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铁路改线施工组织设计

某铁路改线施工组织设计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资源编号:
资源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939.01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ID:95865
免费资源

资源下载简介

某铁路改线施工组织设计简介:

铁路改线施工组织设计是一种详细规划,用于指导大型铁路建设项目从设计、采购、建设到运营的全过程。以下是其可能的简介:

标题:XX铁路改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一、项目概述: 本项目旨在对现有的XX铁路线进行改线,目的是优化线路布局,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满足日益增长的运输需求。

二、设计目标: 1. 提升线路的技术标准,如采用更先进的钢轨、信号系统等。 2. 优化线路走向,减少弯道,降低运输阻力,提高行车速度。 3. 考虑环境保护和周边社区需求,尽量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三、施工组织: 1. 组织机构:设立项目指挥部,下设工程部、物资部、安全部等多个部门,明确各部门职责。 2. 施工流程:包括设计、审批、招标、施工、验收等环节,确保每个阶段有序进行。 3. 施工队伍:选择有经验的施工队伍,并进行严格的技术培训和安全管理。

四、进度计划: 根据项目规模和复杂程度,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包括各个阶段的开始和结束时间,以及关键节点的控制。

五、安全与质量: 严格执行国家和行业相关施工安全规范,设立严密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工程安全、质量优良。

六、环保与社区关系: 实施绿色施工,减少施工噪音和尘土污染,同时与周边社区保持良好沟通,争取理解和支持。

七、风险管理: 识别并评估项目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如天气、设备故障、施工延误等,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

总结:本施工组织设计旨在提供一个全面、系统的施工指导框架,以确保XX铁路改线工程的顺利进行。

某铁路改线施工组织设计部分内容预览:

2006年6月1日—2006年6月30日工程完工,进行竣工验收及交接工作。

2005年9月1日—2005年12月31日开挖电缆沟及过道,敷设站内及区间各类信号电缆。

2005年10月1日—2006年2月28日,室外进行电缆引入箱盒,摇测、叫号、配线、导通及设备安装DB12/T 888.5-2019标准下载,室内进行新增电源屏、二元二位组合架的安装,对因线路变化造成部分车站修改联锁设备的组合安装,控制台修改单元块的安装及配线、焊线并达到试验条件。

2006年3月1日—2006年3月15日进行设备导通试验。导通电缆,设备通电试验,单项设备电气试验。室内核查既有配线,做相关的模拟电路。

2006年3月17日—2006年5月31日过渡要点阶段。站场内利用“天窗点”倒接设备,逐站逐段开通站场及区间。

2006年6月1日—2006年6月30日进行工程资料及图纸的整理交付。

电力专业计划于于2005年8月开工,2006年4月20日完成全部工程,另外考虑倒通信、信号系统调试的需要,必须在竣工前预留足够的时间。

施工准备阶段: 2005年8月10日到2005年8月15日,主要进行施工施工前的准备,包括做好影响施工的电力线路的拆迁工作,与电力线路或设备的所属单位进行谈判,签定拆迁合同。

根据指挥部的总体工期安排,津浦线各站优先施工,力争在10月初完成车站内影响接触网专业杆塔组立,软硬横跨安装的电力线路施工,10月中下旬前完成影响承力索、接触线架设的电力工程;11月底前完成北京~天津段的影响接触网专业杆塔安装、软硬横跨安装的电力工程,12月初完成影响承力索、接触线架设的电力工程。

新增负荷用电的供电领工区、货场、接触网工区、牵引变电所、分区所、开闭所、给水所、信号楼及同时对信号、通信专业的新增用电相应增容改造与相关专业同步进行。2006年4月11日到2006年4月20日,主要对变电所,变台、箱式变及整个线路进行调试,达到系统试运行程度。

开通阶段:2006年6月,全线电力系统开通运行。

本专业计划开工日期2005年8月30日,竣工日期2006年4月30日。工期安排以通信、信号、牵引变电、电力房屋为主,分提供设备安装条件和竣工两个阶段控制;其他生产房屋为辅,附属建筑物同步进行施工。具体安排如下:

通信信号房屋:计划2005年8月30日组织陆续开工,2005年12月30日完工,达到设备进点安装条件。

变电房屋及附属(包括牵引变电所、开闭所、分区所):计划2005年9月15日陆续开工,2005年12月中旬提供场坪,具备室外设备安装进场条件;2006年1月31日前主体结构完成,具备设备安装条件;2006年4月30日房屋和附属工程竣工。

接触网、领工区房屋及附属:计划2005年10月1日开工,2006年4月30日竣工。

给水泵房:计划2005年10月1日开工,2006年4月30日完工。

各类房屋具体进度计划附图。

以上的施工计划是以如下的图纸供应时间为前提来安排的:

1.正式征地图纸需要在2005年8月20日前提供。

2.路内站场房屋的正式用地图需要在2005年8月20日前提供。

3.路内站场房屋的正式施工图需要在2005年8月22日前提供。

4.其余房屋的正式施工图和正式用地图需要在2005年8月30日前提供。

2005年9月10日至2005年11月10日完成京开高速南辅道桥施工。

2005年9月前完成唐官屯临时便线拨接,11月底前完成正式线路拨接。

2005年9月10日至12月19日完成京山线K24+143、K39+863、K74+420、K119+417四条曲线水泥挤密桩及落道施工

现已经与设计、供电段等单位完成对现场的调查。三电迁改工作于2005年8月份展开,10月份前完成津浦线影响电化施工的各类电线路迁改,11月份完成京山线影响电化施工的各类电线路迁改。

各专业主要工序起止时间见施工计划横道图,接触网专业下部工程阶段以安装列车为单元,每个作业队保证一组安列,另配备一组机动安装列车,灵活调遣。另外天津枢纽改造、六期提速设改等影响区段则要根据成熟情况,集中人员、机械力量突击完成,势必形成下部、上部工程交叉进行的施工局面。

接触网上部工程以作业车为单元展开,每个班组保证1~2台作业车、架线车,全线计划上线作业车、架线车,初步预计24台,每组作业车和架线车负责一站一区的施工任务,首先完成不受技改、改建区段的施工任务,再集中力量完成技改、改建区段的施工任务。汽车吊车不低于4台,各种机械车辆以满足总工期的要求为目的配置。

8.2六期提速影响及其它影响范围及各专业配合

8.5各专业施工流程图

8.5.2牵引变电专业

为了最大限度减少信号过渡工程量,并对必须实施的过渡工程方案合理安排,以达到降低工程投资的目的,针对信号过渡工程建议如下:

由业主组织设计、施工(线路、信号)、电务、运输等有关单位共同商讨、制定针对每个站场的过渡施工、运输方案。站场线路改造与车站电气集中同步施工与开通,以达到无过渡工程的目的。

使用拆除的仍可用信号设备,用于过渡工程,并且倒替使用,以节省投资。

采用新、旧电缆结合方式进行过渡。最大限度减少敷设临时过渡电缆。

根据站场变化情况,决定是否修改联锁电路和控制台,对修改工作量不大,且增加器材不多的车站可考虑过渡修改。对修改工作量大,且增加器材较多的车站则不考虑过渡修改,而将影响联锁变化的道岔置于车站开通时同步铺设插入。

施工前,做好施工准备和现场调查工作,搞好施工线路的初、定测工作和施工图纸的复核工作,为工程全面展开提供可靠的技术保证。

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制订创优规划,编制技术培训计划和培训手册,对全体参加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每单项工程开工前,向全体参加施工人员进行施工技术交底,使全体参加施工人员熟悉本工程的技术标准和要求。

细化施工方案,精心组织施工。均衡进行生产,协调专业间的施工配合,以“工期与质量并重、进度与工期统一、各区段进度均衡、控制工程优先”的原则组织施工。对确定的控制工程项目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确保工期。

