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C/T 2506-2019 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带翼箱梁

JC/T 2506-2019 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带翼箱梁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JC/T 2506-2019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6M
标准类别:建筑标准
资源ID:38475
免费资源

JC/T 2506-2019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JC/T 2506-2019 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带翼箱梁简介:

"JC/T 2506-2019"是中国建筑工业协会发布的一份关于"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带翼箱梁施工与验收规程"的技术标准。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带翼箱梁,是一种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和施工中常见的桥梁结构形式。这种箱梁通常在梁体两侧设有翼缘(即带翼),翼缘增加了梁的抗弯刚度,提高了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后张法预应力施工是通过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将预应力钢丝或钢绞线张拉并固定在预设的锚具中,对混凝土施加预应力,以增强梁的承载能力,抵抗外部荷载。带翼箱梁的设计和施工需要考虑预应力的分布、锚固系统的设置、混凝土的浇筑质量等多个关键因素。

"JC/T 2506-2019"标准详细规定了这种箱梁的施工工艺、质量控制、验收方法和安全要求,旨在保证带翼箱梁的结构安全和施工质量,以满足工程实际需求。

JC/T 2506-2019 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带翼箱梁部分内容预览:

小箱梁静载抗弯性能试验示意图中标志长度L、计算跨径Lo、支座中心线距端部α值参见表 对不同跨径的小箱梁,将加载点间距设为定值,取b=2m。应变测点S1、支座沉降测点D1、D3 度测点D2均在各测试截面布置两点,沿质心截面对称布置,以两点的平均值作为该测点的实测

JC/T25062019

表A.1小箱梁抗弯性能试验加载点位

GB 7824-1987 中餐燃气炒菜灶A.4控制荷载及实测弯矩计算

A.4.1控制荷载按公式(A.1)计算

式中: Mo一一控制弯矩,单位为千牛米(kN·m): Po一一控制荷载(考虑加载设备的重量),单位为千牛(kN); Lo一一计算跨径,单位为米(m) D一一加载级差: b一一两加载点间距,单位为米(m)。 4.2实测弯矩按公式(A.2)计算

A.5正常使用状态下的抗弯性能试验步骤

第一步:预加载和仪器调零,预加载值取控制弯矩的70%,持荷时间不少于10min。 第二步:预加载卸至零荷载,并在结构得到充分恢复后,进入正式加载试验。结构充分恢复的标志 是,实测结构最大变位测点在卸载后变位恢复最后一个10min的增量小于第一个10min增量的15%。 第三步:正式加载时,以试验控制弯矩为参照,每次加载的级差D=0.2,即按控制弯矩的20%级 差施加式A.1所示的集中荷载P,使试验梁跨中区域所受弯矩由零增加至控制弯矩的80%,每级荷载 的持续时间不少于5min,然后按控制弯矩的10%级差(D=0.1)继续加载至控制弯矩的100%,每级荷 载的持续时间不少于10min。加载过程中观察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及发展,每级加载稳定后测量并记录试 验梁跨中截面的挠度、应变及支点截面的沉降

A.6极限状态下的抗弯性能试验步骤

JC/T25062019

A.6.1小箱梁的开裂弯矩和承载能力极限弯矩的试验控制值参照表8和表9。 A.6.2加载程序如下: 第一步:预加载和仪器调零,预加载值取开裂弯矩的50%。 第二步:按开裂弯矩的20%级差由零加载至开裂弯矩的80%,每级荷载的持续时间不少于5min, 然后按开裂弯矩的10%级差继续加载至开裂弯矩的100%,每级荷载的持续时间不少于10min,观察是 否有裂缝出现,测定并记录裂缝宽度。 第三步:如果在开裂弯矩的100%时未出现裂缝,则按开裂弯矩的5%的级差继续加载至裂缝出现 每级荷载的持续时间不小于10min,测定并记录裂缝宽度。 第四步:按承载能力极限弯矩的5%的级差继续加载至出现6.3.3.5所列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检验 标志之一为止,或施加荷载已达到承载能力极限弯矩的1.1倍即可停止加载,每级荷载的持续时间不少 于10min,观测并记录各项读数

