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保障性住房施工图设计文件技术审查要点(陕西省住建厅2014年12月)

绿色保障性住房施工图设计文件技术审查要点(陕西省住建厅2014年12月)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1M
标准类别:建筑标准
资源ID:36844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绿色保障性住房施工图设计文件技术审查要点(陕西省住建厅2014年12月)简介:

绿色保障性住房施工图设计文件技术审查要点,主要是陕西省住建厅在2014年12月为推动保障性住房建设的绿色化、环保化和节能化,而提出的一系列针对施工图设计文件的技术审查标准。这个审查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绿色设计:审查设计是否符合绿色建筑标准,如是否考虑了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室内环境质量、运营管理等方面,是否采用了环保材料和绿色施工技术。

2. 能源效率:审查设计方案是否满足建筑能效标准,如建筑的保温隔热性能、空调和照明系统的能效等。

3. 水资源利用:审查设计是否有效利用和节约水资源,如雨水收集、废水处理再利用等。

4. 环境质量:评估设计对室内空气质量、声环境、采光、通风等方面的影响,确保居民的生活质量。

5. 建筑适应性:审查设计是否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如防风、防雨、防潮、防震等。

6. 施工可行性:确认设计是否符合施工技术要求,无明显施工难度或安全隐患。

7. 经济效益:评估设计的经济合理性,包括初期投资、运行费用和长期效益。

以上就是陕西省住建厅2014年12月提出的绿色保障性住房施工图设计文件技术审查要点的简介,这些要点主要是为了确保保障性住房不仅能满足基本居住需求,还能在环保、节能、舒适度等方面达到一定的标准。

绿色保障性住房施工图设计文件技术审查要点(陕西省住建厅2014年12月)部分内容预览:

2.1绿色保障性住房的设计提交专项审查时,同时提交规

应当编制绿色建筑专篇:

客实绿色建筑专篇中绿色建筑设计相关要求进行审查钢筋电渣压力焊施工工艺标准,并在自 合格书中注明。审查结论为本项目绿色保障性住房的设计专 审查合格。

2.5绿色保障性住房的设计进行专项审查时还应符合其他相关 规范的强制性要求,

2.6绿色保障性住房的设计专项审查合格最低分值要求

《绿色保障性住房技术导则》

.1.1项目选址应符合所在地城乡规划,且符合客类保护区、文 物古迹保护的控制要求 1场地的规划与设计应符合当地城乡规划的各项要求, 2场地建设应不破坏当地文物、自然水系、湿地、基本农 田、森林和其他保护区。 3对既有建筑适度保护和利用,特别是在旧城改造和城镇化 进程中,应将场地内有利用或保护价值的既有建筑纳入建筑规划 中尽量加以利用,避免大拆大建。 5.1.2场地应无洪涝、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威胁,无危险 化学品、易燃易爆危险源的威胁,无电磁辐射、含氢土等危 害。在建设前,场址应进行场地地质安全性评估。 1应避开可能产生洪水、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的地段 2应避开地质断裂带、易液化土、人工填土等不利于建筑抗 震的地段。 3应进行场地风环境模拟分析,规避容易产生风切变的场 地。 4因特殊原因场地不能避开上述某些安全隐惠时,应采取相 应防护措施。

5.1.3场地内应无排放超标的污

应通过现场检测和诊断,确保周边电磁辐射水平、土壤

5.1.4建筑规划布局应满足国家或地方日照标准,且不得降低周

1每套住宅至少有1个居住空间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城市居 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中有关居住建筑日照标准的要求。 2地方规划管理部门另有专项规定的情况下,可参照执行。 5.4.1建筑材料及制品不得采用国家和地方禁止和限制使用的建 筑材料及制品。 应通过对材料的释放特性和生产、施工、拆除过程的环境污 染控制,达到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的环境保护目标,并按照最新 的相关标准选用材料,鼓励采用绿色新材料、新部品,

5.4.3建筑造型要素应简约,无大量装饰性构件

1不用、少用装饰性构件 2格栅、构架等建筑构件应结合遮阳、导风等功能进行 计,或结合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进行设置

