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贸东方商住楼施工组织设计

世贸东方商住楼施工组织设计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资源编号:
资源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318.46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ID:98556
免费资源

资源下载简介

世贸东方商住楼施工组织设计简介:

世贸东方商住楼的施工组织设计是一种详细的施工管理计划,它是建筑设计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的具体实施方案。这个设计会包括以下几个主要部分:

1. 工程概述:对项目的基本信息进行介绍,如项目的名称、位置、规模、结构类型、建设目标等。

2. 施工目标:明确施工的总体目标,如工期、质量标准、安全要求等。

3. 施工组织:确定施工的组织架构,包括项目经理、各工种的施工队伍配置,以及施工流程的安排。

4. 施工进度计划:详细规划施工的各个阶段,包括基础施工、主体结构施工、内外装修等,并制定出具体的时间节点。

5. 施工方法与工艺:选择合适的施工技术和工艺,考虑设备的选择和使用,以及材料的供应和管理。

6. 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定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和安全防护措施,以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和工程质量。

7. 施工现场管理:包括现场布局、施工场地的保护、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等。

8. 风险管理:分析可能遇到的施工风险,如天气、设备故障、人力资源等,并提出应对策略。

总的来说,世贸东方商住楼的施工组织设计是确保项目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目标的重要工具。

世贸东方商住楼施工组织设计部分内容预览:

四、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

4.1.1测量放线任务

1.根据工程需要制定测量放线方案。

GB/T 12967.6-2022 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膜及有机聚合物膜检测方法 第6部分:色差和外观质量.pdf2.布设、检测、加密测量微控制点。

3.所有结构的测量放线(包括轴线、边线、检查线、预埋件、预留洞等线)。

4.浇混凝土前模板、预埋件等有关位置尺寸、标高检查。

5.定期检测、标定测量仪器和工具确保其精度。

测量组根据开发商提供的控制网资料组织现场施测,分别在现场四周设置四个水准点,组成微控制网。四个点均用C15混凝土做φ400混凝土桩,桩长3米,上设200mm×200mm×5mm预埋钢板,将点位精确投测在板面上,在十字交叉点处钻一φ2mm的小洞,镶入铜丝作为永久性标记。

观测精度:T(限差)=2.57×中误差

控制点的精度:微网上每个控制点的定位计算保证精度为±2mm(x,y坐标中误差)

水准点的精度:水准点标高的计算应与现场次级水准参考点有关,其计算精度为±0.5mm(z坐标中误差)。

本工程主体出±0.00以后,轴线的施测在建筑物内采用内控法进行轴线投测。主楼A座布置4个投测点,主楼BC座布置12个投测点。各点用200mm×200mm×5mm预埋铁板,将点位精确投测在板面上,面上在十字交叉点处钻一φ2mm的孔洞,镶入铜丝作为标记。

使用激光经纬仪(加弯管),由一层直接向各施工层上方测方形基准点,每次投测后,用精密量距方法检查该方形,并对误差适当调整后,作为该层施工放线的依据。

在每层控制点垂直方向留-200×200mm的方形孔洞,准备一块300×300×3mm的刻有读数的透明有机玻璃板,安于每层的控制点的留洞上,用于控制点的投测。

为了保证建筑物轴线位置正确,当各轴线投递完后,经自检,报业主、监理验收后方可使用。

为了保证建筑全高控制的精度要求,在基础施工时,就应注意准确的测标高,为±0.00m以上的标高打好基础,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应在基坑四周的护坡边上测上负整米数的水平线,当误差在±5mm以内时则认为合格。

±0.00以上的标高测法,用激光测距仪向上垂直测量,一般引测点数不得少于3处,以便于相互校核和适于分段施工需要,层间标高测量,偏差不应测过±3mm,建筑全高(H)测量偏差不应超过3H/10000。

