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桥梁人工挖孔桩施工方案

公路桥梁人工挖孔桩施工方案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资源编号:
资源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257.02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ID:116117
免费资源

资源下载简介

公路桥梁人工挖孔桩施工方案简介:

公路桥梁人工挖孔桩施工方案是针对公路桥梁建设中使用的人工开挖方式来完成桩基础施工的技术性规划。以下是其一般步骤和要点的简介:

1. 选址与设计:首先,根据桥梁的设计要求和地质条件,选定桩位,确定桩的直径、长度和深度。设计桩的形状、材料和施工方法。

2. 场地准备:清理施工区域,设置安全围栏,确保施工区域无杂物和人员干扰。

3. 测量放线:精确测量桩位,设置桩位标记,确保桩孔的准确性。

4. 开挖:使用人工或机械(如挖掘机、风镐等)进行挖孔。先挖出孔口,然后采用阶梯式或连续式挖法向下开挖。

5. 孔壁支撑:为了防止孔壁坍塌,需要设置适当的支撑,如木桩、钢筋笼或者钢套筒。

6. 排水:挖孔过程中,要设置有效的排水设施,防止地下水或雨水进入。

7. 桩体制作:在桩孔内制作混凝土桩,通常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或普通混凝土。

8. 混凝土灌注:混凝土需分层浇筑,每层振捣密实,确保桩体质量。

9. 沉桩:将预制好的桩体沉入孔底,确保桩的垂直度和承载力。

10. 验收与质量控制:施工结束后,对桩基进行承载力和完整性检测,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以上步骤需要严格遵循相关施工规范和安全规定,以保证施工质量和工程安全。

公路桥梁人工挖孔桩施工方案部分内容预览:

5、施工用的空压机、潜水泵、卷扬机等机械设备、人员已到位,砂、石、水泥、钢筋等施工材料供应充足,所有原材料已进行抽检,检验结果合格,满足施工需要。

6、桥梁挖孔桩所有现场施工准备已完成,具备施工条件。

7、组织劳动力连续四班制作业浙G23 钻孔灌注桩,每班3~4人开挖,每4组配备一名电工,井上井下人员交替更换。

项目经理:XXX

总 工:XXX 分管副经理:XX

质 检 员:XXX 质检工程师:XXX 测 量:XXX 试 验:XX

安 全:XX

挖孔桩施工顺序:(详见后附~挖孔灌注桩工序流程图)

平整场地→并测量放线→挖第一节桩孔→支模浇筑第一节锁口砼护壁→回填处理、二次测量桩位→安装活动井盖、垂直运输设备、潜水泵、鼓风机及照明设施等→挖第二节桩孔→清理孔壁、校核桩孔垂直度和孔径→拆上节模板、支第二节模板并浇筑第二节砼护壁→重复第二节桩孔施工工序直至设计深度(嵌岩部分可不设置护壁)→检查基底地质情况及嵌岩深度是否符合设计→报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清孔→吊装钢筋笼→浇筑桩身砼。

首先对施工场地进行平整及清理,清除在表杂草及其他有碍施工的地表附着物。对原地面进行夯实处理,桩位处地面应高出原地面50厘米左右。施工场地位于山坡上时,还需进行刷坡,并对山坡进行足够的防护,防止滑坡,要在场地四周开挖排水沟,做好排水系统,防止地表水流入孔内。

用全站仪或GPS定出桩基的中心线进行施工放样,施工队配合测量班按设计图纸定出孔位,水准仪测出控制标高。经检查无误后,由施工队埋设十字护桩,十字护桩必须用砂浆或混凝土进行加固保护,以备开挖过程中对桩位进行检验。

(3)埋设孔口钢筋砼护壁

为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挖孔桩顶部均设钢筋砼护壁,壁厚20cm,有足够的强度及刚度,确保孔壁的安全。护壁顶比原地面高30cm,其内径比桩径大10cm,长度为1.0m,施工后对四周土方进行夯实。

开挖过程中及时对危岩进行排除,对较破碎的地带用钢箍或木头支护,同时加紧护壁的施作,使内壁尽快成环。施工中随时检查孔径、中线及标高,并及时描绘地质柱状图。注意挖孔过程中,不必将孔壁修成光面,要使孔壁稍有凹凸不平,以增加桩的摩擦力。

孔内挖出的渣土,装入底部和四周密封的容器(吊桶等),采用卷扬机、绞车等自制提升设备将渣土垂直运输到地面,运出的弃渣堆放远离孔口,或堆积到指定地点,并及时进行清理。严禁沿桩侧边坡就势堆弃,以避免造成边坡原土层遭到剥离破坏,进而影响边坡稳定和桩基受力,并防止污染环境。利用φ20钢筋加工的软梯供井内作业人员的上下。专职安全员定期对垂直运输的设备及器具进行检查。

