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大楼基坑施工组织设计

移动大楼基坑施工组织设计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资源编号:
资源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676.35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ID:113311
免费资源

资源下载简介

移动大楼基坑施工组织设计简介:

移动大楼基坑施工组织设计是一种详细规划,用于指导在特定地点进行移动大楼基础建设的全过程,包括设计、施工、质量控制、安全管理和进度管理等各个方面。以下是其主要内容的简介:

1. 项目概述:对移动大楼基坑工程的项目背景、规模、目标、重要性等进行概述,明确施工范围和施工条件。

2. 设计与规划:详细描述基坑的设计方案,包括基坑形状、尺寸、深度、支撑结构(如地下连续墙、桩基等)的选型和布置。同时,规划合理的施工通道和临时设施。

3. 施工流程与方法:明确施工的各个步骤,如基坑开挖、支撑结构安装、土方回填等,以及相应的施工技术和机械设备选择。

4. 质量控制:制定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包括材料检验、施工过程监控、施工质量检测等,以确保基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5. 安全管理:对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保障施工人员和周边环境的安全。

6. 进度计划:根据项目规模和复杂程度,编制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包括关键节点的控制和资源的合理调配。

7. 成本控制:对施工成本进行预估和控制,包括材料采购、设备租赁、人工费用等,以确保项目的经济效益。

8. 环境保护:考虑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制定环保措施,如噪音控制、尘土控制、废水处理等。

9. 应急处理:针对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如基坑塌方、设备故障等,制定应急处理方案。

总的来说,移动大楼基坑施工组织设计是工程实施的蓝图,是确保项目顺利进行的重要依据。

移动大楼基坑施工组织设计部分内容预览:

(4) 主持或参与不合格品的评审,并认真组织实施纠正和预防措施。

(5) 组织安排工程竣工验收工作,安排人员做好有关服务工作。

(6) 负责工程项目内外相关单位部门的协调工作,及时向上级报告工程项目施工情况。

(1) 协助项目经理对工程项目现场进行全面管理《公路工程基桩检测技术规程》2020).pdf,确保投入的各生产要素正常运转。

(1) 对工程项目技术质量工作负直接责任,有效贯彻落实各项技术规范、标准和公司技术质量管理制度。

(2) 组织核对技术图纸资料,组织编写与送审《施工组织设计》和质量技术。

(3) 负责组织安排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复核测量定位、抄平和放线工作。

(4) 负责组织施工工序质量控制、签证,质量记录检查控制、统计技术应用,组织指导现场检验、测试工作及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制定和落实。

(5) 审查采购物资的技术要求。

(6) 组织收集、整理、汇总、提交隐蔽工程验收签证等各种技术资料,参加工程质量验收,组织编写、送审竣工技术报告。

(1) 负责现场生产调度、作业计划安排与调整,确保工程项目的均衡有序运转,填写施工日记。

(2) 严格执行施工组织设计和有关技术规范要求,落实施工技术措施和质量计划。

(3) 负责组织现场施工设备的维护保养,保证作业机具的完好、安全。

(4) 负责向施工作业班组进行技术交底。

(5) 严格执行过程控制程序,做好质量事故的预防和处理工作。

(1) 负责督促检查有关施工规范和质量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并给予指导,对于违反或不符合质量要求的作业,提出处理意见,并报项目主任工程师研究解决。

(2) 负责向作业班组宣传贯彻有关质量方面的法规、制度。在施工过程中,及时认真地进行质检控制活动,并做好质量记录。

(3) 参与各种成果资料的检查与验收,并对质量评定提出意见。

(4) 负责对施工中一般不合格品进行评审与处置,对质量事故责任人提出处理意见。

(5) 协助项目主任工程师,做好质量文件和质量记录的管理工作。

(1) 根据工程项目施工进度计划,制定本工程项目的物资、设备和工具的供应计划,并组织实施。

(2) 负责对供应商的日常跟踪评价,提交供应商评价资料。

(3) 负责进场原材料的验收、报验工作,对现场物资进行有效管理与标识,建立进场物资、设备台帐,负责报废物资处理等表格的填写与送审。

(4) 协助质检组长做好物资质量文件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工作。

(1) 负责贯彻执行劳动保护、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方针、政策、法令、法规和有关规定、制度,对作业班组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确保工程项目施工质量安全目标的顺利实现。

