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接地试验段施工组织设计

综合接地试验段施工组织设计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资源编号:
资源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134.14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ID:106809
免费资源

资源下载简介

综合接地试验段施工组织设计简介:

综合接地试验段的施工组织设计,通常是指在电气工程或通信工程中,用于进行接地系统的整体性能测试和验证的一个施工阶段。这个阶段的施工组织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项目简介:首先,会简单介绍项目背景,包括工程名称、规模、地理位置、工程内容(如接地网设计、接地电阻要求等)和预期目标。

2. 施工目标:明确试验段施工的主要目标,如达到设计的接地电阻要求,确保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

3. 施工准备:包括施工人员的配置,设备材料的采购和验收,施工场地的准备,以及施工图纸和技术规范的学习和理解。

4. 施工流程:详细列出施工步骤,如接地网的铺设、接地体的埋设、测试桩的设置、接地电阻测试等,并制定相应的施工顺序。

5. 质量管理:提出质量控制措施,如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查,使用合格的材料,严格执行施工规范等。

6. 安全措施:强调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如电气安全防护,防触电、防滑、防坠落等。

7. 进度计划:根据工程规模和复杂程度,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包括各个阶段的时间安排。

8. 应急预案:考虑到可能出现的问题,如天气变化、设备故障等,设计应对措施。

9. 环保与文明施工:强调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控制,以及文明施工的要求。

总的来说,综合接地试验段的施工组织设计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需要综合考虑施工效率、质量、安全和环保等因素。

综合接地试验段施工组织设计部分内容预览:

(3)贯通地线施工完毕,按要求进行横向连接,完成分支引线A和分支引线B的埋设和连接;

(4)完成开槽、钻孔、接地极安装埋设。

3.2 主要工程材料

3.3.1 施工工艺流程

DB2102/T 0023.2-2021 集装箱码头堆场自动化改造 第2部分:业务流程.pdf综合接地施工工艺流程见下图:

3.3.2 主要技术要求及施工工艺

3.3.2.1接触网基础施工

接触网基础采用旋挖钻机开挖,混凝土浇筑分两次进行,先浇筑桩基础,然后进行承台施工。

承台施工前,接触网接地端子应定位准确,地脚螺栓位置应精确。

3.3.2.2综合贯通地线施工

路基地段的贯通地线、分支引接线的埋设应与路基工程同步实施。

②涵洞地段的贯通地线在通信信号电缆槽安装前,将其敷设在电缆槽靠线路侧面的下部位置。

③贯通地线纵向通过路基地段的电缆井(不含过渡段电缆井)时,应从手孔下约20cm通过,在手孔施做时,应避免机械对贯通地线的损伤。

①路基填筑并压实至高于贯通地线埋设深度约60mm高程的同时,预留出60mm深、宽度略大于贯通地线直径的"小槽",以敷设贯通地线;

②先向"小槽"内回填40mm粒径不大于5mm的土壤,敷设贯通地线,再次回填40mm粒径不大于5mm的土壤后,进行人工夯实;

③人工夯实后,必须在"小槽"上方覆盖不少于100mm、粒径不大于5mm的土壤,才能进行正常的路基填筑和机械压实作业。

④贯通地线的分支引接线采用与贯通地线相同的工序和工艺埋设,施工边坡防护前,将引接线埋设于边坡防护层下并与灌注在电缆槽中的接地端子尾端C型压接。

⑤贯通地线的横向连接线约每500m路基设一处,其规格、埋设深度、埋设工序及工艺与贯通地线相同。

3.3.2.3分支引接线的埋设

(1)贯通地线通过分支引接线侧向水平引至路基边坡,沿护肩底以及电缆槽底引至通信信号电缆槽靠线路侧内壁位置,与电缆槽侧壁预留的接地端子引接线压接。

(2)分支引接线材质同贯通地线。

3.3.2.4两侧贯通地线间的横向连接

每间隔500m左右将上下行贯通地线连接一次,横向连接线的规格、埋设深度、埋设工序及工艺与贯通地线相同。

3.3.2.5接地端子设置

(1)在施作接触网支柱基础时,在基础沿线路方向小里程侧面预制接地端子,接地端子的连接钢筋要求与基础内结构钢筋和至少两根接触网支柱基础螺栓可靠焊接;接地端子供轨旁设备及无砟轨道板等设施接地;接地极通过不锈钢连接线与通信信号电缆槽内的接地端子连接。

