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预览
高支模(定案)高支模,全称为“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是建筑施工中用于支撑混凝土浇筑的一种重要技术手段。它主要应用于高层建筑、桥梁、隧道等大型结构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特别是在需要承受较大荷载或高度较高的模板支撑体系中。高支模技术的核心在于通过科学的设计和合理的施工方案,确保模板支撑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从而保障施工过程的安全与质量。
高支模的特点1.高度较高:通常指模板支撑高度超过8米的工程。2.承载力大:需承受较大的混凝土自重、施工荷载及风荷载等。3.复杂性高:由于涉及多层支撑架体和复杂的力学计算,其设计和施工难度较大。4.安全性要求高:高支模施工过程中存在坍塌风险,因此对设计方案、材料选择、施工工艺及验收标准有严格要求。
设计与施工要点高支模的设计和施工必须遵循国家相关规范和技术标准,如《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和《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以下是关键环节:1.设计阶段:根据工程特点进行力学分析,确定支撑体系的布局、杆件尺寸及连接方式。2.材料选择:选用符合标准的钢管、扣件及其他配件,确保材料强度和刚度满足要求。3.施工过程:严格按照设计方案搭设支撑体系,控制水平杆间距、立杆垂直度及剪刀撑设置。4.验收与监测:在施工前和过程中进行验收,并对支撑体系的变形、沉降等进行实时监测。
安全管理高支模施工属于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必须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经专家论证。安全管理措施包括:加强现场监管,确保施工人员按规范操作。定期检查支撑体系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制定应急预案,防止突发事故。
应用领域高支模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的楼板、梁柱浇筑,以及大跨度桥梁、地铁车站等基础设施建设中。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高支模技术也在不断创新,例如采用盘扣式脚手架、铝合金模板等新材料和新工艺《精神专科医院建设标准》(建标176-2016),以提高施工效率和安全性。
总之,高支模技术是现代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科学合理的设计与施工不仅关系到工程的质量,更直接影响到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必须高度重视高支模的技术管理和安全管理,确保工程顺利实施。
3)操作层(楼层)上施工荷载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超载,不得在脚手架支撑上集中堆放模板、枋木、钢筋等物件。严禁在脚手架支撑上拉缆风绳或固定、架设砼泵、泵管及起重设备等。
4)脚手架支撑在使用过程中,严禁拆除任何杆件或零配件,如防碍作业需拆除个别杆件时,需经技术负责人同意并采取可靠措施后方可拆除,作业完成后,马上复原。
5)施工现场带电线路,如无可靠绝缘措施,一律不准与门架接触。
6)脚手架支撑安装好后,应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梁、板、模的安装。浇筑砼前再次对脚手架支撑进行检查,确定无问题后方可浇筑砼。
7)设立门架维护小组,对拆下来的门架及配件应及时清除杆件及螺纹的沾污物,并加油保养,对受损伤、变形的构件应及时修理,按品种、规格分类整理存放,妥善保管。
8)门架堆放场地应平坦,门架宜竖放,不得平放。
(1)梁底模、侧模采用18mm胶合板,梁底平板模铺设在搁栅上,搁栅两头搁置在托木上。搁栅间距按“梁下搁栅间距一览表”取值或参考其取值。门架间距按1200×1200mm布置(梁截面为400×900除外)。
(2)楼板模采用10mm竹夹板或18mm胶合板,托木用80×80mm双托枋木,搁栅采用50×100mm枋木,间距300。门架间距按1200×1200mm布置。
(3)梁底模板,按设计标高调整支撑的标高,然后安装底模板,并拉线找平。当梁跨度≥4米,按设计要求起拱,当设计无要求时,按梁跨中梁底处3/1000起拱。主次梁交接时,先主梁起拱,后次梁起拱。
(4)当梁高为750~800(含)时,梁侧模板加穿梁螺栓一道加固,当梁高为800~1200(含)时,梁侧模板,加穿梁螺栓二道加固,1200以上的梁加穿梁螺栓三道加固。
