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循环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案

反循环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案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资源编号:
资源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333.82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ID:96906
免费资源

资源下载简介

反循环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案简介:

反循环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案,是一种常见的桩基础施工技术,主要用于深基坑、大直径桩或者在地下水位高的地层中施工。以下是其基本的施工流程简介:

1. 钻孔:使用反循环钻机,先在地面打孔,钻头从下往上旋转,同时泥浆通过钻头喷入孔内以保持孔内稳定。钻孔过程可分阶段进行,一般从直径较小的钻头开始,逐步扩大孔径。

2. 清孔:钻孔完成后,需要通过清孔设备将孔内泥土和石块清除,保证桩基的清洁,然后注入泥浆,防止在灌注混凝土时发生沉淀。

3. 灌注混凝土:在清孔后,向孔内灌注混凝土,混凝土通过泵送设备送入孔中,同时通过导管慢慢上升,形成桩身。灌注过程中要保持导管的埋深,防止混凝土离析。

4. 锁口:混凝土灌注完成后,封住孔口,进行混凝土的养护,待其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再进行下一步施工。

5. 后处理:桩体强度达到要求后,进行桩头处理,如桩顶封堵、桩身质量检测等。

反循环钻孔灌注桩施工具有噪音低、振动小、施工速度快、质量好等优点,但对设备和操作技术要求较高,需要严格控制施工过程,确保安全和质量。

反循环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案部分内容预览:

①在下钢筋笼之后,尽快安装灌砼导管。导管直径不小于25cm。导管安装前,检算其配节长度及漏斗容量。导管内壁光滑,无粘附物,接管前用水冲洗其内壁。导管下口离孔底25~40cm。

②水下砼拌和所用粗细骨料必须满足规范要求。粗骨料采用碎石,并通过试验适当增加含砂率,砼的坍落度应控制在18~21cm。

③灌注水下砼首盘采用压球法,在导管内先放置一隔水球(篮球内胆),用铁板封口,开灌时打开铁板封口即可,隔水球回收再次利用。初灌量要满足导管初埋不少于1m和填充导管底部间隙的需要。因初灌时导管口距孔底高度较小,且初灌砼与水直接接触,该砼的流动性比后绪砼的小,后绪砼下冲后的反冲力对管内砼的作用力比正常灌注的大,不利于施工,因此,在保证最小埋深前提下,导管口应尽快离开桩尖,可在上部第一节导管顶部外壁上加焊2~3道间距为20~30cm固定箍圈来实现,另外第一节导管宜选择长度较小的管节灰库上部结构满堂脚手架搭设专项施工方案,以尽快提管。

④水下砼的灌注必须连续进行,中途不得中断。严禁导管提出混凝土面,在计算了已灌砼量及量测了孔中砼面深度后,才可缓缓平稳提升,并随时晃动。在在整个灌注时间内,导管埋入砼深度不应小于2m且不大于6m,且导管中不进水或冒气泡。导管应勤提拆,拆管前应先测定混凝土面,再计算拆管节数。一般情况下整个灌注时间控制在2~3小时内。

⑤灌注砼时溢出的泥浆采用泥浆泵抽至泥浆池中循环利用,以防止污染或堵塞河道和交通。

⑥桩身砼要按规范和设计要求进行超灌,超灌高度不小于50cm,确保截除桩头后桩身砼质量。

桩砼灌完24小时后,在不影响其他桩施工的情况下,开挖并截除桩头。此时截除桩头应留15~20cm,在桩头砼达到设计强度时再次截除,以保证桩头段砼质量符合规范。

(10)钻孔桩质量检验

对于监理工程师指定试验的桩,凿除桩顶砼后养护,按规范和设计及监理工程师的指示,对桩进行检测。所有桩基申请有省质检站颁发资质的单位检测桩基。

(11)钻孔灌注桩在施工的全过程,严格按规范、验标以及监理工程师的要求,认真作好施工记录,填写各种记录表格。

4.8.1钢筋笼吊装结束,应立即安装混凝土导管,灌注混凝土前检查孔底沉淀物厚度检查符合要求后,应迅速进行水下混凝土灌注工作,沉淀物超出规定要二次清孔,并备好清孔设备。

