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专测量规定.pdf

客专测量规定.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0.9 M
标准类别:建筑标准
资源ID:142390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客专测量规定.pdf简介:

“客专”全称为客运专线,是中国铁路的一种高速铁路类型,其测量规定主要涉及到高速铁路的线路设计、施工和运营中的各类测量工作。以下是一些主要的测量规定:

1. 线路设计测量:包括线路平面测量、纵断面测量、高程测量等,要求精确度高,以确保线路的平顺性和稳定性,满足高速列车的安全运行。

2. 轨道测量:轨道的几何尺寸(如轨距、水平、高低、三角坑等)必须严格控制在允许误差范围内,以保证列车的平稳运行。

3. 信号测量:包括通信信号、轨道电路信号等,要求测量准确无误,以确保列车的精确运行和安全控制。

4. 基础设施测量:如桥梁、隧道、站台等的尺寸和位置测量,需要满足结构设计和施工的要求。

5. 保护区测量:对高速铁路周边的保护区进行测量,确保线路建设不会影响生态环境和公共安全。

6. 施工测量: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动态测量和监控,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

以上规定通常由国家铁路局和相关设计院所制定,以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的《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为主要参考标准。同时,不同的铁路建设项目可能会有特定的测量要求,需要根据项目具体情况执行。

客专测量规定.pdf部分内容预览:

在基础平面控制网(CPI)上沿线路附近布设,为勘测、施工阶段的线路平面控制和 无碴轨道施工阶段基桩控制网起闭的基准

沿线路布设的三维控制网,起闭于基础平面控制网(CPI)或线路控制网(CPⅡI), 般在线下工程施工完成后施测,为无碴轨道铺设和运营维护的基准。 2.1.4CRTSI型板式无碴轨道(CRTSIs)CRTSISlabBallastlessTrack 预制轨道板通过水泥沥青砂浆调整层,铺设在现场浇注的钢筋混凝土底座上,由凸形挡 台限位,适应ZPW一2000轨道电路的单元轨道板无碴轨道结构型式。 2.1.5CRTSⅡI型板式无碴轨道(CRTSIIs)CRTSⅡISlabBallastlessTrack 预制轨道板通过水泥沥青砂浆调整层,铺设在现场摊铺的混凝土支承层或现场浇筑的具 有滑动层的钢筋混凝土底座(桥梁)上,适应ZPW一2000轨道电路的连续轨道板无碴轨道 结构型式。

预制轨道板通过水泥沥青砂浆调整层【太原市】《建设用地性质和容积率调整规划管理规定》,铺设在现场摊铺的混凝土支承层或现场浇筑的具 有滑动层的钢筋混凝土底座(桥梁)上,适应ZPW一2000轨道电路的连续轨道板无碴轨道 结构型式。

2.1.6CRTSIII型板式无碴轨道(CRTSIIIs)CRTSIISlabBallastlessTrack

预制轨道板通过水泥沥青砂浆调整层,铺设在现场摊铺的混凝土支承层或现场浇注的钢 筋混凝土底座(桥梁)上,并对每块板限位,适应ZPW一2000轨道电路的连续轨道板无碴 轨道结构型式。