(2)每个接触网基础处的通信信号电缆槽内侧壁预制接地端子,供接触网支柱基础及轨旁设备接地连接。

(3)电力电缆槽接地端子原则上约1000m设置一处,接地端子与接触网支柱间距应不小于20m,供电力设施接地。接地端子尾端应与分支引接线压接。

3.3.2.6接地极施工

(1)试验段下行线每间距750m接入铜管离子接地极进行综合接地系统试验,共接入4处。铜管离子接地极的预留条件要求:每处增加铜管接地极处,在路基边坡下排水沟以内,沿线路开挖长42米、宽为0.6米、深1.5米的水平沟,在水平接地沟槽内以6米为间隔,钻8处155mm×400mm垂直接地井。

(2)试验段上行线每间隔750m接入ALG防腐离子接地极进行综合接地系统试验,共接入4处。ALG防腐离子接地极及CET专用接地装置的预留条件:每处增加ALG防腐离子接地极处,在路基边坡下排水沟以内,沿线路开挖长40米、宽为0.6米、深1.5米的水平沟,在水平接地沟内,钻1处180mm×7000mm直接地井和2处180mm×4000mm。

(3)沟、坑、孔施工要求

①水平地沟的开挖应严格按照设计尺寸进行,沟底、壁应尽量光滑平整。

②钻井深度及直径应不小于设计尺寸,在干燥壁土环境下应考虑固井技术,防止垮塌。

③回填逐层回填,可适当洒水夯实,避免渗水影响路基。

(4)接地极施工工艺要求

①垂直地井钻好后,在容器内放入50kg淡水,加入一定数量的引发剂,搅拌至全部溶解后灌入直接地井底。

②拆开铜管离子接地两头封孔的密封胶带,让两头的小孔外露,以便上部的小孔吸收空气中的潮湿气体,下部的小孔缓慢释收被潮解了的离子降阻材料。

③将铜管离子接地极插入井内中央。

④将稀释成糊状的稀土降阻防腐填充料填入井孔中,填至距接地极顶端100mm为止。将接地引出线与水平接地电缆连接。将连接好的水平接地电线用稀土防雷防腐降阻剂干粉铺设,每米铺设12。5KG(即1包铺设2米的长度),铺设完毕后将壁滩沟内挖出来的沙土经过分筛的细沙泥,轻轻覆盖在稀土防雷防腐降阻剂上面,约铺设30公分厚,再夯实打紧,然后再回填筛出的沙泥,边回填边夯实打紧,上面可以用筛出来的大颗粒的沙石、鹅卵石回填,略高于水平地平面。在铜管离子接地极上面用防护帽盖住,在防护帽周围用沙石土或水泥砂浆压住,帽顶要高出地面100mm。施工时注意:盖防护帽时注意铜管子接地极上的通气孔不得被泥土或填充剂堵塞,帽上通气孔在回填土之上,不得堵塞。

⑤单个接地极按照上述工艺施工完毕后,组内接地极通过贯通地线可靠连接。

2)ALG防腐离子接地极

孔的底部先回填100mm的土,防止电极底部出液孔被堵塞,解开电极单元底部的红带,将接地电极放于孔中,电极顶部距水平面100mm。(回填时不要解开顶端的红带)加入预先准备好的回填土,回填到接地电极出液孔以上50~100mm。用HC高能回填料回填至距接地电极顶端约600mm,待引出线与接地可靠连接后,再用HC高能回填料,回填至距顶部100mm(HC高能回填料与水体积比按2:1)。回填完毕后解开顶端的红带,再安装防护罩(注意电极顶部的呼吸孔不被堵塞)。在安装过程中,由于HC高能回填料的凝固需要一定的时间,注意固定电极,防止电极下沉。