(2) 检查督促安全与文明生产措施落实,定期开展安全检查活动,督促完善安全设施。

(3) 及时制止违章指挥、违章作业,遇有险情有权制止作业,并及时报上级处理;对因安全生产原因造成的质量事故负责。

(4) 负责新工人、特殊工种工人的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发证及年检工作。

(5) 对危险品、超长设备与材料搬运、贮存的安全性进行控制。

(6) 做好安全活动的记录工作。

详见施工组织机构网络图(图2)。

第六章 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

6.1钻孔灌注桩(围护桩、立柱桩)

本工程基坑围护桩及立柱桩采用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围护桩桩径为ф900,桩长为22m,桩身砼强度等级C30;立柱桩桩径为ф800,桩长为20m、24m,桩身砼强度等级C30。围护桩施工时应隔4跳1施工,相邻桩施工间隔时间应大于36小时。

6.1.1施工工艺流程 图3

工程施工前,应做好进场设备的维修、保养,联系好排污地点和运输力量,确保废浆及时外运。

根据设计图纸进行场地测量放样,放样时应打好钢筋定位桩,做好标志。

根据钢筋桩标志,人工开挖孔洞并埋设护筒,护筒采用3mm钢板卷制而成,护筒直径应比设计桩径大100mm,安装时护筒中心与桩位应尽量吻合,护筒的顶面基本与施工地面一致。护筒与坑壁之间用粘性土填实,确保护筒位置的准确及稳定,再次校正护筒中心偏差,并用水平尺校核护筒的垂直度,使护筒达到水平牢固。

钻机就位后,底座必须用水平尺打好水平,达到平整、稳固,以确保钻进中不发生倾斜和移动,转盘中心的允许偏差应小于20mm,转盘中心与桩位中心的允许偏差应小于20mm,转盘在四个方向上的水平度误差小于1/300。

①开孔时应遵循小水量、轻压力、慢钻速,以防扩径过大,在钻机过程中,最大钻进速度不大于1m/min,在钻机淤泥质粘土层时,要适当控制压力和钻速。

②钻进过程中应控制好泥浆比重,一般在粘土层中泥浆比重宜控制在1.2~1.25,在砂土层、淤泥质及易坍孔土层中成孔时,泥浆比重应适当加大,宜控制在1.30左右。

③钻进过程中应切实计算好钻杆和钻具长度,以便丈量杆上余尺,正确计算成孔深度。

④在成孔过程中,排出的泥浆应先进入沉淀池,然后再进入循环池利用。

当钻至设计孔深后,应及时用换浆法进行一次清孔。具体方法:在钻进终孔后利用成孔钻具直接进行,清孔时先将钻头提离孔底100~200mm,转盘回转冲孔,泥浆循环不断进行,并时常串动钻具,以提高一次清孔效果,一次清孔时间宜控制在15~20min。

⑺钢筋笼钢格构柱的制作及吊放

①钢筋笼制作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的规格、尺寸要求执行。所用钢材必须经过检测合格,其制作允许误差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详见表5。

钢筋笼制作允许偏差表 表5

②钢筋笼应分节制作,长度一般为9m,主筋搭接要求双面焊,焊接长度大于5d(d为钢筋直径),井口焊接单面焊时,焊接长度大于10d(d为钢筋直径),采用机械连接的接头应符合《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钢筋笼总长度通过底笼长度调节。每节焊接时,在同一截面内钢筋接头数小于主筋总数的50%,两相邻接头错开距离不小于35d且大于50cm。箍筋与主筋之间采用满焊,螺旋筋与主筋之间采用点焊,主筋与主筋之间、箍筋与主筋之间焊接采用E50规格焊条,螺旋筋与主筋之间用E43规格焊条焊接。

③钢筋笼每3.0米设置一组砼导正圈,规格为直径100mm,厚40mm,以保证钢筋笼主筋保护层厚度不小于50mm。

④钢筋笼的安装:钢筋笼吊放用双吊点吊放,在起吊运输过程中应防止变形、弯曲,吊放入孔时,应对准钻孔中心缓慢下放,避免碰撞孔壁和保证主筋保护层。下笼过程中若遇阻力,不得强行下放,应查明原因,酌情处理,如确实无法下放,则必须提出钢筋笼,重新扫孔。