竖向标高利用钢尺直接丈量,量测时以整尺量测,防止产生累计误差,板面标高用水准仪引至各柱钢筋上,控制板面平整度。

4.2土方开挖与护坡工程

出于场地狭小和桩基施工等因素考虑,土方开挖分两层进行。第一次只开挖2米,跟着进行基坑锚杆支护施工。第二次开挖按基底标高最高处并预留30cm以上,以免土层在桩基施工时被扰动。为使基底土层不受扰动及雨水浸泡等,机械开挖一律预留30cm厚的保护层,待浇筑垫层混凝土前用人工挖运清理。开挖过程应加强标高控制,尽量避免超挖,若发生超挖,一律用垫层混凝土浇筑,不得回填土。

基坑全部开挖完毕,及时组织验槽,经地勘、设计、监理等单位验收后进行下一工序施工。

基坑内四周设置排水沟,四角设集水坑,并配置相应数量的φ100潜水泵抽水。可视地下水的活跃程度,在基底纵横方向设置一定数量的排水盲沟,沟内满填碎石,以便及时排走地下水,保持基底的干燥。

为防止地面雨水、排水等流入基坑,在基坑上部四周设挡水梗阻水。

基坑边坡采用锚杆加坡面挂网喷射混凝土处理。

4.3地下室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4.3.1大体积混凝土的特点

大体积混凝土是指最小断面尺寸大于1米以上的现浇混凝土结构,由于水泥水化热值很大,必须采取相应措施解决温度应力和温差应力,达到控制裂缝开展的目的。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重点是要设法降低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减小内外温差。由于裂缝的产生涉及到结构物的平面尺寸、结构厚度、约束条件、含钢量、混凝土的各组成材料的特性等诸多因素,所以必须采用温度差和温度应力双控制的方法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

4.3.2控制温度裂缝的技术措施

为了有效控制温度裂缝的出现和发展,拟采取如下措施:

(1)适当减少水泥用量,充分利用混凝土的后期强度,根据试验每减少10kg水泥,水化热升温相应减少1℃。

(2)选用中、低水化热的水泥品种,如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水泥等。

(3)混凝土配料采用较大粒径(1~3cm)、级配良好的粗骨料,并掺加15%左右的粉煤灰。

(4)采用高效减水剂,改善和易性,达到减少水泥用量的目的。

(5)在底板中掺加总量不超过20%的大石块,减少混凝土用量,但必须事先征得设计院和开发商的同意。

2.降低混凝土浇筑温度

(1)选择阴天等气温较低的时间浇筑。

(2)混凝土拌和水采用冷水(低温水),砂石材料预先淋冷水或设置盖棚遮阳,混凝土输送设备须有避阳设施。

(3)掺加缓凝型减水剂,延缓水泥水化时间。

3.加强施工中的温度监控

(1)底板平面布置测温监控点,在每处监控点的混凝土内部分上、中、下三层各预埋一个电子测温探头或测温管(6分钢管制作)。施工及养护过程中实行信息化温度监控,内外温差控制在25℃以内,基面温差和基底温差均控制在20℃以内。

(2)实行浇水并覆盖一层塑料薄膜及两层麻袋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充分发挥混凝土的“徐变特性”。

(3)延缓拆模时间,充分发挥混凝土的“应力松弛效应”。

4.提高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强度

(1)选择级配良好的粗骨料,严格控制其含泥量,加强振捣,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和抗拉强度,减少收缩变形。

(2)采取二次投料法,二次振捣法,提高早期强度。

(3)设计单位已要求在混凝土中掺加膨胀剂和抗裂纤维,以消除微裂缝和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防止裂缝出现。

大体积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另外编制。

地下室至四层的梁板的支撑均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五层以上的标准层采用木支撑体系。另编制专项的施工方案及计算书。

4.4.1模板配置与加工

本工程模板采用18mm厚的胶合板,柱和剪力墙配置1层,梁板配置3层。

标准层模板采用18mm厚优质胶合板,配置3层,连续周转使用。

背楞材料的选用:用50×100杉木方做为背楞,要求尺寸标准、截面饱满、顺长笔直,无虫眼。

模板加工质量要求:模板几何尺寸准确,拼缝严密,表面平整,模板表面缺陷必须修补,用腻子刮平,打磨光滑;

面层与骨架结构平密可靠,作到刚度、强度、整体性能良好;

对形体变化多,安装难度大的模板,应附安装编号及组装位置示意图,以便现场对号入座,避免发生差错;