③水平接地体与垂直接地体之间通过接地线可靠连接。

2010年9月15完成所有试验段综合接地施工内容,2010年9月16日进行第一次电阻测试,2010年10月16日进行第二次电阻测试,2010年11月16日进行第三次电阻测试。

(1)接触网支柱基础施工8月31日全部完成;

(2)贯通地线及横向连接线8月31日全部完成;

(3)分支引线9月5日全部完成;

(4)接地极基坑开槽9月5日全部完成,同时钻孔设备到位;

(5)接地极施工9月15日全部完成。

第五章 质量保证措施

5.1健全技术管理体系

本工程为了加强技术管理,建立技术管理体系,建立以项目技术负责人为首的技术责任制。配备足够有资历、经验丰富、责任心强、工作认真细心的技术人员负责技术管理。

建立健全完善的技术岗位责任制,明确各级技术人员的职责、权限,对关键和特殊工序实行技术人员专业分工负责制,明确责任,确保各项技术及技术管理工作的落实。

5.2 执行技术交底制度

在正式施工之前,项目经理部技术人员核对图纸,参加由业主组织的图纸审查、设计交底会,保证设计文件的准确移交传达。

施工过程中,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和主管工程师亲自抓技术交底工作,建立复核制度,技术交底必须强调文字交底,经上级主管工程师复核后对施工人员进行交底。对参加施工的全体人员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将工程特点、施工方法、施工顺序、进度安排、操作要求、技术标准、质量要求、安全措施等书面资料详细地交给施工人员,施工人员对交底进行签字领取。施工人员组织关键工序的作业人员进行经常性的技术学习和培训,提高职工的技术素质。

5.3加强工程检查制度

施工过程中,作业队自检、经理部复检合格后及时通知监理工程师检查签认,隐蔽工程必须经监理工程师签认后方能隐蔽及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5.4严格施工现场管理

严格按施工组织设计布署施工,并经常检查实施情况。若遇实际施工与施组矛盾,及时作出调整方案,报原审部门审批后实施。

材料进场后码放整齐并适当遮盖,并用标示牌分类管理。材料保管必须注意防雨、防潮、防火等,措施一定要齐全有效,料库搭设要符合规定要求。

在每周的固定时间召开周例会,会中商讨一周的工程施工和配合情况,解决问题。若遇到急需解决的事情,可以立即找甲方、设计、监理商讨解决。

第六章 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

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和“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思想意识。自觉遵守国家及当地政府颁发和制定有关法律、法规以及规章制度、乡规民约、治安管理条例。

6.2.1健全安全保证体系

6.2.2加强安全生产教育

⑵ 建立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和培训考核制度。不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知识考核,并以此为依据确定其上岗资格。

⑶ 电工、焊工、起重工等特殊工种除进行一般的安全教育外,还须经过劳动行政部门考核合格,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后,执证上岗,对从事有粉尘危害作业人员进行相关防治知识教育。

⑷ 作业队每周进行一次安全学习,学习安全操作规程,安全防护知识,总结施工生产中安全隐患,并制定相应防范措施。

6.2.3加强施工现场安全检查

⑶ 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对查出的隐患,作好记录,跟踪整改。在隐患没有消除前,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若遇到紧急情况,立即停止施工。

⑷ 建立专业检查、职工自检、定期检查和安全日检制度,对于施工安全设施、架设机具、机械设备GB50656-2011《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规范》.pdf,定期检查、维修和保养,建立检查、维修和保养登记。

第七章 文明施工、环境保护及职业健康

严格按甘青公司有关文明施工管理规定及建设方的有关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将施工区域和非施工区域明显地分割开来。

⑴ 实行施工现场平面管理制度,各类临时施工设施、生活设施均按经审定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总平面布置图实施。

⑵ 工程材料、制品构件分门别类、有条理地堆放整齐;机具设备定机定人保养中山司法局景观照明及外立面照明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投标方案,保持运行整洁,机容正常。

⑶ 运输车辆进出的主干道定期洒水清扫,以减少由于车辆行驶引起的地面扬尘污染。

⑷ 施工区域或危险区域有醒目的安全警示标志,设置安全通道,并定期组织专人检查。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