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下载简介
威海四座桥梁加固工程二标段施工组织设计.doc简介:
威海四座桥梁加固工程二标段施工组织设计.doc部分内容预览:
3、配比要准确,在保证砂浆粘结力的情况下尽可能减小灰砂比。
4、丙乳砂浆施工前,基面要提前喷水湿润,要喷洒均匀且无自由水的状态下才可以进行丙乳砂浆的抹面施工。选派有多年经验的抹灰工进行操作,先在基面均匀涂刷一道丙乳净浆,净浆略干时,开始进行砂浆抹压施工。
5、砂浆分层抹压,每层厚度严格控制在5mm左右,压面时注意向一个方向抹面,不要来回多次抹,不需第二次收光。砂浆表面略干时,立即采用雾状水进行养护,养护一天后,在面层湿润且无自由水的情况下,均匀涂刷一遍丙乳净浆,初凝后,立即洒水养护。
6、丙乳砂浆养护时《坡屋面工程技术规范 GB50693-2011》,要使表面始终处于湿润状态,在阳光直射或风口部位,采取合理的遮阳避光和挡风保湿措施,并增加洒水量。
1、粘贴基面处理打磨的纹路应均匀,且与钢板受力方向垂直,打磨后应清理洁净。粘贴基面其表层含水率不宜大于4%,且不应大于6%,含水率超限时应进行人工干燥处理或改用高潮湿面专用的胶粘剂。钢板粘贴面应进行除锈、糙化和展平,糙化的纹路应垂直于钢板受力方向;展平后的钢板与粘贴基面的表面应平整服贴,且轮廓尺寸与划线基本吻合。
2、锚固螺栓钻孔时,其位置的允许偏差除应符合设计要求,且不应伤及结构的原钢筋外,尚应进行试装配。空洞除应用压缩空气吹净孔内的粉尘、碎渣外,若孔壁的混凝土湿度超过6%,应进行人工干燥处理。
4、钢板粘贴时表面应平整,段差过渡应平滑,不得有折角。钢板粘贴后应按螺栓位置均匀布点紧固加压,加压顺序应从钢板的一端向另一端逐点紧固加压,或由钢板中间向两端逐点紧固加压,不得由钢板两端向中间加压。钢板粘贴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与设计要求的位置相比,中心线偏差不应大于5mm,长度负偏差不应大于10mm。
5、钢板与粘贴面之间的有效粘贴面积不应小于总粘贴面积的95%,粘贴质量用锤击法进行检查,逐区测定空鼓面积(即无效粘贴面积),若单个空鼓面积不大于10000mm²,可采用钻孔注射法充胶修复;若钻孔有困难或单个空鼓面积大于10000mm²,应揭去重贴,并重新检查验收。
6、检查钢板外露面,安装过程中防锈底漆受到损害的部位重新补刷底漆,然后按设计和规范的有关要求涂刷防锈中间漆和面漆,最终被防腐涂装均匀覆盖。
七、防腐涂装处理施工质量
1、涂装漆应存放在干燥、通风、阴凉处,严禁雨淋暴晒和接近火源。运输应遵守易燃品运输的安全规定。使用前先详细阅读产品说明书、施工工艺、现场技术手册等资料,按要求进行防腐涂装料的配制。
2、施工注意事项:涂装施工应注意以下方面,为确保涂层质量,施工时,如遇风沙、雨、雾天气时应停止防腐层的露天施工。当环境温度高于40℃或相对湿度高于80%时,不宜施工。
4、后期保养:涂装施工完成后,应将工地半封闭(通风、无人进入状态),以便涂装层更好的完全固化,在涂膜干燥期间,应尽量避免砂,灰尘、油水的接触及机械损伤,发生损伤的部位应及时修补。
第二节 维修加固工程材料质量
一、混凝土裂缝处理用注浆料
1、混凝土裂缝处理用的改性环氧注浆料进场时,应对其品种、型号、出厂日期及出厂检验报告等进行检查,检查结果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的要求。
2、改性注浆料不得含有挥发性溶剂和非反应性稀释剂,不得对钢筋及金属锚固件和预埋件产生腐蚀作用。
3、灌注裂缝用的器具及封缝材料的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相应产品标准的规定。
1、加固工程用的结构胶粘剂,应按工程用量一次进场到位。结构胶粘剂进场时,对其品种、型号、包装、中文标志、产品合格证、出厂日期、出厂检验合格报告等进行检查,检查结果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的要求。
3、封闭裂缝用的结构胶粘剂进场时,对其品种、型号、包装、中文标志、产品合格证、出厂日期及检验合格报告等进行检查,若有怀疑,应对其安全性能和工艺性能进行见证抽样复验,复验结果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的有关规定。
4、结构胶粘剂的外观质量应无结块、分层和沉淀,若在搅拌胶过程中发现这些现象,应及时通知监理人员确认,且立即停止使用。
1、聚合物砂浆的原材料,应按工程量一次进场到位。
2、聚合物原材料进场时,对其品种、型号、包装、中文标志、产品合格证、出厂日期、出厂检验合格报告等进行检查,检查结果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的要求。
3、聚合物砂浆的用砂,应采用粒径不大于2.5mm的石英砂配置的细度模数不小于1.6的细砂,其使用技术条件,应按设计强度等级经试配确定。
1、防腐涂装材料应按工程量一次进场到位.
