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港总体设计规范》(SC∕T9010-2000).pdf

《渔港总体设计规范》(SC∕T9010-2000).pdf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0.9 M
标准类别:综合标准
资源ID:140823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渔港总体设计规范》(SC∕T9010-2000).pdf简介:

《渔港总体设计规范》(SC/T9010-2000)是中国标准委员会(Standardization Committee of China, SC)制定的一份关于渔港建设的国家标准。该规范于2000年发布,主要用于指导和规范渔港的总体规划设计,包括渔港的选址、布局、功能分区、设施配置、环境保护等方面。它涵盖了渔港的建设目标、技术要求、设计原则和方法,是确保渔港高效、安全、环保运行的重要依据。

在具体内容上,该规范详细规定了渔港的泊位设计、渔业作业区设置、防波堤和码头建设、渔业辅助设施配置、交通组织、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等各个环节,旨在保障渔业生产活动的顺利进行,同时考虑到渔港的可持续发展和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由于渔港是渔业生产和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渔港总体设计规范》的实施对于促进渔业生产、保障渔业资源、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渔港总体设计规范》(SC∕T9010-2000).pdf部分内容预览:

8.8.6设计通航水位宜采用设计低水位,经充分论证可采用乘潮水位。乘潮水位的确定可按JTJ211 执行。 8.8.7航道水深的确定同码头前沿设计水深。对1000t以上大型船舶所需航道水深的确定可按JTJ 211有关条文执行。 8.8.8航道底高程由设计通航水位与航道水深差决定。

8.9.1 防波堤的设置与平面布置应根据渔港使用要求、规模、船型和当地自然条件,经技术经济论证确 定。对自然条件复杂的渔港必要时应对其平面布置进行模型试验。

8.9.2.1防波堤掩护的范围,应有足够的水域面积和岸线长度,并应保证港内平稳,满足渔船安全航 行、停泊和装卸作业的要求。 8.9.2.2应注意防波堤对泥沙运动的影响,防止建堤后造成港口的严重淤积和有害冲刷。 8.9.2.3防波堤轴线位置,宜选在地质条件好、水深较浅的地方,有条件时可利用礁石、浅滩及岛屿。防 波堤的接岸点宜利用湾口角或海岸的突出部位。 8.9.2.4冰冻地区渔港,宜进行流冰漂移的模型试验,充分利用海流,防止流冰在港内堆积。 8.9.3防波堤的平面型式可采用与海岸连接的单突堤和双突堤,不与海岸连接的岛式防波堤及突堤与 岛式防波堤相结合等型式。当单独采用岛式堤掩护时,应对沿岸流及泥沙运动的强度进行详细分析,以 负提后水域发生严重淤积必要时应通过模型试验验证

JC934-2004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pdf9.4口门的布置和尺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8.9.4.1口门方向应与进港航道相协调,航道中心线与频率较高的强浪向之间夹角不宜过大,宜为 30°~35° 8.9.4.2口门宜设在波浪破碎区以外的海域。口门的布置应减少泥沙进入,防止流冰堵塞。 8.9.4.3口门的数量,应根据渔船通航密度、自然条件及总体布置要求等因素确定。宜为一个口门,有 条件时可采用两个以上的口门。 8.9.4.4口门有效宽度,应取1.5~2.0倍设计代表船型全长,大船取小值,小船取大值。二、三级渔港 口门设于不利地形时可适当加宽。

8.9.5.1防波堤型式应根据自然条件、材料来源、使用要求和施工条件等因素进行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8.9.5.2斜坡堤适用于水深较小、地基较差和石料来源丰富的地区。 8.9.5.3直立堤适用于水深较大和地基较好的地区。 8.9.5.4当建堤地点水深很大或采用直立堤地基强度不足时,宜采用高基床直立堤,但应避免堤前出 现近破波。

8.10.1对泥沙运动比较强烈的海域,防波堤及口门布置应考虑防淤,当不设防波堤而要解决港口淤积 时,可单独设防沙堤。 8.10.2防沙堤的布置应与当地水文、地貌、地形及地质等自然条件相适应,并经技术经济论证后确定 必要时应通过模型试验验证。 8.10.3防沙堤长度宜建至主破波带及冲淤变化区外,亦可根据实际拦截效果分期加长。

8.10.2防沙堤的布置应与当地水文、地貌、地形及地质等自然条件相适应,并经技术经济论证后确定, 必要时应通过模型试验验证。

线分布特征决定,当泥沙以悬移质运动形态为主时宜取与设计高水位相同或高于设计高水 程;破波带以外水域当泥沙以推移质运动形态为主,在不影响港口防浪掩护的前提下,可采月