4.8.2混凝土的拌和、配合比严格按照规范操作计量。混凝土拌和物运至灌注地点时,应检查其均匀性和塌落度,如不符合规范要求,应进行二次拌和,二次拌和后仍不能满足要求,不得使用。

4.8.3水下混凝土采用导管进行灌注。导管吊装前试拼,导管采用直径不小于25cm的管节组成,接头应具备装卸方便,连接牢靠,接口带有密封圈,保证不漏水不透气,并作水密试验,试验水压力应不小于灌注混凝土时导管可能承受的最大压力的1.3倍,经15分钟试验,导管滚动数次,管壁无变形,接头不漏水,方认为合格,然后在导管外壁用明显标记逐节编号并标明尺度。

4.8.4根据桩孔的总长,确定导管的拼装长度,导管在钻孔旁先分段组拼,再逐段拼装插入钻孔内,导管吊放过程中,应使位置居中,轴线顺直,防止卡住钢筋笼或碰撞孔壁。同时检查拼装后的垂直情况,并在灌注前进行升降试验,保证在需要减慢或停止混凝土流动时使导管能迅速升降,钻孔中的水位应保持稳定,导管下口距孔底0.4m。

4.8.5混凝土隔水措施采用集料球法,集料球用混凝土干集料填充(水泥用量适当加大),当首批砼备足开始灌注时,即把集料球放入,要用铅丝吊起,备足混凝土后剪断铅丝,此时集料球使混凝土与水隔离,这样混凝土通过导管时可挤走导管内的水,保证水下砼的质量。

4.8.6灌注水下混凝土前,先检测孔底泥浆沉淀厚度,如大于30cm,应再次清孔直至符合要求。

4.8.8在整个灌注时间内,出料口应伸入先前灌注的混凝土内至少2m(以防止泥浆及水冲入管内),不得大于6m。应经常量测孔内混凝土面层的高程,及时调整导管出料口与混凝土表面的相应位置,并始终予以严密监视,导管应在无水进入的状态下填充。

4.8.9水下混凝土应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在运输和灌注过程中无显著离析、泌水现象。灌注时混凝土应保持足够的流动性,其坍落度采用18~22cm。灌注水下混凝土必须连续进行并尽量减少灌注时间,不得中途停工,在混凝土初凝前应完成桩基的灌注工作。灌注过程中应注意观察管内混凝土下降和孔内水位升降情况,及时测量孔内砼顶面的高度,并边灌注混凝土边提升导管的同时拆除上一节导管,使砼经常处于流动状态,当导管底埋置于混凝土的深度达3m~6m,或导管中混凝土落不下去时,就开始将导管提升,提升速度不能过快,提升导管时应先将顶上漏斗挪开,然后重直提升导管,拆去顶上一节后再接上漏斗,继续灌注混凝土。提升导管要保护导管垂直及居中,禁止倾侧和牵动钢筋骨架。正确指挥导管的提升和拆除,保证提升后导管的埋深不宜小于2m,以免造成夹层和断桩,影响成桩质量,导管的埋深不宜大于6m。

4.8.10灌注混凝土时,溢出的泥浆应引流至适当地点处理,以防止污染或堵塞河道和交通。

4.8.11灌注过程中有短时间停歇时,应经常抽动导管,使混凝土保持足够的流动性防止堵管事故发生。灌注桩桩顶高程应高出桩顶设计高程0.5~1.0米,以保证凿除桩顶浮碴后桩头的混凝土质量满足设计要求,预加高度可在基坑开挖后凿除,凿除时须防止损毁桩身。

4.8.12水下混凝土灌注要做好灌注记录,记录的内容包括:开始灌注时间、导管下放深度、初次灌注面高程及导管埋入深度,混凝土的坍落度、灌注过程中测量的灌注高程及导管埋入深度记录每次提升导管前后的埋入深度,灌注完成面的高程,水下混凝土的总量及混凝土试件的编号。灌注混凝土时取较有代表性的混凝土做抗压试件。

4.8.13水下混凝土灌注完成后要及时将护筒拨出,清洗灌注工具及清除部分表面混浆层。处于地面以上能拆除的护筒部分,须待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5Mpa后拆除。

4.8.14待灌注桩混凝土强度达到90%以上时,方可进行下一施工程序的施工。

4.9 桩基施工质量检查、验收:

4.9.1 混凝土质量的检查验收应符合有关现行国家规范。

4.9.2 混凝土初始取样。初始取样用做检验混凝土灌注前的温度,含水量和坍落度。其均应不超过有关规范要求。

4.9.3 验收取样:不同等级不同配比的混凝土应分别制取试样,试样应在输送车流出点提取。一组试块3个,由150×150×150mm立方体组成,取样应在工程师指导下完成。

4.9.4 每根钻孔灌注桩至少制取两组试块,桩长20m以上者至少制取三组,桩径大,浇灌时间长时,至少制取四组。如换工作班时,每班都应制取试块。

4.10施工资料的管理

应按要求对施工准备、定位、钻孔、成孔、灌注,检测全过程做好记录、签认、整理,以达要求。

3.1 水泥等级采用42.5级,初凝时间≥2.5h,坍落度16~22mm。开始时,导管底部至孔底预留40cm的空间。

3.2 在浇注砼前,先拌制0.5m3水灰比为0.5~0.6的1∶2水泥砂浆,灌注在隔水塞上面,以防止粗骨料卡住隔水塞,随后即可灌注首批砼。

3.3 首批灌注砼量必须保证导管初次埋入砼深度大于等于1m,填充导管底部空间和平衡导管外压力所需砼量。

初灌砼量:V≥πD2(H1+H2)/4+πd2h1/4=πd2h1/4+πD2H2/4

经计算:砼量≥2.6m3

V:灌注首批砼所需数量(m3)

D:桩孔直径(cm)(考虑桩孔下部未浇注护壁,孔径取1.4m)

H1:桩孔底至导管端间距(取0.4m)

H2:导管初凝埋置深度≥1m

h1:h1=HwVw/Yc,导管内砼拉平衡导管外水压力所需高度。(导管外水高取20m)

3.4 首批砼灌注方法:料斗采用双料斗,即下部设一锥形料斗,上设一加长料斗,加长料斗可拆除,两料斗容积≥2.6m3。首批砼进入料斗后,即可剪料隔水塞上拉线,首批砼浇注后,即可拆除上部料斗,用拔杆吊到一边。

3.5 首批砼下落后,应立即检查导管是否符合要求,导管内是否有水涌上来,钢筋笼是否倾斜,情况有异常时应立即上报,采取措施处理,情况正常时方可继续浇注砼。

3.6 砼一旦开始浇注就应连续不断地进行,严禁中途停止,以防发生断桩事故。在浇注过程中,应注意观察导管内砼下降和孔内水位上升情况,并经常探测孔内砼面高度,以便准确计算导管埋置深度和应提升高度及拆除长度。

3.7 导管埋在砼中长度应在2~4m,最大不宜超过6m。测砼面时对称测2点,若砼面上升不平衡,断面高相差0.5m时,应停止浇注砼,提落导管振动砼,使其砼面大致平衡,探测砼面应以砼浇注数量来核对,防止探测错误。

3.8 每次拔导管后,都应检查导管内是否有水,情况正常后方可正常浇注。

3.9 为保证桩顶砼质量,灌注的砼标高应超出设计标高0.5~1.0m。

3.10 砼浇注完毕4小时后,方可拆除钢筋笼吊挂。

3.11 试块每根桩制作砼试块3组,标准养护。

3.12 每根桩浇注砼的整个过程,如灌注时间、砼量、探测砼面情况、导管埋深、拆除等都要有详细的现场记录。

3.13 桩身砼达到设计7d龄期强度后,及时对桩进行无破损检测。

3.14 凿桩头凿至设计标高。

1.遵循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观点和方法GBT 41436-2022标准下载,按照国际ISO9002操作标准,根据我单位制定的《程序文件》和《质量手册》,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严格按体系运作,开展全员、全过程的质量管理活动。

钻孔灌注桩基础质量检验标准

注:每桩应作无破损动测检查,无断桩、离析、缩径、夹层等质量缺陷。

灌注桩钢筋骨架质量检验标准

施工前合理组织机械、人员、材料,保证施工过程连续;

对参与施工的机械提前调试,保证施工过程中机械性能良好。

对特种机械司机严格技术交底,主要技术员在施工过程中坚持旁站、记录。

成立技术攻关小组,认真的收集整理施工资料DB13/T 5467-2021 固定污染源废气 氨的测定 便携式紫外吸收法.pdf,为以后桩基施工提供丰富的施工经验。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