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线特大桥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双线特大桥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资源编号:
资源类型:.rar
资源大小:185.57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ID:125080
免费资源

资源下载简介

双线特大桥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简介:

双线特大桥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主要是指在设计和施工双线铁路特大桥时,所制定的一种详细且系统的工程管理计划。这种方案通常包含以下几个关键部分:

1. 项目概述:对桥梁的基本情况,如长度、跨度、设计荷载、所在地理位置等进行详细介绍。

2. 设计原则:明确桥梁的设计理念,如结构形式、材料选择、抗震性能等。

3. 施工组织:详细规划施工流程,包括施工阶段划分、施工顺序、主要施工方法、施工机械配置等。

4. 施工进度计划:制定详细的施工时间表,包括关键节点的完成时间,以确保工程按期完成。

5. 质量控制:设定质量控制标准和措施,如材料检验、施工工艺控制、质量检测等。

6. 安全控制:制定安全施工措施,包括应急预案、安全培训、设备维护等,保障施工人员和公众的安全。

7. 环保与文明施工:考虑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如噪音控制、废弃物处理、绿色施工等。

8. 资源配置:明确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配置和管理。

9. 风险评估与应对:识别可能遇到的风险,如天气、地质、技术等,并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

总的来说,双线特大桥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是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旨在确保工程高效、安全、质量优良地完成。

双线特大桥施工组织设计方案部分内容预览:

L-拉杆间距为1000mm。

E-弹性模量, 2.1*105N/mm2

J-桁架惯性矩GB/T 39118-2020 激光指示器产品光辐射安全要求.pdf, 692.6*104mm4

错误!不能通过编辑域代码创建对象。

∵【τ】≥错误!不能通过编辑域代码创建对象。 ∴【τ】≥错误!不能通过编辑域代码创建对象。≥17N/mm2 ,故满足要求。

【τ】-剪切应力,取100N/mm2

F-螺栓截面积,选用M20的螺栓

n-螺栓连接数量,14个

K-螺栓受力系数,取0.7

错误!不能通过编辑域代码创建对象。

选用M20对拉螺栓:最大许用应力为38200N,满足要求。

模板固定顶部采用一道对拉螺杆、底部采用原木直撑进行定位加固,对拉螺杆固定在模板外的纵横槽钢上,螺杆横向间距为100cm。槽钢采用[10。原木采用Φ8沿承台周围布置、间隔100㎝打入承台垫层外,长100㎝,外露基坑底面20㎝。内侧垫[12槽钢,槽钢与承台用木楔支垫。

模板安装时应轻吊轻放,接缝螺栓应满上,板面应对接平整。钢模使用前,要用磨光机仔细除锈,模板面应涂刷符合要求的脱模剂,接缝处,涂硅胶补平。模板连接处,塞海绵条填塞密实,以免漏浆。安装时在内侧用铅锤检查垂直度,控制定位,组装完毕后再用经纬仪校核轴线位置,最后用钢尺测量外形尺寸,校核相邻墩位间距。

模板拆除时,应尽可能轻敲轻撬。模板拆除后应及时用磨光机清除其表面污物并涂刷脱模剂后存放于适当位置待用。

6.2.5 钢筋制作、安装

1)钢筋的加工制作采用机械配合人工的方法在钢筋加工棚集中制作,然后用机动车运输到指定现场,在预先浇筑的承台基坑C15砼垫层上,钢筋采用现场一次绑扎成型,为保证纵横向钢筋按设计间距要求布置准确,可以用墨线弹出钢筋的平面分布间距。在钢筋的纵横交叉点处,用22#镀锌铁丝按逐点改变绕丝方向交错扎结,主筋的联接采用闪光对焊,钢筋焊接应满足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钢筋接头按铁路施工规范要求(同截面接头数不超过50%)进行错开布置,错位距离不小于35d。砼钢筋保护层垫块采用专业生产厂家生产的符合要求的高性能砼垫块。

2)综合接地钢筋布置及要求

(1)在每根桩中应有一根通长接地钢筋与承台中的接地钢筋应环接。接地钢筋均应优先利用结构物中非预应力结构钢筋,原则上不再增加专用的接地钢筋。兼有接地功能(含连接)的结构钢筋和专用接地钢筋应满足接地网最大短路电流要求。施工时应对接地钢筋做出标识,便于检查。