8.12.1渔船修理宜采用露天船台,在气温高、阴雨天较多的地区,宜设防雨棚。 8.12.2船台长(宽)度宜为设计代表船型全长(宽)加两端(侧)搭设脚手架宽度各1.5~2.5m。船台标 高宜接近厂区设计地坪标高。横移区宽度不应小于设计代表船型全长。 8.12.3船台应设置起重机械,起重机占用宽度应考虑在起吊最重件时吊臂能伸到船台中心线。起重机 轨道与船台之间应留有敷设管道的位置。 8.12.4滑道位置应根据下列条件综合确定 8.12.4.1滑道末端水域应有足够的水深和水面宽度,波高宜小于0.2~0.5m,流速宜小于0.2~ 0.5m/s。 8.12.4.2应避免上墩下水时,渔船纵轴线与常风向垂直。 8.12.4.3应满足修船厂平面布置及修船工艺流程要求。 8.12.5船舶上墩下水设计低水位应根据渔船船型、修理工期、每月上墩下水次数、持续时间及当地水 文情况综合确定。上墩下水持续时间宜取2h,保证率不低于60%。 8.12.6滑道末端水深应根据设计代表船型的空载吃水、各类小车高度、滑道坡度及富裕水深确定。富 裕水深宜取0.3m。 0.127海道地底和轴距应筑合下列规宣

8.12.7.1纵向滑道坡度宜为1:15~1:20,轨距宜为二分之一至五分之二船宽。 8.12.7.2横向滑道坡度宜为1:6~1:12,每组轨道中心距宜为6~8m。

8.13卸鱼及水产品交易区

8.13.1卸鱼及水产品交易区应包括卸鱼码头作业区及水产品交易市场或卸鱼棚。 8.13.2卸鱼棚面积应包括水产品的堆放、整理、包装、运输通道及辅助面积。水产品交易市场,除上述 面积外,还应包括水产品展示、卫生检验及货款结算等需要的面积。 8.13.3水产品堆放方式可分为箱装及篓装。箱装可堆高5~6箱,每吨水产品占地5m²。篓装可堆高 2~3篓,每吨水产品占地7m²。水产品日周转1~2次。 8.13.4水产品交易市场或卸鱼棚的净空应满足汽车及冷藏运输车使用要求,跨度不宜小于12m。并 应考虑机动车进出方便及良好的给水排水设施。 8.13.5水产品交易市场应设置停车场:其规模可依据水产品日交易情况确定

8.14.1冷藏加工区应设置理鱼加工间、具有一定冻结、冷藏、制冰、贮冰能力的生产性冷库及水产品加 工厂。 8.14.2理鱼加工间的建筑面积应以日冻结能力为依据。冻结1t水产品所需面积可采用10~15m²。 理虾取大值《电气简图用图形符号 第10部分:电信:传输 GB/T4728.10-2008》,理鱼取小值 8.14.3生产性冷库的日冻结能力可按式(15)计算:

SC/T9010—2000

Kd 冻结量占卸港量的百分数,%。 8.14.4冷藏间面积应由冷藏量、冻品重度、堆垛方式、冷藏间层高等因素确定。生产性冷库的冷藏量可 取冻结能力的15~20倍,冷藏鱼取大值,冷藏虾取小值。 8.14.5生产性冷库的日制冰能力可按式(16)计算:

式中:I一日制冰能力,t/d; W一每吨水产品加冰量,t/t,渔船用冰按1.0~1.3t/t计,考虑陆地鲜销用冰,按1.2~1.6t/t 计; K一制冰设备利用系数,取0.85。 8.14.6贮冰间面积应由贮冰容量、冰块规格、堆垛方式及贮冰间层高等确定。其中贮冰容量应按制冰 能力的15~20倍计,贮冰间容积利用率可取0.85。 8.14.7贮冰间应靠近加冰码头与水产品交易市场。应有方便的运输通道,便于地面输冰。 8.14.8宜采用输冰桥和碎冰楼作为渔船供冰设施,并符合下列规定。 8.14.8.1输冰桥起端长度应为6~12m,其坡度不应小于10%。输冰桥的平均坡度宜取4%~4.5%。 应减少输冰桥的长度和转弯。 8.14.8.2碎冰楼楼面高程可按式(17)计算(见图15):

图15碎冰楼加冰示意图 H=H,+h,+h+dcosβ

式中:H一碎冰楼楼面高程,m; H一设计高水位,m; h一加冰舱口至水面高度,m; h一碎冰机进口至出口的高度,m; d一一碎冰机出口至加冰舱口的水平距离,m; β一一溜冰槽的最大工作垂直角,不宜大于45。 8.14.9水产品加工厂的类别及生产规模应根据水产品的种类、数量及市场需求情况综合考虑,经技术

现浇结构技术交底综合物资区宜设置渔需物资商场、网具修理场地及各种物资临时堆场。其面积应根据渔港级别、场 地条件及需要确定。

8.16.1修船区应设置修船码头、滑道、船台、生产车间及辅助车间。 8.16.2修船区的船台数量可按式(18)计算: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