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枢纽扩能改造工程某标段(实施)施工组织设计

昆明枢纽扩能改造工程某标段(实施)施工组织设计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资源编号:
资源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2.26M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ID:92752
免费资源

资源下载简介

昆明枢纽扩能改造工程某标段(实施)施工组织设计简介:

昆明枢纽扩能改造工程某标段施工组织设计简介可能会如下:

一、项目背景 昆明枢纽扩能改造工程是响应城市化进程和交通需求升级,提升昆明地区交通网络效能的重要工程,旨在优化交通枢纽设施,增强运输能力,提高运行效率。

二、标段概况 某标段可能是工程中的一个具体部分,可能包括铁路、公路、地铁、机场等交通设施的建设或改造。具体标段的名称、规模、位置及建设内容应在此部分详细介绍。

三、施工目标 明确指出本标段的主要施工目标,如工期、质量、安全等指标,以及提升昆明枢纽的整体服务能力。

四、施工组织 描述施工组织架构,包括项目经理、各工种施工队伍的配置,以及项目管理团队的职责分工。可能涉及的施工方法和工艺、施工流程、施工节点等。

五、资源配置 列出所需的施工设备、材料、人力资源等资源,以及如何有效管理和调度这些资源以保证施工进度。

六、风险控制 分析可能遇到的施工风险,如天气、地质、安全等,制定相应的预防和应对措施。

七、环保与可持续性 概述在施工过程中如何遵循环保原则,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对可持续发展的考虑。

八、进度计划 详细列出施工的关键里程碑和阶段目标,以确保工程按计划进行。

以上只是一个大致的框架,具体的施工组织设计会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详细编写。

昆明枢纽扩能改造工程某标段(实施)施工组织设计部分内容预览:

3.4.1迁改工程施工方案

管段线路与既有公(道)路交叉多处,根据迁改工程的分布情况及迁改工程量,依据施工现场的具体问题,分步骤、分阶段有序推进拆迁工程。改移道路的施工原则为:正线施工对既有道路干扰较大的,应先施工改移道路,后施工正线工程;正线施工对既有道路干扰不大的,可视情况先施工正线工程,后施工改移道路。

改移道路的路基施工采用挖掘机、装载机挖装、自卸车运输,然后推土机粗平、平地机精平、压路机碾压成型。泥结碎石路面采用人工配合机械施工,人工将路面整平,人工拌合粘土及碎石,推土机铺摊GB∕T 6901-2008 硅质耐火材料化学分析方法,使其厚度均匀,振动压路机碾压。

3.4.2路基工程施工方案

管段路基土石方约240万方,数量大,施工任务重。现场安排4个路基架子队以及3个软基处理架子队,配备770人进行施工。

路基工程根据各区段桥隧和大型土石方的分布,确定区段内路基作业面数量,配备大型机械化设备并辅以小型机具,按逐段铺开、逐段完工的原则,采取多个作业面平行作业。

每个作业班组均首先修筑施工便道、设置临时排水系统、道路改移、沟渠改移及进行地基加固处理,然后分区段进行路基填筑,每个作业区段一般以涵洞、桥台等构筑物为界,当构筑物距离较远时,根据使用机械的能力、台数再分区。每个作业区段均须在涵洞、桥台等构筑物混凝土达到强度和地基加固处理完成后再进行施工,过渡段和路基本体同步施工。影响梁部架设和轨道施工的地段,优先安排施工。不良地质地段路基工程在旱季优先安排施工。优先安排桥头、涵洞基础和地基加固工程的施工,为路基填筑创造条件和争取时间。

路基施工顺序: YDK26+980~YDK27+580段路基与新友谊村隧道同时施工,YDK32+900~YDK33+251、YDK33+980~YDK34+200段与xx隧道同时施工,利用隧道弃碴作为路基填料,xx大桥(不含)—xx站(含)、xx(不含)—xx村(含)、xx村(不含)—xx站(含)分别在大营取土场(K13+350~K13+760线路右侧约60~450m处)、(K18+460~K18+700线路左侧约750~980m处)以及(YDK33+500~YDK33+800线路右侧约100~300m处)进行取土,现场根据拆迁征地情况随时准备开工。

地基处理采用填砂、换填土、水泥搅拌桩等处理措施。

路基施工作业程序为路基基底处理→基床以下路基填筑→基床底层填筑→沉降观测→基床表层填筑。

路堑施工作业程序为土石方开挖→基床底层以下加固处理→基床底层换填→沉降观测→基床表层填筑。

路基填筑施工以“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的施工工艺组织施工,试验段先行。路基施工采用挖掘机挖土,自卸车运输,推土机粗平,平地机精平,压路机实。路基填筑施工中,合理安排路基施工时间,统筹进行土石方调配。

