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城市交叉口路面施工指南

合肥市城市交叉口路面施工指南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rar
资源大小:35.96 KB
标准类别:建筑标准
资源ID:160884
免费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预览

合肥市城市交叉口路面施工指南

合肥市城市交叉口路面施工指南是为了规范城市道路交叉口的施工工艺和质量标准,确保交通顺畅、安全及环保,同时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以下是该指南的简要介绍:

一、适用范围本指南适用于合肥市城市范围内所有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城市道路交叉口路面工程。它涵盖了从设计到施工再到验收的全过程,旨在为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及管理部门提供统一的技术指导。

db51/t 2628-2019标准下载

二、基本原则1.安全性优先:交叉口作为交通事故高发区域,施工时需充分考虑行人、非机动车和机动车的安全通行需求。2.科学规划:合理设置车道宽度、转弯半径及信号灯系统,优化交通流线,减少拥堵。3.绿色环保:推广使用环保型材料(如透水沥青、再生骨料等),降低施工对环境的影响。4.耐久性要求:选用高质量建筑材料,并严格控制施工工艺,延长路面使用寿命。

三、主要技术要点1.前期准备地质勘察:了解地下管线分布情况,避免施工过程中损坏既有设施。设计审查:确保设计方案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及交通流量预测要求。2.基础处理对软土地基进行加固处理,防止后期沉降。清除原有破损路面,平整路基,确保施工面整洁牢固。

4.标志标线与附属设施按照国家标准施划清晰的交通标线,包括停止线、导向箭头等。安装智能交通监控设备,实现对交叉口的实时管理。

5.养护措施施工完成后及时洒水保湿,促进面层材料凝固。定期巡查维修,修补裂缝或坑槽,保持路面良好状态。

四、施工管理1.质量控制: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明确各方责任,严格执行验收标准。2.安全管理:设置警示标志,引导车辆绕行,保障施工人员和过往行人的安全。3.进度安排:合理组织施工工序,尽量减少对周边居民生活和交通的影响。

五、总结合肥市城市交叉口路面施工指南通过规范化的流程和技术要求,推动了城市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标准化发展。它不仅提升了交叉口的通行效率,还有效减少了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为市民提供了更加舒适便捷的出行体验。未来,随着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应用,指南还将不断更新完善,以适应城市发展需求。

4.老化试验以TFOT为准,也可以RTFOT代替。仲裁试验以TFOT为准。

5.制造改性沥青的基质沥青应与改性剂有良好的配伍性,其质量宜符合规范A级或B级道路石油沥青的技术要求。供应商在提供改性沥青的质量报告时应提供基质沥青的质量检验报告或沥青样品。

应采用石制坚硬、清洁、不含风化颗粒、近立方体颗粒的碎石,粒径大于2.36mm。应采用石灰岩等碱性石料,用反击式破碎机轧制的碎石,严格控制细长扁平颗粒含量,以确保粗集料的质量。集料质量应从源头抓起,派专人进驻集料加工厂,对不合格的集料不得装车、装船,对进场粗集料每500t检验一次。粗集料技术要求见表4。

表4 沥青中面层用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

沥青路面的细集料包括天然砂、机制砂、石屑。细集料必须由具有生产许可证的采石场、采砂场生产。细集料规格见表5。

表5 沥青中面层用细集料(机制砂或石屑)规格

注:1.当生产石屑采用喷水抑制扬尘工艺时,应特别注意含粉量不得超过表中要求。

2.石屑是采石场破碎石料时通常4.75mm或2.36mm的筛下部分。

沥青混合料用的细集料质量要求见表6。

表6  沥青中面层用细集料质量技术要求

注:1.坚固性试验可根据需要进行。

2.砂当量不得小于60%(宜控制在70%以上)。

4.小于0.075mm质量百分率宜不大于12.5%。

必须采用石灰岩或岩浆岩中的强基性岩石等憎水性石料经磨细得到的矿粉,原石料中的泥土杂质应除净。矿粉必须干燥、洁净,能自由地从矿粉仓流出。矿粉质量技术要求见表7,每50t检验一次。拌和机回收的粉料可全部弃掉也可作为矿粉的一部分回收使用。但每盘用量不得超过填料总量的25%,掺有粉尘填料的塑性指数不得大于4%。以确保沥青面层的质量。

表7  沥青面层用矿粉质量技术要求

注:亲水系数宜小于0.8

为了提高城市道路交叉口的抗车辙能力,有两种方案在SBS改性沥青混合料中掺加聚酯纤维或抗车辙剂,外掺剂的掺量与施工工艺以产品说明为准。

二、施工质量管理与检查验收

沥青路面施工应根据全面质量管理的要求,建立健全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对施工各工序的质量进行检查评定,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确保施工质量的稳定性。对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实行动态质量管理。

本技术的要求是工程管理和交工验收的依据。所有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原始记录、试验检测及计算数据、汇总表格、必须如实记录和保存。对已经采取措施进行返工和补救的项目,可在原记录和数据上注明,但不得销毁。