开挖深度大于10m时,采用机械通风,根据孔内作业人员的人数,计算出孔内所有人员每分钟的需氧量。依此,在孔口处配置小型通风机进行孔内通风,风管采用φ10cm软管。每次爆破后首先进行15分钟的通风排尘,专职检测人员进行孔内空气检测,确认安全后方可下井作业。作业时间井内持续通风(随着开挖孔深的增加,选用适当功率的通风机来供风,保证孔底空气畅通)。

在孔内挖集水井,集水井面低于开挖面,井内渗水汇集后采用潜水泵排出。排水时注意集水井周围的渗水冲刷,必要时集水井内加滤篓,保护孔壁。排出的水远离施工孔口,并经沉淀后利用或排放。遇到较大涌水无法抽干时,改用冲击式钻机进行钻孔施工。

遇突发性涌水或渗水较大时,施工人员尽快撤离孔内,同时采用大型抽水设施进行排水,对土质地段及破碎带及时用砂或碎石进行回填处理,以防塌壁。

对岩层较坚硬、不透水的密实土层,开挖后短期不会坍孔的,可不设护壁。其它土质情况下,必须施作护壁,保持孔壁稳定,以策安全。护壁采用现浇模注混凝土护壁,混凝土标号与桩身设计标号相同。第一节混凝土护壁(原地面以下1米)径向厚度为20cm,宜高出地面20~30cm,使其成为井口围圈,以阻挡井上土石及其它物体滚入井下伤人,并且便于挡水和定位。(等厚度护壁如右图示)

该方法适用于各类土层,每挖掘0.8~1.0m深时,即立模灌注混凝土护壁。对土质地段及破碎带护壁厚度20cm,石质较好地段护壁厚度10cm,石质差的地段护壁厚度15cm。两节护壁之间留10~15cm的空隙,以便混凝土的灌注施工。混凝土搅拌应采用滚筒搅拌机拌制,坍落度宜为14cm左右。

模板不需光滑平整,以利于与桩体混凝土的联结。为了进一步提高柱身砼与护壁的粘结,也为了砼入模及拆模方便,护壁方式可采用喇叭错台状(10°左右的倾角)护壁。

护壁砼的施工,采取自制的钢模板。钢模板面板的厚度不小于3mm,浇注混凝土时拆上节,支下节,自上而下周转使用。模板间用U形卡连接,上下设两道6~8号槽钢圈顶紧。钢圈由两半圆圈组成,用螺栓连接,不另设支撑,以便浇注混凝土和下节挖土操作。

挖孔桩遇土质地段或岩石破碎带等复杂地质情况,其整体性差,难以自稳时,每节护壁间用钢筋进行连接。一次开挖深度不大于50cm,且在绑扎护壁钢筋的同时沿水平方向在1/2模板高度的井壁中打入不小于20cm长的φ10钢筋按20cm水平间距(均匀分布),钢筋外露约10cm,外露钢筋与护壁钢筋相连。必要时还可对其侧壁施打锚杆进行加固处理,以防止开挖下一环时上一环护壁砼下沉。

(9)人工挖孔桩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2、清孔及钢筋笼的制作与安装

(1)孔桩开挖至设计标高后,根据地质情况,必要时进行钎探,钎探深度不小于5m。经监理工程师对地质、孔径、标高、倾斜度等检查认可后,进行清孔,清孔至孔底无沉碴、松土,方可安放钢筋笼。

(2)对于较短的桩基,钢筋笼宜制作成整体,一次吊装就位。对于孔深较大的桩基,钢筋笼需要现场机械(钢筋直径≥25mm)或焊接接长的,钢筋笼分段长度不宜少于12米,以减少现场连接套筒和焊接工作量。现场焊接须采用电弧双面搭接焊,焊接长度不小于5d(d为钢筋直径)。

(3)制作时,按设计尺寸做好加强箍筋,标出主筋的位置。把主筋摆放在平整的工作平台上,并标出加强筋的位置。焊接时,使加强筋上任一主筋的标记对准主筋中部的加强筋标记,扶正加强筋,并用木制直角板校正加强筋与主筋的垂直度,然后点焊。在一根主筋上焊好全部加强筋后,用机具或人转动骨架,将其余主筋逐根照上法焊好,然后吊起骨架阁于支架上,套入盘筋,按设计位置布置好螺旋筋并绑扎于主筋上,点焊牢固。