.5.1居住空间的室内噪声级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要求

1居住空间的室内噪声级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 声设计规范GB50118中的低限要求 2卧室、起居室的充许噪声级在关窗状态下百天不天于 45dB(A),夜间不天于35dB(A)。 5.5.2居住空间的外墙、隔墙、楼板和门窗的隔声性能应满足现 行国家标准要求。 1居住空间的外墙、隔墙、楼板和门窗的隔声性能满足现行

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中的低限要求。 2卧室、起居室的楼板和分户墙的空气声计权隔声量不小于 45dB,楼板的计权标准化撞击声声压级不大于70dB;户门的空气 声计权隔声量不小于30dB;外窗的空气声计权隔声量不于25dB。 沿街时不小于30dB,

5.5.4在室内设计温、湿度条件下,建筑围护结构内表面

露。采取合理的保温隔热措施,减少围护结构热桥部位的传热拉 失,防止外墙和外窗等外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低于室内空气露点 温度,避免表面结露、发霉。

在自然通风条件下,房间的屋顶和东、西外墙隔热性能满足 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的要求;或屋 顶和东、西外墙加权平均传热系数及热惰性指标不低于国家、行 业和地方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规定,且屋面和东、西外墙外表面 材料太阳辐射吸收系数应小于0.6

5.5.6室内空气中的氨、甲醛、苯、总挥发性有机物、氢等污奖

室内空气中的氨、甲醛、苯、总挥发性有机物、氢等污染物 浓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的有 关规定。

审查内容 5.1.8避免室外夜景照明产生的光污染。 1场地光环境不应对居住建筑产生光污 染。 2室外照明设计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城 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JGJ/T163中有关光污染 的限制要求。 3楼栋宜不做装饰性照明。 5.1.9场地内环境噪声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声 环境质量标准》GB3096的规定。 1规划设计前应对环境噪声源现状进行 检测,对项目实施后的环境噪声进行预测,项目 应从功能区的划分、绿化与隔离带的设置、有利 地形和建筑物屏蔽的利用、建筑物的防噪间距、 朝向选择及平面布置等方面进行防噪综合设 计。 2超市、餐饮、娱乐等对噪声不敏感的建 筑物宜排列在场地外围临交通干道的位置。 3场地内不得设置未经有效处理的强噪 声源,对固定噪声源应采用适当的隔声和降噪 措施。 4建筑相邻高速公路或快速路,应进行噪 声专项分析,对道路的噪声采取声屏障或降噪 路面等防噪措施。 5.1.10场地内风环境有利于室外行走、活动 的舒适和建筑的自然通风。 1冬季典型风速和风向条件下,建筑物周 围人行区风速小于5m/s,且室外风速放大系数 小于2。 2过渡季、夏季典型风速和风向条件下 50%以上可开启外窗表面的风压差大于0.5Pa

1加大遮荫的覆盖面.减少屋面的太阳辐 射反射系数;选择透水性铺装,整体降低场地内 的热岛强度。 2采用绿化遮阳措施.改善室外微气候和 热环境,户外活动场地有乔木或构筑物遮荫措 施的面积不小于10%。 3避免屋面,尤其是低层建筑屋面的反 射,超过70%的建筑屋面的太阳辐射反射系数 应不低于0.4。 4室外活动场地、道路铺装材料的选择除 应满足场地功能要求外,应选择透水性铺装材 料及透水铺装构造

5.1.12场地与公共交通设施具有便捷的联

1应使用公共交通设施,住区与公共交通 站点有便捷的联系。场地出入口到达公共汽车 站的步行距离不宜超过500m;或到达公共交通 站点(含公共汽车站和轨道交通站)的步行距离 不超过800m,且宜有2条及以上公交路线。 2场地内应设置连接住区主要出人口、人 流聚集地与周边交通设施便捷的人行通道, 5.1.13场地内人行通道与活动场地均应采用 无障碍设计。 1住区室外的无障碍设计应符合现行国 家标准《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的要求。

