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X/T 2-2016 新一代天气雷达站防雷技术规范

QX/T 2-2016 新一代天气雷达站防雷技术规范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QX/T 2-2016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5.5M
标准类别:电力标准
资源ID:35770
免费资源

QX/T 2-2016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QX/T 2-2016 新一代天气雷达站防雷技术规范简介:

QX/T 2-2016是气象行业标准,全称为《新一代天气雷达站防雷技术规范》。这份规范主要是为了指导和规范新一代天气雷达站的防雷工程设计、施工、验收以及运行维护,以确保雷达设备和设施在雷电活动频繁的气象环境中能够正常、安全运行。

该规范包括以下几个主要部分:

1. 总则:阐述了标准的制定目的、适用范围以及引用的相关标准。

2. 术语和定义:对防雷工程中常用的一些专业术语进行了明确的定义。

3. 雷电环境分区:根据地理位置、历史雷电活动情况等因素,将雷达站所在区域划分为不同的雷电环境分区,以确定相应的防雷等级和措施。

4. 防雷设计:详细规定了雷达站的防雷系统设计,包括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等电位连接、屏蔽、过电压保护等各个部分的设计要求。

5. 施工与验收:明确了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求,以及施工完成后防雷系统的验收程序和标准。

6. 运行与维护:规定了雷达站防雷系统的运行管理、定期检查、维护保养等方面的要求。

7. 附录:提供了相关计算公式、参考数据等。

QX/T 2-2016的实施,对于提高新一代天气雷达站的防雷水平,保障雷达数据的准确性和连续性,以及保障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QX/T 2-2016 新一代天气雷达站防雷技术规范部分内容预览: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3.5 接地系统 earthingsystem 将等电位连接网络和接地装置连在一起的整个系统。 [GB50057—2010定义2.0.23] 3.6 防雷区lightningprotectionzone;LPZ 划分雷击电磁环境的区,一个防雷区的区界面不一定要有实物界面,如不一定要有墙壁、地板或天 花板作为区界面。 [GB50057—2010定义2.0.24] 3.7 建筑物内系统internalsystem 建筑物内的电气系统和电子系统。 3.8 电气系统electricalsystem 由低压供电组合部件构成的系统。 注1:也有称低压配电系统或低压配电线路。 注2:改写GB50057—2010,定义2.0.26。 3. 9 电子系统 electronicsystem 由敏感电子组合部件构成的系统。 [GB50057—2010定义2.0.27] 3. 10 电涌保护器 surge protective device;SPD 用于限制瞬态过电压和分泄电涌电流的器件。它至少含有一个非线性元件。 [GB50057—2010定义2.0.29] 3. 11 I级试验classItest 电气系统中采用I级试验的电涌保护器要用标称放电电流(I.)、1.2/50us冲击电压和最大冲击电 流(Imp)做试验。I级试验也可用T1外加方框表示,即T1。 [GB50057—2010定义2.0.35] 3.12 Ⅱ级试验classⅡtest 电气系统中采用Ⅱ级试验的电浦保护器要用标称放电电流(1.)、1.2/50uS冲击电压和8/20uS电 流波最大冲击电流(Imx)做试验。Ⅱ级试验也可用T2外加方框表示,即T2 [GB50057—2010定义2.0.37] 3. 13 Ⅱ级试验class亚test 电气系统中采用Ⅲ级试验的电涌保护器要用组合波做试验。组合波定位为由2Q组合波发生器产 生1.2/50μs开路电压((Uoc)和8/20μs短路电流(Isc)。Ⅲ级试验也可用T3外加方框表示,即T3 [GB50057—2010定义2.0.39]

电压保护水平voltageprotectionlevel;U, 表征电涌保护器限制接线端子间电压的性能参数,其值可从优先值的列表中选择。电压保护水 应大于所测量的限制电压的最高值。 [GB50057—2010,定义2.0.44] 5 天线平台platform 安装雷达天线座或天线铁塔的

天线平台platform

JTG∕T 3222-2020 公路工程物探规程4.1应按GB50057一2010第二类防雷建筑物的要求对雷达站建(构)筑物进行外部防雷装置设计。 4.2应采用防雷等电位连接、屏蔽、共用接地、隔离、合理布线、电涌保护等综合措施对雷达站内部电气 和电子系统进行防雷保护。 4.3雷达站防雷设计、施工应与雷达站工程建设同步进行