(4)钢筋骨架保护层的设置方法:

钢筋笼主筋接头采用机械连接(钢筋直径≥25mm),在焊接中心至长度为35d的区段内,同一根钢筋不得有两个接头。每一区段受力截面上接头数量不超过主筋的50%,加强箍筋与主筋连接全部焊接。钢筋笼的材料、加工、接头和安装,符合要求。

为确保钢筋保护层厚度,钢筋保护层垫块采用强度为M40的圆饼式滚轮砂浆垫块,具体样式见下图。设置密度按竖向每隔2m设一道,每一道沿圆周均匀布置4个。

(5)骨架的运输无论采取何种方法运输骨架,都不得使骨架变形,当骨架长度在6m以内时可用平板车直接运输。当长度超过6米时,应在平板车上加长托架。如用钢管焊成一个或几个托架用翻斗车牵引,可运输各种长度的钢筋笼,或用炮架车采用翻斗车牵引或人工推,也可运输一般长度的钢筋笼。

(6)骨架的起吊和就位

钢筋笼制作完成后,骨架安装采用汽车吊。为了保证骨架起吊时不变形,对于长骨架,起吊前应在加强骨架内焊接三角支撑,以加强其刚度。采用两点吊装时,第一吊点设在骨架的下部,第二点设在骨架长度的中点到上三分点之间。对于长骨架,起吊前应在骨架内部临时绑扎两根杉木杆以加强其刚度。起吊时,先提第一点,使骨架稍提起,再与第二吊同时起吊。待骨架离开地面后,第一吊点停吊,继续提升第二吊点。随着第二吊点不断上升,慢慢放松第一吊点,直到骨架同地面垂直,停止起吊。解除第一吊点,检查骨架是否顺直,如有弯曲应整直。当骨架进入孔口后,应将其扶正徐徐下降,严禁摆动碰撞孔壁。然后,由下而上地逐个解去绑扎杉木杆的绑扎点及钢筋十字支撑。当骨架下降到第二吊点附近的加强箍接近孔口,可用木棍或型钢(视骨架轻重而定)等穿过加强箍筋的下方,将骨架临时支承于孔口,孔口临时支撑应满足强度要求。将吊钩移到骨架上端《普通高等学校建筑面积指标 建标191-2018》,取出临时支承,将骨架徐徐下降,骨架降至设计标高为止。将骨架临时支撑于护筒口,再起吊第二节骨架,使上下两节骨架位于同直线上进行机械连接,全部接头连接牢靠后就可以下沉入孔,直至所有骨架安装完毕。并在孔口牢固定位,以免在灌注混凝土过程中发生浮笼现象。

骨架最上端定位,必须由测定的孔口标高来计算定位筋的长度,并反复核对无误后再焊接定位。在钢筋笼上拉上十字线,找出钢筋笼中心,根据护桩找出桩位中心,钢筋笼定位时使钢筋笼中心与桩位中心重合。

然后在定位钢筋骨架顶端的顶吊圈下面插入两根平行的工字钢或槽钢,在护壁顶两侧放两根平行的枕木(高出护壁顶5cm左右),并将整个定位骨架支托于枕木上。

挖孔桩钢筋安装实测项目

(1)在灌注混凝土前应对孔径、孔深、孔型全部检查并报监理工程师,经检验合格后方可灌注混凝土。

(2)桩基采用C25混凝土GB 50400-2006 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由拌合站集中拌合供应,由砼输送车统一运输至现场。按现场情况采用普通混凝土或泵送混凝土施工,插入式振动棒振捣。混凝土的浇筑入模温度不低于+5℃,也不高于+30℃,否则采用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的相应措施。

(3)灌注支架采用移动式的,事先拼装好,用时移至孔口,以悬挂串筒和漏斗底口。从高处直接倾卸时,其自由倾落高度一般不宜超过2米以不发生离析为度。当倾落高度超过2米时,应通过串筒、溜管或震动溜管等设施下落;倾落高度超过10米时,应设置减速装置。

(4)混凝土分层浇筑,分层厚度控制在30~45cm。振捣采用插入式振动器,振动器的振动深度一般不超过棒长度2/3~3/4倍,振动时要快插慢拔,不断上下移动振动棒,以便捣实均匀,减少混凝土表面气泡。振动棒插入下层混凝土中5~10cm,移动间距不超过40cm,与钢筋笼保持5~10cm距离,对每一个振动部位,振动到该部位混凝土密实为止,即混凝土不再冒出气泡。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