2、应对防腐涂装材料其品种、型号、包装、中文标志、产品合格证、出厂日期及检验合格报告等进行检查。
2、在使用前,应进行现场试涂刷。其涂刷工艺(包括涂刷前对原构件粘合面的清洁处理)应按产品使用说明书及设计图纸的规定和要求进行。
第三节 钢筋加工、安装施工质量的检验控制
1、钢筋必须符合现行《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B 13031)、《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 1499)、《冷轧带肋钢筋》(GB 13788)、《低碳钢热轧圆盘条》(GB 701)的规定。
2、钢筋在运输过程中,应避免锈蚀和污染。钢筋进场后必须按不同钢种、登记、牌号、规格及生产厂家分批验收,分别堆存,不得混杂,且应设立识别标志。
3、钢筋露天堆置时,应垫高并加遮盖。
4、各种规格的钢筋使用前,均须按规范规定进行检测试验,经检测合格的钢筋方可用于工程上,否则立即清除出场。
1、钢筋的表面应洁净,使用前应将表面油渍、漆皮、鳞锈等清除干净。
2、钢筋应平直,无局部弯折,成盘的钢筋和弯曲的钢筋均应调直。采用冷拉方法调直钢筋时,I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2%,HRB335、HRB400牌号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1%。
3、钢筋的弯制和末端的弯钩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规范的有关规定。受拉区内I级钢筋绑扎接头的末端应做弯钩,HRB335、HRB400牌号钢筋的绑扎接头末端可不做弯钩。
1、轴心受拉和小偏心受拉杆件中的钢筋接头,不宜绑扎。普通混凝土中之径大于等于25mm的钢筋,宜采用焊接。
2、钢筋的纵向焊接采用电弧焊,钢筋焊接的接头型式、焊接方法、适用范围应符合现行《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 18)的规定。
3、钢筋焊接前,必须根据施工条件进行试焊,合格后方可正式施焊。焊工必须持考试合格证上岗。
4、凡施焊的各种钢筋均应有材质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单,焊条、焊剂应有合格证,各种焊接材料的性能应符合《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 18)的规定。各种焊接材料应分类存放和妥善管理,并应采取防止腐蚀、受潮变质的措施。
1、加工钢筋的允许偏差
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加工后的全长在±10mm之间;箍筋、螺旋筋各部分尺寸在±5mm之间。
2、钢筋位置的允许偏差
(1)受力钢筋间距:两排以上排距在±5mm之间;同排的基础、墩台、柱在±20mm之间;灌注桩在在±20mm之间。
(2)箍筋、横向水平钢筋、螺旋筋间距在0,-20mm之间。
(3)钢筋骨架尺寸:长度在在±10mm之间;宽度、高度或直径在±5mm之间。
(4)保护层厚度:柱和梁在±5mm之间;基础和墩台在±10mm之间。
第四节 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检验控制
(1)选用水泥时,应注意其特性对混凝土结构强度、耐久性和使用条件的影响,应以能使所配制的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收缩小、和易性好和节约水泥为原则。
(2)水泥进场后,应按其品种、强度、证明文件及出厂时间等情况分批进行检查验收,对所用水泥进行复查试验。
(3)水泥在运输和储存时应防止受潮,堆垛高度不宜超过10袋。不同强度等级、品种和出厂日期的水泥应分别堆放。
(1)砂应采用级配良好、质地坚硬、颗粒洁净、粒径小于5mm的河砂,不得采用海砂。
(2)砂中杂质的含量不得超过规范中的相关规定,否则不得用于工程中,使用前应进行相关项目的检测试验。
(3)进场的砂应在经过硬化的粗细骨料池中分类集中堆放,不得与泥土混合。
(1)粗骨料应采用坚硬的卵石或碎石,应按产地、类别、加工方法和规格等不同情况,分批进行检验。
(2)碎石的颗粒级配采用连续级配,最大粒径不得超过结构最小边尺寸的1/4和钢筋最小净距的3/4,在两层或多层密布钢筋结构中,不得超过钢筋最小净距的1/2。
(3)碎石使用前应进行坚固性等项目的检测试验,并尽可能避免使用有碱活性反应的燧石。
(4)碎石在运输与存放过程中,严禁混入影响混凝土性能的有害物质,应按品种规格分别堆放,不得混杂。
拌制混凝土用的水,应符合下列要求:
(1)水中不应含有影响水泥正常凝结与硬化的有害杂质或油脂、糖类及游离酸类。
《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技术标准 CJJT141-2010》(3)不得用海水拌制混凝土。
(4)供饮用的水,一般能满足上述条件,使用时可不经试验。
(1)应根据外加剂的特点,结合使用目的,通过技术、经济比较来确定外加剂的使用品种。掺量应根据使用要求、施工条件、混凝土原材料的变化进行试验确定。
(2)外加剂必须是经过有关部门检验并附有检验合格证明的产品,其质量应符合现行《混凝土外加剂》(GB 8076)的规定,使用前应复验其效果,使用时应符合产品说明及规范中关于混凝土配合比、斑痣、浇筑等各项规定以及外加剂标准中的有关规定。
(3)不同品种的外加剂应分别存储,做好标记,在运输与存储时不得混入杂物和遭受污染。
1、拌制混凝土配料时,各种衡器应保持准确。对骨料的含水率应经常进行检测,雨天施工应增加测定次数,据以调整骨料和水的用量。配料数量的允许偏差:水泥±2%,粗、细骨料±3%,水、外加剂±2%。
2、放入拌合机内的第一盘混凝土材料应含有适量的水泥、砂和水DBJ52-T088-2018贵州省建筑桩基设计与施工技术规程.pdf,以覆盖拌合筒的内壁而不降低拌合物所需的含浆量。每一工作班正式称量前,应对计量设备进行重点校核。计量器具应定期检定,经大修、中修或迁移至新的地点后,也应进行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