雷达站防雷等级的划分应根据雷达站所在地雷击大地年平均密度修正值(N,)来确定,N,的值 附录A的规定计算。 雷达站防雷等级划分见表1

5.2雷达站防雷等级划分见表1。

表1雷达站防雷等级划分

律,结合雷达站的特点和雷达系统的安装要求,全面规划,综合防治。 6.2雷达站应采用共用接地系统,并利用建筑物外墙结构柱内电气贯通的主钢筋作引下线。 6.3应充分利用雷达站结构钢筋、金属构件的多重连接实现建筑物的防雷等电位连接。雷达站建筑物 金属体、建筑物内系统、进出建筑物的金属管线及与建筑物组合在一起的大尺寸金属件等均应在建筑物 的地下室或地面层处与接地系统作总等电位连接。 6.4在雷达站建筑物的设计、施工时,应接以下要求在关线平台预留安装接内杆的基础: 至少有一根接闪杆设置在雷暴过程的主要来向上; 接闪杆宜均匀对称设置在结构梁或结构柱上; 接闪杆与天线罩边缘垂直投影的水平距离宜不小于3m。 6.5应在接闪杆基础附近、雷达天线座基础或天线铁塔基础附近以及波导管和天线电缆进入建筑物的

至少有一根接闪杆设置在雷暴过程的主要来向上; 接闪杆宜均匀对称设置在结构梁或结构柱上; 接闪杆与天线罩边缘垂直投影的水平距离宜不小于3m。 6.5应在接闪杆基础附近、雷达天线座基础或天线铁塔基础附近以及波导管和天线电缆进入建筑物的

入口处设置等电位连接端子。 6.6雷达主机房和控制机房(以下统称雷达机房)外墙的结构钢筋应加密,钢筋网孔宜不大于200mm X200mm。对于没有结构钢筋的外墙体,应在机房外立面的上、下结构梁沿水平方向分别设置等电位 连接端子,其间隔距离置不天于5m,同时沿外墙立面增设网孔不天于200mm200mm的钢筋网,钢 筋网孔的连接处应焊接,其上、下边应就近与预留的连接端子焊接。 6.7应在机房内墙面的下列位置设置等电位连接端子: 沿靠近地面的墙体周边,间距宜不大于5m; 主机房线缆吊架的端头; 线缆及波导管穿经楼层的界面处; 机房的门、窗处,其中门、窗处的预留端子宜不少于2处,且宜对称设置。 6.8预留的等电位连接端子应与结构主钢筋卡接或焊接。各类等电位连接导体的材料及截面积应符 合表2的要求。

表2各类防雷等电位连接导体的材料与最小截面积

等电位连接端子的形状为扁导体,厚度应不小于4mm 等电位连接带的形状为扇导体,厚度应不小于2mm。

6.9应优先利用雷达站建筑物的基础钢筋网作自然接地体。当雷达站所在地的土壤电阻率不大于 1000α·m时,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宜不大于4α;当土壤电阻率大于1000α·m时,宜在建筑物基 础外增设环型人工接地体,并应使用不小于50mmX5mm的热镀锌扁钢或直径不小于16mm的热镀 锌圆钢与建筑物基础的主钢筋连接,连接点应不少于4处,且均匀分布,共用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宜 不大于52。当雷达站内的电气电子设备有特殊要求时,应满足接入设备的最小接地电阻值要求。 6.10雷达站内相距不大于30m的建筑物,其接地装置应通过2条不小于50mm×5mm的热镀锌扁 钢连接。 6.11应在建筑物的竖井内设置金属线槽,金属线槽应在每层与预留的等电位连接端子连接,

