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桥小区住宅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

午桥小区住宅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资源编号:
资源类型:doc
资源大小:0.5 M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ID:82080
免费资源

资源下载简介

午桥小区住宅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简介:

"午桥小区住宅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是一种详细的施工方案,主要用于规划和管理午桥小区住宅楼的建设过程。以下是对这种设计的一般简介:

1. 项目概述:该设计首先会介绍项目的总体情况,包括住宅楼的规模、层数、结构类型(如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等)、地理位置等基本信息。

2. 施工目标:明确工程的交付日期、质量标准、安全目标等。

3. 施工组织:设计会详细描述施工队伍的组织架构,包括项目经理、工程师、施工队等,以及他们的职责和工作流程。

4. 施工进度计划:根据工程规模和复杂程度,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表,包括各个阶段的开始和结束日期,以确保工程按计划进行。

5. 施工方法和工艺:介绍将采用的施工技术、建筑材料、施工设备等,以及相应的施工工艺流程。

6. 质量控制:提出如何保证工程质量,包括质量检验、验收标准和质量保证体系等。

7. 安全管理:强调施工安全,包括安全规章制度、应急预案、安全培训等,以预防并处理可能的安全隐患。

8. 环保与文明施工:设计中会考虑环境保护措施和施工现场的整洁,以降低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9. 施工资源:列出所需的人员、设备、材料等资源的需求和供应计划。

10. 风险管理:识别并评估可能遇到的施工风险,提出预防和应对策略。

以上是一个基本的框架,具体的设计会根据项目的实际需求和特点进行详细规划。

午桥小区住宅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部分内容预览:

2.1 砂、石计量:用手推车上料时,必须车车过磅,卸多补少。有贮料斗及配套的计量设备,采用自动或半自动上料时,需调整好斗门关闭的提前量,以保证计量准确。砂、石计量的允许偏差应≤±3%。

2.2 水泥计量:搅拌时采用袋装水泥时,对每批进场的水泥应抽查10袋的重量,并计量每袋的平均实际重量。小于标定重量的要开袋补足,或以每袋的实际水泥重量为准,调整砂、石、水及其他材料用量,按配合比的比例重新确定每盘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搅拌时采用散装水泥的,应每盘精确计量。水泥计量的允许偏差应≤±2%。

2.3 外加剂及混合料计量:对于粉状的外加剂和混合料,应按施工配合比每盘的用料,预先在外加剂和混合料存放的仓库中进行计量,并以小包装运到搅拌地点备用。液态外加剂要随用随搅拌,并用比重计检查其浓度,用量桶计量。外加剂、混合料的计量允许偏差应≤±2%。

2.4 水计量:水必须盘盘计量津08MS-N 天津市民用建筑施工图设计审查要点—暖通空调及动力篇.pdf,其允许偏差应≤±2%。

3) 上料:现场拌制混凝土,一般是计量好的原材料先汇集在上料斗中,经上料斗进入搅拌筒。水及液态外加剂经计量后,在往搅拌筒中进料的同时,直接进入搅拌筒。原材料汇集入上料斗的顺序如下:

3.1 当无外加剂时,依次进入上料斗的顺序为石子、水泥、砂。

3.2 当掺混合料时,其顺序为石子、水泥、混合料、砂。

3.3 第一盘混凝土拌制的操作:

每次上班拌制第一盘混凝土时,先加水使搅拌筒空转数分钟,搅拌筒被充分湿润后,将剩余积水倒净。

搅拌第一盘时,由于砂浆粘筒壁而损失,因此,石子的用量应按配合比减半。

从第二盘开始,按给定的配合比投料。

3.4 搅拌时间控制:混凝土搅拌的最短时间2min。

3.5 出料:出料时,先少许出料,目测拌合物的外观质量,如目测合格方可出料。每盘混凝土拌合物必须出尽。

4) 混凝土拌制的质量检查:

4.1 检查拌制混凝土所用原材料的品种、规格和用量,每一个工作班至少两次。

4.2 检查混凝土的坍落度及和易性,每一工作班至少两次。混凝土拌合物应搅拌均匀、颜色一致,具有良好的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不泌水、不离析。不符合要求时,应查找原因,及时调整。