将预制的双块式轨枕组装成轨排,以现场浇注混凝土方式将轨枕浇入均匀连续的钢筋混

2.1.9精密水准测量Preciselevelling

2.1.10加密基桩AdditionalBenchmark

在基桩控制网(CPⅢI)基础上加密,为无碴轨道铺设所建立的基准点,一般沿线路中线 布设

在基桩控制网(CPIⅢI)基础上测设,为无碴轨道养护维修时所需的永久性基准点, 应 根据运营养护维修方法确定其设置位置

2.1.12轨检小车TrackAutomaticDetectionSyst

能够自动检测线路中线坐标、轨顶高程以及轨距、水平、高低和方向等轨道静态参数, 并自动进行记录整理的轻型轨道检测设备。

DJ,DJ2,DJ6一一经纬仪的等级 DSos,DS,DS—一水准仪的等级 C一一照准差 D一一 测距边长 mD— 测距中误差 m 测角中误差 m。一方位角中误差 W 一一三角形角度闭合差 f—一 一附合导线或闭合导线角度闭合差 忆 一 连续自然数的一个数值 L一一测量线路(导线、GPS、水准等)长度,单位为km K一一测段长,单位为km M一一每千米水准测量的偶然中误差 Mw一一每千米水准测量的全中误差 N一一符合线路或闭合环的个数 R 一 一地球平均曲率半径 P 一一观测量的权 2 边长、斜距 Hm一平均高程 证 高差 mL 桥轴线长度中误差 △n 墩中心点位放样限差

3.1.1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工程测量各级平面控制网布网要求应按表3.1.1执行。

表3.1.1 各级平面控制网布网要求

3.1.2各级平面控制网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

3.1.2各级平面控制网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

导线环(段)的测角中误差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f—一导线环(段)的角度闭合差(" N一导线环(段)的个数;

导线环(段)的角度个数

3.1.3 1. 各级GPS控制网测量的主要精度和技术指标应符合全球定位系统(GPS)铁路测量规 程的规定,见表31.3。

程的规定, 见表3.1.3

表3.1.3 GPS测量的精度指标

注: 固定误差(mm):b 比例误差系数。

注: 固定误差(mm):b 比例误差系数。

各级GPS网相邻点间弦长精度用下式表示:

式中0一中误差(mm); d一相邻点间距离(km)。 3.1.4GPS测量作业应满足表3.1.4中的基本技术要求

3.2 平面控制网设计

3.2.1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平面控制测量工作开展前,应根据测区地形、地貌及线路工程 情况进行平面控制网设计。 3.2.2平面控制网设计应包括控制网基准、网形和精度设计。需要增补控制点时,须进行控 制网改造设计。 3.2.3平面控制网设计前,应收集线路设计的有关资料和沿线的国家大地点资料,在充分研

究线路平、纵断面图的基础上进行控制网设计。收集的资料应包括: 1线路平、纵断面图及测区1:10000和1:50000地形图; 2线路沿线的国家或地方控制点资料,包括平面控制网图、水准路线图、点之记、成果 表、技术总结等。

3.2.4控制网设计应遵循以下准则

1各级控制点的可重复性测量精度和相邻点位的相对精度应符合表3.2.4的规定。

表3.2.4 控制点的定位精度要求(mm)

注:①可重复性测量精度:控制点两次定位坐标差的中误差或补设、增设控制点时,由现有已知控制 点发展的新控制点相对于已知点的坐标中误差; ②表中数据为X、Y坐标方向的中误差; ③D为基线边长,单位为mm。 2任意3个相邻CPIⅢI控制点的角度中误差应不大于8”;

任意3个相邻CPⅢI控制点的角度中误差应不大于8 各级控制网的多余观测分量平均值F宜满足:

控制网的多余观测数; n 控制网的总观测数。

3.2.5控制网基准设计应符合以下规定:

3.2.8 根据测区的情况和优化设计的结果 编写平面控制网设计书并拟定作业计划。

3.3.1CPI应沿线路走向布设,并在勘测阶段完成。 3.3.2CPI宜按B级GPS测量要求,全线(段)一次布网,统一测量,整体平差。 3.3.3CPI控制点布设应符合表3.1.1的要求,点位宜选在离线路中线100~200m、不易被 破坏的范围内,并按附录A的规定埋石且作点之记。 3.3.4CPI采用边联结方式构网,形成由三角形或大地四边形组成的带状网;在线路勘测设 计起点、终点或与其它铁路平面控制网衔接地段,必须有2个以上的CP】控制点相重合,并 在测量成果中反映出相互关系。 3.3.5CPI应与沿线不低于国家二等三角点或GPS点联测,宜每50km联测一个国家三角点。 全线(段)联测国家三角点的总数不得少于3个,特殊情况下不得少于2个。当联测点数为 2个时,应尽量分布在网的两端;当联测点数为3个及其以上时,宜在网中均匀分布。 3.3.6GPS控制测量外业观测和基线解算应执行现行全球定位系统(GPS)铁路测量规程的 相关规定。 3.3.7GPS平面网宜采用一个已知点和一个已知方向的方法进行坐标转换,并引I入1954年 业京化坛系1080亚宁账标系统

