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T 20412-2017 压水堆核电厂结构模块组装及验收技术规程

NB/T 20412-2017 压水堆核电厂结构模块组装及验收技术规程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NB/T 20412-2017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6.8M
标准类别:电力标准
资源ID:35616
免费资源

NB/T 20412-2017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NB/T 20412-2017 压水堆核电厂结构模块组装及验收技术规程简介:

NB/T 20412-2017《压水堆核电厂结构模块组装及验收技术规程》是中国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关于压水堆核电厂结构模块组装和验收的行业标准。这个标准详细规定了在核电厂建设过程中,结构模块(包括反应堆压力容器、燃料转运系统、安全壳、冷却剂管道系统等关键部分)的组装过程和验收标准。

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适用范围:规定了该标准适用于压水堆核电厂的结构模块的组装和验收工作。

2. 术语和定义:对在核电厂建设中常用的专业术语和定义进行了明确,确保在工作中对术语的理解一致。

3. 组装要求:详细规定了结构模块的组装工艺、材料、设备、人员资质等要求,以保证组装质量。

4. 质量控制:明确了在组装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措施,包括材料检验、工艺监督、无损检测等。

5. 验收规定:规定了模块组装完成后,进行验收的程序、标准和方法,包括了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安全评估等。

6. 文档管理:对组装过程和验收结果的记录、保存和归档提出了具体要求,便于后期的追溯和审计。

这个标准的实施,旨在确保压水堆核电厂的结构模块组装质量,降低建设风险,保障核电厂的安全稳定运行,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我国核能行业的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NB/T 20412-2017 压水堆核电厂结构模块组装及验收技术规程部分内容预览:

5.1.1子模块进场应进行接收检查,并形成接收检查记录。 5.1.2原材料、焊接材料、防腐材料、构配件等应按技术要求、相关程序进行验收和管理。 5.1.3施工机具应检验合格,测量、计量器具检定合格并在有效期内,满足施工精度要求。 5.1.4不锈钢在加工或组装过程中应防止污染。 5.1.5结构模块组装应进行质量检查和记录。 5.1.6结构模块组装及组装完成质均应做好成品保护和维护。

5.2.1模块组装区域应有足够的面积并合理规划通道及作业区域,地面承载能力应满足施工作业要求。 5.2.2在组装区域内应建立测量微网,并设立测量基准点。 5.2.3应设置组装平台,其结构、规格应满足结构模块的组装和运输要求。 5.2.4组装平台施工完成后应按设计文件要求组织验收,并形成检查记录。

5.3.1宜在组装平台上按照图纸要求划出控制线(包括模块就位的中轴线、边界线、标高控制线等), 并做好标识。 5.3.2子组件(子模块)组装检查合格后,可在两个相互垂直方向的可视面上划出中心线,作为调整 垂直度的测量控制线

5.3.1宜在组装平台上按照图纸要求划出控制线(包括模块就位的中轴线、边界线、标高控制线等)临城高云别墅区, 并做好标识。 5.3.2子组件(子模块)组装检查合格后,可在两个相互垂直方向的可视面上划出中心线,作为调整 垂直度的测量控制线

4子组件(子模块)吊装前,应在组装平台上放置垫块找平,并防止模块表面划伤。 5子组件应在拼装焊接完成检查合格后翻转竖立。 6吊装时应设置合适的吊点,选择合适的吊索具,必要时采取加固措施防止模块变形。 7子组件(子模块)就位后应设置缆风绳,吊车摘钩前,应确认组件固定牢固。

5.3.4子组件(子模块)吊装前,应在组装平台上放置垫块找平,并防止模块表面划伤。 5.3.5子组件应在拼装焊接完成检查合格后翻转竖立。 5.3.6吊装时应设置合适的吊点,选择合适的吊索具,必要时采取加固措施防止模块变形。 5.3.7子组件(子模块)就位后应设置缆风绳,吊车摘钩前,应确认组件固定牢固。

5.4.1子组件(子模块)在组装平台上组对时,应按设计要求控制模块的平面度、垂直度:各定位点 的相对位置、模块底边的直线度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5.4.2对接缝的错边量及间隙应满足设计要求,调整时应考虑焊接收缩量。 5.4.3模块组对错边调整可采用图1~图2所示的方法。