A.7抗裂荷载和承载能力极限荷载的确定

A. 7. 1抗裂荷载

a)当在加载过程中第一次出现裂缝时,取前一级荷载值作为抗裂荷载实测值: b) 当在规定的荷载持续时间内第一次出现裂缝时,取本级荷载值与前一级荷载值的平均值作 裂荷载实测值: c)当在规定的荷载持续时间结束后第一次出现裂缝时,取本级荷载值作为抗裂荷载实测值

A.7.2承载能力极限荷载

a 当在规定的荷载持续时间结束后出现6.3.3.5所列的情况之一时,取此时的荷载值作为承载能 力极限荷载实测值: b 当在加载过程中出现上述情况之一时,取前一级荷载值作为承载能力极限荷载实测值; 当在规定的荷载持续时间内出现上述情况之一时,取本级荷载值与前一级荷载的平均值作为承 载能力极限荷载实测值

JC/T25062019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小箱梁生产工艺

B.1.1预制场地应平整、坚实,承载力应满足要求,并应有足够的平面及空间位置以满足施工作业的 要求。预制场地应根据地基及气候条件,采取必要的排水措施,防止场地沉陷。 B.1.2浇筑预制台座,采用C30以上混凝士,厚度不小于15cm。台座应坚固、无沉陷,保证底模挠度 不大于2mm。台座表面应光滑平整,在2m长度上平整度的允许偏差为2mm,气温变化大时应设伸缩缝。 B.1.3预制台座底模应采用厚度不小于8mm的钢板制作。 B.1.4底模的安装应根据预应力、自重和汽车荷载等综合作用设置适当的预拱,

B.2.1外模宜采用具有足够强度、刚度、稳定性和厚度的模板,设计按JTJ025《公路桥涵钢结构及 木结构设计规范》有关规定执行,与混凝接触面需抛光处理,模板端部按设计位置预留张拉孔 B.2.2在内、外膜表面均需刷脱模剂以利于脱模。 B.2.3内膜由端头模板内塞入或龙门吊吊入,在模板接缝处粘双面泡沫胶防止漏浆。 B.2.4侧模板上应配备足够数量和适宜激振力的附着式震动器, B.2.5拆模时的梁体混凝土强度不应低于25MPa,混凝土采用蒸汽养护时,撤除保温设施后至拆摸的时 间间隔不应少于2h,以防止梁体混凝土产生早期裂缝。 B.2.6当模板就位后用对拉螺栓连接固定。 B.2.7重复使用的模板应经常检查、维修

B.3.1绑扎钢筋时宜采用胎架或定位架加工钢筋骨架,钢筋骨架的几何尺寸及布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保证钢筋纵向平直无弯折,符合规范要求。 B.3.2在钢筋骨架与模板之间每隔一定间距(0.5m左右)布置垫块,宜用圆饼穿在水平筋上,确保钢筋 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满足5.1的要求。保护层垫块数量按不少于4个/m,可按梅花形、八学形布置, 严禁在模板安装后再安装垫块,垫块厚度应同保护层厚度同等,垫块混凝土等级与梁相同。 B.3.3预应力钢绞线孔道宜采用金属波纹管或塑料波纹管,每50cm80cm设置一井形定位筋将波纹 管固定于梁体钢筋上。波纹管内外表面应清洁,无锈蚀、油污、孔洞和不规则的褶皱,接头必须连接牢 靠、密合。应对孔道采取防护措施,防止养护用水等杂物进入。

