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分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桥梁分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资源编号:
资源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129.54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ID:104882
免费资源

资源下载简介

桥梁分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简介:

桥梁分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是针对桥梁工程中的各个施工环节(如桩基、墩台、梁体、桥面铺装、防护工程等)进行详细规划的一种技术性文件。它是施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确保每个施工环节的高效、安全和质量可控。

1. 内容:施工组织设计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 工程概况:对桥梁的基本情况进行介绍,如地理位置、设计规模、施工条件等。 - 施工方案:详细描述各个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法、工艺流程、施工机械选择等。 - 施工进度计划:制定详细的施工时间表,包括各分项工程的起止日期和关键节点。 - 质量控制:设定质量标准和检测方法,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 - 安全措施:对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进行识别和控制,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 - 施工组织与管理:包括施工组织架构、人员配置、施工机械设备的调度等。 - 环保与文明施工:考虑施工过程中的环保要求和文明施工措施。

2. 目的:施工组织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同时满足工期和环保要求。它是施工过程中的重要指导文件,对工程的顺利进行具有决定性作用。

3. 制定与审批:施工组织设计通常由专业工程师或项目负责人根据设计图纸、施工规范和现场实际情况进行编制,然后经过公司技术部门审查和相关政府部门审批后方可实施。

桥梁分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部分内容预览:

2.为了避免日晒、雨淋和寒冷气候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当需要时,应将运输混凝土的容器加上遮盖物。

3.当用轻轨斗车运输混凝土时,轻轨应铺设平整,以免混合料因斗车振动而发生离析。

4套2层小别墅图纸带效果图注:表列时间系指从加水搅拌至入模时间。

5.用混凝土泵或带式运输机运送混凝土时,应按JTJ 041—2000第11.5.3条和第11.5.4条有关规定执行。

(1)混凝土的浇筑方法,应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并尽可能采用水泥混凝土泵送浇筑方法。

(2)浇筑混凝土前,全部支架、模板和钢筋预埋件应按图纸要求进行检查,并清理干净模板内杂物,使之不得有滞水、冰雪、锯末、施工碎屑和其他附着物质,未经监理工程师检查批准,不得在结构任何部分浇筑混凝土。在浇筑时对混凝土表面操作应仔细周到,使砂浆紧贴模板,以使混凝土表面光滑、无水囊、气囊或蜂窝。

注:当混泥土中掺有促凝剂或缓凝剂时,其允许时间应根据试验结果确定。

(4)混凝土在浇筑前,混凝土的温度应维持在10℃至32℃之间。

(5)除非监理工程师另外同意,混凝土由高处落下的高度不得超过2m。超过2m时应采用导管或溜槽。超过10m时应采用减速装置。导管或榴槽,应保持干净,使用过程要避免发生离析。

(6)浇筑混凝土期间,应设专人检查支架、模板、钢筋和预埋件等稳固情况,当发现有松动、变形、移位时,应及时处理。

(7)混凝土初凝至达到拆模强度之前,模板不得振动,伸出的钢筋不得承受外力。

(8)在晚间浇筑混凝土,承包人应具有监理工程师批准的适当的照明设施。

(9)工程的每一部分混凝土的浇筑日期、时间及浇筑条件都应保有完整的记录,供监理工程师随时检查使用。

各类混凝土结构的混泥土浇筑

(1)基一般基础及墩、台混凝土应在整个平截面范围水平分层进行浇筑,当截面过大,不能在前层混凝土初凝或能重塑前浇筑完成次层混凝土时,可分块进行浇筑。分块浇筑时符合下列规定:

a.分块宜合理布置,各分块平均面积不宜小于 50㎡;

b.每块高度不宜超过2m;

c.块与块之间的竖向接缝面应与基础平截面短边平行,与平截面长边垂直;

d.上下邻层混凝土间的竖向接缝,应错开位置做成企口,并按施工缝处理。

(1)在已完成的桩基上浇筑承台混凝土时搭设的支架及模板,应符合图纸及本规范第402节有关规定。

(2)为了避免承台大体积混凝土因水化热使温度升高而导致混凝土裂缝,可采取下列几种措施:

