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送混凝土施工专项施工方案

泵送混凝土施工专项施工方案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资源编号:
资源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142.85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ID:110092
免费资源

资源下载简介

泵送混凝土施工专项施工方案简介:

泵送混凝土施工专项施工方案,主要是针对混凝土通过泵送设备进行运输和浇筑的施工过程所制定的一种详细的操作指导和管理计划。这个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关键部分:

1. 项目背景:明确项目的基本信息,如工程名称、地点、规模、结构类型等,以及泵送混凝土施工的重要性。

2. 设备选择:根据工程需求选择适合的混凝土泵型号,考虑其泵送能力、输送距离、泵送高度等因素。

3. 施工流程:详细描述泵送混凝土的全过程,包括混凝土的搅拌、运输、泵送、浇筑等步骤,确保每个环节的效率和质量。

4. 安全措施:包括操作人员安全培训、设备安全检查、施工区域的安全防护等,以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5. 质量控制:提出混凝土质量的监控措施,如原材料检验、混凝土性能检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查等。

6. 应急预案:针对可能发生的设备故障、天气变化、施工难题等情况制定应急预案,保证施工的连续性和效率。

7. 环保要求:考虑施工过程中的环保因素,如减少尘土飞扬、废水处理、噪音控制等。

总的来说,泵送混凝土施工专项施工方案是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和效率的关键,同时也是保障施工人员安全和环境友好的重要手段。

泵送混凝土施工专项施工方案部分内容预览:

产生原因:模板表面不光滑;模板湿润不够;漏涂隔离剂。

预防措施;模板应平整光滑,安装前要把粘浆清除干净,并满涂隔离剂,浇捣前对模板要浇水湿润。

产生原因:在钢筋较密的部位,混凝土被卡住或漏振。

预防措施:对钢筋较密的部位(如梁柱接头)应分次下料模板施工施工方案.doc,缩小分层振捣的厚度;按照规程使用振动器。

产生原因:施工缝没有按规定进行清理和浇浆,特别是柱头和梯板脚。

预防措施:浇注前对柱头、施工缝、梯板脚等部位重新检查,清理杂物、泥沙、木屑。

6、墙柱底部缺陷(烂脚)

产生原因:模板下口缝隙不严密,导致漏水泥浆;或浇筑前没有先浇灌足够50mm厚以上水泥砂浆。

预防措施:模板缝隙宽度超过2.5mm应予以填塞严密,特别防止侧板吊脚;浇注混凝土前先浇足50~100mm厚的水泥砂浆。

7、梁柱结点处(接头)断面尺寸偏差过大

产生原因:柱头模板刚度差,或把安装柱头模板放在楼层模板安装的最后阶殷,缺乏质量控制和监督。

预防措施:安装梁板模板前,先安装梁柱接头模板,并检查其断面尺寸、垂直度、刚度,符合要求才允许接驳梁模板。

产生原因:振捣后没有用拖板、刮尺抹平;跌级和斜水部位没有符合尺寸的模具定位;混凝土未达终凝就在上面行人和操作。

预防措施:浇捣楼面应提倡使用拖板或刮尺抹平,跌级要使用平直、厚度符合要求和模具定位;混凝土达到1.2Mpa后才允许在混凝土面上操作。

9、基础轴线位移,螺孔、埋件位移

产生原因:模板支撑不牢,埋件固定措施不当,浇筑时受到碰撞引起。

预防措施:某础混凝土是属厚大构件,模板支撑系统要予以充分考虑;当混凝土捣至螺孔底时,要进行复线检查,及时纠正。浇注混凝土时应在螺孔周边均匀下料,对重要的预埋螺栓尚应采用钢架固定。必要时二次浇筑。

10、混凝土表面不规则裂缝

产生原因:一般是淋水保养不及时,湿润不足,水分蒸发过快或厚大构件温差收缩,没有执行有关规定。

预防措施:混凝土终凝后立即进行淋水保养;高温或干燥天气要加麻袋草袋等覆盖,保持构件有较久的湿润时间。厚大构件参照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有关规定。

产生原因:投料不准确,搅拌不均匀,出现局部强度低;或拆模板过早,拆模板方法不当。

预防措施:指定专人监控投料,投料计量准确;搅拌时间要足够;拆模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应在拆除模板而受损坏时方能拆除。拆除时对构件棱角应予以保护。