施工中做到“四主动”,即施工图纸不到位时,主动协助业主,派人到设计单位联系图纸,以便及早动工;线路施工未完成时,主动进行现场交桩测量,提前介入,实行交叉作业;主动与地方政府取得联系,求得配合,减少施工干扰;落实物资供应,保证施工用料的需求,当材料、设备不能按期到货时,主动派专人落实,避免影响工期,确保工程按期完成。

10、安全质量保证措施

10.1施工过程质量保证措施

根据工程特点和本工程设计要求,结合《施规》和《验标》,将制定本工程的内控标准,以高校准和严要求来指导施工。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为保证施工质量和统一标准,项目经理部将根据工序特点,在各专业作业队的管段内成立专业化作业小组,实行“大循环,小流水”专业化作业管理模式,做到测量精确化,计算微机化,预配工厂化,施工机械化,作业专业化,工艺标准化。

对设计文件进行三级会审制,认真进行现场调查,真正领会设计意图,随时和业主及设计人员进行沟通联系,解决发现的问题。

对施工中容易出现的质量通病,开工前应制定防止出现质量通病的专项技术措施进行预防,并在进行技术交底时重点强调,在实施过程中严格控制,确保不在本工程出现。

加强对新材料、新工艺的施工技术研究和科技攻关,大力开展QC小组活动,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问题。

采用先进的施工机械及高精度的检测仪器,并由专人进行保管和使用,确保不因机械和仪器的原因出现质量问题。

10.2工程质量自检制度

严格执行工程质量检查制度,做好“六检”工作,即自检、互检、交接检和施工前、施工中、施工后的检查程序。坚持上道工序服务于下道工序,上道工序未达标不进行下道工序的原则,严把工序质量关。

已对本工程配备了完备的检验和试验设备,坚持材料设备进货检验和试验制度,物资采购严格按照《物资采购控制程序》,加强材料设备的进货验收检查工作,杜绝不合格产品进入施工现场。

严格执行关键部位和隐蔽工程的预检和复检制度。

对施工中发生的质量隐患,采取纠正措施,限期整改,确保工程质量。

实行质量跟踪卡制度,建立施工质量档案,增强施工人员和检验人员的责任感。

坚持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制度,加强技术管理工作,领会设计意图,明确技术要求,以作业指导书和技术交底的方式,在项目部内部进行层层交底,保证技术责任制的落实。

坚持工班日志填写制度和作业卡制度,工班日志详细记载当天的施工进度和质量情况及相关施工人员,主要内容包括工序施工流程、工艺标准、技术标准和质量通病控制方式等。

10.3保证工程质量及施工工艺的技术措施

甘12J5-2 室外工程(二)质量系统过程控制流程

工程实体质量是在施工过程中形成的。施工过程由一系列相互联系与制约的工序所构成,工序是人、材料、机械设备、施工方法和环境等因素对工程质量综合起作用的过程,故对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必须以工序质量控制为基础和核心,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的主要工作是:以工序质量控制为核心,设置质量控制点,进行预控,严格质量检查和加强成品保护。

工序质量控制包括对工序活动条件和工序活动效果的控制。

质量控制点的设置:将依据工程项目的特点,抓住影响质量的重要部位和薄弱环节,分析原因,提出措施进行预控,制定各工序的质量控制点;对于关键工序,制定相应的作业指导书来指导施工。作业指导书下发时,对专业施工小组进行技术培训工作,并进行考核,合格后方可在现场进行施工。

主要工序质量控制要点:

根据本工程及各专业的特点,结合本工程及以往施工的经验,三电施工时,电缆工程施工时有其特殊性,一是电缆工程所消耗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最多,施工难度大杭州市明华广场钻孔桩施工组织设计,容易形成控制盲点;二是电缆工程完成后,主体处于隐蔽,检查,返工很困难。因此,将电缆工程确定为主要工序质量控制要点,加以重点控制。

10.4施工关键环节保证安全的具体措施

10.4.1电缆施工安全措施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