模板加工完毕后,必须经过质量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后浇带模板采用2层密目铁丝网阻隔混凝土,骨架采用φ16间距100双向焊接钢筋网片骨架。

模板安装前,应先将模板表面清理干净,剔除混凝土残渣,拔净钉子,补好孔洞,并涂刷脱模剂。模板安装时,先放出模板、预留洞口、埋件的位置线并标示清楚,复核位置无误后再行安装。在柱和剪力墙模板的所有接缝处夹设一层泡沫双面胶条,梁板模板则于接缝处张贴胶带,保证模板拼缝严密,无漏浆现象。

模板安装就位后,要对模板的位置、标高、平整度和垂直度、预留洞口、预埋件等进行检查,合格后再进行最后的固定。

后浇带模板安装时先将铁丝网用扎丝固定于骨架上,待底板底层钢筋绑扎完毕后将其下口按线和底层钢筋扎牢,上口临时固定,底板上层钢筋绑扎完毕后,将其与底板上层钢筋绑扎牢固。

在浇筑垫层、底板和各楼层混凝土时,预先在柱和剪力墙的四周预埋φ25的Ⅲ级钢筋头,按间距600mm布置,长150mm,外露50mm。上部柱和剪力墙施工时用来固定模板下口,保证模板不跑位。

独立柱采用外夹法加固,用φ48×3.5双钢管四周锁紧,并用φ12螺栓从外部拉紧,间距不大于500mm。

变形缝处双柱模板采用18㎜厚多层胶合板,50×100㎜木方背楞,φ12螺杆对拉,间距不大于500㎜。

剪力墙及其暗柱采用φ12穿墙螺栓加固,穿墙部分加φ16的PVC套管,螺栓纵横间距均不大于500mm。对于有抗渗要求的剪力墙及其暗柱,如地下室外墙、水池墙等,其穿墙螺栓必须采用φ16止水螺栓,应按规定在中部加焊5×100×100mm的止水钢板CFG桩基础施工组织设计,墙两端头预留18mm尺寸焊5×50×50mm挡板,挡板外面的18mm尺寸在封模时垫入一块18×50×50mm的小木块,以便拆模后抠掉小木块,割掉螺栓头,并涂抹防锈漆后用防水砂浆堵头,防止螺栓眼渗水。

柱和剪力墙全高范围内的加固螺栓均设置双蝴蝶卡、双螺帽。

在柱和剪力墙模板底部垫30×10mm海绵条,海绵条上压100㎜宽18㎜厚胶合板条作为压脚板,压脚板采用5㎝水泥钉钉在砼表面上,防止下部漏浆。

变形缝处双柱模板采用18㎜厚多层胶合板,50×100㎜木方背楞,φ12螺杆对拉,间距不大于500㎜。

梁板的支撑均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按满堂红形式搭设,立杆间距不大于1200mm,原则上转换层以下设置纵横四道横杆,标准层设置纵横三道横杆《工业建筑涂装设计规范 GBT51082-2015》,但步距均不能大于1.5米。梁的支撑沿梁的走向满堂布设,在脚手架的上部顺梁走向在梁底高度起水平杆,在杆上沿垂直梁长方向摆设50×100木方作为背楞,间距不大于300mm,梁底模支设于木方上。板的支撑间距不大于500mm,均匀布设。凡高度大于500mm的梁,均须设置φ12对拉螺栓加固,穿梁部分加φ16的PVC套管,以便重复利用,螺栓沿梁高度方向的间距不大于350mm,沿梁长度方向不大于1000mm。顶标高依靠脚手架支托调整。

梁板支撑采用φ48×3.5钢管搭设满堂脚手架。根据计算,转换梁下的支撑荷载超过6t/m2,因此在梁下钢管的支撑间距不能大于400mm,板下钢管的支撑间距不能大于800mm,横杆步距不大于1.3米,并在框架梁下设置剪刀撑。支撑钢管的底部必须铺垫通长5cm厚木跳板,并套底座,以保证受力传递安全可靠,而且必须待下层混凝土具备强度条件,并且没有拆除支撑的情况下进行浇筑。

3、模板在浇筑中的看护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