12、钢筋保护层垫块脆裂

产生原因:垫块强度低于构件强度;沉置钢筋笼时冲力过大。

预防措施:垫块的强度不得低于构件强度,并能抵御钢筋放置时的冲击力;当承托上人的梁钢筋时,垫块中应加钢筋或铁丝增强;垫块制作完毕应浇水养护。

13、柱混凝土强度高于梁板混凝土强度时,应按图在梁柱接头周边用钢网或木板定位,并先浇梁柱接头,随后浇梁板混凝土。

14、计量不准确。砂、石、水泥(包括散装水泥和水)未经计量或计量不准:外加剂没有按程序操作,而导致混凝土质量下降。

15、有台阶的构件,应先待下层台阶浇筑层沉实后再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防止砂浆从吊扳下冒出导致烂根。

16、浇筑悬臂梁应使用垫块,保证钢筋位置正确。

1、麻面:先用清水对表面冲刷干净后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平。

2、蜂窝、露筋:先凿除孔洞周围疏松软弱的混凝土,然后用压力水或钢丝刷洗刷干净,对小的蜂窝孔洞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平压实,对大的蜂窝露筋按孔洞处理。

3、孔洞:凿去疏松软弱的混凝土,用压力水或钢丝刷洗刷干净,支模后,用高标号混凝土捣实,面涂纯水环氧水泥浆进行封闭处理;裂缝较严重时,可用埋管压力灌浆。

(一)主要安全技术措施

1、泵机要随时检查乳化剂冷却润滑水箱中的水量是否足够和干净,一般每工作8小时要更换理论一次。

2、当泵机运行声音京华、油压增大、管道振动是堵管的先兆,应先采取措施排除。

3、经常检查泵机压力是否正常,避免经常处于高压下工作。

4、泵机停歇后再启动时,要注意压力表是正常,预防塞管。

5、混凝土泵输出砼在浇捣面处不要堆积过量,以免引起过载。

6、拆除管道接头时,应先进行多次反抽。卸管道内混凝土压力,以防混凝土喷出伤人。

7、清管时,管端应设置挡板或安全罩,并严禁管端站立人员,以防喷射伤人。

8、清洗管道貌岸然可用压力水洗可压缩空气洗,但两种形式不允许同时采用。

9、使用振动器的作业人员,需穿胶鞋,戴绝缘手套,使用带有漏电保护的开关箱。

10、浇筑单梁、柱混凝土时,需先搭设操作台,操作人员严禁直接站在模板或支撑上操作,以免踩滑或踏断而坠落。

11、夜间作业时,需配备足够的照明设备,并防止眩光。

(二)楼面裂缝的防治措施

楼面裂缝的发生除以阳角45度斜角裂缝为主外,其他还有较常见的两类:一类是预埋线管及线管集散处,另一类为施工中周转材料临时较集中和较频繁的吊装卸料堆放区域。

重点加强楼面上层钢筋网的有效保护措施。

钢筋在楼面砼板中的抗拉受力,起着抵抗外荷载所产生的变矩和防止砼收缩和温差裂缝发生的双重函数作用, 而这一双重函数作用均需钢筋混凝土处在上下合理的保护层前提下才能确保有效。在实际施工中,楼面下层的钢筋网在受到砼垫块及模板的依托下保护层比较容易正确控制。但当垫块间距限制在1.5米时,钢筋混凝土网的合理保护层厚度就无法保障,所以纵横向的垫块间距限制在1米左右。

与此相反,楼面上屋钢筋网的有效保护,一直是施工中的一大较难问题。其原因为:板的上层钢筋混凝土一般较细软,受到人员踩踏后就立即弯曲、变形、下坠;钢筋离楼层模板的高度较大,无法受到模板的依托保护;各工种交叉作业,造成施工人员众多、行走十分频繁,无处落脚后难免被大量踩踏;上层钢筋网的小马撑设置间距过大,甚至不设(仅依靠楼面梁上部钢筋搁置和分离式配筋的拐脚支撑)

在上述四个原因中,前二条是客观存在,不可能也难于提出措施加以改进(否则档面负筋用钢量大大增加,造成浪费)。但后二个原因却在施工中必须有大大加以改进,对于最后一个原因,楼面双层双向钢筋(包括分离式配置的负弯矩短筋)必须设置钢筋小马撑纵横向间距不大于700毫米(即每平方不得小于2只),特别是对于φ一类细小钢筋混凝土,小马撑间距应控制在600毫米以内(即每平方米不得小于3只)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对于第3条原因,可采取下列综合措施加以解决:

A、尽可能合理和科学地安排好各工种交叉作业时间,在板底钢筋混凝土绑扎后,线管预埋和模板封镶收头应及时穿插并争取全面完成,做到不留或少留尾巴,以有效减少板面钢筋绑扎后的作业人员数量。

B、在楼梯、通道等频繁和必须的通行处应搭设(或铺设)临时的简易通道,以供必要的施工人员通行。

C、加强教育和管理,使全体操作人员充分重视保护板面上层负筋的正确位置,必须行走时,应自觉沿钢筋小马撑点通行,不得随意踩踏中间架空部位钢筋。

D、安排足够数量的钢筋工(一般不小于3~4人)在砼浇筑前及浇筑中及时性进行整修,特别是支座端部受力最大处以及楼面裂缝最容易发生处(四周阳角处、预埋线管处经及大跨度房间处)应重点整修。

E、砼工在浇筑时对裂缝的易以生部位和负弯矩筋受力最大处区域,铺设临时性活动挑板,扩大接触面,分散应力,尽力避免上层钢筋受到重新踩踏变形。

2、预埋线管处的裂缝防治

预埋线管,特别严重是多根线管的集散处是截面砼受到较多削弱,从而引起应力集中,容易导致裂缝发生的薄弱部位,当预埋管的直径较小,并且房屋的开间宽度也较小,同时线管的敷设走向又不重于(即垂直于)砼的收缩和受拉方向时,一般不会生楼面裂缝。反之当预埋线管的直径较大,开间宽度也较大,并且线管的敷设走向又重于(即垂直于)砼的收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受拉力向时,就很容易以生楼面裂缝。因此,对于较粗的管线或多根线管的集散处,增设垂直于线管的短钢筋网加强。增设的抗裂短钢筋采用φ6~φ8,间距≤150,两端的锚固长度应不小于300毫米。

线管在敷设时应尽量避免立体交叉布线处采用线盒,同时在多根线管的集散处宜用放射形分布,尽量避免紧密平行排列,以确保线管底部的砼灌筑顺利和振捣密实。并且当线管数量众多,使集散口的砼面截面数量大量削弱时,按预留孔洞构造要求在四周增设上下各2φ12的井字形抗裂构造钢筋。

材料吊卸区域的楼面裂缝防治

A、主体结构的旗速度不能强求过快JB/T 14334-2021标准下载,楼层砼浇筑完后的必要养护(一般不宜≤24小时)必须获得保证,以确保楼面砼获得起码的养护时间。

B、科学安排楼层施工作业计划,在楼层砼浇筑完毕的24小时以前,可限于做测量、定位、弹线等准备工作,不允许在台面上吊卸大宗材料,避免冲击振动。24小时以后,分批安排吊运少量小批量的暗柱剪力墙钢筋进行绑扎活动,做到轻卸、轻放,以控制区和减少冲击振动力。钢管等大宗材料在台面式异构体以外(建筑物外脚手架范围内)进行中卸,利用人工二次转运并进行楼层墙板和楼面的模板正常支模施工。

C、在模板安装时,吊运(或传递)上来的材料应做到尽量分散就位,不得过多地集中堆放,以减少楼面荷重和振动。

D、对计划中的临时大开间面积材料吊卸堆放区域部位(一般约40平方米左右)的模板支撑架和搭设前,就预先考虑采用加密立杆和搁栅增加模板支撑架刚度的加强措施,以增加刚度,减少变形来加强该区域的抗冲击振动荷载,并应在该区域的新筑砼表面上铺设旧木模加以保护和扩散应力,进一步防止裂缝的发生。

GB/T 22135-2019标准下载4、加强对楼面砼的养护

砼的保湿养护对其强度增长和各类性能的提高十分重要,特别是早期的妥善养护可以避免表面脱水并大量减少砼初期伸缩裂缝发生。介实际施工中,由于抢赶工期和浇水将影响弹线及施工人员作业,因此楼面砼往往缺乏较充分和较足够的浇水养护时间。为此,施工中必须坚持覆盖麻袋或草包进行一周左右的妥善养护,必要时采用增加养护液进行养护的方法,达到降低成本和提高工效,并可避免减少对施工的影响。

1、为防止在浇捣混凝土时钢筋被踩坏,在台面上工作人员行走必经之处搭设一条临时便道,便道采用φ25螺纹钢或型钢制成的工具式和夹板或跳板组成,马橙间距为500~1000。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