4.3 在每一工作班内,当混凝土配合比由于外界影响有变动时(如下雨或原材料有变化),应及时检查。

4.4 混凝土的搅拌时间应随时检查。

4.5 按以下规定留置试块:每班2组。(标养、同条件各1组)

5) 冬期施工混凝土的搅拌:

5.1 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d稳定低于5℃时,混凝土拌制应采取冬施措施,并应及时采取气温突然下降的防冻措施。

5.2 配制冬期施工的混凝土,应优先选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强度等级不应低于32.5,最小水泥用量不宜少于300kg/m3,水灰比不应大于0.6。

5.3 冬期施工宜使用无氯盐类防冻剂,对抗冻性要求高的混凝土。宜使用引气剂或引气减水剂。如掺用氯盐类防冻剂,应严格控制掺量,并严格执行有关掺用氯盐类防冻剂的规定。

5.4 混凝土所用骨料必须清洁,不得含有冰、雪等冻结物及易冻裂的矿物质。

5.5 冬期拌制混凝土应优先采用加热水的方法。水及骨料的加热温度应根据热工计算确定,但不得超过规定。拌合水和骨料最高温度强度等级小于4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80℃、60℃。

水泥不得直接加热,并宜在使用前运入暖棚内存放。

当骨料不加热时,水可加热到100℃,但水泥不应与80℃以上的水直接接触。投料顺序为先投入骨料和已加热的水,然后再投入水泥。

5.6 混凝土拌制前,应用热水或蒸汽冲洗搅拌机,拌制时间应取常温的1. 5倍。混凝土拌合物的出机温度不宜低于10℃,入模温度不低于5℃。

(2) 现浇结构的柱、梁、板、楼梯混凝土浇筑

1) 现浇混凝土的浇筑与振捣的一般要求

浇筑由远而近进行。在同一区域内,应按先竖向结构后水平结构的顺序,分层连续浇筑。

当不允许留施工缝时,区域间、上下层间的混凝土浇筑间歇时间,不得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

混凝土浇筑分层厚度一般为300~500mm。当水平结构的混凝土浇筑厚度超过500mm时,可按1:6—1:10的坡度分层浇筑,且上层混凝土应超过前覆盖下层混凝土500mm以上。

振动棒插入的间距一般为400mm左右,振捣时间一般为15~30 s,并且在20~30min后对其进行二次复振。

使用插入式振动器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移动间距不大于振动棒作用半径的1.5倍(一般为400mm)。振动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50mm,以消防两层间的接缝。表面振动器(或平板振动器)的移动间距,应能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覆盖已振实部分的边缘。

④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观察模板、钢筋、预留孔洞、预埋件和插筋等有无移动、变形或堵塞情况,发现问题应立即停止浇筑,并应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凝结前修完好。

① 构造柱浇筑前底部应先填以50~100mm厚与混凝土配合比相同的减半石子混凝土,柱混凝土应分层振捣,使用插入式振动器每层厚度不大于500mm,振动棒不得触动钢筋和预埋件。除上面振捣外,下面要有人随时敲打模板。

② 柱高在3米之内,可在柱顶直接下灰浇筑,柱高超过3米应采取措施可用串筒或在模板侧面开门子洞装溜槽分段浇筑。每段的高度有得超过2米,每段浇筑后将门子洞封实,并用箍圈箍牢。

③ 柱混凝土应一次浇筑完毕,如需留施工缝应在主梁下面。在与梁、板整体浇筑时,应在柱浇筑完毕后停歇1~1.5h时,使其获得初步沉实,再继续浇筑。

① 板应梁、板同时浇筑,浇筑方法应由一端开始用“赶浆法”,即先将梁根据梁高分层浇筑成阶梯形,当达到板底位置时再与板的混凝土一起浇筑,随着阶梯形的不断延长,梁板混凝土浇筑,并用小直径振动棒振捣。

② 和板边成整体的大断面允许将梁单独浇筑,其施工缝应留在板底以下20~30mm处。浇筑时,浇筑与振捣必须紧密配合,第一层下料慢些,梁底充分振实后再下第二层料。用“赶浆法”保持水泥浆沿梁底包裹石子向前推进,每层均应振实后再下料,梁底及梁帮部位要注意振实,振捣时不得触动钢筋及预埋件。

