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隧道施工组织设计(技术标施组)

公路隧道施工组织设计(技术标施组)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资源编号:
资源类型:docx
资源大小:6.2M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ID:80168
免费资源

资源下载简介

公路隧道施工组织设计(技术标施组)简介:

公路隧道施工组织设计(技术标施组)是针对公路隧道建设项目的具体实施而进行的详细规划和操作指南。技术标施组主要负责技术方面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1. 工程设计方案:根据隧道的地质、地形、交通需求等因素,制定合理的隧道设计方案,包括隧道的长度、直径、结构形式、进出口位置等。

2. 施工方法和工艺:选择适合的开挖方法(如钻爆法、盾构法、TBM法等),确定混凝土浇筑、衬砌安装、通风、排水、照明等施工工艺和技术参数。

3. 设备选型:根据施工方案,选择和配置适合的隧道施工机械设备,如掘进机、运输设备、支护设备等。

4. 安全与质量管理:制定安全操作规程,预防和控制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制定质量管理措施,确保隧道的结构安全和使用性能。

5. 施工进度计划:根据工程规模和施工难度,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包括各个阶段的施工时间、节点控制等。

6. 应急预案:针对可能遇到的地质灾害、设备故障、人员伤亡等情况,制定应急预案,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技术标施组在公路隧道施工组织设计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的工作直接关系到隧道建设的质量、安全和进度。

公路隧道施工组织设计(技术标施组)部分内容预览:

5.4.2 超前小导管

本隧道V级围岩、Ⅳ级围岩浅埋段,采用超前小导管预支护。其施工步骤如下:

施工前对注浆液进行严格比选GB/T 36259-2018 触摸屏盖板用高铝硅玻璃,进行配比试验并进行现场试验,确定注浆参数。同时进行注浆设备准备、管材加工、材料准备、机具准备。

隧道全面开工前,选择进口浅埋段V级围岩进行注浆加固试验。从而确定合适的注浆配合比以及注浆终压等施工工艺参数。

超前小导管配合型钢使用,应用于隧道进出口V级、Ⅳ级浅埋段围岩拱部超前注浆预支护,其纵向搭接长度不小于1.0m。

超前导管规格:ø42×4mm长度3.5m

小导管环向间距:40cm;倾角:外插角l0~15°(5~10°),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注浆材料:1:l水泥净浆(添加水泥重量5%的水玻璃),注浆压力为0.5~l.0MPa。

小导管前端做成尖锥形,管壁上每隔15cm梅花型钻眼,眼孔直径为8mm,尾部长度lO0cm作为不钻孔的止浆段。小导管构造见下图。

a、测量放样,在设计孔位上做好标记,用风动凿岩机钻孔,孔径较设计导管管径大20mm以上。

b、成孔后,将小导管按设计要求插入孔中,或用凿岩机直接将小导管从型钢钢架上部、中部打入,外露20cm支撑于开挖面后方钢架,与钢架共同组成预支护体系。

采用注浆泵压注水泥浆。注浆前先喷射混凝土5~10cm厚封闭掌子面,形成止浆盘。

注浆前先冲洗管内沉积物,浆液先稀后浓,由下至上顺序进行。单孔注浆压力达到设计要求值,持续注浆10min且进浆速度为开始进浆速度的l/4或进浆量达到设计进浆量的80%及以上时注浆方可结束。

注浆施工中认真填写注浆记录,随时分析和改进作业,并注意观察施工支护工作面的状态。注浆参数应根据注浆试验结果及现场情况调整。

注浆参数可参照以下数据进行选择:

注浆压力:一般为O.5~1.OMPa;浆液初凝时问:80~120min;

水泥:P.042.5普通硅酸盐水泥

(1)串浆时及时堵塞串浆孔。

(2)泵压突然升高时,可能发生堵管,应停机检查。

(3)进浆量很大,压力长时间不升高,应调整砂浓度及配合比,缩短胶凝时间。

本隧道深埋段IV级围岩采用Φ22早强药卷锚杆超前预支护,锚杆长度为3.5m。环向间距约为50cm,Φ22锚杆施工如后述:

锚杆钻孔采用风动凿岩机钻孔,钻进至设计深度后,高压风清孔;检查孔中是否有异物堵塞,若有,要清除干净,再将锚杆插入孔内;再将锚杆与拱架焊接。

锚杆制作→各项工前准备→锚杆孔位测量放样→锚杆钻机就位→钻孔角度定位→钻锚杆孔→锚杆孔清孔→锚孔成孔检查→安装锚杆→锚杆验收

超前锚杆施工注意事项为:

①超前锚杆的安装误差,一般要求孔位偏差不超过5cm,外插角超过1°~2°,锚入长度不小于设计长度的95%;

②开挖时应注意保留前方有一定长度的锚固区,以使超前锚杆的前端有一个稳定的支点。其尾端应尽可能多地与拱架及钢筋网焊连。若掌子面出现滑坍现象,则应及时喷射混凝土封闭开挖面,并尽快打入下一排超前锚杆,然后才能继续开挖;

③开挖后应及时喷射混凝土,并尽快封闭环形初期支护;

④开挖过程中应密切注意观察锚杆变形及喷射混凝土层的开裂、起鼓等情况,以掌握围岩动态,及时调整开挖及支护参数,如遇地下水时,则可钻孔引排;

软岩地段施工时,需隔孔钻进,防止向岩体注水太多导致围岩滑坍;

5.5.1 总体开挖方案

5.5.2 Ⅴ级围岩开挖

本隧道进出口端Ⅴ级洞身浅埋段采用环型开挖预留核心土法施工。

1、环型开挖预留核心土法施工顺序

(1)环形开挖上断面Ⅰ、Ⅱ、Ⅲ;

(2)施作上断面出气支护①;

(3)上断面核心土开挖Ⅳ;

(4)跳槽开挖下断面Ⅴ;

(5)施作下断面初期支护②;

(6)跳槽开挖下断面Ⅵ;

(7)施作下断面初期支护③;

(11)整体模筑二次衬砌⑥。

5.5.3 Ⅳ级围岩开挖

(3)开挖下半断面(左右交错开挖)

(5)开挖施作仰拱衬砌;

(6)防水层施工,墙、拱部二次衬砌的浇筑。

Ⅳ级围岩地段主要采用钻爆法施工,施工顺序采用上下台阶开挖法,采用短台阶法施工,上台阶超前下台阶10-15m。爆破方案采用光面爆破或预裂爆破技术,以降低爆破对围岩的扰动。上台阶出碴利用挖掘机扒碴至下断面,下台阶利用装载机装碴,自卸汽车运碴至指定的弃碴场地。

5.6.1 光面爆破施工工艺流程

5.6.2 光面爆破工艺要求

一、钻爆设计及炮眼布置

本隧道IV级围岩采用光面爆破、钻爆开挖。

掏槽眼采用中空直眼掏槽和楔形掏槽两种形式,为合理布置掏槽眼位置,选择在隧道中线偏下的位置;

辅助眼炮孔间距视岩石坚硬程度、岩石破碎程度等因素而定,一般取0.70~1.1m,岩石坚硬取小值,反之取大值;

周边眼根据选定的周边眼间距,严格控制外插角以减少超挖。

底板眼沿开挖轮廓线布置,并适当增加药量起翻碴作用,使爆落的岩碴翻松,便于装载设备装碴。

人工钻孔时严格按技术交底书、操作规程作业,力求使每个孔的方向、位置满足设计要求,准确控制周边眼外插角

准:钻孔按设计布眼钻孔,当受节理、裂隙影响时可稍稍移动孔位,但顶眼只能左右移动,帮眼只能上下移动,周边眼轮廓的放线误差控制在±1cm,孔口开眼误差:Ⅳ级围岩可从轮廓线偏内3cm,周边眼外插角的角度误差浅眼以0.03m的斜度外插方向与轮廓线法线方向一致。

直:先钻上方标准孔,插上炮杆,使侧墙孔在同一条垂线上。

平:周边炮眼要相互平行。

齐:使各炮眼底落在同一平面上,钻孔深度要根据掌子面的起伏“凸”加,“凹”减。

根据要求的钻孔深度做好标记,使孔底落在同一平面上,周边眼孔深不超过扩大掏槽眼孔深。先布置掏槽眼,然后根据地质情况及开挖断面的大小均匀布置辅助眼和周边眼;开挖断面较大时,可根据上稀下密,适当加眼,中部均匀分布的原则布置辅助眼和周边眼。

2.装药及堵塞技术要求

4.钻爆施工控制超欠挖措施

根据不同地质情况,选择合理的钻爆参数,采用一炮一分析制度,每次钻爆循环后,根据爆破震动速度,炮痕保存率、装药量、残眼深度及数量、抛碴距离、堆碴高度、岩碴块等多方面的测量和数据对比分析,选择全程的钻爆参数,不断优化钻爆设计,控制打眼精度,因打眼精度直接影响爆破效果。开孔位置不能超过±2cm,炮眼垂直度用铅垂吊线控制,钻周边眼时插上炮杆;使侧墙孔在一条垂线上;在施工时使用工作严谨有较高技术的司钻人员来领钻,禁止司钻用目测量,钻孔时,专人校核,派一名测量工跟踪服务。