正式开工前各种原材料的试验结果,及据此进行的目标配合比设计和生产配合比设计结果,应在规定期限内向业主及监理提出正式报告,待取得正式认可后,方可使用。提交的正式报告至少应包含以下内容:

1.详尽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包括主要工序的机构组织和岗位职责。依据技术规范列明本项工程的质量控制指标及检验频率和方法。

2.说明材料、设备、劳力及现场管理人员等项的准备情况。并提供放样测量、标准试验、施工图等必要的基础资料。

3.各种材料的来源和质量。供货单位必须提交最新的正式试验报告。所有材料都应按规定取样检测,经质量认可后方可进场并对材料的存放场地、防雨和排水措施进行确认。

4.必须配备齐全施工机械和配件,做好开工前的保养、调试和试机,并保证在施工期间一般不发生有碍施工进展和质量的故障。并对机械设备的配套情况、技术性能、传感器计量精度等进行认真检查、标定,并得到监理的认可。沥青面层宜采用单幅全宽机械化连续摊铺作业,对于单幅双车道面层,应实施两台摊铺机梯队作业,以确保铺面的质量。因而必须配备以下主要施工机械(一个施工点)。

(1)间歇式沥青混合料拌和机,产量大于320t/h,另宜配有80t以上热贮料仓。全部生产过程由必须由计算机自动控制,配有良好的打印装置,实现同步打印,所有资料整理汇编成册。

(2)进口沥青混合料摊铺机三台(其中一台备用)

(3)非接触式平衡梁4只或移动式自动找平基准装置两套(4只),安装长度应能达到16m。

(4)压路机:25t轮胎压路机2台,18~20t轮胎压路机2台,10t双钢轮压路机3台。

(5)载重量15t以上的自卸汽车不少于20辆。

5.必须配备性能良好、精度符合规定的质量检测仪器,并配备足够的易损部件。主要仪器设备如下。

马歇尔稳定度试验仪(附自动打印装置)

试验室用沥青混合料小型拌和机

最大理论密度仪(抽真空装置)

三、中面层沥青混凝土的技术标准

表8 热拌沥青混凝土马歇尔试验技术标准

注:1. 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矿料间隙率(VMA)宜不小于13%。

2. 沥青混合料最佳油石比的空隙率应在4~5.5%范围。

3. 改性沥青的马歇尔流值可适当放宽。

对于合肥城市交叉口用密级配沥青混合料,需在配合比设计的基础上按规范的要求进行各种使用性能的检验。配合比设计检验按计算确定的设计最佳沥青用量在标准条件下进行。

表9 热拌沥青混凝土路用性能技术标准

四、必须进行完善的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1、热拌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通过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及生产配合比验证三个阶段,确定沥青混合料的材料品种及配合比、矿料级配、最佳沥青用量。规范采用马歇尔试验配合比设计方法。由马歇尔试验设计、浸水马歇尔试验残留稳定度检验及车辙试验抗车辙能力检验三部分组成,其中车辙试验由中标施工单位统一委托有关单位进行。

2、热拌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遵照下列步骤进行

(1)目标配合比设计阶段

当反复调整不能满意时,宜更换材料设计。

OAC1=(a1+a2+a3+a4)/4

注:1.如果在所选择的沥青用量范围未能涵盖沥青饱和度的要求范围,则取OAC1=(a1+a2+a3)/3

2.如在选择的沥青用量范围,毛体积密度或稳定度没有出现峰值(最大值经常在曲线的两端)时,可直接以目标空隙率所对应的沥青用量a3作为OAC1,但OAC1必须介于OAC max和OAC min范围内

求出能满足沥青混凝土各项标准的最大油石比OAC max和最小油石比OAC min,按下式取中值OAC2。

OAC2=( OAC max+ OAC min)/2

通常情况下取OAC1及OAC2的中值作为计算的最佳沥青用量OAC。

db13/t 5616-2022标准下载OAC=( OAC1+ OAC 2)/2

由计算所得的OAC,查绘制各项指标的曲线所对应的空隙率和VMA值,检验是否满足本技术标准表7关于最小VMA值。OAC宜位于VMA凹形曲线最小值的贫油一侧。当空隙率不是整数时,最小VMA按内插法确定。

检查OAC所对应的各项指标是否符合马歇尔试验技术标准。

如果最佳油石比的初始值OAC1在 OAC max和OAC min之间,则认为设计结果是可行的,可取OAC1和OAC2的中值作为目标配合比最佳油石比OAC,并结合安徽地区气候特点论证地取用,其对应的试件空隙率在3%~4.5%范围内。如OAC1处在上述范围之外,应调整级配,重新进行配合比设计。

c、残留稳定度检验。按以上配合比制备沥青混凝土马歇尔试件,做浸水48小时马歇尔试验,检验残留稳定度必须满足表7的规定。

人防工程施工组织设计(2)生产配合比设计阶段

a、确定各热料仓矿料和矿粉的用量。必须从二次筛分后进入各热料仓的矿料取样进行筛分,根据筛分结果,通过计算,使矿质混合料的级配符合表1的规定,以确定各热料仓矿料和矿粉的用料比例,供拌和机控制室使用。同时反复调整冷料仓进料比例,以达到供料均衡。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