B.4.1浇筑混凝土前试验人员需测得砂石料的含水量,确定施工配合比。填塞好锚垫板前端的 以免堵塞孔道影响压浆。

IC/T 25062019

B.4.2浇筑混凝土前需检查复核梁体的尺寸、钢筋型号及布置、预埋件及波纹管的位置、模板质量等, 确认无误后开始浇筑混凝土。严格控制钢筋保护层厚度。 B.4.3浇筑前先绑扎底板与腹板钢筋,再安装外模和内模,再绑扎顶板钢筋,最后整体浇筑混凝土。 先浇筑底板混凝土,再拉坡浇筑腹板、横隔板及顶板混凝土,浇筑从一端开始到另一端结束,中间不得 间断。 B.4.4混凝土入模温度不宜高于28℃,当估计混凝土绝热温度不低于45℃时,应进行降温处理。应避 免模板和新浇混凝土受阳光直射,模板与钢筋温度以及周围温度不宜超过40℃。 B.4.5浇筑过程中保持振捣,保证混凝土浇筑密实,但需避免振动器碰撞预应力筋的管道、预埋件等。 严格控制振捣时间,避免因振捣时间过长而造成的混凝土离析。对于腹板、底板及顶板连接处,两端钢 筋稠密部位要加强振捣。生产过程中随时注意检查模板、钢筋及各种预埋件的位置及稳固情况。 B.4.6浇筑同时按规定制作相应数量的试块。 B.4.7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及时对顶板上表面混凝土进行修整、抹平,待定浆后拉毛。当气候不良 时,应加盖防护JC∕T 2398-2017 机动车尾气净化用复合氧化物陶瓷粉体老化性能的检测方法,但在开始养生前,覆盖物不得接触混凝土面

B.5.1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立即进行养护。可采用自然养护和蒸汽养护。 B.5.2对于自然养护,可采用喷灌养护,必须对混凝土外露面及时覆盖和洒水。混凝土的酒水养护时 间一般为7d,每天洒水次数以能保持混凝土表面经常处于湿润状态为标准。当气温低于5℃时,应覆 盖保温,不得向混凝土表面洒水

B.6.1张拉前需对梁体的混凝土强度、弹性模量(或龄期)、浇筑质量、几何尺寸、孔道通畅等进行检 查验收。孔道堵塞需用清孔器疏通,梁端预埋铁板与锚具和垫板接触处的焊渣、毛刺、混凝土残渣等杂 质宜使用不含油的压缩空气吹出。 B.6.2待梁体混凝土强度和弹性模量(或龄期)达到张拉要求后,进行钢绞线下料、编束、穿束工作, 准备张拉设备。采用蒸汽养生时,在养生完成之前不应安装钢绞线。 B.6.3宜先编束后整体穿束,穿束时,需将钢绞线端部扎紧,必要时套上穿束器,将穿束器的引线穿 孔机过孔道,在前端拉动,后端继续送料,直至梁端露出所需的长度位置。 B.6.4安装锚具、夹片。手锤轻敲锚具至构件端部孔道,用钢管通过钢绞线轻击夹片,使夹片均匀适 紧分布在锚环上。 B.6.5预应力筋张拉宜采用穿心式双作用千斤顶,整体张拉或放张宜采用具有自锚功能的千斤顶。张 拉机具设备应与锚具产品配套使用,宜采用自动化、智能化张拉设备。 B.6.6当梁体混凝土强度和弹性模量不低于设计值的90%且龄期不少于10d,方可进行张拉,张拉力 作用线与孔道中心线末端的切线重合,同时测量伸长值。终拉后的24h内,每端各钢绞线的回缩量不 应大于1mm。 B.6.7预应力筋张拉采用应力控制,伸长值校核的控制措施。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的差值应符合 设计要求,设计无规定时,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的差值应控制在土6%以内,否则应暂停张拉,待 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予以调整后,方可继续张拉。

IC/T25062019

3.6.10在张拉控制应力达到稳定后锚固钢绞线,千斤顶回油、拆除工具锚,卸下千斤顶《混凝土用水标准 JGJ63-2006》,完成本束钢 绞线的张拉。

叫作留取不少于三组的立方体标准试件,标准养护28d,进行抗压强度试验,作为质量评定的依据 封锚混凝土浇筑前应进行端部凿毛,将两端锚具周围冲洗干净并凿出预埋钢筋,焊接端头钢 筑封锚混凝土。封锚应采用与结构同标号的混凝土并应严格控制封锚后的梁体长度。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