(5)为了防止梁身不平直、梁底不平及下挠、梁侧模炸模、局部模板嵌入柱梁间,拆除困难的现象,可采取如下措施:
a、支模应遵守侧模包底模的原则,梁模与柱模连接处,下料尺寸一般应略为缩短。
b、梁侧模必须有压脚板、斜撑(梁高1.2米以下的梁),拉线通直将梁侧模钉固。
c、砼浇筑前,模板应充分用水浇透。砼浇筑时,不得采用使门架产生偏心荷载的砼浇筑顺序,泵送砼时,应随浇随捣随平整,砼不得堆积在泵送管路出口处。
(6)铺楼面模板时可从四周铺起,在中间收口,若为压旁时,角位模板应通线钉固。
(8)柱模板安装前,应先按图纸尺寸制作柱侧模板后(注:外侧模板宽度要加大两倍内侧模板厚),按放线位置钉压脚板再安装柱模板,校正垂直度及柱顶对角线。
(9)柱箍间距一般采用500mm。
(10)模板的安装顺序如下:
柱钢筋验收→柱模板→门架→托木→搁栅→梁底模→梁侧模→门架→托木→栅棚→楼面平板模。
(11)楼板拆除同样采用先装后拆,后装先拆的顺序。
(12)拆模间歇时应将松开的部件和模板运走,防止坠下伤人。
(13)拆模时应搭设脚手板。
(14)拆楼层外边模板时,应消防高空坠落及防止模板向外倒模的措施。
柱模板采用18mm厚的优质木夹板现场制安,板边用刨修平直,用Ф48×3.5钢管两头用Ф14对拉螺栓箍紧,四周均为从底到顶250mm至400mm排列,柱截面单侧大于600mm时,为防止模板变形,柱中纵向每500加一排对拉螺栓,所有对拉螺栓必须夹于两条Ф48钢管中间,钢管压紧50mm×100mm枋木。
安装柱模板时,应先在基础面(或楼面)上弹柱轴线及边线,边线外用1:1水泥砂浆进行找平,以确保模板标高的统一,防止底部漏浆,按照边线先把底部方盘固定好,柱模安装前要求在其根部加设直径不小于14mm的钢筋限位,以确保其位置的正确,柱筋与模板之间绑扎砂浆垫块控制保护层厚度,符合设计要求,然后再对准边线安装柱模板。
柱、模安装好后,校核其轴线、垂直度以及几何尺寸无误后,将其支撑牢固,经固定后,需再复核垂直度,防止固定过程中模板移位。
为保证柱模的稳定,柱模之间要用水平撑,剪刀撑等互相拉结固定。
柱模安装好后,保证各侧面模板接缝严密,要求浇柱砼时,连水都难往外渗,保证柱边砼达到高标准质量。
为保证柱墙砼的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当为非特殊的结构(如防水砼或即需承重的柱)侧模,浇筑砼后,隔一天(并保证砼强度不低于1.2MPa)即可拆模养护。
弹柱位置线 → 抹找平层作定位墩→ 安装柱模板 → 安柱箍 → 安拉杆或斜撑 → 办预检
接受人(签名):
9、梁模板门式脚手架支撑计算书
计算的脚手架搭设高度为4.1米,门架型号采用MF1219,钢材采用Q235。
搭设尺寸为:门架的宽度 b = 1.22米,门架的高度 h0 = 1.93米,步距1.95米,跨距 l = 1.83米。
门架 h1 = 1.54米,h2 = 0.08米,b1 = 0.75米。
门架立杆采用42.0×2.5mm钢管,立杆加强杆采用26.8×2.5mm钢管。
每榀门架之间的距离1.20m,梁底木方距离300mm。
梁底木方截面宽度50mm,高度100mm。
梁顶托采用10号工字钢。
1——立杆;2——立杆加强杆;3——横杆;4——横杆加强杆
图1 计算门架的几何尺寸图
图2 模板支架示意图
一、梁底木方的计算
木方按照简支梁计算。
1.荷载的计算:
(1)钢筋混凝土板自重(kN/m):
q1 = 25.500×0.900×0.300=6.885kN/m
(2)模板的自重线荷载(kN/m):
q2 = 0.340×0.300×(2×0.900+0.400)/0.400=0.561kN/m
(3)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kN/m):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 q3 = 2.000×0.300=0.600kN/m
经计算得到,木方荷载计算值 Q = 1.2×(6.885+0.561)+1.4×0.600=9.775kN/m
2.木方强度、挠度、抗剪计算
木方计算简图
木方弯矩图(kN.m)
木方变形图(mm)
木方剪力图(kN)
经过计算得到从左到右各支座力分别为
N1=1.955kN
db32∕t 3133-2016 泡沫温拌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N2=1.955kN
经过计算得到最大弯矩 M= 0.977kN.m
经过计算得到最大支座 F= 1.955kN
经过计算得到最大变形 V= 3.3mm
木方的截面力学参数为
本算例中东莞市环城路至泰新路跨线桥改扩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 = 5.00×10.00×10.00/6 = 83.33c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