.1子组件(子模块)在组装平台上组对时,应按设计要求控制模块的平面度、垂直度:各定位 相对位置、模块底边的直线度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2对接缝的错边量及间隙应满足设计要求,调整时应考虑焊接收缩量。 3模块组对错边调整可采用图1~图2所示的方法

的相对位置、模块底边的直线度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5.4.4子模块组对时,可用组对

图1错边调整工装示意图

.4子模块组对时,可用组对工装(如图2所示)进行调整,满足要求后,方可焊接。

5.4.5子组件(子模块)垂直度、标高、位置调整满足要求后,应与平台固定。 5.4.6子组件(子模块)之间的连接缝焊接前宜先点焊定位,并按照表8的要求对结构模块的整体尺 寸、平面度及垂直度等进行检查,合格后正式施焊。 5.4.7子组件(子模块)焊接过程应监控焊接变形,确保模块总体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5.4.8子组件(子模块)组装应考虑设备及机械模块的引入时机及临时固定

5.5.1应以同一个定位点为基准进行组对测最,尺寸偏差应满足设计要求(参见图3)

图3尺寸测量链示意图

5.5.2测量子组件的平面度,结果应满足设计要求(测量方法参见附录A) 5.5.3组对前后子组件(子模块)均应复核外形尺寸及形位偏差,结果应满足设计要求 5.5.4模块的角钢梁、预埋件等附件的安装应通过定位点来测量定位。

5.6.1焊条、焊丝、焊剂等焊接材料的选择应与母材相匹配,按设计规定的技术要求进行验收,并按 批准的程序要求贮存、烘于、发放、使用及回收。 5.6.2焊接用气应符合设计技术条件要求。 5.6.3焊接工艺评定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按批准的工艺评定编制相应的焊接工艺规程。 5.6.4全熔透焊缝的根部焊接采用手工电弧焊、药芯焊丝气体保护焊、埋弧焊等产生焊渣的焊接方法, 应进行背部清根或加衬垫 5.6.5应采取有效防护措施,保护工件不受有害物的污染。 5.6.6焊接坡口加工应符合焊接工艺要求,如采用火焰或等离子切割方法进行坡口加工时,应去除热 影响区。 5.6.7母材坡口两侧各25mm范围内的待焊表面应清理干净,无影响焊缝质量的缺陷。 5.6.8应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焊接变形。 5.6.9焊接作业应遵循经批准的焊接工艺文件,并做好焊接记录。 5.6.10 双相不锈钢焊接应重点控制焊前预热温度、焊接线能量及道间温度,并作好检查记录。 5.6.11 采用钢垫板焊接工艺时,垫板与待焊工件之间的间隙应不大于2mm。

NB/T204122017

5.6.12坡口背部的垫板在焊缝长度方向上应连续,垫板厚度应不小于6mm。 5.6.13对接焊缝焊接施工完成后,应检测焊缝,检测结果应满足表1、表3、表4要求。 5.6.14采用角焊缝连接的两个组件应尽可能贴紧,根部间隙应不大于5mm,角焊缝焊脚尺寸应随根 部间隙的增加而相应增加。 5.6.15在双相不锈钢湿面上焊接临时附件应征得设计方认可,并按批准的焊接工艺文件实施。临时附 件去除后,应按5.8.4和5.8.6要求进行无损检测。 5.6.16焊缝同一部位的返修次数不应超过两次,两次以上返修技术措施,应经批准后实施

5.7.1焊缝无损检测方法和抽检比例应符合设计要求,若设计无要求时,按表1执行。

5.7.1焊缝无损检测方法和抽检比例应符合设计要求,若设计无要求时,按表1执行。 5.7.2焊缝抽检应具有代表性,应覆盖各种焊接方法、焊接材料和每名焊工,自动焊接应覆盖每台焊 机。焊缝抽检长度应不小于100mm(除非结构限制长度不足)。如焊缝抽检结果不能满足验收标准, 非全检焊缝应再选取10%进行检测。第二次选点应与第一次选点直接相邻。若第二次选点仍不能满足 验收标准,选点所在的焊缝应全部检测。 5.7.3返修焊缝应按原设计或规范要求重新进行无损检测。 5.7.4焊接临时附件去除后,对切除焊缝处的模块本体母材处理后应进行100%的目视检测;当母材 为碳钢时,应进行100%的磁粉检测或渗透检测,当母材为不锈钢时,应进行100%的渗透检测。 5.7.5焊缝应冷却到环境温度且不锈钢焊缝应在完成焊接24h后,进行无损检测。 洗报宝外王报检测西书加下

a)超声波检测及验收应按照NB/T20328.2的要求执行; b)射线检测及验收应按照NB/T20328.3的要求执行; c)渗透检测及验收应按照NB/T20328.4的要求执行: d)磁粉检测及验收应按照NB/T20328.5的要求执行: e)目视检测及验收应按照NB/T20003.7的要求执行; f真空盒泄漏检测及验收应按照NB/T20003.8的要求执行

