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喷、帷幕施工组织设计

高喷、帷幕施工组织设计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资源编号:
资源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216.58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ID:105158
免费资源

资源下载简介

高喷、帷幕施工组织设计简介:

高喷和帷幕施工组织设计是针对特殊工程环境下的施工工艺和组织管理的详细计划。这通常应用于建筑工程中的地质灾害防治、地下水控制、边坡稳定等项目,比如隧道开挖、深基坑支护、高层建筑的外墙防水等。

高喷施工组织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工程概述:对项目的基本情况,包括地质条件、地形地貌、建筑物特点等进行详细描述。

2. 施工方案:针对高喷技术(如高压喷射混凝土、注浆等)制定具体的施工流程和参数,如喷射压力、混凝土配合比等。

3. 设备配置:列出所需的主要施工设备,包括高喷设备、泵站、搅拌机等,并明确其性能和使用要求。

4. 施工组织: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包括施工顺序、施工时间表、施工节点和责任人。

5. 质量控制:设定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工程质量。

6. 安全措施:针对高喷施工可能存在的风险,如高压、高处作业等,制定相应的安全预防和应急处理措施。

帷幕施工组织设计则主要针对地下帷幕墙的施工,包括地下连续墙、水泥土墙等。它通常包括:

1. 基础设计:根据地质情况和工程需求,设计帷幕墙的类型、厚度和结构。

2. 施工方法:选择合适的施工设备(如挖泥船、振动锤等)和施工工艺。

3. 施工组织:制定施工工艺流程,明确各阶段的施工顺序和时间表。

4. 质量控制:设定检测和验收标准,确保墙体的完整性、均匀性和密实性。

5. 环境保护:考虑施工过程中的噪声、粉尘、废水等环保问题,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

6. 应急预案:针对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制定应急救援方案。

以上两者都需要根据具体项目的特点和需求进行详细、科学的规划和设计,以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和工程的安全、质量。

高喷、帷幕施工组织设计部分内容预览:

(1)灌浆孔均进行冲洗。根据监理人指示采用风水联合冲洗或用导管通入大流量水流,从孔底向孔外冲洗的方法进行冲洗;裂隙冲洗方法应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通过现场灌浆试验确定。

(2)冲洗压力:冲洗水压采用80%的灌浆压力,压力超过1MPa时,采用1MPa;冲洗风压采用50%灌浆压力,压力超过0.5MPa,采用0.5MPa。

(3)裂隙冲洗应冲至回水澄清后10分钟结束,且总的时间要求,单孔不少于30分钟,串通孔不少于2小时。对回水达不到澄清要求的孔段,应继续进行冲洗,孔内残存的沉积物厚度不得超过20cm。

(4)当邻近有正在灌浆的孔或邻近灌浆孔结束不足24h时,不得进行裂隙冲洗。

(5)灌浆孔(段)裂隙冲洗后后张法预应力T梁施工方案,该孔(段)应立即连续进行灌浆作业,因故中断时间间隔超过24小时者,应在灌浆前重新进行裂隙冲洗。

(1)压水试验在钻孔裂隙冲洗结束后灌浆开始前进行。

(2)取芯检查孔和灌浆试验孔均需进行压水试验,除非监理人另有规定。

(4)帷幕灌浆压水试验应分段进行,其吸水量的稳定标准:将压力调到规定数值并保持稳定后,每10分钟测读一次压入流量,当流量大于5L/分时,连续四次读数,其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小于最终10%;或当流量小于5L/分时,连续四次读数,其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应小于最终值的20%;或连续四次读数,流量均小于0.5L/分,则最终读数即应为计算流量。

(6)对帷幕灌浆,无论采用自上而下分段灌浆法,或自下而上分段灌浆法,先导孔应自上而下分段卡塞进行压水试验,并按施工图纸要求采用五点法或单点法,先导孔的数量应不少于灌浆总孔数的10%。其它各次序孔的各灌浆段,可进行简易压水试验。检查孔应采用五点法进行压水试验。

(1)帷幕灌浆以一个灌浆单元为一个施工单位按分序加密的原则进行。施工次序:Ⅰ序孔钻孔、灌浆→Ⅱ序孔钻孔、灌浆→Ⅲ序孔钻孔、灌浆→检查孔钻孔、压水试验。先导孔的灌浆施工按Ⅰ序孔对待。

(2)高喷防渗墙、混凝土盖板与基岩接触段先行单独灌浆并待凝24h后,再进行下一段的钻灌作业,高喷防渗墙与基岩接触段灌浆是重点,需严格控制各项灌浆标准,出现问题妥善处理,确保灌浆质量。

