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山溪隧道施工组织设计方案hjm

李山溪隧道施工组织设计方案hjm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资源编号:
资源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3.23M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ID:108126
免费资源

资源下载简介

李山溪隧道施工组织设计方案hjm简介:

李山溪隧道施工组织设计方案hjm部分内容预览:

4.1 隧道总体施工方案

4.1.1隧道施工程序

4.1.2隧道总体施工方案

根据图纸给定的该隧道围岩地质情况,隧道施工的重点、难点在隧道进出口段。尤其是进口段,洞顶覆盖层薄,并且覆盖层坡积土较厚,故隧道在施工中本着“短进尺、弱爆破、支护紧跟、勤测量、早封闭”的原则进行施工作业。

根据设计该隧道进口段属Ⅳ类围岩JTG 6310-2022 收费公路联网收费技术标准,初期支护采用管棚+锚杆支护+180mm厚网喷砼,根据我单位类似隧道不良地质条件下采用台阶法施工的成功经验,隧道的进口端拟采用分部开挖法(微台阶开挖),即隧道分两个台阶,由上而下施工,开挖紧跟支护。如果洞口开挖后揭示的实际地质情况非常差,则采用管棚或小导管注浆预加固围岩和增设工字钢加强支护。上下台阶间距根据施工情况确定,以少产生干扰为原则。开挖采取人工辅以小风动工具进行开挖。如果遇到需爆破开挖的岩层,采取震松法进行爆破开挖。为保证进口段在开挖下台阶时拱部初期支护不产生较大的下沉量,采取每榀钢拱架的拱脚每端增设2根1.6m长锁脚锚杆。并且在钢拱脚法兰下铺设5cm厚木板作为拱部的托梁。必要时隧道出口采用微台阶开挖,隧道洞身段Ⅲ、Ⅳ类围岩段采取全断面开挖支护。

由于该隧道地质条件差,尤其是隧道进口段地质条件更差,为了确保安全,该段每循环的掘进长度只有0.8—1.2m。隧道内部的Ⅲ、Ⅳ围岩,由于不及时支护会失稳,加之开挖断面小,围岩夹制作用大,深孔爆破效果差,为提高爆破效果和确保施工安全,每循环掘进尺宜控制在1.5m左右,最多不超过2m。出碴采用轻轨运输,配以斗车,人工装碴,用绞车提升。到井口堆碴场,然后转运到业主指定的位置。

二次混凝土模筑衬砌,采用定形拼装式拱架模板(拱墙架采用14号槽钢分节制作,每节之间采用钢端板联结)。一次混凝土衬砌长度为20m施工缝按规范要求进行处理。沉降缝根据设计图纸,每衬砌类型变化界面均设一道。混凝土采用洞外拌合机拌合,用斗车运送到工作面,人工入模,插入式振捣器捣固。

4.2主要工序施工技术措施

4.2.1.1地表控制测量

首先对设计交付的导线点、水准点进行复测,确定导线点、水准点的准确性,导线点经复测其精度满足要求后,对导线点进行加密处理。隧道的进出口附近各增设四个平面控制点,控制点要保证稳定不动且互相通视,每个洞口测设两个水准点,作为洞内测量的起测依据。

洞内控制测量采用导线法,洞内导线采用主副导线环,导线边长不短于70m,导线沿隧道中线布设,洞内导线点采用混凝土包铁芯桩,桩顶面较坑道底面低10-20cm,上面加木板覆盖,并作好标志。

①洞内施工中线测量采用中线法,采用经纬仪延伸中线,测量方法采用偏角法,当用经纬仪延伸中线达到洞内导线边长长度时,采用导线法测设正式中线点作为施工测量的新基点。

②洞内采取每50m 布设一个临时水准点,水准点埋设在边墙处,每日观测开始前,首先对起测的一对水准点间的高差进行检核,合格时方能施测。

③在隧道开挖初期支护后,沿隧道边墙用墨线弹出腰线,其高度比底板顶面设计线高1m,用以指导洞内各细部工程的标高控制工作。

④因该隧道两个工作面相对开挖,往往难以避免出现贯通误差,为保证区间隧道中线及水平标高准确无误,所以在接近贯通时,两端应加强联系,统一指挥,待两端开挖剩接近20m左右时,其中一个工作面停止开挖,由另一个工作面实现贯通,便于逐步调整中线及水平标高。