a.在进行配合比试验时,根据图纸的强度要求,选择水化热低的水泥,改善集料级配,降低水灰比,选择优质外加剂并尽量减少水泥用量,其配合比设计应符合规范的有关规定。

b.承台厚充较大时,可分成几层较薄的浇筑层,以增加散热面,延长浇筑时间和散热时间,使混凝土升温值得以减小。每层厚度可取1.5m左右,每层浇筑间隔时间6~7d。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应符合规范有关规定。

c.在混凝土浇筑体内,埋设冷却管通水冷却。冷却管宜采用导热性能较好并具有一定强度的输水钢管。输送冷却水时,应注意冷却水与混凝土的温差不宜过大。

4.在支架上浇筑钢筋混凝凝土梁式桥

(1)承包人应向监理工程师送交拟采用的浇筑方法的详细内容和说明,包括静力计算和图纸,得到监理工程师的批准后,方可开始施工。

(2)支架应稳定,支架强度、刚度等的要求应符合规范规定。支架搭设后,应对支架进行预压。

(3)支架的弹性、非弹性变形及基础的允许下沉量应满足施工后梁体设计标高的要求。

(4)浇筑梁体混凝土时,一般宜按梁的全部横断面斜向分段、水平分层地连续浇筑。上层与下层前后浇筑距离应不小于1.5m,每层浇筑厚度当用插入式或附着式振捣器振捣时,不宜超过300㎜。

(5)箱梁体不能一次浇筑完成,而需要分层浇筑时,底板可一次浇筑完成,腹板可分层浇筑,分层间隔时间宜控制在混凝土初凝前且使层与层覆盖住。

(6)整体浇筑进应采取措施,防止梁体不均匀下沉产生裂缝,若支架下沉可能造成梁体混凝土产生裂缝时,应分段浇筑。

5.在拱架上浇筑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拱

(1)跨径小于16m的拱圈或拱肋,应按拱圈全宽度从两端拱脚向拱顶对称地连续浇筑,在脚混凝土初凝前全部完成。如不能在限定时间内完成,则应在拱脚预留一个隔缝并最后浇筑隔缝混凝土。

(3)分段浇筑程序应符合图纸要求,各分段内的混凝土应一次连续浇筑完毕,因故中断时,应浇筑成垂直于拱轴线的施工缝;如已浇筑成斜面,应凿成垂直于拱轴线的平面或台阶或接合面。

(4)间隔槽混凝土,应待拱圈分段浇筑无成后且其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和接合面施工缝处理后,由拱脚向拱顶对称进行浇筑。拱顶及两拱脚间隔槽混凝土应在最后封拱时浇筑。封拱合龙温度应符合图纸要求,如图纸未规定时,宜在接近当地年平均温度或5~15℃时进行。拱顶调整拱圈应力,应在拱圈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进行。

(8)在支架上浇筑的上承式拱桥,其拱上结构混凝土浇筑应在拱圈及间隔槽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强度以后进行;如设计未规定,可按达到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的30%以上方可进行。一般应由拱脚至拱顶对称、均衡地浇筑。

(9)立柱底座应与拱圈(拱肋)同时浇筑,立柱上端施工缝应设在横梁承托底面上;桥面系的梁与板应尽量同时浇筑;两相邻伸缩缝间的桥面板应一次浇完成。

7.栏杆及护栏(防撞墙)

(1)除非监理工程师另有批准,混凝土栏杆及护栏(防撞墙)应在该跨拱架或脚手架放松后才能浇筑。特别要注意使模板光顺并紧密装配,以能保持其线条及外形,且在拆模进不得损害混凝土。应按施工详图制作所有模板以及斜角条,并具有简洁斜角接头。在完成工程中,所有角隅应准确、线条分明、表面光洁,且无裂缝、碎裂或其他缺陷。