路基防护、排水等附属工程按照“主体成型一段,防护一段,绿化一段”的原则随路基施工逐步展开。路堑施工在开挖的过程中同时进行边坡防护施工,路堑每施工一段,防护一段,以确保开挖后的边坡稳定。

本管段的软基处理、路基填筑、基床填筑、过渡段等每项关键工序施工前,均先做试验段,选择不小于100m的试验路段进行现场填筑压实工艺性试验,确定填料级配、施工含水率、松铺厚度和碾压遍数、机械配套方案、施工组织,根据试验段的结果和数据,大面积开展施工。

3.4.3桥涵工程施工方案

管段共有单线特大桥1座,双线大桥2座,单线大桥1座。现场安排3个桥梁架子队进行施工。

桥涵工程各区段组织平行施工,优先安排桥台及涵洞施工,保证路基施工的连续性。对沟渠及雨季有影响的基础、承台和水中墩尽量避开雨季施工;特大桥施工时分多个工作面同时展开,长桥短修,缩短工期;xx特大桥合理安排连续梁的墩台施工进而进行连续梁施工。

根据现场地质、设计桩径、桩长,钻孔桩基础采用冲击钻、旋挖钻成孔,导管法灌注成桩。陆地墩台扩大基础及承台采取放坡施工,采用挖掘机开挖,人工配合;水中桥墩的台身基础采用筑岛围堰法施工。管段内四座桥桥墩全部为15米以下实心墩,桥台施工采用组合钢模,墩身采用定型钢模,内拉外撑加固,一次整体浇筑成型。

桩基、承台、墩台身施工合理组织,形成流水作业。钢筋集中加工,现场绑扎,钢筋笼尽量减少分节,长钢筋笼的接头采用机械连接方式。混凝土集中拌合,罐车运输,泵送入模。连续梁采用挂蓝悬浇,桥墩附近的直线段采用支架法施工,最后跨中合拢。大体积混凝土采取控制水化热和灌注时间、温度,加强养护、埋设混凝土冷却管等措施,防止混凝土开裂。

桥涵基础挖方尽量利用,若无法利用时,采取集中弃土。作好防护,减少或消除水土流失。钻孔桩泥浆集中处理,严禁直接排入河流、城镇或农田区。

跨越既有公路和铁路的桥梁工程,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和安全保障措施,设置安全防护网、绝缘网和防撞设施等。

3.4.6隧道施工方案

本标段新建隧道4座,改建5座。新建隧道总长2594m,均为单线隧道。改建隧道2489m,为既有单线隧道。

根据隧道各工作面的施工任务、工程特点、工期要求,组建3个隧道施工专业架子队,组成掘进作业班组、支护作业班组、衬砌作业班组、运输作业班组和综合作业班组,设立专职技术室,实行弹性编制,周密安排。按照机械化作业的原则配足施工机械。

隧道均采用单口进洞施工方案,新友谊村隧道、xx隧道自进口开始施工,xx隧道、xx村自出口施工的施工方案。

首先选好各洞口弃碴场位置,并施做防护工程,先进行洞口场地平整及临建施工,做好洞口污水处理池及防护工程。xx隧道、xx隧道与既有隧道线间距较近(20m~52m)。xx隧道进、出口至分界里程段开挖前,先施作B类防护排架,控制其爆破规模,并利用天窗时间控爆开挖;xx隧道采用旋喷桩加固隧道进、出口至分界里程段;新友谊村隧道进口采用旋喷桩加固隧道进口至分界里程以及隧道进口20m地表段;xx隧道进出口洞口端墙及挡墙后均设置锚固桩防护。隧道开挖后立即进行布点监测围岩变形情况,及时进行初支封闭,仰拱及填充施工,复合衬砌紧跟,最后进行排水系统等附属设施施工。

洞口采用放坡明挖法进行施工。自上而下逐段分层开挖,土层采用挖掘机开挖,岩层施工必要时采用弱爆破开挖。

开挖:按新奥法原理组织,采用钻爆法施工。;其余全隧采用弱爆破开挖。为减小新隧开挖对既有隧道的影响,确保既有隧道营运安全。施工中坚持监控量测,开挖采用光面爆破技术,严格控制超欠挖;断层破碎带地段采用微震光面爆破技术和非爆破开挖方法,以减轻对围岩的扰动和破坏。爆破对既有隧道的影响速度不大于10cm/s。