(2)桥台在上表面(或保护层)设纵向接地钢筋,纵向接地钢筋设于防护墙下部及上、下行无咋轨道板间的1/3和2/3处,并纵向贯通整个桥台。

(3)所有接地钢筋间的联接均应保证焊接质量。

6.2.6 混凝土的浇筑与养护

1)承台结构混凝土按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艺进行,其拌和、运输、浇筑、养护均按高性能混凝土的标准要求进行。

设计强度为30MPa。塌落度为140~180mm。

为了减小混凝土表面温度裂纹,承台混凝土采用连续斜面薄层推移式浇筑方法浇筑,每层厚度控制在40cm以内,以充分利用混凝土层面散热。当承台厚度超过2m时,在承台内埋设冷却水管并在墩台内埋设测温应变片,测量砼内外温度,保持各级温差不大于5℃,冷却水管排水进出口温差控制在8℃内。3.0m厚承台布设一层冷却水管,4m厚承台布设两层冷却水管,不间断通水循环降温。降温管层间距不宜大于一米,必须将水管固定在韧性骨架上,防止振捣时水管受力,发生弯曲、断裂、造成堵管。安装完成后,应进行通水试验,待砼灌注到冷却管位置时,开始通水循环,并逐渐加大循环,控制芯部温度不超过相应要求,最后用压浆工艺将同标号浆液进行压浆封堵。浇筑砼时,用现场泵送砼,分层浇筑,砼浇筑时间控制在10~12小时左右。砼派专人振捣,严格控制振捣时间和插入深度,振捣区搭接范围15cm。在砼浇筑过程中,共放置3个测温点,深度为H/2m,按下图布置。

测温点施工温度监控技术采用铜热电阻传感器和砼测定记录仪配合进行监控,铜热电阻传感器作为测温元件,其原理为利用铜的电阻率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特性,用以测量温度,达到温度变化转化电量变化的目的,铜热电阻与温度的关系可用下式表示:

Rt=RO*(1+a*t)

Rt,RO—温度为t℃和to℃时的电阻值;

铜热电阻传感的现场布置一层,共布5个点,具体见图示。将铜热传感电阻传感器用绝缘胶布帮扎到预定的测点位置处的钢筋上(如相应点无钢筋,可另外加扎钢筋)待各铜热电阻传感帮扎后应将馈线收成一束,固定在横向钢筋下沿引出,以免在浇筑砼时馈线受到损坏,而模板外到机房的馈线可用钢管以保护。

待馈线与仪器接好后,须再次对传感器进行试测检查,当各铜热电阻传感的初次读数都正常,温度测试准备工作完毕。

承台砼浇筑后DR090型温度巡回检测仪每2~4小时自动输出各测点温度一次,测温工作人员将温度数据进行计算处理,总结出是否满足目标控制温差15℃。

在砼测温器、核心温度升至50℃后,开始用冷水循环降温,对入水口、出水口温度进行测温,进出水管温差控制在8℃内,用阀门调节流速来控制,每12h将出水口调换。

为了避免砼内外温差过大产生裂缝,砼养护采用一层土工布,一层塑料布整体覆盖保温。砼的保温保湿工作在砼初凝之后即开始,在砼内部温度与环境温差小于15℃,养护时间不小于10天后方可时停止养护。

6.2.7 混凝土的拆模与基坑回填

1)当砼的强度达到2.5MPa的强度要求,且芯部砼与表面砼之间、表面砼与环境之间的温差不大于15度,方可进行拆模。

2)待承台砼达到70%以上可以进行基坑回填。

3)基坑回填采用原土进行回填,填料最大粒径不超过5cm。回填时采取分层对称回填,分层厚度一般为10~20cm,回填前在承台上用油漆标记上分层线。

6.2.8 沉降观测措施

根据云桂铁路建设要求,本分部在墩台施工之前组建一只专业的沉降观测组,负责本分部所有桥墩的沉降观测及变形观测。人员配备:专业测量工程师一名任组长,测量员三名。测量仪器采用精密水准仪一套,精度要求达到0.05mm。

2)点位埋设及观测频次

在承台混凝土施工24小时后,在承台顶面四个角内侧10cm处各埋设一个铁钉作为承台沉降位移观测点。并开始进行首次测量记录,一周内每天观测一次,情况不好时加密观测,沉降位移稳定后每周观测一次。出现异常及时报告监理工程师和有关部门处理。