5.控制超欠挖的技术措施

①根据岩层节理裂隙发育、岩性软硬情况,修正爆破孔距,用药量,特别是周边眼。

③根据开挖面凹凸情况修正钻眼深度,尽量使除掏槽眼外的所有炮孔底部基本上落在同一横断面上。

④钻眼前画出开挖轮廓线,标出炮眼位置,安装激光指向仪,保证测量精度,严格控制周边眼外插角和装药量,使开挖轮廓圆顺,炮眼痕迹保存率符合光爆技术要求。

5.7 隧道出碴运输及进料运输

5.7.1 隧道出碴

隧道出碴采用无轨运输,采用侧卸式装载机装碴,利用自卸汽车直接运至弃碴场。设备安排时装运能力大于开挖能力,装运设备有备用。

5.7.2 材料运输方法

隧道内施工用的钢筋、锚杆、钢构件、预制构件等采用自卸汽车运输,混凝土、砂浆等材料采用汽车式混凝土罐车进行运输。

初期支护随掘进作业及时施作,以减少围岩变形,防止围岩松动。具体步骤为:

开挖后初喷砼→钢拱架支撑→钻眼→安装锚杆→钢筋网→复喷砼至设计厚度→进入下循环。 初期支护施工工艺流程见下图:

5.8.1 喷射混凝土施工

为保证施工人员和隧道结构物的安全,必须加强临时支护,及时喷射砼封闭开挖面,尤其是在基岩裂隙水较多处,更应及早施作锚喷砼支护,防止水对围岩的软化作用,充分发挥围岩的自承能力。

为保证喷射砼的质量,减少粉尘和回弹量,拟采用湿喷法,即首先将骨料预加水,浸润成潮湿状,再加水泥和水拌合机拌合。喷射前,将受喷面的粉尘和杂物用水或风清理干净。粗骨料选用质地坚硬的豆粒石,最大粒径不大于15mm,要求级配良好。细骨料选用坚硬耐久的粗砂,细度模数不小于2.5,外加剂选用专用粘稠剂,掺量根据试验结果给出。喷射混凝土的配合比以实验室下达的配料单为准。使初凝时间不大于5分钟,终凝不大于10分钟。喷射砼施工时,使喷层表面平整光滑,喷头与受喷面基本垂直,距离保持0.6~0.8m左右,并呈螺旋状自下而上施喷。每次喷射宽度控制在1米左右,喷射完成2小时后,对其表面喷水养护,使其表面保持湿润。

施工中经常检查出料弯头、输料管和管路接头,处理故障时断电、停风,发现堵管时立即停风关机。

喷射混凝土工艺流程图如下:

DB42∕T 1954-2023 绿色建筑产业贷款实施规程5.8.2 钢拱架的施工

(1)、钢架在洞外按设计加工成型,加工后要试样,允许误差为:沿隧道周边轮廓偏差为±3cm,平面(翘曲)偏差为±2cm,各单元由I字钢,连接钢板焊接成型,焊缝处的厚度hf=5mm(腹板),hf=9mm(翼缘)单元间以螺栓连接。连接钢板用橡胶垫垫紧。

(2)、钢架安装在初喷4cm砼后架设。钢拱架间设纵向连接筋和定位系筋,钢架间以喷砼填平且不小于设计厚度。如因开挖造成凹凸不平,并有较大间隙时,设置砼垫块或钢板,使钢架支撑充分起到作用。喷射砼由底部向两侧拱脚向上对称喷射,并将钢架覆盖。(钢架保护层不小于2cm)

(3)、在大小管棚施作段,在复排管棚端头,为提高超前支护的承载能力,必须用钢拱架及时支撑,并尽量贴紧,在钢架支撑后方可进行开挖,管棚与钢梁间焊成整体,保证结构牢固。

(4)、架立时,钢架垂直隧道中线,上下、左右允许偏差±5cmJC/T 2553-2019 混凝土抗侵蚀抑制剂.pdf,钢架倾斜度不得大于2°。

(5)、采用正台阶法施工时,钢架加工按起拱线上部半圆形部分分2~3节加工。

5.8.3 锚杆施工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