(2)预制栏杆构件的浇筑,振捣时应注意模板不得漏浆,确保外表光洁、平整。当混凝土足够硬化时,即可自模中取出预制构件并养生。

(3)可以采用加湿加温方法和用快硬水泥或减水泥剂以缩短养生期,其方法应经监理工程师批准。

(4)存放并装卸预制构件时,应保持边缘及角隅完整和平整。在安放前或安放时任何碎裂、损坏、开裂的构件应废弃并从工程中移去。

(5)与预制栏杆柱相连接的就地浇筑栏杆帽及护栏帽,在浇筑并整修混凝土时应防止栏杆及护栏被沾污和变形。

(1)预制场地应平整、坚实、清洁,并采取排水措施,防止场地沉降。每个预制构件应一次浇筑完成,不得间断。预制构件浇筑时宜采用刚模板。

(2)采用平卧重叠法浇筑混凝土时,下层构件顶面应设临时隔离层,上层构件须待下层混凝土强度达到5.0MPa后,方可浇筑。

(3)在空心板的筒模周围浇筑混凝土时,应采取措施使筒模不致移位,并特别注意防止筒模上浮。混凝土应分两层浇筑,底层浇至筒模的圆心处,并振捣使之沉积,然后在下层混凝土仍有足够塑性时尽快浇筑上层混凝土,用振捣器使上下层混凝土结合。

(4)腹板底部为扩大断面的T形梁和I形梁,应先浇筑其扩大部分并振实,再浇筑其上部腹板及翼缘板。

(5)预制构件的底模板应按图纸要求设置预拱度。预应力混凝土梁、板应根据图纸提供的理论拱度值,结合施工实际情况,正确预计梁体拱度的变化值,采取相应措施。若后张法全预应力混凝土预计的拱度值较大时,应考虑在预制台座上设置反拱。当梁体的实际拱度已较大,将对桥面混凝土的施工造成影响时,应书面报告监理工程师,会同设计单位协商解决。

(6)U形梁或拱肋,可一次浇筑或分两次浇筑。一次浇筑时,应先浇筑底板及底板承托的顶面,待上述混凝土沉实后,再浇筑腹板。分两次浇筑时,先浇筑底板到底板承托顶面,按施工缝处理后,再浇筑腹板混凝土。

(7)箱形梁段的浇筑,应先浇底板,振捣密实后,再行浇筑腹板。腹板浇筑可分段进行,亦可由一端向另一端逐步推进,并及时捣振。箱形梁段的浇筑,应采取必要措施以便于拆除箱梁内模板。

(8)所有预制构件,都应按图纸规定,将各种预埋件、吊环等准确埋置,不得遗漏。

(9)为加速模板周转,小型构件可采用干硬性混凝土,以下述方法进行预制。

a.翻转模板法。构件浇筑并振实后,连同模板反转,然后脱去模板,立即进行混凝土表面修抹。

b.在移动式底模上或平整的地面上浇筑混凝土,振动时应于表面加压,增加振动时间,然后短时间内拆模,修整混凝土边角。

所有混凝土,一经浇筑,应立即进行全面的捣实,使之形成密实均匀的整体。

(1)除非监理工程师书面许可采用其他方法,混凝土的捣实,一般均应使用内部机械振捣;混凝土构件顶面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或其他特殊地方可用外部机械振捣。

(2)振捣器的类型应经监理工程师批准,振捣器应能以不小于4500脉冲的频率传递振动于混凝土,使在距振捣点至少0.5m以内的混凝土产生25mm坍落度的可见效应。

(3)工地上应配有足够数量的处于良好状态的振捣器,以便可随时替补。

(1)振捣应在浇筑点和新浇筑混凝土面上进行,振捣器插入混凝土或拔出时速度要慢,以免产生空洞。

(3)插入式振捣器移动间距不得超过有效振动半径的1.5倍。表面振捣器移位间距,应使振动器平板能覆盖已振实部分100mm左右。

(4)当使用插入式振捣器时,应尽可能地避免与钢筋和预埋构件相接触。

(5)模板角落以及振捣器不能达到的地方,辅以插针振捣,以保证混凝土密实及其表面平滑。

(6)不能在模板内利用振捣器使混凝土长距离流动或运送混凝土工程施工课程设计《某单层工业厂房施工组织设计书》,以致引起离析。

(7)混凝土振捣密实的标志是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冒气泡、泛浆、表面平坦。

(8)混凝土捣实后1.5h到24h之内,不得受到振动。

(1)片石混凝土仅限于图纸规定或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情况下,用于重力式墩台及大型基础。用于片石混凝土的片石,应符合本规范第413节的要求。

(2)填充片石的数量不宜超过混凝土体积的25%,片石厚度不小于150mm。

(3)片石的抗压强度应不小于30MPa甘02J02屋面,并不得低于混凝土级别。

(4)片石在使用前应清扫、冲洗干净。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