(4)孔内阻塞法灌浆塞塞在待灌段顶部,接触段灌浆塞阻塞在基岩面以上20~50cm的混凝土内进行灌注,射浆管距孔底距离不超过50cm。

(5)采用自下而上分段灌浆法和孔口封闭法进行灌浆时,同一排相邻的两个次序孔之间、以及后序排的第一次孔与其相邻部位前序排的最后次序孔之间,在岩石钻孔灌浆的高差不得小于15m。

(6)一般情况下每段灌浆结束后不待凝,但在断层、破碎带、失水地段等地质条件复杂地区则待凝,其待凝时间根据地质条件和工程要求、浆液试验结果等由监理人确定。

6.4.2灌浆段长和灌浆压力

(1)灌浆采用分段施工。段长划分按设计规定执行。一般接触段为2.0m,第二段为3.0m,第三段及以下各段为5.0m,遇特殊情况时,根据监理人的指示可适当缩短或加长灌浆段长;采用孔内阻塞自下而上分段灌浆法,灌浆段长一般为5m,遇特殊情况时,根据监理人指示可适当缩短或加长灌浆段长,但加长后最大段长不得大于10m。

1)灌浆压力按施工图或监理人指示执行,灌浆时应尽快达到设计值,接触段和注入率大的孔段应采用分级升压方式逐级升压至设计压力。一般情况下控制灌浆注入率在30L/min以下。

2)采用循环式灌浆时,灌浆压力以安装在回浆管路上的灌浆压力表的中值控制,采用纯压式灌浆时,压力以安装在孔口进浆管附近的压力表中值为准,资料分析整理时换算成全压力。

3)串通孔(组)或多孔并联灌浆时,分别控制灌浆压力,同时应加强抬动监测,防止混凝土发生抬动破坏。

6.4.2浆液及浆液变换

灌浆浆液根据施工图和灌浆试验成果选用,由稀到浓逐级变换。

当灌浆压力保持不变,注入率逐渐减少时,或注入率保持不变灌浆压力持续升高时不得改变水灰比。

当某一级水灰比浆液注入量已达300L以上,或持续灌注时间已达30min,而灌浆压力或注入率均无明显改变时,变浓一级水灰比灌注。

当注入率大于30L/min,根据具体情况越级变浓。

6.4.3灌浆结束标准

(1) 采用分段卡塞自上而下灌浆法时,灌浆段应在最大设计压力下,注入率不大于0.4L/min后,继续灌注60min,或注入率不大于1L/min后,继续灌注90min,灌浆即可结束。

(2)采用自下而上分段灌浆法时,灌浆段应在最大设计压力下,继续灌注时间减少为30min和60min,灌浆即可结束。

(3)当长期达不到结束标准时,报请监理人共同研究处理措施。

帷幕孔全孔灌浆结束并经监理人单孔验收合格之后,将及时进行封孔,采用“全孔灌浆封孔法”封孔。

采用上述方法封孔,待孔内水泥浆液凝固后,灌浆孔上部空余部分,大于3m时,继续采用导管注浆法进行封孔,小于3m时,采用干硬性水泥砂浆人工封填捣实。

钻孔、压水和灌浆过程中,均由机组记录员对工作本班钻进情况,尤其是孔内异常情况、钻孔冲洗、压水和灌浆全过程进行记录,压水和灌浆过程中采用三参数(压力、流量及水灰比)记录仪进行监控,采用双流量计大循环连接,同时进行人工记录,并与记录仪记录的数据对比,发现有较明显的偏差时,立即查明原因。人工记录确保及时、准确、全面,严禁事后记录和超前记录,为此需要对记录员进行培训,经考核合格方可上岗,施工队过程中随时接受并积极配合质检员和监理人的质量监督。

6.7.1漏冒浆处理

灌浆过程中发现冒浆、漏浆时,视具体情况采用嵌缝、表面封堵、灌注浓浆、降低压力限流、限量和间歇灌浆等方法处理。

(1)灌浆过程中发生串浆时,如被串浆孔正在钻进,串浆量不大,可继续钻进,否则,立即停止钻进。封闭串浆孔,待灌浆结束后,串浆孔再行扫孔、冲洗,而后继续钻进施工。

(2)如与待灌孔串浆时,串浆量不大时,可于灌浆的同时在被串孔内通入水流,使水泥浆不致在孔内沉淀而堵塞钻孔内的岩石裂隙;串浆量较大时,如条件具备可同时灌浆,如不具备同时灌浆的条件,则封闭被串孔,待灌浆孔灌结束之后,立即打开被串孔扫孔冲洗后尽快灌浆。

