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T 7660-2022 陆上纵波地震资料采集技术规程.pdf

SY/T 7660-2022 陆上纵波地震资料采集技术规程.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9.5 M
标准类别:综合标准
资源ID:141649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SY/T 7660-2022 陆上纵波地震资料采集技术规程.pdf简介:

SY/T 7660-2022 《陆上纵波地震资料采集技术规程》是一部由中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制定的规范,它主要针对陆上纵波地震资料的采集过程提出详细的技术要求和操作规程。纵波地震资料是地球物理勘探中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记录地下地震波的传播情况,可以了解地下地质结构的信息。

该规程详细规定了地震勘探的各个环节,包括地震仪器的选择、场地的准备、地震激发与接收、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质量控制等方面。它强调了采集过程中的精度、可靠性、安全性以及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确保采集到的地震数据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和应用价值。

SY/T 7660-2022的发布,旨在规范和提升我国陆上地震资料采集的技术水平,推动地震勘探工作的标准化和高效化,为石油天然气资源勘查、地质灾害预警、环境保护等领域提供技术支持。

SY/T 7660-2022 陆上纵波地震资料采集技术规程.pdf部分内容预览:

SYT 76602022

皮最小视波长时采用的组合基距,单位为米(m)

一干扰波的最大视波长,单位为米(m)。

有效波的最小视波长,单位为米(m)。 c)组内距(x,),应大于随机干扰的相关半径 沿测线方向组内距6按公式(24)计算:

式中: 沿测线方向组合基距DB/T 82-2020 活动断层探察 野外地质调查,单位为米(m); 沿测线方向检波器个数,单位为个。 垂直测线方向组内距6按公式(25)计算:

L2≤ 0.44/smi

Ly一垂直测线方向组合基距,单位为米(m); m一垂直测线方向检波器个数,单位为个。 5.3.10.4根据表层结构参数对同一道组合高差引起的时差进行计算,其时差应不大于反射波视周期 的四分之一,组合高差按公式(26)计算:

式中: Ah同一道内检波器组合高差,单位为米(m); 影响组合时差的近地表地层速度,单位为米每秒(m/s) fdon 最浅目的层反射波主频,单位为赫兹(Hz)。

应根据勘探目标、地震信号特征、仪器特点等合理地选择地震仪器工作因素。仪器参数主要 样间隔、记录长度、前放增益、记录格式、滤波类型、辅助道等,选取原则如下: a)采样间隔:满足采样定理要求,不大于△r,计算见公式(27):

式中: △t 采样间隔,单位为毫秒(ms)

△t 采样间隔,单位为毫秒(ms):

fmx 有效信号的最高频率,单位为赫兹(Hz)。 b 记录长度:应满足最深目的层成像需要,一般为最深目的层反射t+△t,△t一般大于或等 2s,计算见公式(28):

5.4近地表结构调查设计

调查点的布设宜考虑地表变化情况和近地表结构特点,以满足近地表建模的要求,遵循以下 原则: a)根据近地表类型和岩性变化合理布设控制点位置,在岩性及表层结构变化区域应加密控 制点。 b)近地表调查控制点的密度应综合考虑地表条件、近地表结构的复杂程度及地质目标勘探需求 确定,二维地震的近地表结构调查控制点密度宜为每2km一个点,复杂地区相应加密,以控 制表层结构的变化,但在建有表层数据库的地区,可以5km~10km一个点;三维地震的近 地表结构调查控制点密度网格宜为2km×2km,复杂地区相应加密。 c)在二维地震测线端点、交点和三维地震施工物理点边界必须有控制点。 d)可借用以往调查点成果,但应进行符合性验证,验证点不少于5%。

5.4.2调查方法确定

可以采用小折射法、微测并法和层析反演法进行表层结构调查,遵循以下原则: a)地形平坦、速度从浅到深增大的层状介质区域可采用小折射法; b) 地震钻井能力能达到的区域可采用微测井法; c) 近地表结构较厚区域可采用层析反演法; d)表层结构复杂区域,可综合采用上述方法进行近地表结构调查。

5.4.3观测方法设计

5.4.3.1小折射法

小折射法观测方法设计要求如下: 宜采用相遇观测、追逐观测(移动炮点或排列)、中间放炮观测等方式,观测排列应采 直线;

b)道距应保证直达波时距曲线控制不少于3道,各层折射波时距曲线控制不小于4道; c)观测系统应保证足够的排列长度,排列长度按高速层折射波时距曲线的控制距离不少于40m, 不能满足要求时应增加排列长度或追逐观测,确保能追踪到近地表的高速层; d)偏移距应满足直达波观测需要,一般不大于2m; e)记录仪器采样间隔一般不大于0.25ms,前放增益设置合理并保持一致; f)根据工区特点选择合适的激发方式。