③ 梁、柱节点钢筋较密时,浇筑此处混凝土时宜用细石子同强度等级混凝土浇筑,并用小直径振捣棒振捣。

④ 浇筑板的虚铺厚度应略大于板厚,用平板振捣器垂直浇筑方向来回振捣,厚板可用插入式振捣器顺浇筑方向拖拉振捣,并用铁插尺检查混凝土的厚度,振捣用毕后用长木抹子抹平。施工缝处或有预埋件及插筋处用木抹子找平。浇筑混凝土时不允许用振捣棒铺摊混凝土。

⑤ 施工缝位置:宜沿着次梁方向浇筑混凝土楼板,施工缝应留置在次梁跨度的中间三分之一范围内。施工缝的表面应与梁轴线或板垂直,不得留斜槎。施工缝宜用木板或钢丝网挡牢。

⑥ 施工缝处须待已浇筑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不小于1.2mpa 工时,才允许继续浇筑,在继续浇筑混凝土之前,施工缝混凝土表面应凿毛,剔除浮动石子,并用水冲洗干净后,先浇一层水泥浆,然后继续浇筑混凝土,应细致操作振实,使新旧混凝土紧密结合。

楼梯段混凝土自上而下浇筑,先振实底板混凝土,浇到踏步位置时再与踏步混凝土一起浇筑,不断连续向上推进,并随时用木抹子将踏步上表面抹平。

施工缝:楼梯混凝土宜连续浇筑完,多层楼梯的施工缝应留在楼梯段三分之一的部位。

(3)施工缝留置、养护、试验

1)施工缝留置:所有施工缝必须留直槎,过洞口及墙边1/3处。施工缝处继续进行浇筑混凝土时,已浇筑强度必须达到1.2mpa(以同条件试块为准)。浇筑前应清除施工缝处松动石子及浮浆,加水泥冲洗干净后,细致振实,使新旧混凝土紧密结合。

2)混凝土的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12h以内加以覆盖或浇水养护。养护时间一般混凝土不少于7天,掺用缓凝剂的混凝土和抗渗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天。

混凝土入模前在现场随机取样制作混凝土试块,试块留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强度试块:每100m3同一强度等级,同配合比混凝土取样不少于一次MH∕T 5050-2021 民用运输机场水泥混凝土道面沥青隔离层技术指南.pdf,同批同配比混凝土少于100m3时,取样不少于一次。

试块除规定取样外,必须做见证取样,数量为取样总数量的30%。

为保证柱位置正确且垂直,不仅从室内放线控制外墙,还应紧随施工进度,在外墙大角弹控制线,层层校核,使模板合位;以此来减少实际操作的随意性与盲目性造成的墙体接槎偏位。在现有施工条件下,模板底部沿墙体全长增加一块模板和对拉螺栓,提高墙模下部的整体刚度,紧固下部螺栓,一方面使模板下部与原墙体结合紧密顺直,另一方面在混凝土高压力下,防接槎处胀模。

封模前要把根部松散石子、渣子等清除干净;封模后防止砼渣子等杂物进入模内。防止根部露浆,不平的板面应先找平后支墙模板,模板下余缝可提前用砂浆堵塞密实,取消用编织袋围堵。外墙部位:墙模下部用方木加强抵托,方木与模板和原墙体之间用纤维材料塞填紧密,模板间拼缝亦用纤维填塞。浇筑砼时,应提前用1:1水泥砂浆在柱根部打二至三锹,这样能让根部充满水泥浆,防止烂根;

振动棒应快插慢拔,在振动器有效作用半径35~40cm、砼坍落度18~20cm的情况下,每振点振捣时间应7~10秒为宜。严防漏振,严禁漏浆。模板表面应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隔离剂要均匀涂刷,不得漏刷,隔离剂质量应符合规定;浇筑砼前,木模应洒水湿润。禁止拆模过早。

砼应分层振捣密实,每层振捣厚度与振点间距应符合施工组织设计与砼作业指导书的要求,禁止梁超量充料或满料后再行振捣。经常鼓励和督促GB/T 10886-2019标准下载,加强振动手的责任心。砼在浇筑时间内,可在外部敲打模板,在模板加固确有保证的情况下,可用振动器振动模板外侧。经振捣后的砼,在获得初步沉实后,派专人进行二次复振。交接班和进餐时间,振动手轮班操作责任到人,要把振捣部位交等清楚。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