4.2.2隧道洞门及洞口段施工

4.2.2.1隧道洞门施工

洞口工程包括边、仰坡土石方开挖,边、仰坡防护,端墙、洞门圬工,洞口排水系统,洞口段洞身衬砌等。洞口段施工中最关键工序为进洞开挖,为尽快给隧道洞身施工创造条件,稳妥进洞,采用以下方案:

⑴在洞口段开挖前,应先清理洞口上方及侧面有可能滑塌的表土,灌木及山坡危石等,平整洞顶地表,排除积水,整理隧道周围流水沟,施工洞口边、仰坡顶处的天沟。

⑵在洞口土石方施工时,开挖必须严格按照测量放样标定的开挖边界线及设计图纸上边、仰坡坡比自上而下开挖,如果遇有较坚硬的岩石,用人工或挖掘机无法开挖时,不得用深眼大爆破或集中药包爆破,以免影响边仰坡稳定。

⑶边、仰坡喷锚防护,自上而下施工,每次挖2m 做一次喷锚防护,这样随挖随做直至设计标高。

⑷洞口段开挖前,采用超前小导管并配合设计图纸中的锚杆,挂网、架立钢拱架、喷射砼联合加强支护。在洞身开挖中,支护应紧跟开挖工序,随挖随支,架立钢拱架间距为1m ,视围岩情况,钢拱架适当加密,当采用微台阶开挖时,为支撑钢拱架,采用打拱脚锚杆,加强纵向联结等措施加固拱脚。

⑸洞口段开挖采用上下段面微台阶法进行洞口施工,当洞口段开挖达20 m,即开始施作二次砼衬砌,施作方式采用先由洞内末端向洞外施工,衬砌形成后再进行洞门施工。

⑹洞门完成后,洞门以上仰坡脚受破坏处,应及时处理,洞门端墙的砌筑与回填应两侧同时进行,防止对衬砌产生偏压。

4.2.2.2洞口段暗挖施工

隧道进口属浅埋段并上有民房,从开挖揭示的围岩情况来看该处属强风化泥岩,且松散破碎,为保证安全进洞和顺利掘进,施工中尽量减少对围岩的扰动,尽量采用人工开挖,当需爆破开挖时,采用短进尺、弱爆破,必要时对爆破震动进行监测,爆破进尺尽量控制在一米左右。开挖时采用管棚或小导管注浆微超前支护,以提高周围地层的稳定性。其总的施工原则是:预加固一段;开挖一段,支护一段;支护一段,封闭成环一段。

①管棚主要参数及加工制作

材料:Φ89×4.5热扎无缝钢管; 长度:15m; 环距:60cm; 仰角:20°。

管棚采用3.5m和7.5m两种长度,用20cm长连接套管用丝扣连接,套管作内丝扣,钢管端作外丝扣,以保证连接强度和顺直。钢管壁加工注浆花孔,孔径Φ8mm,间距15cm,一周4排,呈梅花形排列。前端作成尖形,尾端2.5m不钻孔。

为了便于施钻和提高钻孔精度,在明暗挖交界处施作导向墙,导向墙布置图见下,导向墙径向厚度1m,纵向长度1m。导向墙内预埋Φ127mm×5mm钢管作导向管,钢管长1.5m,埋入仰坡内50cm导向墙内1m。钢管轴与隧道轴线夹角20,钢管中心线距开挖轮廓线30cm。导向管固定在三榀工字钢架上,其方向通过测量严格控制,固定好后再灌注砼。