3.3.7GPS平面网宜采用一个已知点和一个已知方向的方法进行坐标转换,并引

3.4.1CPⅡI测量应在CPI的基础上采用GPS测量或导线测量方法施测,主要技术指标应符 合第3.1.2条的要求

3.4.1CPⅡI测量应在CPI的基础上采用GPS测量或导线测量方法施测,主要技术指标应符 合第3.1.2条的要求。 3.4.2CPⅡI控制点的布设应符合表3.1.1的要求,一般选在离线路中线50~100m,且不易破 坏的范围内,并按附录A的规定埋石且作点之记。 3.4.3在线路勘测设计起、终点及不同单位测量衔接地段,应联测2个以上CPⅡ控制点作为 共用点GB/T 12604.7-2021标准下载,并在测量成果中反映出相互关系。

3.4.4采用GPS测量时应满足下列要求:

1CPⅡI控制点应有良好的对空通视条件,点间距应为800~1000m,相邻点之间应通 视,特别困难地区至少有一个通视点,以满足定测放线或施工测量的需要; 2CPII控制点分段起闭于CPI控制点,测量等级及精度要求应符合表3.1.3和表3.1.4 的C级的规定; 3CPⅡI网采用边联结方式构网,形成由三角形或大地四边形组成的带状网,并与CPI 联测构成附合网。

3.4.5采用导线测量时应满足下列要求:

不低于2”、2mm+2ppm的全站仪施测。

注:mD=(a+bXD),为仪器标称精度。 式中:a一一仪器标称精度中的固定误差(mm) b一一比例误差系数(mm/km) D一一测距边长度(km) 电磁波测距仪的测距精度划分标准为:测距长度为1km时 I级:m≤5mm II级:5mm

2CPIⅢI控制点应设置在稳固、可靠、不易破坏和便于测量的地方,并应防冻、防沉降和 抗移动,控制点标识要清晰、齐全、便于准确识别和使用。 3CPIⅢI控制点有条件时宜埋设混凝土强制对中标,其标志规格和埋设深度应符合附录A 的规定。 4CPⅢI控制点采用导线法测量时DB13/T 5327-2021标准下载,直线部分宜设于线路一侧,曲线部分宜设于线路外侧; 采用后方交会法测量时,应设于线路两侧。在一条线路上控制点的外移距离宜相等,如遇障 碍物,外移距离可适当减少,但增减值应相等。

3.5.3CPIⅢI控制点埋设完成后,应对其进行检测,检测的内容、方法与各项限差应满足下列

1检测控制点间夹角时,方向观测应不少于两测回,距离往返观测各两测回; 2控制点间的距离允许偏差为1/20000;直线段控制点间夹角与180°较差应小于8”, 曲线段控制点间夹角与设计值较差计算出的线路横向偏差应小于1.5mm;弦长测量值与设计 值较差应小于2mm。 3.5.4CPIⅢI控制点满足各项限差要求后应永久固定。控制点标识要清晰、齐全、便于使用, 并绘制布设平面示意图和控制点表,做好点之记描述其位置、里程、外移距。 3.5.5CPIⅢI导线测量水平角及导线边长测量按第3.4.5条有关CPIII控制点测量的要求执行。 (、州局集新有立会免润合关卫员线会长扣动国合关港日要式后采用亚家平关计签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