表1焊缝无损检测要求和检测比例

NB/I204122017

5.8.1.1栓钉的焊接作业应遵照已批准的焊接工艺规程。 5.8.1.2模块组装过程中需临时移除栓钉时,宜在靠近栓钉根部5mm处切割,待相关施工完成后, 按设计要求焊接栓钉。 5.8.1.3恢复及新增加的栓钉的规格、材质、安装间距及偏差等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 5.8.1.4螺柱焊作业前每名焊工应按附录B方法进行试焊:试焊合格后才能正式焊接。 5.8.1.5栓钉应按照表9的要求检查验收并做好记录。如焊接飞边不完整,可采用手工焊修补。修补 焊缝至少超出无缺陷长度10mm。

DB13(J)∕T 8394-2020 高延性混凝土加固砌体结构技术标准角钢梁、牛腿、机械连接件、预埋板、检漏槽

5.8.2.1安装应按图纸要求测量并划线定位安装。 5.8.2.2焊接应按焊接工艺要求及5.7执行。 5.8.2.3安装焊接完成后,应在原测量位置进行复测。 5.8.2.4机械连接件接头应按设计要求的旋入量及力矩值拧紧。 5.8.2.5检漏槽端部封堵板焊接前应完成吹扫及清洁度检查。

9.1.1碳钢表面应按照设计进行涂装防腐,设计无要求时按表5执行;不需涂装的部位(钢板与混 土接触面、机加工面等)应保护良好。 9.1.2涂装前的表面处理应满足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按表5、6执行并作好检查记录。 9.1.3在油漆涂装施工前,应根据设计要求、油漆产品的要求进行涂装工艺评定。 9.1.4无特别要求时,应在表面处理合格后4h内喷涂油漆并作好记录。 9.1.5补漆应满足以下要求: a)所有现场碳钢焊缝及模块本体油漆破损位置应按照设计文件要求进行补漆; b)补漆前,应对碳钢焊缝区域进行表面处理;应清除铁锈、焊渣、毛刺、飞溅物等杂质,并清除 表面处理过程中产生的灰尘,被清理表面应保持清洁、干燥; c)对漆膜损坏但基材未暴露,可将损坏面漆除去,露出底漆,并打磨成毛面: d)对漆膜损坏且基材已暴露的,应将损坏油漆除去,露出金属基材,并打磨成毛面恢复表面粗糙 度; e)表面处理完成后应按油漆制造商的产品说明书修补漆膜。修补后干膜厚度应符合设计和产品说 明书要求: f)进行油漆涂装作业时,应采取措施以避免油漆滴落和污染其周围其他物项

5. 9.2 酸洗、钝化

5.9.2.1不锈钢及其焊缝表面应按设计要求进行酸洗钝化处理。 5.9.2.2不锈钢酸洗钝化前应进行脱脂处理。 5.9.2.3不锈钢完成酸洗、钝化后应立即彻底清洗干净,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按表7 执行并作好检查记录。

5.9.2.1不锈钢及其焊缝表面应按设计要求进行酸洗钝化处理。 5.9.2.2不锈钢酸洗钝化前应进行脱脂处理。 5.9.2.3不锈钢完成酸洗、钝化后应立即彻底清洗干净,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按表7 执行并作好检查记录。

6.1应制定成品保护方案。

6.2应根据设计要求的清洁度等级对模块进行清洁。 6.3在组装、吊装、运输与存储期间,应采取防护、防变形措施。 6.4模块上外露的螺纹等应采取防锈措施。

7.1.1质量检查人员应具有相应的专业技能苏J9509 轻质隔墙、墙身、楼地面变形缝,取得相应的资格并获得授权。 7.1.2施工质量检查记录应及时填写并签字齐全。 7.1.3质量检验中使用的计量器具、试验设备应检定合格并在有效期内,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