地格局、 丰富非物质支化喷产

DB34/T26332016

DB34/T26332016

4. 2. 1 调查内容

4. 2. 1. 1 村域环境

村域范围内的山川水系、地质地貌、植被动物等自然环境以及文物古迹、风景名胜等。

4.2.1.2传统村落选址与格局

与传统村落的选址、发展紧密关联的地形地貌以及山川山系、村落形状,主要街巷(道路)格局肌 理、重要公共空间等。

4.2.1.3传统建筑物

传统村落中的传统建筑物(包括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其他传统建筑)的 位置、建成年代、面积、基本形制、建造工艺、结构形式、主要材料、装饰特点、建筑相关的传统活动、 历史功能、产权归属、使用状况、保持状况等。

1. 2.1.4历史环境要素

反映传统村落历史风貌、构成村落特征的要素,包括塔桥亭阁、井泉沟渠、壕沟寨墙、堤坝涵洞、 石阶铺路、码头驳岸、碑幢刻石、庭院园林、古树名木以及传统产业遗存、历史上建造的用于生产、消 防、防盗、防御的特殊设施等。

4. 2. 1.5 非物质文化

传统村落中的传统名俗和文化,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其他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乡风 民俗等内容,以及所依托的场所和建筑、用具实物;了解相关知识的特殊村民(如族长、寨老、非遗传 承人、老手艺人、庙会主持人,继承了传统建造技术、手工艺的工匠等;传统手工艺品、食品、器具的 做法工艺等)。

4. 2. 2调查途径

4.2.2.1文献资料

4. 2. 2. 2基础资料

通过调查保护管理机构、规章制度、行政管理文件、乡规民约等;保护工程实施情况、保护资金等 青况;已公布的村庄规划、保护发展规划、产业规划旅游规划、道路交通规划、资源利用等规划成果; 人口、用地性质,交通状况,经济状况,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等社会环境等,收集保护和利用等相 关资料。

查看传统村落现场传统建筑、传统文化和自然环境等建设和保护情况,收集保护和利用等相关资料

5.1.1因地制宜、体现特色

DB34/T26332016

保护工作要因地制宜,体现当地特色,延续历史文脉,鼓励村民参与,杜绝盲目拆旧建新。

5.1.2循序渐进、逐步完善

按照保护规划要求,制定改造方案和年度改善计划,以改善传统村落公共服务设施、优化生活理 足现代生活需要为出发点,逐步完成传统村落的基础设施改造和环境整治,促进传统村落的保护

5.1.3轻重缓急、分级保护

对不同价值的传统村落、乡土建筑分出轻重缓急,确定保护等级,公布保护名单,分别落实保

5.5.1建立传统村落档案

按照“一村一档”,建立详实完整的传统村落

5.5.2制定保护规戈

5.5.2.2规划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a)保护和利用原则、保护内容、利用内容、保护范围和利用范围; b) 保护措施、开发强度和建设控制要求; C 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保护要求; d) 传统村落核心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区、风貌协调区; e) 历史建筑分类保护,整治措施; f) 基础设施更新改造、环境整治和消防安全保护: 8 自然生态保护、文化生态传承、乡村旅游发展、美丽乡村建设等 h) 保护和利用的实施方案

DB34/T26332016

5.5.2.3在规划制定过程中,有必要时可邀请相关专家进行论证、指导。

5.5.3.1对列入保护的传统建筑,应保持其完整性,不应擅自改变、拆除或迁移。 5.5.3.2传统村落内的古建筑宜实施原址保护。 5.5.3.3合理安排传统村落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引导居民开展传统建筑节能改造和 功能提升。 5.5.3.4建筑可采用保护、保留、改、更新和新建等方式进行保护。 5.5.3.5制定管护制度,做好日常维护保养,按时巡查,定期开展文物古迹保护、历史建筑维修、基 出设施改善、历史环境要素恢复、管护等工作。 5.5.3.6以正确的理论、周详的史料和考古研究、调查、勘测、记录、分析等指导建筑的修鳝和保护 制定传统建筑修修复技术导则,对建筑材料、工艺要求、施工流程、传统工匠认定等进行规范,

5.5.5自然环境保护

5.5.5.1对传统村落周边的自然风貌、风水环境、附属建筑进行保护,保留其他村落原有的路网结构、 特色风貌和山水林田、自然景观。 5.5.5.2在核心区域内,不应随意新建房屋,以保持传统村落本质风貌。 5.5.5.3保护核心区内的山、水、气候等自然环境。

5.5.5.1对传统村落周边的自然风貌、风水环境、附属建筑进行保护,保留其他村落原有的路网结构、

6.1.1资源整合、持续发展

在加强保护的同时,根据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将传统村落保护与民俗文化、乡村旅 发展有机结合,积极探索科学合理的利用方式,做到宜居则居、宜游则游。

JB∕T 12899-2016 履带式推土机 引导轮6.1.2保护为主、适度开发

对传统村落保护和利用进行统筹规划

6. 2. 2旅游休闲

DB34/T26332016

6.2.2.1利用传统村落自身的历史文化积淀和秀丽的自然山水风光,发展文化休闲旅游,形成传统村 落保护与利用的良性循环。 6.2.2.2做旅游开发用途时,应合理安排旅游线路,控制游客流量、容量,避免游客拥挤导致传统村 客遭到破坏。 6.2.2.3制定传统村落旅游管理制度,引导游客遵守传统村落及文物保护的相关规定,

对于保存较好、区域集中的传统村落群,可结合周边环境,打造学习、摄影、写生等教学基地,提 升全市文化旅游品位和知名度。

7.3.2引进从事传统建筑修修复的专业技术人才,挖掘、保护、培养传统工匠。

7.4.1制定相关措施,支持和鼓励社会力量采取捐资、投资、合作开发等方式,参与传统村落的保护 和旅游开发等项目。 .4.2制定奖惩制度,对在保护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或公开表彰;对在保护工作 中怠慢的单位和个人,给予批评

制定传统村落维修、保养制度DB42∕T 1380-2018 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传统村落的所有者、使用者应负责对其使用的村落进行维修、保养。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