本标段隧道围岩全部为Ⅲ级、Ⅳ级和Ⅴ级围岩。Ⅲ级围岩采用全断面法施工,并采用深孔爆破,每次爆破深度取3~3.5m;Ⅳ、Ⅴ级围岩采用台阶法施工,台阶分两层,xx隧道全隧采用台阶法设临时仰拱施工。施工过程中,开挖方法应根据围岩条件适时转换,以求施工安全、效率。模注混凝土采用先墙后拱法施工。本线隧道Ⅴ级围岩地段,由于围岩条件差、结构松散、破碎,初期支护中锚杆采用中空注浆锚杆(组合式);隧道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间采用新型复合防水板,过富水的断层地段采用径向注浆。

支护:初期支护采用喷锚支护。初期支护紧跟开挖面及时施作,以减少围岩暴露时间,抑制围岩变形,防止围岩在短期内松弛剥落。Ⅳ、Ⅴ级围岩设置超前支护。超前支护包括:超前管棚、超前小导管注浆等。

人工挂设钢筋网;锚杆钻机施作锚杆,喷射机械手配合湿喷机湿喷混凝土。爆破出碴、清帮、找顶后立即初喷,施作锚杆和钢筋网,然后快速安装型钢钢架支撑,复喷至设计厚度。

衬砌:全线隧道以采用曲墙复合式衬砌为主,明洞段采用整体式衬砌,断面形状与暗洞断面形状相同,仰拱与仰拱填充分开施作。

仰拱距拱部掌子面距离:Ⅳ、Ⅴ级围岩不超过30m,拱墙衬砌距拱部掌子面距离:Ⅳ、Ⅴ级围岩不超过90m。

隧道衬砌要遵循“仰拱超前,墙、拱整体衬砌”的原则,初期支护完成后,仰拱尽量紧跟开挖面施工,仰拱填充采用栈桥平台以解决洞内运输问题,并进行全幅一次性施工。仰拱施做完成后,利用吊挂防水板台车铺设防水板。绑扎钢筋后,采用液压整体式衬砌台车进行二次衬砌,采用墙拱一次性整体灌注施工。混凝土在洞外采用拌和站集中拌和,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至洞内,泵送混凝土浇筑,插入式捣固棒配合附着式振捣器捣固。

ZJM-006-4637-2021标准下载通风:采用单管道压入式通风。通风管采用φ1800或φ2000mm的高强长纤维布基拉链式软风管。

排水:排水方式为顺坡施工地段,以自然排水为主,自然排水至洞外污水处理池,净化后排放;反坡施工地段,掌子面的积水采用移动潜水泵将水抽至泵站内,由工作泵将泵站内的水经管路抽排至下一级泵站,如此接力抽排至洞外污水处理池,经净化处理后排放。同时掌子面配备2~3台污水泵,以备掌子面出现涌水及时排出。

隧道防水主要是利用混凝土的自防水能力,混凝土的的抗渗等级不得低于P8。隧道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间拱墙铺设防水隔离层,无纺布与防水板分开铺设,结合使用,以增加防水的可靠性。环向施工缝采用中埋式橡胶止水条(带)及外贴式止水带组成的复合防水结构,纵向施工缝设钢边橡胶止水带及外贴式止水带组成复合防水结构;变形缝设中埋式橡胶止水带、外帖式止水带及嵌缝材料组成复合防水结构,并根据隧道地下水的发育情况,对围岩注浆进行防水。

监控量测:施工中进行地表下沉、水平收敛、拱顶下沉、锚杆抗拔力、渗水压力、围岩压力、钢筋应力等项目的监控量测。监测后及时根据监测数据绘制拱顶下沉、水平位移等随时间及工作面距离变化的时态曲线,了解其变化趋势,并对初期的时态曲线进行回归分析,综合判断围岩和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及时反馈施工,进行优化设计,改进施工方案桥梁标准化施工指南.pdf,细化施工工艺,调整支护参数。

新建隧道施工中,加强对既有隧道的监控量测,开挖前于新建隧道掌子面所对应的既有隧道位置前后20m设置观测标识,观测标识设置间距不大于10m,每个断面处标识不小于4个,设于既有隧道拱顶及拱腰处,衬砌不密实或既有隧道曾发生塌方处等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设置,其他地段以目测为主,检查观测标识的变化情况,对既有隧道可采取防电拱架台车、钢架、衬砌背后压浆及钢带喷锚等加强措施,以保证既有隧道运营安全。

地质超前预报:针对本标段隧道具体的工程特点,采用地貌、地质调查与地质推理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核实和预测掌子面前方的地质条件,以便及时调整工程措施,确保施工和机构安全。超前地质预报工作方法采用直报、物探方法预报的方法。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