5.4.3.2微测井法

微测井法观测方法设计要求如下: a)地面接收微测井: 1)根据井口周围地形情况,可采用扇形或十字形排列接收; 2)井口与检波器之间距离宜为0.5m~6m; 3)激发井深度应保证近地表调查最深目的层不少于4个激发点,并记录岩性信息; 4)激发点间距根据低、降速带的层厚度确定,每层不少于3个激发点; 5)采用单点接收; 6)每个相同偏移距的接收道数不少于4道,且检波点间高差应小于0.2m; 7)各道与井口的高差不大于0.5m(含检波器埋深),高差大于0.5m时应实测; 8)在干扰较大时可挖坑埋置检波器,但坑深应小于0.2m; 9)记录仪器采样间隔宜不大于0.25ms,前放增益设置合理并保持一致。 b)井中接收微测井: 1)接收井深度应保证近地表调查最深目的层不少于4个接收点,并记录岩性信息; 2)接收点间距宜为0.5m~5m; 3)当观测深度较大时,点间距可适量增大,最大点间距不大于10m; 4)激发点应保持与井口相同距离且高程差不大于0.5m(含激发点埋深),高程差大于0.5m 时需实测; 5)记录仪器采样间隔宜不大于0.25ms,前放增益设置合理并保持一致。 c)双井微测井法: 1)激发井、接收井的井深应保证近地表调查最深目的层不少于4个控制点,并记录岩性 信息; 2)接收井与激发井间距宜在3m~10m,激发井与接收井的井底高程差不大于0.5m; 3)激发点间距根据低、降速带的层厚度确定,每层不少于3个激发点; 4)道与井口的高程差不大于0.5m(含检波器埋深),高程差大于0.5m时应实测; 5)干扰较大时可挖坑埋置检波器,但坑深应小于0.2m。 6)记录仪器采样间隔宜不大于0.25ms,前放增益设置合理并保持一致。 d)多井微测井法: 1)激发井为圆心,接收井位于圆周,半径不小于5m; 2)激发点间距根据低、降速带的层厚度确定,每层不少于3个控制点,并记录岩性信息; 3)激发参数一致; 4)记录仪器采样间隔一般不大于0.25ms,前放增益设置合理并保持一致。

5.4.3.3层析反演法

层析反演法观测方法设计要求如下

SY/T 76602022

5.4.4近地表品质因子调查方法

可采用折射法、透射法和反射法调查近地表品质因子,方法选择原则如下: a)折射法适合折射波稳定的地区; b)透射法适合所有地区马钢花园居住区四组团工程施工方案.doc,可采用单井、双井或多井等方式; c)反射法适合浅层反射波明显的地区

5.4.5.1近地表结构建模及静校正量计算

可采用表层模型法、时深曲线法、折射法、层析反演法和初至波剩余静校正法等进行近地表结构 建模与静校正计算,根据近地表结构变化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遵循原则如下: a)一般地区可采用表层模型法、时深曲线法、折射法和层析反演法等; b)地形起伏较大且具有较稳定的折射界面的地区宜采用初至折射法; c)表层结构复杂地区宜采用层析反演法

5.4.5.2基准面确定

应根据地表起伏和高速顶界面的变化情况确定合适的静校正基准面: a)二维地震应采用全区统一基准面,可选择水平面、斜面和浮动基准面 b)三维地震应采用水平基准面; c)相连工区的连接处基准面应一致; d)替换速度宜采用与高速层速度相近的统一速度。

5.5.1试验方案制定原则

试验方案制定原则如下: a)试验方案设计前需要收集以往资料,分析工区存在的地质和地球物理问题,调查工区表层 深层地震地质条件,并进行方法技术论证,重点试验应进行现场踏勘。 b)新工区应做系统试验,为选择合理的地震采集方法和参数提供依据;老工区可借鉴以往资料, 进行补充试验,避免不必要的重复。 c)系统试验点应选择在测线交点处或其他有典型代表性的地段,试验点分布应比较均匀。试验 考核点或段(束)应选择在不同表层、不同深层地震地质条件、能控制全区的地方进行。试 验段(束)应进行现场踏勘。 d)试验目的明确,参数应单一,关键参数应重复试验。

GB/Z 17215.611-2021 电测量数据交换 DLMS/COSEM组件 第11部分:DLMS/COSEM通信配置标准用模板.pdf主要包括激发因素、接收因素、仪器因素、观测系统参数等试验内容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