审查内容 2住区应满足无障碍出行需求,提供与相 邻住区和公共场所无障碍通行的条件。 5.1.14合理设置停车场所。 1自行车停车设施位置合理、方便出入, 且有遮阳防雨安全防盗措施。 2根据项目建设条件,合理设计地面停车 位,综合考虑用机械式停车库、地下停车库或停 车楼等方式以节约用地

5.1.14合理设置停车场所。 1自行车停车设施位置合理、方便出入 且有遮阳防雨安全防盗措施。 2根据项目建设条件,合理设计地面停车 位,综合考虑用机械式停车库、地下停车库或停 车楼等方式以节约用地。 5.1.15提供便利的公共服务。 1应对场地内外的公共服务设施进行调 查与利用评估,确定合理的利用方式,充分利用 场地及周边已有的公共服务设施。 2场地出入口到达日常生活商业服务设 施的步行距离不宜超过500m;到达幼儿园的步 行距离不超过300m;到达小学的步行距离不超 过500m。 3相关公建设施集中设置并向周边居民 开放使用。 4场地1000m范围内设有医疗卫生、文化 体育、金融邮电、社区服务、市政公用等种以上 的公共服务设施。 5.1.17在雨量足够充沛的地区,充分利用场 地空间合理设置雨水综合利用基础设施。合理 规划地表与屋面雨水径流途径,降低地表径流 对超过10公的场地应进行雨水专项规划设 计。 1应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合理衔接和引导 屋面雨水、道路雨水进入地面生态设施;下凹式 绿地等有调蓄雨水功能的绿地和水体的面积之

5.1.15提供便利的公共服务。

1应对场地内外的公共服务设施进行调 查与利用评估,确定合理的利用方式,充分利用 场地及周边已有的公共服务设施。 2场地出入口到达日常生活商业服务设 施的步行距离不宜超过500m;到达幼儿园的步 行距离不超过300m;到达小学的步行距离不超 过500m。 3相关公建设施集中设置并向周边居民 开放使用。 4场地1000m范围内设有医疗卫生、文化 体育、金融邮电、社区服务、市政公用等种以上 的公共服务设施

地空间合理设置雨水综合利用基础设施。合理 规划地表与屋面雨水径流途径,降低地表径流, 对超过10公项的场地应进行雨水专项规划设 计。 1应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合理衔接和引导 屋面雨水、道路雨水进入地面生态设施;下凹式 绿地等有调蓄雨水功能的绿地和水体的面积之 和占绿地面积的比例达到30%。

5.1.18合理选择绿化方式,科学配置绿化植

1选择并种植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 的植物,采用养、灌、草结合的复层绿化,种植区 域覆土深度和排水能力满足植物生长需求。 2绿地配植乔木不少于3株/100m²。 3绿植设计应满足安全距离的要求,植物 种植位置与建筑物、构筑物、道路和地下管线 高压线等设施的距离应符合相关规定要求, 5.2.4结合场地自然条件,对建筑的体形、朝 句、楼距、窗墙比等进行优化设计。 1建筑设计应按照“被动优先”的原则,楼 群总体合理布局,结合楼栋建筑外形和内部空 间布局,充分利用自然采光、自然通风上海装配式建筑的市场前景总结报告,采用围 护结构隔热、保温、遮阳等措施,降低建筑空调 供暖、通风、照明系统负荷。 2建筑宜综合考虑场地内外建筑日照 场地及周边条件、建筑布局采用最佳朝向或接 近最佳朝向,对朝向不佳的建筑宜增加补偿措 施。 5.2.5外窗的可开启部分能使建筑获得良好 的通风。

5.4.6选用本地生产的建筑材料。

在设计和施工阶段宜就地取材,应减少材 料运输过程资源、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应采用耐久性好的建筑材料,减少建筑的 维修次数.延长建筑使用寿命。

5.5.7居住空间的室内噪声级应满足现行国

噪声级低于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 设计规范》CB50118中的低限标准限值,

JC∕T 821-1988(1996) 水泥工业用熟料板链斗式输送机5.5.8居住空间的隔声性能良好

外墙、分户墙的空气声隔声性能和楼板的 撞击声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 计规范》GB50118中的要求。

5.5.9采取减少噪声干扰的措施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