Φ89mm×4.5mm热扎钢管

长L,环距40cm

200

对于每一个钻孔,计算出距中线的水平距离,然后用精密钢尺丈量钻机导向架两端和中线的精确距离,并加以固定,确保水平方向不偏斜,见下图:

每次抄平决定管棚高差,并加以固定,确保管棚孔外插角准确。

导向架固定准确并经技术人员检查合格后即开始钻孔,钻孔完成后进行清孔,经技术人员检查合格即可安装钢管,孔底第一节钢管用3.5m和7.0m间隔安装,以使接头错开。用高压风清管,最后注浆和充填砂浆。其工艺流程如下。

本隧道管棚注浆采用水泥水玻璃双液浆。

采用两个贮浆桶,分别配置水泥浆和水玻璃浆。

水泥浆水灰比为水:水泥﹦(0.5~1.25):1。注浆时根据注浆孔吸浆量进行调整,以保证注浆质量。

水玻璃浆采用市售水玻璃,配置成浓度35波美度的水玻璃液。

双液浆配合比为水泥:水玻璃﹦1:0.5。

浆液初凝时间:60~100s,根据吸浆量进行调整。

浆液扩散半径:40cm。

④ 主要材料、机具设备

a主要材料:32.5R级以上普通硅酸盐水泥;市售水玻璃;缓凝剂。

孔口混合器、贮浆桶等自制设备。

注浆量达到设计值不再进浆,注浆压力达到设计终压0.4Mpa即可停止注浆。

a注浆前检查注浆泵、管路及接头的牢固程度,防止浆液冲出伤人。

b注浆时密切监视压力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c注浆时注意防止串浆和跑浆,若发生串浆和跑浆要停止注浆,分析原因随时解决。

①小导管主要参数和加工

长度:5m; 外径:φ50mm; 环向间距:40cm ;

外插角:2°;搭接长度:1.5m

材料:φ50mm×5mm热孔无缝钢管

小导管前端10cm作成尖形,以便插入,后端1m不钻孔,中间钻4排φ8孔,间距15cm,梅花形布置,尾端焊φ12钢筋加强箍。

由于超前小导管的管中心距开挖轮廓线30cm,故需在隧道拱部设置施打小导管的工作间,设置方式如下图所示:

小导管采用先钻孔后下钢管法施工,钻孔和打入钢管均用气腿凿岩机施作,钻孔时开孔从工作面最后一榀工字钢拱上面穿过,打入小导管后,钢管尾部和工字钢架焊成整体,开挖面喷20cm厚混凝土做止浆墙,然后进行注浆,施工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注浆材料、参数、使用机具、注浆工艺及注意事项均同管棚。

超前小管棚施工示意图GB/T 50599-2020标准下载,见下图。

隧道开挖必须尽可能减少对围岩的振动,充分发挥围岩的自承能力。钻爆作业是保证开挖断面轮廓平整准确、减少超挖、降低爆破振动、维护围岩自承能力的关健。我单位采用线形微爆破新技术和光面爆破技术进行爆破作业,并根据围岩情况,及时修正爆破参数,达到最佳爆破效果,形成整齐准确的开挖断面。

4.2.3.1钻爆设计

② 减少对围岩的破坏,采用光面爆破,控制好开挖轮廓;

④ 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掘进速度,缩短工期;

本隧道为Ⅲ、Ⅳ类围岩,开挖爆破均采用直眼掏槽。

为减轻爆破对围岩的扰动,周边眼采用Φ25小直径光爆药卷,其参数见下表1

Ⅳ、Ⅲ类围岩爆破炮孔布置基本相同,仅炮孔深度不同。炮孔布置采用线型,Ⅳ类围岩炮孔布置、爆破参数见图1、图2和表2,Ⅲ类围岩炮孔布置、爆破参数见图3、表3。 钻爆作业时,根据地质条件及时修正爆破参数,以期达到最佳爆破效果。

《建筑用绝热制品 循环载荷性能的测定 GB/T33158-2016》4.2.3.2钻爆作用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