⑤钢筋笼应分节安放,当前一节放入孔内后即用钢管穿入钢筋笼上面的箍加强筋下面,临时将钢筋笼搁支在护筒口上,再起吊另一节。两节连接焊时要扶正并同心,采用单面焊,焊缝长度≥10d,如此逐节放入孔内直至设计标高。

⑥立柱桩格构柱制作与安装

1)、立柱桩格构柱构造:

格构柱长度约16M,其中伸入钻孔桩部分为3.4M。格构柱由4L160×12角钢加4×430×300×10缀板焊接制作,缀板中心距为700mm。

格构柱制作采用厂家定加工,角焊缝高度不小于8mm。

1、对接接头角钢与连结角钢同规格,空隙δ=14mm,焊缝高h=10mm。

2、角钢接头位置错开,同一截面接头数量不超过50%,接头位置错开长度不小于1M。

3)、格构柱进场验收:

4)、格构柱吊放安装:

格构柱采用一台50T吊机进行吊放,吊点位于格构柱上部。

格构柱固定采用钢筋笼部分主筋上部弯起,与格构柱缀板及角钢焊接固定,固定时格构柱必须居于钢筋笼正中心,定位偏差小于10mm。焊接过程中,吊机始终吊住格构柱,避免其受力。

格构柱上端与搁置地面护筒口的型钢临时点焊固定。确认格构柱位置位于孔位中心时将格构柱与型钢电焊固定,定位偏差量必须小于20mm以保证格构柱垂直度满足1/300精度要求。

1. 下导管直径为φ250,下导管前应准确丈量其每节长度并记录排放好,要求导管总长度超出孔深0.5米左右,最下一节导管长度在4米以上,中间节宜为2~3米,最上节配管长宜为0.5~1米。导管用吊车下放固定。

2.下导管前,应在地面进行导管连接,并进行压水试验,试水压力必须达0.7Mpa,下导管时,连接严紧,密封性好,并将试验结果报监理组。开工前必须将导管内外彻底清洗干净,保证混凝土畅通无阻。

3. 导管下完后,进行二次清孔,使支护桩孔底沉渣小于200mm、立柱桩孔底沉渣小于100mm。清孔后泥浆性能的测试:测量仪器用泥浆测试仪。主要测试泥浆比重、粘度、含砂率。泥浆比重要求≤1.15,粘度小于28秒,含砂率≤8%。并需经监理检查确认。

4. 准确地测量沉渣厚度,对于测绳经常应用钢尺复测测绳长度。孔底沉渣的测定,严格按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进行。

①二次清孔结束,经验收符合要求后,应在30分钟内及时灌注砼。

②灌注砼时,应测定商品砼的坍落度首件工程施工方案,要求坍落度为18~22cm,混凝土要有良好的和易性,初凝时间控制在2小时以内。

③混凝土首灌时用隔水栓,要求导管底部距孔底的距离为50cm左右。

④为保证水下砼的质量,要求首灌时导管底端能一次埋入混凝土中1.0米以上,所以必须确保首灌量,经测算,支护桩:φ900支护桩首灌量为≥1.7m3;立柱桩:φ800立柱桩首灌量为≥1.9m3。

⑤水下混凝土灌注作业应连续紧凑,中途不得中断,要保证导管在混凝土中埋深在2~6米,灌注过程中设专人、专职经常测试导管埋入深度,并做好记录。严禁导管拔出混凝土面,以免出现断桩事故。

⑥为确保桩顶质量,砼灌注高度在桩顶设计标高以上,需增加一倍桩径的超灌量。

⑦最后阶段,由于导管内砼高度减少,导管外泥浆重量增加,超压力降低,最后拔管速度要慢,以防止桩顶沉淀的浓泥浆挤入形成“泥心”。

⑧灌注完毕后,桩的空头部分需及时用道渣填实,以免发生安全事故。

⑨灌注完毕后根据实际灌注量计算砼充盈系数《水泥工厂节能设计规范 GB 50443-2016》,要求充盈系数应大于1.1。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