每次观测完毕后,必须由观测组长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按时汇报数据材料及分析结果。

6.3.1 施工工艺框图

承台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将表面浮浆凿除,冲洗干净,整修墩身主筋,测量班根据墩身设计尺寸放出墩身立模边线、标高,测量过程中实行互检制度,并经监理见证签认后,开始施工, 如果标高过高或过低都需要进行调整。

6.3.3 钢筋加工及安装

运到现场的钢筋须有出厂合格证,表面洁净。使用前将表面杂物清除干净。钢筋平直,无局部弯折。各种钢筋下料尺寸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钢筋集中制作、现场人工绑扎。

钢筋加工由加工场按照设计图纸要求加工。每个桥墩墩身施工加工完成的钢筋应包括:墩身钢筋、顶帽及托盘钢筋和接地钢筋。本段墩身钢筋采用HPB235ф10、HRB335Ф12、HRB335Ф16、HRB335Ф20,按照设计规格、型号、进行钢筋加工并分开堆放标示,钢筋弯钩按照设计图进行加工。

1) 钢筋加工前准备工作:

(1)钢筋在出厂合格证、出炉批号等质量证书齐全的情况下;由工地材料员观测钢筋的外观。需符合下列要求:

a 钢筋应平直,无局部折曲;

b钢筋的规格和直径应符合出厂证明;

c热处理钢筋表面不得有肉眼可见的裂纹、结疤、折叠、允许有凸块、但不得超过横肋的高度、且不得有油污;

d、钢丝的表面不得有裂纹、小刺、机械损伤、氧化铁皮和油迹;也不得有肉眼可见的麻坑;但允许有浮锈;

(2)在经过工地材料员外观检测符合规范要求后;按照规定的

钢筋试验取样方法取样,送中心试验室进行试验。

(1)钢筋存放在水泥地上,水泥地上应垫有方木,并搭设工棚,保证钢筋不暴露不锈蚀。

(2)钢筋必须按不同钢种、等级、牌号、规格及生产厂家分批分别堆放,并标识。

经试验员检测和中心试验室试验确定本批钢筋合格后可进行下步工作钢筋加工。

钢筋在加工弯制前应调直,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钢筋表面的油渍、漆污、水泥浆和用锤敲击能剥落的浮皮、铁锈等均应清除干净。

(2)加工后的钢筋,不应有剥弱钢筋截面的伤痕。

(3)当利用冷拉法矫直钢筋时,钢筋矫直伸长率为:Ⅰ级钢筋不得大于2%;Ⅱ级钢筋不得大于1%。

(4)钢筋的弯制和末端弯钩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a所有受拉热轧光圆钢筋的末端应做成180的半圆形弯钩DB52/T 1403-2019 公路隧道地质雷达检测技术规程,弯钩的弯曲直径dM不小于2.5d,弯端应留不小于3d的直线段。如下图

b受拉热扎带肋(月牙肋、等高肋)钢筋的末端,应采用直角形弯钩,弯钩的直线段长度不应小于3d,直钩的弯曲直径dm不得小于5d;如下图

c弯起钢筋应弯成平滑的曲线,其半径不宜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光圆钢筋)或12倍(带肋钢筋)如下图。

焊接时,采用双面搭接焊,焊缝长度不小于5d,同一根钢筋上应少设接头,两焊接接头的距离大于钢筋直径的35倍且不小于50cm,焊接接头的钢筋在同一截面内不得超过钢筋总数的50%,应分散错开布置。

(1)安装钢筋时,钢筋的位置和砼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在多排钢筋之间,必要时可垫入短钢筋头或其它的钢垫,但短钢筋头或钢垫的端头不得伸入砼保护层内。

(2)钢筋与模板之间可用水泥块支垫,其强度不应小于设计砼的强度。垫块应相互错开,分散布置,并不得横贯保护层的全部截面。

(3)在钢筋的交叉点处,应用直径0.7~2mm的铁丝,按逐点改变绕丝方向(8字形)交错扎结,或按双对角线(十字形)方式扎结。

(4)除设计有要求外,梁、柱等结构中钢筋骨架的箍筋,应与主筋垂直围绕《声学 建筑和建筑构件隔声声强法测量 第2部分:现场测量 GB/T 31004.2—2014》,箍筋与主筋交叉点处应以铁丝绑扎;梁柱等构件拐角处的交点应全部绑扎;中间平直部分的交叉点可交错扎结。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