(3)若两个孔同时灌浆,且两孔段使用的灌浆压力又不相同,出现串浆时,若无法灌结束,封闭使用较低灌浆压力的浅孔,待深孔灌结束后再灌浅孔。

6.7.3大耗浆量孔段(大于1000Kg/m)的处理

当孔段未钻遇空洞及断层破碎带而出现耗浆量较大,难以达到结束标准时,在灌注0.5:1浓浆的前提条件下,可采取如下处理措施:

(1)降低灌浆压力、限流、限量、间歇灌浆;

(2)在浆液中掺加速凝剂灌注混合浆液;

(3)在灌入干料单耗量已达3000Kg/m而无法达到结束标准时,停灌待凝,然后扫孔复灌,直至达到灌浆结束标准为止,或按照监理人指示执行。

(4)在具备条件时灌注膏状浆液。

6.7.4孔段返浆的处理

在岩石裂隙内充填有粘土的孔段进行灌浆时,当降压时极易出现返浆现象,即在降低压力时,灌入孔段内的浆液在充填泥的弹力作用下被挤出孔外,此类孔段在灌浆结束时适当延长屏浆时间,或先采用纯压灌浆结束后闭浆待凝,然后扫孔灌浆直至达到结束标准。

6.7.5孔口有涌水孔段的处理

灌浆前测记涌水压力和涌水量,根据涌水情况,按监理人指示可选用下述方法处理:

(1)缩短段长,对涌水段单独灌浆;

(2)相应提高灌浆压力;

(3)灌浆结束后采取屏浆措施,屏浆时间不少于1h;

(5)闭浆结束后待凝48h;

(6)必要时,在浆液中掺加适量速凝剂。

6.7.6灌浆中断的处理

灌浆过程中若因故中断可采用如下措施进行处理:

(1)尽早恢复灌浆,如估计在30min之内难以恢复灌浆时应进行洗孔,然后扫孔复灌,直至达到结束标准;

(2)恢复灌浆时应使用开灌比级的浆液进行灌注,如注入率与中断前相近,可恢复中断前比级的浆液继续灌注,如注入率较中断前减少较多,则按逐级变浓的原则继续灌注;

(3)如中断时间较长,恢复灌浆时,如注入率较中断前减少较多且在短时间内停止吸浆,采取补救措施进行处理。

6.7.7断层破碎带等地质缺陷段处理

断层破碎带处理一般采取缩短灌浆段长、灌后待凝的方法。如果断层破碎带孔隙率较大且连通性较好,吸浆量特大,可改用浓浆、速凝水泥浆、水泥砂浆进行灌注。如果断层破碎带泥质含量高,可灌性很差,根据具体情况经监理人批准,可采用高压冲洗、高压旋喷灌浆或化学灌浆(如丙烯酸盐等)的方法进行处理。特殊处理结束后,均重复进行常规水泥灌浆。

钻孔穿过软弱破碎岩体发现塌孔、掉钻或集中漏水时,立即停钻,先进行灌浆,达到结束标准待凝后再钻进。

钻孔穿过软弱夹层时可采取“高压水冲洗置换技术”和“下置栓塞进行高压挤密灌注技术”等措施进行处理。

6.7.8回浆返浓处理

灌浆过程中如回浆变浓,即20~30min内回浆比重超过一个比级且注入率在1 L/min~2 L/min,此时换原比级的新鲜浆液,若不发生回浆变浓或回浆变浓不明显,则正常结束灌浆;若继续发生回浆比重超过一个比级的现象,则判为吸水不吸浆,可换用相同水灰比的新浆灌注,若效果不明显,继续灌注30min,即可结束灌注,也不再进行复灌LY/T 2731-2016 蜂窝板热压机.pdf,但总灌注时间仍要求不小于60 min。

(2)帷幕灌浆最终质量检查以检查孔的压水试验成果资料为主,并结合对施工纪录、成果资料、钻孔取芯和检验测试成果的分析进行综合评定。

(3)帷幕灌浆检查孔的数量为灌浆孔数的10%,每个单元工程内至少有一个检查孔。

(4)检查孔压水试验在该部位灌浆结束14d后进行,灌浆结束后,及时将有关资料提交监理人,由监理人拟定检查孔位置。检查孔应布置在以下部位:

2)层间层内错动带、岩体破碎、风化严重、裂隙发育等地质条件复杂的部位;

GB 50058-2014 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3)末序孔注入量大的孔段附近;

4)钻孔偏斜过大、灌浆过程不正常等经资料分析认为可能存在对帷幕质量有影响的部位。

(5)帷幕灌浆质量合格标准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