接在地面架设不少手2支接内杆。接内杆的保护范围应采用滚球法确定,保护范围的边界至雷达关线 罩边沿及天线平台上其他设备的距离应不小于0.5m。 7.3接闪杆顶部金属体的长度宜不大于1m,金属体为圆铜或圆钢时直径应不小于16mm。 7.4处于雷达天线仰角零度下边缘以下部位的接闪杆的支撑杆应采用钢管,以上部位的接闪杆的支撑 杆应使用高强度玻璃钢管,钢管及玻璃钢管的壁厚及强度应能满足当地最大风速、最大覆冰厚度等气象 条件的要求。 7.5应在玻璃钢管及钢管内设置多芯铜绞线作引下线,截面积应不小于50mm。宜选择在其中1支 接闪杆的支撑杆上设置雷击计数器。 7.6接闪杆的引下线、接闪杆底段钢管应与接闪杆基础附近的预留端子连接,连接导体应采用不小于 40mm×4mm的扁钢或直径不小于12mm的圆钢。 7.7雷达天线座、铁塔应就近与预留端子电气连接。 7.8位于高山顶部的雷达站,宜根据当地山体情况及雷电活动规律,沿雷达站周边设置接闪杆或接 闪线。

8.1雷达天线至机房的所有线缆应敷设在金属线槽内,波导管和金属屏蔽槽在穿经楼层时应就近与预 留端子作等电位连接。金属屏蔽槽应选用钢材,且首尾电气连接。 8.2天线线缆及波导管在进人建筑物的人口处应采用金属板罩屏蔽并接地。金属板材应防锈蚀,其厚 度应不小于1.5mm。

9.1雷达机房不宜设置在建筑物的顶层,雷达设备距外墙、结构柱及梁的距离宜不小于1m。防雷等 级为一等的雷达站机房宜设置在建筑物的LPZ2区。雷达站建筑物雷电防护区划分见附录B。 9.2机房应使用金属板门和金属门框技术职业学院装修工程施工方案,金属板门应通过2条不小于6mm软金属线与门框连接。机 房外窗应增设网孔不大于200mmX200mm的金属网。金属门框、外窗的金属网应就近与预留端子 连接。

9.3机房的防雷等电位连接应符合以下要求

应在机房建立M型机构的等电位连接网络。沿机房地面周边设置等电位连接带,在地设置等 电位连接网格,连接带与预留的等电位连接端子可靠连接,网格与等电位连接带可靠连接; 雷达设备及其他电子和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或机柜、低压配电系统的保护地(PE)线及SPD的 接地端、信号SPD的接地端、线缆金属屏蔽层或金属线槽、防静电地板支架等均应以最短的距 离与等电位连接网络连接; 波导管、伺服系统的线缆吊架应就近与预留端子连接; 等电位连接导体的材料、规格应符合表2的要求; 等电位连接部位的直流过渡电阻值宜不大于0.03Q。 9.4室内线缆应敷设在金属线槽(管)内。线缆与其他于扰源的间距应符合附录C的要求

11.1雷达站的10kV配电线路宜采用铠装电缆全程埋地引入。条件不具备时,应将进入雷达站变压 器前的10kV架空线转换为铠装电缆或护套电缆穿金属管理地引入GB∕T 29552-2013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桥板,埋地长度宜不小于50m,铠装层 或金属管应接地;或在变压器前3基杆的10kV架空线上方装设避雷线。架空线与电缆的转换处及变 压器的高压侧应装设避雷器。 11.2当采用低压配电线路引入雷达站时,线路全程应采用铠装电缆或护套电缆穿金属管埋地敷设,铠 装层或金属管的两端均应接地。

11.11SPD的选择应满足高海拨地区的使用要求。客级SPD之间应实现能量配合。当条件受限制 时,应使用具有能量自动配合的SPD。 11.12宜选用具有劣化显示功能的SPD产品,且SPD支路应设置后备保护装置。对于无人值守的雷 达站,可采用具有自动监测功能的SPD系统。 11.13SPD的连接导线应短而直,总长度宜不大于0.5m。当无法满足要求时,可采用附录D中D.1.4 的凯文接线方式,或增大连接线的截面积。SPD连接导线的最小截面积应符合表2的要求。 11.14SPD的配置宜兼顾雷达站低压总配电、机房配电的供电连续性和防雷保护连续性,可采用附录D 中D.1.5的连接方式。

2.1天线罩顶部的航空障碍灯及雷达站建筑物工 部的装饰灯、空调室外机等应接GB50057一2010第 4.5.4条的要求,设置在直击雷保护范围之内,配电线路应穿金属管屏蔽敷设,配电线路上应安装SPD。 12.2雷达站建筑物外立面的外露金属体应与建筑物接地系统连接,雷达站内的金属旗杆应接地。 12.3雷达站内的门禁系统、消防系统、电视监控系统应采取防雷击电磁脉冲措施。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